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名家課例」程翔:《赤壁賦》教學思路

(北京一零一中學,北京 100091)

摘 要:《赤壁賦》是文賦的代表。教學要以此為由,引導學生簡單瞭解賦的歷史和文體特點。應披文入情,細讀文本,沉潛涵泳。尤其要通過文句的表層含義洞察其深層意蘊,瞭解這類文學語言的規律和特點。對賦中引文要深入體會,瞭解香草美人的創作手法,藉助隱喻的規律來解讀關鍵字句。瞭解主客問答的構思藝術,以及鋪排手法,進而領悟本文深邃的哲理,感受蘇軾的曠達胸懷。

關鍵詞:教學設計 表層含義 深層意蘊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賦"的常識。

2.由《赤壁賦》表層含義進入其深層意蘊。

3.朗讀、朗誦《赤壁賦》。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這是中學生學習的第一篇"賦",瞭解"賦"的基本知識

賦,是中國古代文學特有的一種文體,在英文中找不到與之相對應的單詞,所以只能音譯為 fu。現代文體中有一種"散文詩",與"賦"接近。

賦作為一種文體,最早見於《荀子·賦篇》。《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可見,戰國末期的楚國已有了一個賦體文學的創作群體,並蔚然成風。晉代的摯虞在《文章流別論》中說:"賦者,敷陳之稱,古詩之流也。"就是說賦出自詩,是詩的變體。其實,賦是在當時已有的各種文體的基礎上產生的,其來源是"多源說"。

賦這種文體,重在體物寫志,採用主客答問式,運用比興手法,講究押韻。漢代是賦大發展的時期,出現了許多大家,其作品都是鴻篇鉅製,因此稱為"大賦"。到了魏晉時期,受駢文的影響,出現了"駢賦",又叫"俳賦"。到了唐代,受格律的影響,出現了"律賦"。到了宋代,受古文運動的影響,出現了"文賦"。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赤壁賦》就是典型的文賦。

二、學生讀課文

至少讀三遍。第一遍疏通式朗讀,正字正音。第二遍是熟練式朗讀。第三遍是感情式朗讀。

三、學習第一段

開頭一句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及事件。壬戌,是干支紀年法,與《蘭亭集序》中的"歲在癸丑"相同,但與"永和九年"不同。一個"秋"字,點明季節特點。"既望"是十六,"望"是十五。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因此這是一個月白風清的美麗夜晚。(相關知識:農曆每月的首日叫"朔",末日叫"晦"。)"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一句,陳述兩個人物坐船到赤壁之下一事。這種交代,有點類似話劇的舞臺說明。我覺得,賦這種文體具有劇本的雛形,有時間、地點、人物、對話、情節,甚至有"矛盾衝突"。

有同學要問:蘇軾為什麼坐船到赤壁之下呢?是組團旅遊嗎?顯然不是。在哪裡可以找到答案?課文註釋①。請一位同學讀一讀。蘇軾被貶到黃州,此地有一地名叫赤鼻磯,據說是當年赤壁大戰的地方。究竟是不是呢?不是。赤壁大戰當在湖北蒲圻,即現在的湖北赤壁市。那麼,蘇軾為什麼會被貶到黃州呢?同學們在初中學過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想必應該有所瞭解。請一位同學說一說"烏臺詩案"。那麼,蘇軾究竟有沒有寫詩諷刺新法呢?寫了。問題在於,皇帝宋神宗並不想殺蘇軾,於是將他貶到了黃州。蘇軾當年 42 歲,正是為國效力的最佳年齡。這對蘇軾是一次沉重打擊,是他人生的轉折點。

一個人被貶還有心情遊山玩水嗎?可蘇軾非同凡人,他是一定要遊的。蘇軾不僅與張懷民夜遊承天寺,還與客人夜遊赤壁。這位客人叫楊世昌,是一位道士。坐在船上的蘇軾,看到了什麼景色呢?"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微風吹來,水面一片平靜。屬,此處讀 zhǔ,勸。同學們在初中學過"屬(zhǔ)予作文以記之",通"囑"。在《屈原列傳》中有"屈原屬(zhǔ)草稿未定",是撰寫的意思。蘇軾勸客人飲酒,心情應當不錯吧?面對一輪明月,蘇軾想起了一首詩,那是一首與月亮有關的詩,就是《詩經·陳風·月出》。原詩共三段,第一段是:"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qiǎo)兮!"試著譯成白話詩就是:"多麼皎潔的月光,照見你嬌美的臉龐,你婀娜窈窕的倩影,牽動我深情的愁腸!"由此可見,原詩寫一位男子在月下思念心上人,很美。那麼蘇軾"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也是思念美人嗎?這是一個問題,先存在同學們腦子裡。

接下來,蘇軾寫月亮。月亮從東山升起,"徘徊"在鬥、牛兩個星宿之間。"徘徊",指在一個地方來回走,比喻猶豫不決,也比喻事物在某個範圍內來回浮動、起伏,語出《荀子·禮論》:"過故鄉則必徘徊焉,嗚號焉,躑躅焉,踟躕焉,然後能去之也。"此處寫月"徘徊",似乎月對人間的景色有所留戀,可謂寫活了。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課文註釋"白露"為"白茫茫的水氣",當然可以。但是聯繫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似乎解釋為"皎潔的月光"更好。所謂"白露橫江"就是皎潔的月光像茫茫的白露,籠罩江面。江水與月光連成一體,分不清哪是月光,哪是江水。

再看,蘇軾是坐船而來,那船大不大呢?一葉小舟。小到什麼程度?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解釋:在茫茫的水面上,這條小船就像一葉蘆葦。在《詩經·衛風·河廣》中有"誰謂河廣?一葦杭之"。意思是說,誰說黃河寬又廣,我用蘆葦編制的小船就可以渡過去。在一個思念家鄉的遊子心中,空間的距離不等於心理的距離。但是,蘇軾在這裡乘坐的就不是蘆葦編制的小船了,應是木船。作者坐著這隻小船越過那茫茫的江水,突然產生了一種幻覺:"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這裡的"馮"讀 píng,通"憑",倚靠。參考例句有"獨自莫憑欄"。駕著風飛翔,像是獨立飛翔離開了人間,像神仙一樣長出了翅膀飛到了仙境。同學們有過這樣的幻覺嗎?所有這些,都給人一種感覺:美!下面把第一段齊讀一遍。

四、學習第二段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於是"緊承上文,意思是"在這種情況下",兩人越喝越高興,越看越高興,一個"樂"字點明心境。但是,不可否認,蘇軾心情的底色是憂傷灰色的。作為讀者,我們希望美好的景色能夠給被貶的蘇軾帶來一點愉悅。而蘇軾也確實很高興,有節奏地敲擊著船舷,邊敲邊唱:"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這幾句怎麼唱啊?哪位同學來唱一唱?棹,划船工具。這幾句源自屈原《楚辭·九歌·湘君》裡的"桂櫂兮蘭枻(yì)"。在《楚辭·九歌·湘夫人》中有"目眇眇兮愁予"。屈原還寫過一首《思美人》。讀到這裡,我們又有問題了:難道蘇軾真在思念一位美女嗎?他不是有朝雲在身邊嗎?難道他又有了新人?如何回答這個問題?這要回到屈原"香草美人"的手法上來。同學們學過《離騷》,知道屈原善於運用"香草美人"來打比方,既比喻君王,也比喻自己,還比喻美好的理想。蘇軾在這裡也是比喻,有的學者說比喻宋神宗,有的學者說比喻建功立業的理想,都說得通。我更傾向於前一種理解。"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深刻含義是:我思念著遠方的君王啊!那麼蘇軾為什麼思念宋神宗呢?其實,宋神宗是很欣賞蘇軾才華的,只是因為奸臣陷害,蘇軾才差點丟了性命。宋神宗不想殺蘇軾,甚至有重新起用蘇軾的想法。蘇軾在黃州期間,宋神宗在奸臣的鼓動下,匆忙對西夏用兵,結果大敗。參加作戰的張舜民來到黃州看望蘇軾,把這些情況告訴了蘇軾。於是,蘇軾對宋神宗的牽掛就通過這幾句表達了出來。由此可見,這篇賦表層含義是寫夜遊赤壁的經過,其深層意蘊則是藉機表達對君王的牽掛。這也是蘇軾忠君報國思想的體現。

就在蘇軾唱詩的同時,客人吹起了洞簫。簫這種樂器,具有悲涼的音色,所以李白說"簫聲咽"。簫聲配合著蘇軾唱詩的節奏傳達出來,"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這幾句寫得真好,那嗚嗚作響的簫聲像是怨恨,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像是傾訴。聲音婉轉悠揚,如同沒有斷絕的細絲在空中飄轉回蕩,其藝術效果可與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相媲美。

蘇軾是不是借音樂來表達自己不得志呢?詩人沒有明說,而是轉筆借"潛蛟"和"嫠婦"來表現:"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舞"和"泣"都是使動用法。潛蛟,就是深藏在水底的蛟龍,因為受困而無法騰飛,只能暫時壓抑著。這潛蛟聽到簫聲,內心震動,就想要舞動起來呀!"嫠婦"可以理解為寡婦,也可以理解為丈夫外出而獨守空房的女子。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寫道:"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那嗚嗚的簫聲,撥動了女子痛苦敏感的心絃,讓她想起傷心往事,於是淚如雨下。這是用襯托的手法表現音樂強大的藝術感染力。但這只是詩的表層含義,其深層意蘊是,蘇軾借"潛蛟"和"嫠婦"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自己被貶黃州不能報國的人生境況。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表達了對周瑜的羨慕之情,其實就是表達自己建功立業的志向,但卻遭到貶謫,不就像是被壓抑在深谷中的蛟龍嗎?不正像是被人拋棄了的女子嗎?當然,這些內容都深藏在文字內部,表層含義只是音樂傳達出來的悲涼之情。

讀文章,不僅僅要讀出其表層含義,更重要的是讀出其深層意蘊。當然,深層意蘊不容易看出來,它隱藏在表層文字的背後。但是,文學是有規律的,特別是對"香草美人"的隱喻手法,我們可以按圖索驥,探賾索隱, 從而識其廬山真面目。這也是閱讀教學目的所在。有學者指出,從"屈原精神"到"楚辭精神"再到後人普遍遵循繼承進而形成的"寫作心理","香草美人"反覆不斷地出現在"中國文學"的長河裡,成了"中國古典文學精神"。如果說中國文學傳統與西方文學傳統有別的話,那麼"香草美人"現象無疑是構成這個差異的因素之一。(爾雅圖南《作為文藝原型的"香草美人"》)

第 二 課 時

五、學習第三段

我們接著學習課文。

"蘇子愀然。""愀然"就是面部表情突然改變的樣子。人在什麼情況下才愀然作色呢?一定是內心深處受到了觸動。蘇軾受到觸動了嗎?這從"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一句可以證明。剛才面對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心中"樂甚",為什麼簫聲卻如此淒涼呢?於是主客對話開始了。

從形式上說,主客對話是賦的傳統手法,但可進一步追問:為什麼採用這種形式呢?有什麼好處嗎?這主要受了先秦諸子散文對話手法的影響,比如《莊子·庖丁解牛》。其好處是便於自然而然地表現主題,連貫地推動文章脈絡延伸。這裡的客,不必確指某人。主客雙方,其實是作者為展開辯論而虛設的兩個思想對立面,歸根到底體現的還是作者的思想。主客對話實際上是一場駁難,是作者內心矛盾鬥爭的獨白,是理想中的蘇軾與困境中的蘇軾的對話。這種形式比自問自答更具有現場感、真實感和戲劇效果。這是由表層含義到深層意蘊的又一個表現。

蘇軾的發問引出了客人的回答。客人說:"'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讀這一段要採用"漸強—陡落"的讀法,就是越來越高,越來越快,最後突然下降。誰來讀一下?這段文字比較好懂,主要寫什麼呢?請同學來回答。主要表達了一個意思:再不可一世的人物,也會在歷史的長河中煙消雲散。這樣寫,目的不僅僅是說曹操成為過去,更重要的是反襯像自己這樣的普通人物在歷史的長河中就更不算什麼了。

所以下文繼續回答說:"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一個"況"字體現了反襯的用意。"吾與子"是打魚砍柴之人,以魚蝦、麋鹿為夥伴,駕一葉扁舟,舉酒對飲,感到生命短暫得就像朝生暮死的蜉蝣一樣,渺小得就像滄海一粟。哀嘆生命短暫,羨慕大自然的永恆。於是,客人產生了一種想法:"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但這又是不可能的,所以"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驟得"一詞在屈原的作品中多次出現,過去有兩種解釋:一是"忽然得到";二是"屢次得到"。人教版課本採用後者。筆者以為這兩種解釋都不妥當。"驟得"的對象是"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這種幻想,可以直接解釋為"實現"。幻想得不到實現,於是產生傷感。這就是客人的解說。由此推知,客人的思路是有別於蘇軾的,當蘇軾陶醉在美景中的時候,客人卻另有感慨。正是這樣的分叉,所以才引發了蘇子"愀然",進而構成了對話。

六、學習第四、五段

"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這是蘇軾的第二句問話。怎麼翻譯這句話呢?客人也知道水和月嗎?這叫什麼話!顯然不妥。文字的表面意思不等於其真正的意思。這又涉及文字的表層含義和深層意蘊的關係了。蘇軾其實是問:水與月包含的道理你也懂嗎?蘇軾故意發問,然後自問自答。什麼道理呢?"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這流動的河水啊,天天流淌,其實並沒有流去,這條河依然是這條河;月亮啊,虧了圓,圓了虧,其實依然是原來的樣子。人,也是如此。生命看似短暫,其實永恆。這就是蘇軾講的道理。同學們明白嗎?

蘇軾怕客人不明白,就進一步作了解釋。他說:"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蓋"是發語詞,"將"可解釋為"如果"。課文註釋"蓋"為"如果",不準確。"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這是個省略句,完整的意思是:那麼天地間萬物的變化快到不能用一眨眼的工夫來計算。"曾",有的選本注 zēng。《古代漢語詞典》和《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注 céng,意思是"簡直""竟"。"以",解釋為"用"比較妥當。"以一瞬"後面省略"計算"。蘇軾的意思是,如果從變化的角度看,天地萬物時時刻刻都在變化,生命也在變化,轉瞬即逝。人個體生命就那麼幾十年。如果換個角度看世界,換個角度看生命呢?即從事物不變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是永恆的,人的生命也是永恆的。從人類整體發展的角度看,人類生生不息,一切都沒有變。用《愚公移山》中的話來說就是:"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一切都沒有變,"星星還是那顆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如果這樣看待生命的話,又何必羨慕大自然的永恆呢!

道理講到這兒,已經比較透徹了。可是蘇軾覺得還不夠盡興,他又深入一步說:"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這一句很難懂。"且夫"是個連詞,表示層進關係,可譯為"再說""況且"。再說什麼呢?"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這話有點費解,感覺與前文銜接不上。天地之間萬事萬物,各有其主宰者,如果不屬於自己所有,即便一絲一毫也不勉強佔有。這似乎說到另一件事上去了,前後不搭。前面說生命長短,這裡說佔有不佔有,兩碼事呀。同學們誰來說說你的理解?老師認為,蘇軾這句話是想徹底解決客人的思想問題。因為上面說看問題有兩個角度,角度不同,感覺不同,這有點自我愚弄的味道,並沒有徹底解決思想問題。所以,蘇軾接下來進一步說,天地之間,萬事萬物,各有其主,不屬於你的就不要勉強。"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這裡點明瞭最根本的處世思想:順應自然。人活在世上,為什麼會有痛苦?原因可能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違背自然,幻想得到本不應該得到的東西。人生本來就是短暫的,這是自然規律。你想長生不老,就會產生痛苦。所以,不要勉強,要順應自然。這實際上是老莊思想的體現。蘇軾的思想中,融匯了儒、釋、道三家的思想,他藉此來消解心靈深處的滯礙,化解情感上的痛苦,從而走向豁達。於是"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請一位同學讀這兩段。要讀出味道來。

小結:前文說過,客人是楊世昌,是位道士。按說,蘇軾所說的這番話,應該出自楊世昌之口,道士看得開呀,為什麼反過來了呢?這與文章的構思有關。讀罷全文,我們感覺到,文中的客人與蘇子其實是一個人。文章向我們展示了兩個蘇軾,一個是現實中的蘇軾,是痛苦的蘇軾;另一個是理想中的蘇軾,是豁達的蘇軾。這兩個蘇軾不是截然分開的。因為痛苦,所以才想超脫,於是從老莊中獲得靈感和啟發。但蘇軾不可能一想到老莊就痛苦全消,這誰也做不到;恰恰相反,蘇軾的超脫正說明了痛苦正在深深地折磨著他。他求助於老莊,痛苦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所減輕。痛苦,超脫,再痛苦,再超脫。這就是掙扎中的蘇軾。

七、總結

《赤壁賦》是一篇很美卻很難讀懂的文章,因為文章的表層含義和深層意蘊之間的聯繫不是那麼容易接續起來的。但是閱讀本文,一定要把二者連接起來,由表及裡。首先,"赤壁"這個地名就有可推敲的地方。蘇軾所在的赤壁並非真正赤壁大戰之地,那為什麼還要寫呢?有人說過:"赤壁何須問出處,東坡本是借山川。"就是說,赤壁是真是假不是主要的,"赤壁"只是一個符號,只要蘇軾的情感真實就可以了。蘇軾寫文章從來不受"真實"的拘束,而是敢於表現思想和感情。比如,他參加科舉考試寫的是《刑賞忠厚之至論》,文中寫道:"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據說當時的主考官歐陽修很欣賞此文,但不知蘇軾所引典故出自哪部古書,於是就此典故的出處問蘇軾。蘇軾回答:"何須出處。"原來是他的杜撰!這說明了蘇軾寫作的特點。赤壁是假的,但思想感情是真的。這就是表層含義和深層意蘊的關係。其次,對"美人"的理解也是如此,其表層含義與深層意蘊有很大不同。對此,前面有過分析,這裡不再贅述。第三,問答。前面也有解說,不再贅述。第四,水與月,也是一種藝術符號。表面看是寫江水與月亮,實際是寫人生道理。

總之,以上四個方面都體現了本文構思的特點:用表層含義來隱喻深層意蘊。最後的議論,表現了一種理趣,體現了宋代詩文的特點。人在遭遇挫折後,往往要思考人生的意義,探究人生道理,排解內心苦悶。這必然閃爍哲理的光芒。《赤壁賦》,不僅僅是寫景抒情的名篇,同時也是沉思萬物、探求人生意義的哲學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