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花生焦斑病可以减产百分之十以上,如何防治花生焦斑病?

小晓农民


花生焦斑病(也称斑枯病或叶焦病, Leptosphaerulina crassiasca )在花生产区普遍发生, 是花生中后期的重要病害。花生发病后,叶片斑痕累累、早落,严重影响光合效能,造成荚果不饱满,重者整株枯死,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花生焦斑病通常比褐斑病发生早, 一般自花生初花期开始发病,结荚中、后期,危害加重。在染病叶片上,病斑多发生在叶尖或叶缘,也可发生在叶片内部。 叶尖叶缘处的病斑常呈楔形或半圆形,有时不规则;随病情发展,病斑由黄变褐,边缘深褐色,外围有黄色晕圈,以后病斑变灰褐色至深褐色,枯死、破裂,甚至脱落。


如何防治焦斑病?

1、选育推广抗病品种

生产上可因地制宜选用抗锈病、 抗叶斑病兼较抗焦斑病且高产稳产的花生新品种,如仲恺花 1 号、汕油21 、粤油 13 等;育种科研单位也应在既有高产抗逆良种基础上,重视兼抗焦斑病花生新品种的选育,为生产提供更多更好的花生良种。

2、加强大田栽培管理

重病区和重病田宜实行轮作, 水源方便的地方最好进行水旱轮作;整治排灌系统,雨后及时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清洁田园,重病田彻底清理烧毁病蔓以减少菌源,减轻发病;合理施肥,在花生田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质肥和磷钾肥,不过晚、过多偏施氮肥,适时喷施叶面营养剂。

3、及时喷药预防控病

常发地区应在齐苗后植株开始发棵时就开始喷施农药, 一般发病的地区应于植株封行或花针期起进行施药防控。 喷施农药可选用 2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 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 12.5% 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2000 倍、25% 丙环唑乳油 500~1000 倍、 25% 咪鲜胺乳油 500~1000倍。 还可试用 40% 氟硅唑或腈菌唑乳油6000倍,每隔 10~15 d 喷施 1 次,连续喷施 2~3 次,前密后疏,喷匀喷足。


建阳有茶


牛便不泡吃可以不


用户2568773449340


适当密植,播种密度不宜过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