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最常见的这句茅台传说都是假的,白酒坑爹谣言,你上当没?

谎言一:茅台酒健康护肝说”涉嫌学术造假

当前,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我们不仅要倡导健康饮酒的生活方式,更要做到饮健康的酒,只有从源头上把好健康关,才能拥有一个好身体!

1.0 茅台护肝的传说

最常见的这句茅台传说都是假的,白酒坑爹谣言,你上当没?

茅台贵为国酒,市值8500个小目标,超过了整个茶行业的总产值,却只敢打着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程明亮教授的论文作为宣传保肝护肝的理论依据。

时任五粮液集团董事长的王国春说,茅台宣传其保肝、护肝功能,这是不道德的。就好像在宣传茅台酒是保健品。“很多保健品都说得天花乱坠,但其中大部分最终的结局都是轰然倒下。”

王国春的话不知道打的保肝护肝24年的茅台脸肿了没?但茅台也不过只敢提保肝护肝而已,相比较它的小弟董酒,茅台简直弱爆了

茅台酒能保肝护肝?

提到茅台酒,最先想到的就是“国酒”宣传,但2016年12月26日国家商标局决定,“国酒茅台及图”商标不予注册。茅台自诩“国酒”显然违反了新《广告法》,需要依法纠正。

事实上,除了虚假宣传“国酒”商标外,茅台在此前的24年时间还酝酿了一个“喝茅台酒能保肝护肝”的故事。

2002年,时任贵州茅台酒厂董事长的季克良曾发表言论称,1993年通过调查发现茅台酒能够保肝,不伤肝。统计数字表明,喝茅台酒的人与喝其他酒的人比较,喝茅台酒的人几乎没有肝病,而喝其他酒相同量的人有肝病。为证明这个观念,茅台还进行了一项科学研究,该研究结论是包括全国11个肝脏专家都签字认可的,茅台酒确实能够保肝。

此后至今的24年时间里,茅台 “保肝护肝”的观念更是引起市场各界的热议,不少酒企及业内人士均对此言论表示质疑,同时,上述所说的科学研究也成为了质疑对象。

茅台“护肝说”所谓的理论依据,是指《茅台酒与肝病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病理组织学研究》和《茅台酒诱导金属硫蛋白质的作用及其对肝星状细胞的影响》这两篇文章。而上述课题的作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适量饮酒对扩张血管有一定的作用,并对血液粘度有一定的改善,但并不能笼统地讲“喝酒有益于健康”,且茅台在进行宣传时并没有征得其本人同意,这是企业在进行商业炒作。同时,有不少被上述课题署名的专家均表示,自己只是参与了某项试验,对自己的名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署名在上述课题中表示非常气愤。

2009年,时任五粮液集团董事长的王国春曾炮轰茅台宣传保肝护肝不道德。在王国春看来,茅台宣传其保肝、护肝功能,就好像在宣传茅台酒是保健品。“茅台酒说自己酸度高,是其他酒的3到4倍。如果说酸度高对身体好,那么不如买山西的老陈醋,老陈醋的酸度更高。与其买几百元的茅台酒,不如买几十元的老陈醋喝。”王国春说。

最常见的这句茅台传说都是假的,白酒坑爹谣言,你上当没?

编者语:

做事做人,一个道理。做到实实在在,执着努力中坚持。更要随时告诫提醒自己: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谎言二:喝白酒能kang癌?别扯了!

最常见的这句茅台传说都是假的,白酒坑爹谣言,你上当没?

最常见的这句茅台传说都是假的,白酒坑爹谣言,你上当没?

喝白酒能抗癌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白酒是癌症克星”最近一则轰动整个科学界的消息让广大酒友欢呼雀跃,喝酒居然能防癌! 2017年11月2日,某大学教授发布了中国白酒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在国际上检测并鉴定了中国传统白酒中的非挥发性脂肽化合物地衣素。 这项研究证明了白酒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凝血、降胆固醇的功效,从而揭开了其健康、平衡功能背后的秘密,喝酒可以抗癌。

真相

专家表示,“白酒抗癌”说法并无依据,“白酒可以肆意喝”更是大错特错,无节制饮酒极容易造成酒精摄入过量。

最常见的这句茅台传说都是假的,白酒坑爹谣言,你上当没?


白酒通常为粮食酿造,有营养成分很正常。网传文章所述白酒中的抗癌、抗病毒物质需用痕量检测技术,说明其在白酒中的含量实在太少。换句话说,如果想要白酒里的这些物质起作用,可能得喝下海量的白酒才行。

而摄入过量酒精相较于摄入白酒中的抗癌、抗病毒物质,显然弊大于利。早在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部就得出结论,酒精是一种致癌物质,也是引发人类癌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常见的这句茅台传说都是假的,白酒坑爹谣言,你上当没?

网络流传的有关“白酒加水混浊和假酒判定方法”视频录像截图。

近期,一段3分多钟的小视频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片中,一身着写有“靠谱”字样的男子将一瓶白酒与另外两种知名品牌白酒相比较,通过加水后观察浑浊现象,指出“浊变的”为粮食酒,“不浊变的”就是“假酒、化学酒、工业酒、酒精酒”,而饮用非粮食酒,会导致头痛、口感等严重不适现象。

日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发布关于网络流传“白酒加水混浊和假酒判定方法”视频的说明,以正视听。

近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收到湖南金六福酒业有限公司送来一段网络流传的有关“白酒加水混浊和假酒判定方法”视频录像,我会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审阅和分析,现就该视频中的谬误、诬陷和对公众的误导之处说明如下:

❶“喝酒一定要喝高度酒”的说法是错误的

中国白酒含有较高的乙醇(酒精)浓度,过量摄入乙醇对人体健康有害,降低烈性酒中的乙醇含量,倡导适量饮酒、健康饮酒、文明饮酒是国内外普遍认可的科学知识。

改革开放初期,1987年3月22日,由原国家经委、轻工业部、商业部、农牧渔业部等“一委三部”在贵阳召开的“全国酿酒工业增产节约工作会议”上,就提出“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果类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等“四个转变”和“优质、低度、多品种”的产业发展方针。

此后,五粮液、茅台、汾酒、古井贡、双沟、洋河等白酒骨干企业均相继推出50%vol以下,直至28%vol的降度酒和低度酒,其中有些产品在1989年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还荣获国家质量金质奖和银质奖章,被称为“中国名酒”。此外,2013年1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在香港召开“西太平洋区域应对年轻人有害使用酒精会议”,来自西太平洋区域17个国家(地区)的代表与会,会议分析了过量饮用酒精对记忆力和学习构成长远不良影响和年轻人在成年后对酒精的依赖,会议呼吁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采取税收、限制推广、限制年龄和降低酒精饮用量等措施,减少酒精危害。

因此,“喝酒一定要喝高度酒”的说法违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违背国际共识和科学知识,对公众形成误导。

❷“加水是否浊变”不是检验酒质好坏的科学方法和判定真假白酒的标准

白酒酿造过程生成醇、醛、酸、酯类等多种物质,酯类是白酒中香气的主要来源,白酒中的酯类物质已知的有80多种,其中,有水溶性、酯溶性、醇溶性,还有很多是醇水互溶性的,引起浊变的主要是高级脂肪酸酯(如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同时,高级脂肪酸酯并不是改善和提高白酒感官质量的主要成分。

因此,白酒生产企业为了降低高级脂肪酸酯含量,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利用高级脂肪酸酯集中在蒸馏过程后期的特点,采用分段摘酒有效控制其含量;二是利用净化处理技术,采用活性炭、硅藻土等进行低温或冷冻过滤处理,可以有效降低酒体中高级脂肪酸乙酯的含量,防止酒体浑浊。

因此,有些优质高档白酒加水也不会出现浊变,并且,目前也有白酒骨干企业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专门研发出可加冰加水饮用的优质高档白酒。另一方面,假如在纯酒精中(或以食用酒精为主体勾兑的白酒中)添加一定量高级脂肪酸乙酯成分,再加水降度也一样会浑浊。所以在成品酒中加水后酒体浊变与否,与勾调时使用的原酒和生产工艺有关,不是检验酒质好坏的科学方法和判定真假白酒的标准。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

2017年4月5日

以下为中国食协白酒专业委员会下发的原文件:

最常见的这句茅台传说都是假的,白酒坑爹谣言,你上当没?


最常见的这句茅台传说都是假的,白酒坑爹谣言,你上当没?


最常见的这句茅台传说都是假的,白酒坑爹谣言,你上当没?


最常见的这句茅台传说都是假的,白酒坑爹谣言,你上当没?

(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以上图文贵在分享,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