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孩子做事愛拖延,聰明的父母巧用這三種方法,孩子立馬不拖延

做事拖拉,是一件令人很反感的事,特別是父母看到自己孩子這情況的時候,心中簡直是怒火中燒。孩子越這樣,父母就越著急。

孩子做事愛拖延,聰明的父母巧用這三種方法,孩子立馬不拖延

其實有些父母不明白一點,過於心切的教育,會給孩子帶來各種精神上的負擔。現在父母的教育多少都有些強迫症,甚至還有些控制慾極強的父母,你越對孩子是事事要求、你的孩子越有可能患上"拖延症" 在這裡科尼有三方面的建議,能有效改善孩子拖延症,供家長參考並嘗試!

孩子做事愛拖延,聰明的父母巧用這三種方法,孩子立馬不拖延

一、父母停止嚴厲的發號施令,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

孩子在沒有達到父母要求的時候就被打或嚴厲的呵斥,首先會導致思維上的懶惰,讓孩子的潛意識認為,我這樣做,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乾脆不做了,或者拖一陣子再做。

容易養成逃避拖延的壞習慣,變得更加沉默,與父母展開拉鋸戰。父母該反省這教育方式,給孩子一定的容錯空間。父母也該認識到,孩子的拖拉是因為沒有正確時間觀念!

用具體事件標示時間,當你和孩子說“7點要去學校上學了” 哦,7點上學,因為孩子每天的生活是這樣重複,父母說的這些話,孩子會感覺到不疼不癢。

可是如果你對他說“越早去學校,長期不遲到,老師會表揚你的哦,如果你經常遲到,同學們可能會嘲笑你呢?或者換種方式,你堅持一個星期不遲到,媽媽給你買好玩的玩具,一個月不遲到,媽媽帶你去遊樂場玩,你的孩子一定會很興奮,比你用嚴厲的方式來呵斥要好很多。

所以,儘量用具體的時間來標示事件概念,慢慢滲入到孩子的腦海中,讓孩子有正確的時間觀念。

孩子做事愛拖延,聰明的父母巧用這三種方法,孩子立馬不拖延

二、父母要起帶頭作用,鍛鍊孩子的注意力,告別拖延症!

孩子的拖延症,背後也有個愛拖延的父母。比如,父母在家吃完晚飯不洗碗,玩會手機,要等到第二天早上才去洗。這一切,都會被你的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也會效仿父母那樣去拖延自己該做的事。

想要孩子不拖延,父母要起到一個帶頭作用!同時父母要在細節方面,鍛鍊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磨蹭拖拉,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寫作業的時候東張西望,一會玩玩這個,一會喝水上廁所等。

比如在孩子放學回家後,父母可先問問孩子今天都有哪些作業要做,語文先做還是數學先做,提前告示孩子要有個完成作業的規劃。

順便提醒一下孩子(用輕柔的語氣) 在寫作業途中不再允許隨便玩,吃東西、玩玩具等。父母在孩子寫作業同時,自己別看電視、ipad等其他影響到孩子分心的事情,這樣堅持下來,就能慢慢的提高孩子的時間規劃能力和注意力,提高效率,告別拖延。

孩子做事愛拖延,聰明的父母巧用這三種方法,孩子立馬不拖延

三、讓孩子自己管理事情和鍛鍊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家長要給孩子自主權和空間,鼓勵孩子獨立做事、自己做判斷、自己做選擇,不要過多的干預。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向你求助,這時才需要你的意見和提醒,幫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另外,父母要明白拖延症的本質上是一種逃避行為,孩子逃避的原因是因為心理害怕並恐俱失敗。當父母告知孩子失敗是可以接受的,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面對事情的過程,要如何去進步。

這樣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逐漸擺脫失敗的恐懼心理。孩子抗挫折能力越強, "拖延症"自然就輕鬆解決了。

孩子做事愛拖延,聰明的父母巧用這三種方法,孩子立馬不拖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