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實錘!TAF、TDF比ETV更能顯著降低肝癌風險

眾所周知,慢乙肝抗病毒治療能夠降低肝癌的發生風險,多國慢乙肝防治指南都將恩替卡韋和替諾福韋作為慢乙肝抗病毒治療的一線推薦用藥,但是二者在預防肝癌的效果上孰優孰劣?一直都是業界爭論的焦點。

在今年的美國的肝病年會上,有4項研究證實了慢乙肝患者服用TDF、TAF(替諾福韋的前體藥物),比服用恩替卡韋(ETV)有著更高的預防肝細胞癌的能力,降低肝癌的能力約為ETV的兩倍

實錘!TAF、TDF比ETV更能顯著降低肝癌風險


這4項研究中,包括了3項亞洲研究和1篇美國研究。

研究1共納入了740例慢乙肝患者,其中ETV組肝癌發生率為0.016/人年,而TDF組肝癌發生率僅為0.009/人年,肝癌風險低於ETV組

研究2共入組了894例慢乙肝患者,結果發現TDF組患者的肝癌發生率顯著低於ETV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24)。

研究3是一項薈萃分析,檢索了包括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在內的數據,截止到2019年4月30日,55,827例慢乙肝患者中TDF組肝癌發生率為3.2%,而ETV組肝癌發生率為4.0%,TDF組肝癌發生風險更低

研究4分析比較了美國醫保報銷數據庫中2006年1月-2018年9月初治的10,205例慢乙肝患者,結果發現,TDF患者絕對肝癌發生率僅為EFV患者的1/2

綜上所述,雖然TDF、TAF和ETV同為2019年最新版的《中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一線推薦藥物,但是在預防肝癌上,TDF、TAF較ETV更能顯著降低肝細胞癌的發生風險

實錘!TAF、TDF比ETV更能顯著降低肝癌風險


迄今為止,乙肝病毒感染仍然是全世界最常見的慢性病毒感染,約2.5億人攜帶乙肝病毒,其中中國慢乙肝病毒攜帶者約為8000萬,每年因乙型肝炎造成的肝癌死亡人數超過100萬

替諾福韋酯(TDF)和丙酚替諾福韋(TAF)同為吉利德公司的原研藥,在體內被水解成替諾福韋從而發揮抗病毒作用,研究證實,TDF保持了8年抗乙肝病毒零耐藥的記錄

相比TDF,TAF有更高的血漿穩定性,不到TDF十分之一的劑量便可以產生與TDF相似的抗病毒療效,而且其靶向肝臟,減少在身體其他器官中的藥物濃度蓄積,有著更高的骨骼安全性和更低的腎毒性,尤其適合有慢性腎病和骨質疏鬆風險的老年慢乙肝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