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正確的“時間觀”,才能幫助孩子改掉“拖延”的毛病

(本文約1625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

培養孩子正確的“時間觀”,才能幫助孩子改掉“拖延”的毛病


培養孩子正確的“時間觀”,才能幫助孩子改掉“拖延”的毛病


同事小靜在抱怨下班比上班還忙碌:孩子做事愛“拖延”,每天晚上都要“陪太子讀書”到深夜,老母親的耐性。五年級的作業本來就比低年級的要多,這樣東摸摸,西瞧瞧,好不容易坐下來開始做作業了,一會說要上廁所,一會說要喝水,一會說些題外話。能夠趕在十一點前睡覺就已經很不錯了。看到孩子做作業的速度,有時候小靜也忍不住想要“拍桌子”大吼。

如果小時候已經養成了拖延的習慣,那麼長大後面對工作也不到最後一刻不完成。改掉“拖延症”這個壞習慣真的刻不容緩!那為什麼孩子會愛“拖延”呢?

一、孩子愛拖延有哪些原因?


培養孩子正確的“時間觀”,才能幫助孩子改掉“拖延”的毛病


1、拖延症是焦慮的表現

很多人認為孩子做事拖延,一定是因為懶惰、態度消極、自控能力差,因此家長為了幫助孩子克服拖延症,會給孩子安排一個滿滿當當的時間表,只要跟著時間表走,就一定不會再拖延了。事實上呢?孩子該找藉口還是會找藉口,該拖延還是會拖延。

之所以會拖延,是因為人在面對要完成的某個任務產生了焦慮感,因此將拖延變成了“擋箭牌”。拖延並不是有意為之,孩子心裡當然不會想:我要找“喝水”和“上廁所”來做藉口,但是身體往往控制不住產生“想要喝水”和“想要上廁所”這種想法的出現。

培養孩子正確的“時間觀”,才能幫助孩子改掉“拖延”的毛病


2、拖延是情緒問題,只靠“吼”是不行的

拖延的根本問題其實是情緒或者心理上的問題。拖延症不僅在孩子身上有,在很多成人身上也存在。

當我站在臺上,拿著麥克風對著臺下烏泱泱的人頭講話時,我就覺得心慌。臺下一雙雙眼睛盯著我看的時候,簡直讓我緊張得語無倫次。因此每當接到要進行座談會、分享會等演講的任務時,我都會對這個任務產生消極、抗拒、逃避的心理。

同理,當孩子面對作業時產生了消極、不安、沮喪甚至是不自信的態度時,就會出現拖延的行為。很多人都會因為擔心做不好而不敢開始做。使孩子知道拖延作業會讓爸爸媽媽生氣,但他們依然會因為當下的“安逸”而繼續選擇拖延。

培養孩子正確的“時間觀”,才能幫助孩子改掉“拖延”的毛病


二、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時間觀?

1、把時間管理的決定權還給孩子

很多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技能,各種興趣班、拓展班填滿了孩子的課餘時間。孩子缺少了自主時間,也缺少了對時間分配的權利。嘗試把課後的時間劃分為不同部分,一部分時間是孩子可以自主安排的,一部分時間是作為親子交流的,一部分時間是作為完成作業的。

2、從內到外,增強孩子對時間管理的信心

除了繁忙的學習任務之外,家長可以和孩子多進行一些有益、健康身心的活動。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入手,激發孩子挑戰的慾望。比如說孩子喜歡機器人和樂高,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在完成作業後抽出一個小時進行樂高活動。當孩子如約完成後,就應該履行諾言,並且鼓勵和表揚孩子。慢慢,孩子對於完成作業的焦慮就會減少和轉移。

培養孩子正確的“時間觀”,才能幫助孩子改掉“拖延”的毛病


3、運動,增強意志力和時間管理能力

運動除了能夠增強體質之外,對於一個人的意志力也是非常有幫助。當孩子出現拖延和焦慮的時候,運動不僅可以趕走焦慮,也能夠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增強意志力。面對困難和壓力的時候,不輕言放棄、選擇逃避,而是迎難而上,越挫越勇。面對拖延時,也能夠克服內心的焦慮和不安。運動能夠給予孩子力量去克服“拖延症”。

三、尊重孩子成長的節奏

即便孩子正處於拖延的壞習慣中,家長也要切記,不要“吼”不要“怒”,尊重孩子成長的節奏。重要的是,每一次的責罵和批評對於孩子改善拖延和消除焦慮是沒有任何幫助的。家長應該用理解、關心、同情的態度,去共情孩子。

面對作業的壓力和孩子吊兒郎當的態度,家長肯定還是覺得非常難執行。但是試著從積極的方面來重新定義,說不定會有更好的效果。家長先不要急著去預判孩子“老是拖延”“又在偷懶”“總是找藉口”,相信孩子能夠慢慢轉變,並且引導孩子多去想想完成任務後的開心、滿足。

培養孩子正確的“時間觀”,才能幫助孩子改掉“拖延”的毛病


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時間觀”,改掉“拖延症”,一定會有越來越好的成長與進步!

我是@小貞育兒 ,是一名3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贊 + 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