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国民党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用户6942595923


国民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94年兴中会的成立,先后用过兴中会、同盟会、中华革 命党等名称,国民党名称的变化,预示着这个会党党员成分的变化。而每一次改名称的背后,无不伴随着错综复杂的明争暗斗。

1894年11月,孙中山、杨衢云等人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这是国民党官方认定的国民党诞生日期。1905年,兴中会与黄兴领导的华兴会,以及章太炎、蔡元培等人领导的光复会合流,成立中国同盟会。从此,国民党开始了对历史的推动,也开始了内部的派系斗争。

首先是光复会被清除出同盟会。由于理念的不同,光复会与孙中山等人一直有着巨大的分歧,光复会的章太炎对孙中山横眉冷对,而孙中山的得力部下陈其美则派人暗杀了光复会的核心人员陶成章。终于,随着1912年八月同盟会更名为国民党,光复会成员彻底退出同盟会。

1913年,热衷于内阁制的宋教仁被暗杀,正中下怀的孙中山遂策动胡汉民、柏文蔚、李烈钧三省都督起兵讨袁,以卵击石的行为很快导致失败。痛定思痛之下孙中山再次改组国民党,宣布国民党更名为中华革命党,并规定党员必须效忠领袖孙中山,对此不满的黄兴拒绝加入,孙中山也就此完成了自己的集权。

1919年10月,中华革命党改名为国民党,此后通过北伐战争壮大起来。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后起之秀蒋介石借助廖仲恺遇刺案先后战胜竞争对手胡汉民、许崇智、汪精卫等人,成功坐稳国民党一把手之位置,从此,国民党彻底沦为蒋介石满足自己政治野心的私人工具。


林屋公子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还是有些玄机的,因为国民党作为一个政党是经过多次演变的,它的组织发展也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

现在的台湾的国民党是以兴中会成立的日期作为它的创党纪念日的,即每年的11月24日为党庆日,因为兴中会是1894年11月24日由孙中山等人在檀香山创立的。而兴中会成立之后也曾经策划过1895年的广州起义,但是因为力量薄弱所以起义失败,此后兴中华组织的主要成员纷纷流亡海外,兴中会的组织在此后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而此后数年时间,国内又相继成立了华兴会和光复会,但是这几个反清团体都是各自为战,因此不能形成合力,于是1905年8月20日,在孙中山、黄兴等人的努力和推动下,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几个组织在日本东京合并成为新的组织-同盟会,同盟会制定了统一的纲领,有严密的组织,因此也被称为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小编觉得以同盟会成立的时间作为国民党成立的时间才是最合理的。

同盟会在此后几年领导了多次的反清革命活动,先后发动了十次起义,但都归于失败。同盟会领导的最后一次起义是1911年的广州起义,同年十月,武昌起义爆发,清王朝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孙中山、黄兴等同盟会骨干在此后回到国内,参与创建了中华民国。孙中山就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

进入民国后,同盟会的活动由秘密转向公开。1912年8月,由宋教仁牵头,同盟会与其他几个政党合并改组为国民党,孙中山任理事长,但是实际负责的是宋教仁。1913年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宋教仁领导的国民党在选举中获得绝大多数席位,正当宋教仁准备北上组阁的时候,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此后的事态发展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孙中山等发起了二次革命,但遭到失败,袁世凯在平息了二次革命后,解散了国民党。

孙中山在二次革命后意识到组织的松散是导致国民党失败的主因,因此在流亡日本期间于1914年创建了中华革命党。中华革命党参与了反袁斗争,但在1916年之后也渐趋松散。1919年,孙中山改组中华革命党,成立中国国民党,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中国国民党这个党名最早出现的时候。


青年史学家


平时我们所说的“国民党”其前身为“兴中会”(1894—1895)和“中国同盟会”(1895—1912),其后为“国民党”(1912—1914),“中华革命党”(1914—1919),“中国国民党”(1919—至今)。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之后,袁世凯接替孙中山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同年的8月,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促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等几个小党在北京改组为国民党,推举孙中山为理事长,黄兴、宋教仁为理事,其实际权力掌握在理事宋教仁手中。改组后的国民党以“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为宗旨,并参加了第一次国会选举。在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国民党占有392个席位,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身为党魁的宋教仁准备组阁。由于宋教仁反对袁世凯,深感威胁的袁世凯派人于1913年在上海火车站刺杀了宋教仁。同年袁世凯下令解散了国民党。以此为导火索,国民党掀起了“二次革命”,由于国民党比较松散,“二次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

“二次革命”失败之后,孙中山开始总结教训。孙中山将宋教仁的国民党改为“中华革命党”,但是“中华革命党”是一个一言堂,孙要求所有的国民党党员宣誓效忠孙中山。孙的做法导致许多同盟会元老没有加入中华革命党,如黄兴、章太炎等。到1919年,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为“中国国民党”,这个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历史军魂


说起国民党,在清朝末民初,则有四个国民党,就连康有为也计划建国民党。成立最晚那个国民党,却是名气最大,影响最大的!福垊以为,国民党真正成立的日期,当为1912年8月25日。虽然国民党党庆定在11月24日,但这个日子还真不是国民党成立的日子,而是孙文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的日子。檀香山的兴中会,也有只有跟杨衢云的辅仁文社合作,而成立的香港兴中会后,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辅仁文社

1892年3月13日,出身洪门的杨衢云与谢赞泰在香港成立辅仁文社,主张“尽心爱国”、“开启民智”。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出于义愤与兴邦责任心以及对清朝怀有最后的希望,孙文上书李鸿章八千言书,被李鸿章藐视拒见,将其上书束之高阁。1894年11月24日,孙文在檀香山(即夏威夷首府火奴鲁鲁)成立兴中会,主张“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1895年2月18日,辅仁文社加入兴中会,但因为辅仁文社地处香港,人多势强,得地利人和之优势。实际上是辅仁文社吞并了兴中会,但主力仍是辅仁文社的人,兴中会会长为杨衢云,而孙文是秘书。10月10日,选举的第一位伯理玺天德(总统),孙文竞选失败,杨衢云当选,任期五年。杨衢云比孙文更认同共和,孙文曾表示若是汉人为帝,也是可以的。而杨衢云怒驳,认为非民主共和不能福民。同时杨衢云任反清总指挥,着手起事,然而失利,1900年卸任,专事教育。1901年,被请朝派的陈林所刺。从此孙文当选兴中会会长。

国民党

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黑龙会内田良平的牵线下,兴中会与光复会(蔡元培、陶成章、徐锡麟、秋瑾、章太炎等,主张“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华兴会(黄兴、宋教仁、陈天华、刘揆一、章士钊等,主张“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合并成立中华同盟会,黄兴提议不经选举而推孙文为总理,获得一致同意。黄兴任庶务(协理),蔡元培任同盟会上海分会会长。1907年光复会退出。1912年8月25日(一说8月7日,另一说8月11日,福垊以为,这两说是不靠谱),由宋教仁将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蔡锷等)、国民公党(名誉总理岑春煊、伍廷芳、程德全,总理王人文等)、国民共进会(伍廷芳、王宠惠等)和共和实进会(不明,望指教)等共计五党(一说六党)改组成国民党。

国民党有四个:甲、最早的是1911年12月30日,康有为计划将帝国宪政会改为国民党。效率低下,改到1927年康有为去世也没改成,梁启超还称之为现正党。乙、1912年2月28日,潘鸿鼎所建的国民党,4月27日与统一党、民社、国民协进会、民国公会、国民共进会共组共和党。丙、1912年5月,由张君励牵头共和建设讨论会与国民协会等合并为国民党,因主张冲突未果。丁、就是宋教仁组建的国民党,故而福垊才在第一段说国民党真正成立的日期为8月25日。1913年11月4日,被袁世凯解散。

1914年7月8日,孙文在日本东京建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10日,改为中国国民党。1924年1月20~30日,国民党召开一大,进行改组。国民党并没有给国民带来幸福生活。


福垊


国民党全称中国国民党,是由孙中山一手创立的资产阶级政党。其萌芽于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前身是同盟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正式定名于1919年10月10日。国民党的发展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分化重组和自我淘汰的过程,从它的发展脉络可以窥见国民党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失败的。

一、从兴中会到同盟会。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是由几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合并发展而来的。分别是孙中山建立的兴中会、黄兴建立的华兴会和蔡元培建立的光复会,这三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于1905年在东京合并成为同盟会,标志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成立。由于同盟会的骨干、纲领源自兴中会,所有后来国民党把兴中会的成立之年1894年11月11日作为国民党的首创之年。

二、同盟会的分化与国民党的组建。同盟会成立不久就因为内部矛盾而陷入了分化,1910年光复会骨干脱离同盟会,重建了光复会。辛亥革命胜利后,同盟会总部由东京迁至南京。但此时很多人因反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而脱离同盟会,成立了好几个小型政党。在革命胜利之时,同盟会却陷于瓦解。1912年,宋教仁在北京将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和共和实进会改组为国民党,孙中山为理事长,宋教仁为代理事长。国民党这一名称第一次被使用。国民党成立后很快通过选举成为国会第一大党。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于1913年11月强制解散国民党。

三、从中华革命党到中国国民党。1914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中华革命党,重新举起了革命旗帜。孙中山鉴于同盟会的失败教训,特别强化了领袖地位,他一手拟定了入党誓词,并要求所有入党之人必须宣誓、按手印、无条件服从他的领导。中华革命党的主要任务是讨伐袁世凯。1919年10月10日国庆日,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成为中国国民党,国民党正式改组成立,成为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重要政党。


石头说历史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国民党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存在。从辛亥革命到护法运动到北伐战争再到抗日战争,不可否认国民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

国民党也不是哪一天就突然建立起来的,也是经过了曲折的发展。国民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兴中会。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夏威夷群岛的檀香山创立兴中会,这也是国民党历史最早的起点。因而,国民党把1894年作为创党之年,11月24日为创党日。


兴中会经过一路发展,于1905年在日本东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几个重要革命团体,共同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并且旗帜鲜明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同盟会自组建之日开始,在中国多处组织起义,试图推翻清政府,但屡屡失败。比如说萍浏醴起义、黄冈起义、黄冈起义等,而一直到1911年的武昌起义才获得成功。不过,有人认为武昌起义和同盟会关系不大。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国民党正式成立于1912年的8月25日。中华民国建立之后,由孙中等人组建的中国同盟会成为合法政党,于1912年8月5日联合了多个小党派在北京改组成为国民党。

1913年的全国选举中,国民党在参议院与众议院皆获得最多席位,一跃成为成为全国最大的党派。但是很快,国民党巨头宋教仁被刺杀,二次革命爆发,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国民党瞬间从一个合法的政党就变成了一个不能见光的非法组织。

国民党被袁世凯解散之后,孙中山等人跑到了日本东京,于1914年重新组建了一个新的党派,名字改成了“中华革命党”。

“中华革命党”这个名字用了5年,于1919年又将名字改成了“中国国民党”!

这一次的国民党的和上一次的国民党相比,已经是完全不一样了,政治纲领也变成了新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国民党再次成立之后,孙中山的政治主张也发生了大逆转,从刚开始的亲日转变成了亲苏,并且在苏联和我党的帮助下,组建了黄埔军校,成立了广州国民政府,开始准备北伐!

北伐尚未开始,孙中山就去世了,国民党内部陷入了一轮权力的斗争。

虽然,北伐如期举行,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在北伐过程,黄埔军校的校长蒋介石以其黄埔嫡系为核心,成功的攫取了国民党的控制权。

至此,中国国民党变成了蒋介石一人的国民党,走向了人民的对立面。


小镇月明


如果问共产党什么时候成立?很好回答,因为共产党就是指中国共产党。而国民党的历史上成立过国民党,又成立过中国国民党,不知题主问的是哪个?生活中也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也许是我表达能力不夠,听的人总是不明白,今天我好好想了一下,用个比喻来回答这个问题,力求把它说明白。

我先把国民党比喻成一个老字号的“商店”,有些不恭噢,仅仅是比喻。这个“商店”的主人是孙中山,孙中山带领员工的目的是为了推翻封建的清皇朝,建立共和。“商店”总该有个名字吧,这个名字就叫兴中会。兴中会成立于1894年11月24日,地点在夏威夷的檀香山。

此时全国各地类式这种以推翻清皇朝,建立共和为目的“商店”很多,比方有华兴会,光复会等,这些“商店”于是在1895年日本东京开了一个会,将各个分散“商店”组识起来成立一个大店,这个大“商店”取名叫同盟会,一致推举孙中山为“店主”。到了1912年清朝推翻了,共和目的也达到了,同盟会也成为了合法组织,这时要参政,议政了,于是又联合了一些有共同理想的小店,成立了更大的店,这个“商店”的名字叫国民党,时间是1912年8月25日,大家仔细看,这个国民党前面没有中国两字,如果要回答题主的问题,我完全可以回答,国民党成立于1912年8月25日。

当时国民党的代理是宋教仁,宋教仁被刺杀后,袁世凯于11月4日下令解散了国民党,这个大“商店”解散了,仅存在2个多月。

1914年7月,孙中山等人又在东京成立了一个“商店”名字叫'中华革命党,店员大部分都是被解散的前国民党员,目的是推翻袁世凯的专制统治,重新建立共和,这个“商店”和前国民党这个店是一脉相承的,店主还是孙中山,到了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把中华革命党改名为中国国民党,这时的国民党有中国两字了,到了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追根溯源,国民党来自兴中会,所以中国国民党把1894年11月24日定为国民党的成立日。





雪上长留马行处



国民党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分量显然不言而喻,是北洋体系崩溃后主政中国几十年的政党。国民党最开始创立时是几个没有共同理念的派系改组成立,所以它的创立过程充满了勾心斗角,充满了尔虞我诈。

国民党的创立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05年于东京成立同盟会。

同盟会是国民党的前身,说到同盟会,当然要说兴中会和华兴会这两个同盟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894年7月甲午战争爆发后,痛心疾首的孙中山认为清政府已经没救了,产生了推翻清政府的想法。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织成立了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政治口号。事实上,直到1900年杨衢云辞去兴中会会长职务后孙中山才当上了会长。

1903年11月黄兴借自己生日宴会与宋教仁等人商议决定成立华兴会,1904年2月华兴会在湖南长沙正式成立,由黄兴任会长,宋教仁任副会长。

1905年7月,孙中山到日本后即与各革命团体商议组成联盟的事。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东京召开会议,联合以兴中会和华兴会为主的各革命团体改组成立中国同盟会。对于同盟会的总理人选,其实孙中山和黄兴两个人是最有力的竞争者,但是当时黄兴很厚道地拍着桌子说不用选了,让孙中山当,所以孙中山顺利当了总理,黄兴自己当了执行部庶务长,宋教仁任其司法部检事长。



第二阶段:1912年宋教仁改组国民党。

辛亥革命成功后,袁世凯当上了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但是因为袁世凯手里握着军权,同盟会那帮人投鼠忌器,最终决定通过政治手段来抗衡袁世凯。1912年8月,宋教仁主持同盟会及其他政党联合改组成立国民党,宋教仁为党魁带领国民党参与国会选举。我们不禁在想,当时的领袖孙中山在哪,为何党魁不是他?1913年3月国民党以最高票数竞选成功,宋教仁欲北上筹备内阁改组事宜时在上海火车站遭人暗杀。

听到宋教仁遇刺身亡的消息后,孙中山急匆匆回国不顾黄兴等人的反对毅然发动“二次革命”,最终被打得遍体鳞伤地跑去日本,袁世凯亦趁机强行解散国民党。对于宋教仁案,有人说袁世凯是主谋,有人说孙中山是主谋,但是此案至今悬而未决。



第三阶段:1914年孙中山成立中华革命党。

在“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到日本的孙中山开始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最终认为是此前组织过于散乱,尤其是黄兴等人太不听话,最终导致了二次革命的失败。事实上,当时黄兴虽然不同意孙中山兵讨袁世凯,但是在行动上仍然给予了最大的支持。

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织成立了中华革命党,班底基本上仍然是之前的班底,但是孙中山要求加入中华革命党的人必须服从领导,即必须服从于孙中山的领导。中华革命党的成立成为黄兴与孙中山彻底决裂的导火索,黄不肯支持孙在党内的“独裁”,所以不愿意加入,最终黯然出走。



第四阶段:1919年孙中山改组中国国民党。

1913年袁世凯强行解散国民党6年后,孙中山为何敢于讲中华革命党改名为中国国民党呢?1915年袁世凯称帝,几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逝,在段祺瑞接手北洋政府后与黎元洪发生了“府院之争”,自府院之争后,北洋体系开始进入实际分裂状态,皖系和直系争得你死我活,后来更是爆发了直皖战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带着革命党在南方苦心经营,逐渐发展壮大,最后在1919年10月壮着胆子将中华革命党改名为中国国民党。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部又逐渐分成了以汪精卫为首和以蒋介石为首的两个阵营,不过最后汪精卫投敌卖国当了汉奸,蒋介石大获全胜。

蒋介石当家后,崇尚古代皇帝的帝王心术,于是从内部分化成不同的派系,如黄埔系、CC系等,让他们互相争斗,然后自己居中调配,平衡各派系的权力,让他们不致于会威胁到自己的独裁统治。


宁糊涂


国民党的成立,实际上是从1895年到1927年这30多年不断演化的过程而已。这30多年,有这么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听我慢慢给你讲。

1,萌芽

1894年11月24日,杨衢云、孙中山、刘祥、何宽等人在檀香山创立,当时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口号。

兴中会是国民党最初的前身,因此现在国民党党章就规定党庆日为11月24日。可是兴中会毕竟不是国民党,两个真的不一样!

2,成长

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黑龙会牵线搭桥下,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合并为同盟会,全称是“中国革命同盟会”。当时同盟会声势浩大,来自湖南的华兴会有黄兴、宋教仁、陈天华,来自浙江的有陶成章、章炳麟、蔡元培、秋瑾,来自广东的有孙中山、胡汉民、汪精卫等。

同盟会成立第二年,提出了三民主义的主张,到这时期,国民党才算基本形成。但同盟会离后来的国民党还有很大差距。

3,建立和挫折。

辛亥革命后,宋教仁在同盟会基础上,谋求改革为议会政党,这时正式改名为“中国国民党”。可是宋教仁被暗杀,孙中山带领国民党再次走上革命道路,国民党被解散。


1916年,国民党骨干流亡日本后,孙中山成立了“中华革命党”,要求党员向他个人效忠,自此,国民党内部彻底分裂,尤其是湖南人和浙江人基本全部离开。

4,重建和成熟。

1919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8周年,在上海法租界,国民党改回旧名,继续在南方革命。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民党终于找到了革命的正确姿势。

但是1927年,蒋介石控制国民党中央,国民党成了蒋介石和陈果夫陈立夫的工具,自此,国民党和蒋介石基本画上等号。

所以,国民党什么时候建立,可能有三个答案,可以说是兴中会成立的1894年11月24日,也可以说是国民党改组的1913年,也可以说是国民党一大的1924年1月。

蒋家天下陈家党,民国时期的国民党,基本就是陈果夫陈立夫兄弟的。


历史知事


中国国民党,孙中山先生手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政党。



众所周知,国民党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也是经过几个阶段的变化和整合才形成了后来才有的中国国民党。国民党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建立了兴中会,并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的革命口号。现在来看兴中会就是后来国民党的前身,这也是在国民党党章中把11月24日规定为党庆日的原因。


1905年,当时各地革命党有很多人比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虽然大家都是搞革命,但是缺乏一个统一的指导,起义往往不能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在日本东京,兴中会,华兴会等几个大会合并成了同盟会。当时的同盟会是名副其实的第一革命党,并且在同盟会成立之时就确定了三民主义的主张,国民党的雏形在此形成。

辛亥革命胜利以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但最开始袁世凯也假惺惺的说要成立议会,组建内阁。于是同盟会的“议会迷”宋教仁在孙中山先生的授意下将同盟会改组成国民党,参与竞选议会里面的议员席位。不过袁世凯称帝以后,下令解散议会,并且宋教仁遭到暗杀,孙中山先生逃到海外,国民党也就消失了。


孙中山先生逃到日本以后,总结教训认为是国民党党员不忠诚,于是筹建了一个对其忠诚的“中华革命党”,此举导致国民党内部分裂,其中黄兴就认为这是“封建家长主义”。

1919年10月10日,在辛亥革命八周年之际,“中华革命党”又改名为国民党,继续革命,这以后的国民党基本上就是以此相传。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1927年,蒋介石入主国民党中枢,开始了其半个世纪国民党总裁的历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