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传统文化的道理、儒释道的精髓,必须有人能清楚透彻地讲出来

传统文化的道理、儒释道的精髓,必须有人能清楚透彻地讲出来

《群书治要》讲座第22讲04节

【故君子不恤年之将衰。而忧志之有倦。不寑道焉。不宿义焉。言而不行,斯寑道矣。行而不时。斯宿义矣。是故君子之务。以行前言也。】这句话出自《群书治要》卷四十六《中论》。

传统文化的道理、儒释道的精髓,必须有人能清楚透彻地讲出来

“恤”就是忧虑的意思。『君子不恤年之将衰,而忧志之有倦。』君子不忧虑自己年老力衰,而是担心什么?而是担忧自己的志向退怠了、志向动摇了。在《了凡四训》中有一句话说“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一个人他有了志向,人生有了目标,才有根、才有生命力。假如一个人没有志向,每一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那就和动物没有两样了,就如同是行尸走肉。从这一句话中我们看到,圣贤人、君子人所担忧的和我们一般世间人所担忧的事情有所不同。君子不担忧自己年纪大了,担忧的是自己的志向没有始终坚持,没有再继续为社会服务。

下面讲『不寑道焉,不宿义焉』。“寑”就是睡觉,这里边引申的意思就是停止、止息的意思。“不寑道焉”,就是不让道业停止。“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时时都要保持在精进用功当中。“不宿义焉”,这个“宿”就是过夜,引申为拖延、停留。“不宿义焉”,就是不要让所学的义理拖延、停留。不要学了一大堆典章词句,但是都没有去做,没有去力行。《弟子规》上也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从这一句话上我们看到,圣贤人的心念,他念念在道上,而不是在五欲六尘、自私自利上,他和我们一般人所想的、所担忧的的确不同。譬如说《论语》上就记载,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老夫子所担忧的是什么事?担忧四件事:首先,“德之不修”。

什么是德?要明了什么是德,首先得知道什么是道,这个道就是本心,也就是真心。它“寂照湛然”,它的特点就是寂照湛然。“寂者不动”,这个是说它的定力。“照者光明”,这个说的是它的智能,也就是说道它具有这样的特点。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定智湛然,有定有慧。

在《中庸》上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命”就是天然而有的意思。这个“性”是人人本有的,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故云“天命之谓性”,这是讲人的本性。“率性之谓道”,这个“率”就是循着、顺着的意思,循性不变即曰道。就“循性不变”而言,这个道就是性,性就是道。

那什么是德?《六书精蕴》讲“直心为德”,“行道而得于心为德”。古代的这个“德”字,上面是一个直字,下面是一个心字,“不动谓之性,动则谓之心,此心正直,故曰德。”

也就是说这个真心初动之时,这个动就是指动念头,真心起念头之时,如果你初动就能够觉察,就没有失其明,这个时候就叫明德。

如果你不能够觉察,就会妄动,妄动怎么样?“妄动,则昧矣”,“昧”就是昏昧,“昧则转为凶德”。所以必须省察修治“使复其明”,就是你必须要修,“修”就是《大学》上所说的“明明德”,要把你本有的明德给它彰显出来。“德之不修”,就是已教给你德,但是你却不去修治,不知道从何修起、从何学起。

“学之不讲”,学术必须讲究。学术指诗书礼乐,必须讲解、讲习才能明了,所以教学特别重要,能够教学的人也应该受到国家特别地礼遇和尊重。所以国家是否有真正的人才,也是取决于是否有真正的好老师来教导。古人所谓“天下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材”。纵观今日的世界,能够真正把传统文化的道理、儒释道的精髓,能够清楚、明白、透彻地讲出来的,我自己孤陋寡闻,我也只看到了上净下空老和尚。

“学之不讲”是孔老夫子特别担忧的事。

那我们看,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在隋朝末年战乱之后,短短的时间内就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得天下太平、万国来朝,就是因为他本身特别尊师重道。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代皇帝,更是礼请儒释道的大德为国师,坚持讲经教学,并且把这设立为国家的制度来遵循。

在《中国礼制史》上就记载,说满族人在入关之前就已经行过祭孔大礼。你看,他是满族人,但是对孔老夫子非常地尊敬,在入关之前就已经行过祭孔大礼,入关之后,更加清楚地定立了祭孔的制度。譬如说康熙二十三年,他南巡回来的时候,他就特意到曲阜拜先师庙,拜孔庙,行的是三跪九叩首的礼,而这种礼实在是当时的臣下对皇帝所行的最重礼;不仅如此,他还将曲柄黄盖留给孔庙,这就是将天子所用的仪仗留供孔庙之用,把天子所用的仪仗来供养孔庙,供在孔庙。

在《清志》上也记载:“雍正元年,诏追封孔子五代王爵;四年,释奠献爵,改立为跪。”雍正四年的时候,在祭孔的释奠礼之中,把立就改成跪,说明雍正皇帝对孔老夫子的尊重。“八年,曲阜重建庙成,『黄瓦画栋,悉仿宫殿制』。”在雍正八年的时候,曲阜的孔庙重新建成,它使用的材料都是黄瓦,琉璃瓦,雕梁画栋,都是仿着皇宫的建制。“光绪三十二年,尊祭孔升为大祀”,就是把祭孔这个礼定为国家大的祭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雍正二年,曲阜阙里孔庙因为火灾而损坏,雍正帝知道这件事之后,立即祭告孔子,并派官员赴阙里监修。八年十月,孔庙修复完毕,他就命皇子再到当地告祭孔子,并在十一月设立专业官员掌管孔庙的一切事务。

传统文化的道理、儒释道的精髓,必须有人能清楚透彻地讲出来

我们从这些故事当中就可以看到,满清的皇帝对于先圣孔子的尊崇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汉人统治的前代。

国君之所以应该重视讲学,就是因为国君的职责是践行圣道,而老师的职责是传承圣道。所以国君应该对那些能够讲圣道的人、讲儒释道的教诲的人,给予特别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够修德明道,进而平治天下。我们看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兴衰,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规律:凡是尊师重道的时期,重视教学、重视讲学的时期,都是政治清明,乃至盛世出现的时期;凡是轻师贱道的时期,都是王朝走向衰败和灭亡的时期。所以在《荀子》上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这是一个历史规律。

在《群书治要.吕氏春秋》上,也写了这样一段话,告诉我们为什么必须要尊师。这段话是这样说的:“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古圣先王的教诲没有比孝更光荣的了,没有比忠更显扬的了。也就是古圣先贤教育我们什么?教育我们对父母孝、对国家忠,这两个内容最重要。

“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臣、人子之所甚愿也。”忠孝,就是对国家忠、对父母孝,这是君主还有当父母的人所特别想得到的、想要的;显扬和荣耀,也是做人臣的,就是做臣子的,还有做儿子的,最希望得到的。“然而,人君、人亲不得所欲,人臣、人子不得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但是问题是,往往做君主的和父母的,得不到自己所想要的,就是得不到忠臣孝子;而做臣子的和做儿子的,也往往得不到所希望的,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富贵显耀。那问题出在哪?问题都是因为不知理义。譬如说,你本来想飞黄腾达、名扬后世,但是你没有学习,结果贪污受贿了,就半途而废、锒铛入狱了。“不知理义,生于不学。”不知理义又是因为不学的缘故。“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也。”所以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敬老师的。

传统文化的道理、儒释道的精髓,必须有人能清楚透彻地讲出来

在下面,它又列举了历史上的十位圣人、六位贤人,告诉我们,他们没有一个是不尊敬老师的。最后又提醒我们说:“今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而欲无尊师,奚由至哉?”现在,我们的位尊,我们的地位尊贵比不上古代的帝王,智慧也不如古圣先贤,但却不尊师,靠什么来实现道?靠什么来得到道?“此五帝之所以绝,三代之所以灭。”这就是五帝三代之所以绝灭的原因。这个就是说,五帝三代之后,因为不再尊师重道,所以才没有再兴起盛世。

这个就是我们讲孔老夫子所担忧的“学之不讲”。因为学之不讲,就没有人明理义。没有人明理义,悖德、悖理、悖法的事情就层出不穷了。所以社会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教授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

传统文化的道理、儒释道的精髓,必须有人能清楚透彻地讲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