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共讀筆記 32|《幼兒數學核心概念》第八章空間關係 教學提示

活動簡介

2018年,我們決定在群內開展共讀好書活動,挑選與STEAM啟蒙相關的書籍,一起深挖細耕,提升育兒能力,開拓啟蒙思路。

當前,我們選的是《幼兒數學核心概念》,計劃用2個月左右的時間讀完,會定期整理群內討論的主要內容在公眾號上,方便大家回顧。

共读笔记 32|《幼儿数学核心概念》第八章空间关系 教学提示
共读笔记 32|《幼儿数学核心概念》第八章空间关系 教学提示

第八章 空間關係 教學提示

領讀人YangF

領讀時間:2018.3.10

主要內容:

前言

空間關係的重要性:空間關係是視覺模式、測量、數據展示以及圖形知識的核心。空間思維對於發展視覺數感(5以內不點數,直接說出物體數目)和更高級的數數策略非常重要。對空間關係的關注應貫穿整個數學課程,並整合到幼兒每天的學習生活中。(本章教學提示最後一段P159)

原文總結

空間是幼兒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幼兒探索空間關係的機會很多,活動媒介也很多,比如身體、語言、畫筆和紙張、拼圖、娃娃家。難的是教師的職責:知道如何、何時幫助或推動幼兒對空間關係的理解,知道如何吸引孩子關注空間概念,並提供多樣化的機會來探索和操作空間。(P155倒數第四行)

兩個問題:何時?如何?

第一個問題:何時幫助或推動幼兒對空間關係的理解 ?

回答: 一旦觀察到表明幼兒理解空間關係的跡象,教師和家長就應該抓住機會,進一步展示並支持他們使用豐富而特定的語言。(P157倒數第四行)

什麼是表明幼兒理解空間關係的跡象?兒童的對話或活動涉及位置(在哪裡)、方向(哪條路)、距離(遠近) 、結構安排與圖案(在某一空間內安排事物)、建構(製造空間、改變空間大小形狀、安排空間中的物品)等空間概念時。

兒童最初通過日常的身體運動去認識空間。隨著他在空間裡移動自己的身體,他學習位置(在哪裡)、方向(哪條路)、距離(遠近)關係,並學習使用空間。爬上、爬下、繞行、穿過。

家長應提供的材料:

  • 兒童需要可以擺放在(相對其他物品)上面、下面、裡面、外面或不同遠近距離的材料;

  • 需要不同大小的裝物品的容器;

  • 需要用來建構的積木、繪畫顏料、粘貼材料、木頭、黏土等。

值得注意的是,兒童進行同一操作活動時,他可能不只學習一種技能或概念。兒童在匹配、分類、比較的過程中,也在認識空間。例如:

  • 為家畜建造一個空間結構,把小動物都放進圍合結構中。

  • 假裝自己是宇航員,用大積木搭建一艘宇宙飛船,然後飛到遙遠的星球或登錄火星。

  • 用沙子、單元積木、商業玩具等材料,建構房子、鋪設道路等。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覺察到兒童的對話或活動涉及空間概念時,成人可以適時幫助或推動幼兒對空間關係的理解!具體如何幫助和推動,將在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中詳述。

注意:雖然此處強調的是對日常生活中兒童自然活動的觀察,但是對兒童的非正式活動和結構化活動(參見《3~8歲兒童的數學經驗》),觀察也同樣重要。只不過在後兩種活動中,我們觀察的重點在判斷兒童的空間概念發展階段(也就是接下來的問題)。此後的活動不僅包括兒童的自然活動,也包括兒童的非正式活動和結構化活動。

第二個問題:如何幫助或推動幼兒對空間關係的理解 ?

回答:觀察兒童的空間概念發展水平,結合其興趣點,吸引他(她)們關注空間概念,提供多樣化的機會來探索、操作空間。下面分別闡述。

1. 觀察兒童的空間概念發展水平

兒童年齡不同,空間概念發展階段不同。成人應首先學會觀察兒童此時所處的空間概念發展階段,然後才能搭起合適高度的“腳手架”,支持兒童發展。

成人應當注意兒童對空間詞彙的使用

例:對他說下列話語時,兒童能否作出適宜的動作反應?

a.請把書放在桌子上。

b.站在門後面。

c.從熱爐子旁邊走開。

例:他是否使用空間詞彙回答問題?

a.貓在哪裡?在床上。

b.我們家的房子在哪裡?在街角附近。

成人應當注意兒童在遊戲活動中如何安排空間結構和樣式。

例:做美工時,是否小心翼翼地把材料貼在紙張上?是否已在頭腦中形成一定的設計?

例:繪畫作品中是否表現出對稱?能否把所有想畫的事物都安排在同一空間內,還是空間不夠了?

例:會把材料擺成直線、圓形、正方形等形狀嗎?

成人應當注意觀察兒童如何根據空間調整自己的身體

例:他在活動過程中能否設法不讓自己跌跌撞撞、磕磕碰碰?

例:需要一塊舒適的遊戲空間時,能否找到大小適合的空間?還是經常卡在狹小的空間裡?

觀察幼兒搭建積木的發展階段,適時鼓勵幼兒搭建積木

表8.2(P158)可以幫助識別幼兒搭建的積木類型(不適合於篩查兒童發展),並瞭解接下來可以鼓勵幼兒搭建哪些結構類型。

2. 提供多樣化的機會來探索、操作空間

空間實踐活動舉例:表8.1(P156)描述的空間教學活動。

成人應重視並支持兒童描述空間關係的語言的發展

  • 幼兒從非正式的空間感發展到涉及幾何的數學理解離不開語言的發展。語言幫助提高精確性。

  • 方位詞的呈現,應提供儘可能多的視覺信息和動作輔助支持。(複雜性和環境語言有關。)

  • 如同所有數學領域一樣,檢測幼兒有關空間的認知時,需要識別他們的接受性理解(雖然不能口頭描述,但能感受並在其間移動或進行操作)。

  • 聽到成人展示豐富而準確的語言,和小夥伴討論,與同學分享,都是幼兒很好的學習方式。

成人應有效利用積木活動。可以提供充足的積木,並給幼兒大量空間和時間來建造

表8.2描述了幼兒搭建積木的發展階段,用來幫助識別幼兒搭建的積木類型(不適合於篩查兒童發展),並瞭解接下來可以鼓勵幼兒搭建哪些結構類型。

成人應確保男孩和女孩同等的學習機會。空間能力的性別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是經驗和期望值造成的(雖然該差異早在幼兒進入大班之前就已經產生)。對於所有的幼兒,在空間移動自己的身體是她(他)們未來成功解決空間思維任務的基石。我們應該給女孩和男孩提供大量機會攀爬單槓、玩躲貓貓、尋寶、四處跑動、玩積木或其他建構性材料等活動。

3. 結合兒童興趣點,吸引他(她)們關注空間概念

空間概念複雜,難以捉摸。每個兒童都有自己的特質和興趣點,對同一個實踐活動,有的兒童興致勃勃,有的兒童提不起勁,興趣缺缺。這就需要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有所瞭解,在不感興趣的實踐活動中加入小朋友的興趣點,吸引他(她)們關注。比如:有的女孩可能需要鼓勵或者引入一些玩偶才會去玩樂高積木。

空間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如何幫助或推動幼兒理解,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關注這些難以捉摸的空間概念,並通過大量具體的空間轉換來慢慢學會將空間關係定格在腦海裡,書中給出了一些提示。

思考

實踐建議

1.在戶外活動時間,觀察兒童如何使用大型運動器械,如攀登架、滑梯、三輪車等。記錄能夠說明兒童對空間關係的理解的事例。

2.觀察兒童在戶內操作積木和其他建構材料的活動。記錄能夠說明兒童對空間關係的理解的事例。

個人體會

家有3歲女寶一枚,對於她的空間關係的發展,我還沒有專門設計結構化活動去發展。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語言上的準確表述。下面回憶一些能說明空間關係發展的實例:

鼓勵奔跑、追逐、使用攀登架、滑梯、三輪車等大型運動器械。小朋友先理解前後、上下、裡外,順帶理解快慢和第一第二(3歲之後能表述),對於左右,目前3歲2個多月還是有時候混亂。比如平時單獨問左右手,是對的。但跳舞(或其他身體運動遊戲)時,如果對面沒有人引導,而是跟著旁邊的人做,左右是對的,如果對面有人引導,小朋友就左右弄反,和對面的人鏡像對稱。根本原因在於左右概念不熟,對鏡像對稱更不熟。

關於左右,小朋友3歲1個月左右會在飯桌上自己問:“爺爺左邊是誰?右邊是誰?”,飯桌上的人全部問到。後面就不問了,自己說出來。再後面又不關注了。我之前比較關注戶外運動時間,對於形式沒有特別關注。後期應加強學習,加入一些結構性活動。

搭積木時,最初是儘量搭高,比比誰高(計數),個人在2歲左右時嘗試過搭建對稱的積木模型,發現小朋友更容易理解顏色上的對稱,其次是數量,形狀的最難表述。積木方面,我之前沒有投入很多時間觀察引導,後期要注意。

日常生活中,小朋友想玩某個玩具時,先用語言表述一遍,該物品在哪裡。3歲左右才能較好地理解,並準確找到。個人認為,不管小朋友聽不聽的懂,準確表述出來,再親自去操作給小朋友看,堅持下來,驚喜很多。就是我有時候太累,懶得說,這方面只有自我監督了。

對於第三個核心概念——操作空間關係,三歲小朋友在做拼圖時,開始覺察到,但掌握還不熟練。對於模式積木,小朋友不太感興趣。走迷宮,最近小朋友才理解。個人在這一塊投入時間不多,後期應注意增加裝扮遊戲的道具到建構性活動中去。

總結:3歲左右小朋友求知慾很強,家長要提供多樣化的機會,多觀察,重點在於展示並支持他們使用豐富而準確的語言。

(更多共讀筆記請見群內共享雲盤)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