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上海醫生在日喀則“造血製氧”,為當地醫生培養人才輸送技術

自東海之濱至珠峰北麓,一路3000餘公里,一批又一批覆旦醫生志願走過這段遠途。

如今,在上海“組團式”醫療援藏隊伍的幫助下,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人民醫院已獲評三甲,輻射日喀則市全境75萬人口及周邊的阿里、那曲地區。醫療診斷水平、科研、人才培養……援藏醫生都在關注並推進。

在第三批“組團式”援藏期間,上海醫生著力建設醫院在疾病檢驗、診斷、信息化建設方面的“軟實力”。日喀則全院的研究氛圍也被調動起來。在過去的三十年裡,日喀則市人民醫院總計只發表了60多篇中文刊物文章,而自2015年以來,全院已發表文章70多篇,其中包括30多篇核心期刊文章。另外,援藏醫生也會幫助當地醫生到上海進修學習。

上海医生在日喀则“造血制氧”,为当地医生培养人才输送技术

來自復旦大學附屬醫院的醫生為當地人民開展義診。本文圖片均由 復旦大學 供圖

為日喀則建成8個診療中心

“一直以來我就有支邊的想法,想到祖國最偏遠的地方作些貢獻。作為一名父親,我也想給兒子做出一個榜樣。”援藏醫生張源說。

2017年7月8日,張源告別妻子和4歲的兒子,與上海市第三批“組團式”醫療援藏隊伍的其他26位醫生一起,從上海出發,輾轉成都,來到美麗的日喀則,開始為期一年的醫療援藏工作。

與他同行的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李慶忠,也早就做好了準備。兩年前,他所在的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就定下了三年組團援藏的工作計劃:第一年發展鼻-顱底外科,第二年發展咽喉及頭頸外科,第三年發展耳顯微外科。計劃的提出者正是上海市第一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隊員、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耳鼻喉科研究院副院長餘洪猛,李慶忠接過的是“第三棒”。

初到高原,克服高原反應是要跨過的第一道坎。不能像內地一樣快步走路,連爬樓梯也成為一件異常艱難的事。進藏的頭幾周裡,氧氣瓶成為每個援藏醫生的生活必需品。

但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懼吃苦。

援藏醫生張源所在的超聲科,一共只有6位醫生,每天的超聲檢查240餘例。作為科室主任,他迅速投入工作,除了進行日常的臨床診斷,還著手加強科室管理、人員培訓等工作。李慶忠在到院的第二天就開展了醫院第一臺耳顯微外科手術——鼓室成形術。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主管技師陸子贇為了儘快熟悉工作,多次與上一批“組團式”援藏同事溝通業務,制定工作計劃。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ICU主治醫師張忠偉則放棄了入藏後第一週的休息期,到醫院實地查看科室,與同事交流,制定持續質量改進項目的路線圖……

在上海市對口援助日喀則醫療的任務中,復旦大學牽頭六家附屬醫院以己所長、壓茬推進,為當地乃至整個西藏地區的醫療水平提升作出了積極的貢獻。2017年7月,上海(日喀則)臨床醫學診療中心揭牌,上海8家三甲醫院分別與日喀則市人民醫院簽約共建,全力打造下屬8個診療中心。

而在今年6月10日舉行的復旦-日喀則醫學高峰論壇上,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和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助力的“消化內鏡中心”和“腦科中心”一起掛牌,此外還有眼耳鼻喉科醫聯體、兒科遠程醫療醫聯體、腫瘤病理分中心、腫瘤病理診斷醫聯體及周平紅教授-大國工匠工作室。

這些機構將依託復旦各附屬醫院相關國家級臨床重點學科和基地,進一步助力日喀則市人民醫院相關學科的發展,支持醫院繼成為三甲醫院之後實現新的騰飛。

上海医生在日喀则“造血制氧”,为当地医生培养人才输送技术

李慶忠醫生在為當地人做檢查。

開展人才培養和技術交流

援藏並非單向,上海的醫院同時向日喀則當地醫生敞開了懷抱。

2014年3月,日喀則市人民醫院主治醫師王豆和索朗曲珍首次前往上海,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進修。王豆還記得,內鏡中心主任姚禮慶為她們這兩位西藏醫生特別開設了“學習小灶”,手把手教她們怎麼做內鏡。

正是在這樣的訓練下,王豆和索朗曲珍連續創造了當地醫療史上內鏡診療的多個“第一”:2014年7月,索朗曲珍順利為一位慢性腹瀉的病人做了結腸鏡檢查,並在檢查過程中發現了引起腹瀉的病灶,做了病理活檢;8月,王豆完成一例內鏡下結腸息肉摘除手術。

然而,消化內鏡中心只有兩位會做檢查的醫生遠遠不夠。搬遷新院後,日喀則市人民醫院消化內鏡中心每月完成逾200人次的診療,比在老院增加了一倍多。

第三批上海市“組團式”援藏醫療隊隊員向醫院領導反映,希望每半年能送一個消化內科的年輕醫生到中山醫院的內鏡中心,這樣兩三年後,科裡的五六個年輕人就都能像王豆她們一樣獨當一面了。今年6月,當地醫生次旺拉姆啟程前往上海,開始了為期半年的進修學習。

醫療援藏,關鍵在人才培養。在援助日喀則市人民醫院的過程中,復旦大學充分推進由“輸血供氧”向“造血製氧”的轉變,努力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上海医生在日喀则“造血制氧”,为当地医生培养人才输送技术

張源醫生在為當地人民做檢查。

助力科研和科室建設

一個醫院的醫療質量和水平還體現在診斷、評估、檢驗和信息管理等各個方面。

在第三批“組團式”援藏期間,復旦醫務人著力建設醫院在疾病檢驗、診斷、信息化建設方面的“軟實力”。

如陸子贇醫生在擔任日喀則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期間,竭盡全力將上海檢驗技術的精髓留在日喀則。以往,每個檢驗樣本需要醫生手工貼上標籤,寫下信息,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在他的推動下,檢驗科建立了信息化系統,100份的血常規檢驗耗時從原先的5-6小時減少到1-1.5小時,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又保證了安全準確。

“在整個醫學研究領域,西藏的數據都比較匱乏。而事實上,高原醫療數據是這裡寶貴的資源,如果充分發揮其研究價值,將為西藏當地、乃至整個國家帶來巨大財富。”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主任醫師、院團委書記龍子雯在三年援藏期間擔任日喀則市人民醫院院長助理兼醫務處主任,他發現,在過去的三十年裡,日喀則市人民醫院總計只發表了60多篇中文刊物文章,而自2015年以來,全院已發表文章70多篇,其中包括30多篇核心期刊文章,“有了前兩批‘組團式’援藏專家打下的紮實基礎,現在全院的研究氛圍被調動起來,每名援藏隊員都帶領開展1-2個課題。”

據統計,復旦的“組團式”援藏醫療人才已在日喀則當地累計帶教當地骨幹醫師72人次,引入新技術105項,其中填補自治區空白15項,指導當地立項1個自治區重點課題和10個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目前,日喀則人民醫院是西藏自治區單體投資最大、硬件設施最先進的醫院之一,設置病床700張。它還是目前西藏西部唯一一家三甲醫院,輻射日喀則市全境75萬人口及周邊的阿里、那曲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