11.26 甲骨文“见”的义理解释:完美地表达了心物为一,真乃一字一哲学

甲骨文“见”的义理解释:完美地表达了心物为一,真乃一字一哲学

为什么钟情于甲骨文,因为这些符号给我制造了心灵的震撼,巨大的心灵震撼。我也算得上博览群书,很多书籍、文章也会让人感动,但是,没有哪一本书,那一篇文章,所带来的感动程度,能够达到甲骨文一个字。当我弄懂甲骨文的造字原理时,明白一些符号的基本含义时,对于一些字形,第一眼就会带来巨大的震撼和冲击。

甲骨文“见”就属于第一眼就带给人绝大震撼和冲击的字例。

我们知道,“见”字主要有三个义项:看见、见解和呈现,以现代人的思维,这三个义项完全是处于三个维度,是三种截然不同的东西。

看见,就是对物的看见,是外物的视觉信号向人的视觉系统输入的过程。按照现代的教科书哲学,看见是唯物的,其主体是物,而人则是一个被动的反映者。

见解,则是人的判断和思考、思想,则是唯心的。看见,是一个由物到心的过程,是物向心的输入。但是,见解则恰恰相反,是一个由心到物的过程,是心向物的输入。

呈现,则是与看见、见解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件事。看见和见解,都属于思考的范畴,而呈现则是行动的范畴。用王阳明的话来说,看见、见解都是“知”,而呈现则是行动、制造,是“行”,把一个东西从无到有制造出来、展现出来。

一个唯物,一个唯心,一个是行动,三个完全不同的东西,怎么会成为同一个字的义项。看到这里,你会觉得汉字的伟大和深奥。但是,你却不知道汉字何以伟大和深奥。就现代字形来,以及现代人对汉字的理解,完全无法对此作出解释。我们只是被动、机械地知道,“见”这个汉字符号,的确有这三个义项,字典是那么说的,经典是那么用的。

但是,“见”的甲骨文字形,则可以一目了然地告诉何以如此。伟大的甲骨文造字师,巧妙地将现代人看来三个截然不同的义项,仅仅通过一个字的构型,就清晰地展现出来。

甲骨文“见”的义理解释:完美地表达了心物为一,真乃一字一哲学

“见”的甲骨文字形和简单,上面一个大大的眼睛,下面一个卩。大大的眼睛,在甲骨文中是一个关键结构,在很多字形中都有,表示谨慎、深思,并非是单纯地看。竖起来的目,就是现代的“臣”,其本义是兢兢业业,甚至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帮助别人做事,是对职业官员状态的描述。从中国古代的政治原理上说,所有的政府官员,包括天子,都是“臣”。

卩是符节、节日之节的母字,符节是契约,最初的契约是结绳,卩的字形本义就是结绳之右绳。结绳的右绳是结绳关系中债权人所持有的,代表责求权,是为尊的一方。因此, “卩”也可以指代整体的结绳。“节日”就是用结绳来约定的共同集会的日子。

在不使用文字,也没有系统日历的时代,对日期的约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从甲骨文字形,以及综合各种资料看,古代的日期约定方式是契约式的,使用结绳或书契。但是在甲骨文字形中,是以结绳为主。关于约定日期的详细机制,我在前几篇文章中已经提及,以后还会专文详述。

甲骨文“见”的义理解释:完美地表达了心物为一,真乃一字一哲学

结绳首先是一种具体的物,因此,可以被看见。因此,甲骨文“见”就有看见的义项。

但是,结绳不是普通的物,而是一种信息记录载体,相当于现代的纸张,甚至半导体存储卡,是纸张和存储卡的前身。事实上,结绳是最早的大众化的信息记录载体。还可以告诉诸位的是,这种最早的普及性的信息记录载体最早出现在中国。作为信息记录载体,结绳所记录的信息,就是结绳双方的见解、思考。因此,结绳可以指代见解。

同时,作为大众化信息记录载体的始祖,结绳又于现代的信息记录载体有着本质不同。现代的信息记录载体是,所记录的信息是完全的,载体本身只是一个中性的物理容器,本身并没有意义。

但是,结绳本身记录能力有限,甚至仅仅只能靠绳结来记录数字。作为契约,要描述其契约条款,是需要更多的信息的。譬如现代的合同,一定是一个很厚的文本,可能最让人不愿看,甚至让人生厌的,就是合同文本,因为它要把所有的意外情况都考虑到。

那么在结绳机制中,更详细的契约条款,是无法靠结绳来记录的,那么只能靠口耳相传的语言。因此,结绳本身并非是结绳契约的全部,完整的结绳契约是由结绳加上与结绳相配套的语言组成,是结绳+语言。

这样以来,结绳在结绳契约中的作用,就不仅仅是信息载体了,而是一种象征、凭证,一种提示符号。是更详细的语言性的契约条款的象征、凭证,也是提示符号、助记符号。

注意,结绳本身是一种符号,这一点现代人很难理解,但是这对理解中国的文字和文明非常重要。这也是我说,甲骨文从根本上是“借符文字”的原因所在。

符号是就是“文”,结绳本身就是符号,也是“文”。“卩”是对结绳的象形,是对右绳摆放形态的描述。但是这不是从物到符号的象形,因为结绳本身不是物,而是符号,而是“文”。

“卩”这个字,以及以“卩”为基本结构的其他字,都是对结绳符号的直接继承和借用,对“文”的直接继承和借用。这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的源头与结绳联系起来的原因所在。但是,他却不知道这个联系具体是怎么实现的。

回到“见”字本身。因此,结绳是一个符号,因此,在看到结绳时,在面对结绳时,其本身就是人绳互动的思维过程,激发所记忆的信息呈现出来。

因此,结绳作为绳子,作为信息的物理载体,是物;但是,作为信用符号、象征符号,结绳则不仅代表着自己的见解,而且是活动的见解,使得看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过程,因此,“见”也是心。也就是说,在甲骨文“见”上,是“心物合一”、“心物不二”的。

甲骨文“见”的义理解释:完美地表达了心物为一,真乃一字一哲学

一般认为,“心物合一”、“心物不二”是王阳明的观点,也是儒家学说,在理论体系的最高峰。事实上,这种思想早已存在甲骨文的字形结构中。不仅“见”,还有其他字例也同样表达着这思想。而甲骨文只不过是对结绳符号的继承,这意味着“心物不二”的思想早更遥远的结绳时代就已经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