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诸法空相——李唐与他的佛教艺术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来,历经变化,而佛教艺术也在千年的发展当中逐渐成为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佛教艺术,在本质上是遵从印度无佛像传统的,即避免直接用人像来表现佛陀的形象,称为无佛像时代。

诸法空相——李唐与他的佛教艺术

李唐作品

约在公元一世纪前后,将佛陀以人像呈现的佛像时代开始,并持续至今。随着佛教信仰的传播,佛教艺术也朝着地方化、多样化的方向演变,以适应各国的需要。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佛教艺术所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举凡寺塔、石窟、佛画、藏经、版刻、金石文物、佛教文学,种类繁多。

中国佛画,据载始于三国时期的曹不兴,他见西域僧人康僧会带来的佛像,将其临摹入画。以他的功力与成就,使佛画之名,冠绝当时,史称我国佛画之祖。曹不兴的弟子卫协,继承乃师,擅长佛画,当时被称为画圣。而画圣卫协的弟子,便是大名鼎鼎的顾恺之。由此可见,无论哪朝哪代,中国士大夫阶级与在野的文人墨客都十分看重宗教,并有意发扬宗教艺术来教化众生。在当代,李唐居士便是这样一位佛教艺术的继承者与变革者。

诸法空相——李唐与他的佛教艺术

李唐作品

我与李唐居士交往二十多年,他对绘画的痴迷令我赞叹,中国画讲究笔墨的凝练,这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而李唐自少年始即潜心临摹宋元古法,并走访名山大川,师法自然,广取博收。三十多年的学习与研究成果凝聚豪端,他笔下的山水、人物、翎毛、走兽样样精妙,在上世纪末就已蜚声画坛,作品在市场上也是供不应求。

诸法空相——李唐与他的佛教艺术

李唐作品

诸法空相——李唐与他的佛教艺术

李唐作品

当我们都在期待李唐进一步开拓市场的时候,他突然有一天和我说起他心中的宏伟计划,他发下誓愿要绘制三百高僧像赞,这个决定既让我惊讶又让我赞叹。放着大好的市场不去运作,反而退隐江湖以苦行僧的方式实施一次笔墨修行,这不得不让人心生敬意。

诸法空相——李唐与他的佛教艺术

诸法空相——李唐与他的佛教艺术

李唐作品

这以后,我们在各种展览上见不到李唐的身影,他一下子人间蒸发了。十年后,他的《三百高僧像赞》终于完成,填补了中国佛教绘画的一项空白。

诸法空相——李唐与他的佛教艺术

李唐作品

诸法空相——李唐与他的佛教艺术

李唐作品

这一成就的取得背后隐藏着太多众人不得而知的辛苦和艰辛,十年里,他行程万里,遍访名山古刹,拜谒当代高僧大德,很多像赞都是几易其稿,反复创作而成。他这一壮举得到佛教界人士一致称颂,对于弘扬佛教文化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我为他取得的成就而高兴,也被他这份虔诚深深的感动。

诸法空相——李唐与他的佛教艺术

李唐作品

今天,李唐居士已经成为当代最具盛名的佛画艺术家,他的佛画内容不再局限于佛像与佛家经典故事。他把中国画的一些技法、图式与佛教文化相结合,形成独属于自己的完整艺术理念。佛家主张“诸法空相”,法不拘泥形式,只要心中有法,便处处皆法。

闻知李唐居士“禅韵普洽”佛教艺术展即将开幕,作为多年好友,欣喜之余写几句随感,不足为序——董国强己亥八月与眠琴山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