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送人玫瑰 手有餘香:淺談對志願服務的認識

國際志願服務的歷史已近百年,它起源於最初的戰爭救護、重建家園、安置孤兒等與戰爭相關的救助活動,如今已經發展成為涵蓋環境保護、維護和平、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等多領域的綜合服務,在服務水平及服務內涵上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自1994年12月5日團中央成立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以來,我國志願服務工作也逐步步入正規化、組織化、規範化的軌道,青年志願行動以“團結友愛、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無私奉獻”為服務宗旨,為社會做了大量踏踏實實的工作,在贏得社會廣泛認同和好評的同時,也加深了我們對志願服務工作的認識和理解:志願服務是“送人玫瑰,手有餘香”,更是讓整個世界充滿芳香。


志願服務是送人玫瑰。眾所周知,志願服務強調“志願性”。志願服務的內涵是利用自己的時間、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資源、自己的愛心,為鄰居、社區、社會提供非盈利、無償、非職業化援助的行為。對於志願者而言,提供志願服務是自覺自願的行為,是志願以自己的熱情和愛心去主動幫助他人,而絕不是完成行政命令或組織任務。這樣就在態度上為志願者做了界定,在志願服務活動中,志願者應以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去奉獻自己的愛心,去感染他人,讓人們得到幫助的同時樹立起對生命價值、人生、社會和人類的一種積極態度,讓人獲得生命、人生中的美麗玫瑰。於是,在志願的送人玫瑰過程中,我們的志願服務得到昇華。

志願服務會讓志願者手有餘香。大多數人認為:志願者學雷鋒做好事、參加志願服務,是慈悲為懷、樂善好施,只是奉獻自己、幫助和提高別人的過程。實際上,志願服務更是改進和提高自己的過程,是先提高自身素質、再服務社會的過程。因此志願服務應具有”準備性”。志願者要提供志願服務,首先必須瞭解服務對象的特點及需要,然後以此為基礎來反觀、審查自己,及時補充自己的知識,為服務做積極的準備。這樣的過程絕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例如,我們要去敬老院為老人提供服務,就單個志願者而言,必須要了解服務老人的性別、年齡、家庭及健康狀況等基本情況,同時應擴展相關信息,瞭解老人的簡單經歷、愛好、熟悉的人、心境以及禁忌等。依照上述信息,推出自己所需要的知識的量和麵,在探訪之前做好準備;在服務時要掌握一定的談話技巧,堅持平等的原則,尊重老人;要靈活巧妙避開忌諱,並且每次服務結束之後及時總結經驗與教訓,這樣才能提高下次服務的水平和質量。以這樣的態度和準備去對待每一次服務,把每次工作儘量做得周到、細緻,我們自己會在辛苦付出的過程中收穫到快樂,收穫到餘香,進而促進志願服務的再一次昇華。

每個人都有參與社會事務的權利和促進社會進步的能力,同樣,每個人都有促進社會進步繁榮的義務及責任,參與志願服務是表達這種“權利”與“義務”的積極和有效的形式。志願者在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同時,自身得到提高、完善和發展,精神和心靈得到滿足。因此,參與志願服務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樂人”,也是“樂己”,參與志願服務,既是在幫助他人,服務社會,同時也是在傳遞愛心與傳播文明,在為他人送去玫瑰的同時自己也收穫到了芬芳。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理論,自我實現是人的最高需要,志願服務作為一種超越現實利益之外的行為,擴展著志願者對人和社會的理解,推動人們以一種樂觀向上的態度追求進步和完美。最終,人們這種默默無聞的自我實現彙集成歷史發展的洪流,從根本上促進整個社會進步與發展。從志願服務與社會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角度看,我們可以發現:志願服務收穫的已大大超越了“餘香”,她能讓整個社會充滿芳香。

首先,志願服務能夠促進人與人之間,不同社會群體、社會階層之間的瞭解和溝通,緩解由於社會群體分化所帶來的矛盾,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不同社會群體逐漸出現分化,由此產生了社會群體之間的矛盾。就社會成員個人而言,由於社會轉型以及群體利益的分化,心理上不免產生一定的孤離感與不平衡感,而當前社會的運營機制又不存在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的措施,志願活動的開展,有助於促進人與人之間的融合互助,有助於加強人與人之間的關懷與接觸,減輕、消除彼此之間的距離感和隔閡,從而緩解由於社會群體分化所帶來的矛盾,增進人們之間的瞭解,促使整個社會形成巨大的向心力。

其次,志願服務對於補救或預防社會問題的發生和惡化能夠發揮積極作用。

比如,志願者通過宣傳環保知識,能夠從最廣泛的層面上喚起社會群體對環境保護的關注並形成共識,從而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去解決環保問題。例如,“‘保護母親河’綠色行動營計劃”就體現了這一作用。它通過動員廣大青年和社會各界力量,開展植樹造林,治理水土流失,不僅有效地控制了環境的惡化,更重要的是在全社會倡導和樹立了“綠色文明”、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第三,志願行動不僅能直接提供社會服務,也是國家、政府與民眾相互溝通的媒介,可以起到“上情下達”與“下情上達”的作用。

由於志願者瞭解社會各階層的問題與需求,因此,他們的志願服務就有著一定的針對性,明確服務應當從何處入手,以何種形式展開,哪些人、哪些地區需要幫助,需要什麼樣的幫助;哪些問題亟待解決、該如何解決。這樣,一方面可以通過服務,將國家政策傳達給社會公眾;另一方面可以廣泛蒐集、獲取社會公眾對國家政策的態度與看法,並形成反饋意見。在這個意義上說,青年志願者行動可以成為國家、政府與市民相互溝通的媒介。

最後,志願服務對創造社會經濟效益有重要作用。

志願服務具有現金保障的可替代性,即它本身具有現金價值,能夠創造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志願服務既不需要政府較多的投入,又能夠滿足社會群體對服務的需求,並且有著較低的成本。志願者提供的服務是免費的,最多是後勤補償,例如服裝費、路費、餐飲費等,與志願服務所帶來的效益相比,可以忽略不計;社會團體對志願活動也會提供贊助,其資金既不屬於政府財政預算,又能使志願活動得以順利開展,贊助者也通過志願活動得到了宣傳自身、擴大影響的機會;志願服務沒有機構臃腫帶來的內耗問題,可以使活動低成本、高效率運作。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指出,在世界各地,志願者的貢獻往往被忽視。根據一些國家的統計,志願服務創造的經濟價值能夠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8%到14%左右。他舉例說,在美國,志願者的服務相當於9百萬工作者的全時工作量,每年創造2550億美元的經濟價值。

由此可見,志願服務蘊含著巨大的能量,她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幫助他人的同時,更讓自己收穫成長;她服務社會,造福人類,對於構建和諧社會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志願服務是一項大有可為、崇高的事業,更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業,需要我們付出巨大的熱情,無限的愛心,積極的行動,永遠的堅持。相信在“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指導下,在所有志願者及愛心人士的努力下,志願服務的玫瑰芳香定能飄向祖國及世界各地,讓我們偉大的祖國、這個可愛的世界更加美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