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35歲,月薪4500:35歲中年危機?那些被嫌棄的中年人……

1

不要輕易罵年輕人,可以罵中年人


之前在網上就流傳過一個段子:不要輕易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可以罵中年人,特別是那種有房有車有房貸的,他們會裝作聽不到。

人到中年,生活壓力,職場壓力,很多人都在負重前行。尤其是到了35歲,很多人已經頭髮不保。

在大部分中國人的認知裡,35歲應該是逐漸安分的年紀:青春已成過往,躁動漸漸平息,生活凝固,人生的可塑性降低,在一天天的重複中休整心態,準備迎接中年的到來。

相比於年輕人的活躍和中老年的穩健,剛剛邁過35歲的人,更像是一個透明的群體。

在35歲之前,大家都還是年輕人,聊的是青春理想,還好奇世界每一個角落的風景、美食和刺激,談情說愛起來可願意“你和我對抗整個世界”。但在這之後,大家都成了中年人,只求各自安好,默默賺錢養家,即便能夠理解這個世界了,也不願再輕易相信任何人。

35歲當真是人生分水嶺。

找工作大多數的招聘啟事裡,都會設置一道年齡分水嶺,來隔絕大齡求職者。而在很多場景下,這條冷酷的分界線,會劃在35歲。35歲還在找工作,在不少人眼裡要麼意味著落魄,要麼意味著折騰。

有一個朋友,今年35歲,目前正在找工作。上一份工作月薪4500,沒有獎金,沒有年終獎,幹了三年。

他對我訴苦:我這年齡出來找工作真是太難了。

我的那位朋友在四月份面試了8家公司,全部被Pass掉了。其實他給幾十家公司投遞了簡歷,最後給他機會面試的公司只有8家。

35歲的人找工作,就這麼不受待見麼?

是的,職場上有一種現象:35歲現象,很多用人單位會在招聘信息上,明確標註年齡在35歲以下。從公司的角度來講,我能夠理解這樣的偏見,有時候,偏見存在,即意味著合理。


35歲,月薪4500:35歲中年危機?那些被嫌棄的中年人……

2

35歲現象:被嫌棄的中年人

為什麼35歲的職場人被人嫌棄呢?

首先是體力: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大多已經在職場上被壓榨了多年,身體已經沒年輕人那麼耐幹了,你每天工作十個小時,就在心裡告訴自己要注意保養了,而那些愣頭青能工作十七八個小時,還樂此不疲。

其次是精力:處於這個年齡段的人,大多已經有了家庭,這就意味著多了很多牽絆,你下班就想著準點回家給孩子做飯,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而那些剛畢業,或者還不到30歲的年輕人,他們的生活裡全是工作,為了夢想,全力以赴。

再者是潛力:很多公司寧願給新人漲薪1000元,也不給老員工漲500元,因為年輕人可挖的潛力更大,性價比高,而中年人身上的培養價值已然不大,更多地是在靠經驗工作。

中年職場人最大的優勢:經驗、人脈、資源。

尷尬的是,很多工作了十年的人,他們只有一兩年的工作經驗,然後將這經驗用了十年而已,成長空間小到可以忽略不計,而人脈和資源更是少的可憐。

除非你可以自己帶客戶、資源過去,能夠給新公司帶來可看到的實際收益,不然還真難以找到滿意的下家。

最後還有一點,就是掌控力。在職場上待久了,或多或少會沾染上一些職場老油條的習性,沒有年輕人那麼聽話。

公司給年輕人畫大餅,他們會聽得熱血沸騰,很賣力地幹,但職場老鳥一聽,就在心裡說:又騙我,我待了多少家公司了,都這樣。

而且,他們還可能將這些職場經驗分享給團隊裡的年輕人。這樣,公司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就會下降。

中年人跳槽、換工作其實挺尷尬的,就是因為有很多的限制在裡面。


35歲,月薪4500:35歲中年危機?那些被嫌棄的中年人……

2

35歲前,要做的5件事

如果你還沒有到35歲,那麼這篇文章將可能會拯救你的職業生涯和人生。

為了儘量避免自己在35歲時,面臨中年危機的窘境,我們需要在當下做好5件事。

1、別混日子,學一技之長傍身:

我一直都信奉這句話:出來混,遲早都是要還的。

年輕的時候混日子,下場一般都會很慘,三十多歲還和畢業生的薪資相差不大,那說明你這些年並沒有為此付出太多的努力。

也可以想象到你的能力、經驗、人脈、資源,這些日後將成為你資本的東西都很欠缺。

所以,在年輕的時候,一定要努力提升自身能力,經營有價值的人脈,有必要擁有至少一個特長,日後即使出現變故,還有方向和出路。


35歲,月薪4500:35歲中年危機?那些被嫌棄的中年人……


2、讀書,多看實用的書:

讀書的重要性,很多文章都講爛了,就不多講了。不管什麼階段,人都要保持閱讀,那麼看什麼書呢?

勵志的書要看,但要少看,看這些書,並不是要模仿別人的成功軌跡,而是要保持心懷希望,有繼續努力的驅動力。

實用的書要多看,比如和你專業技能相關的書,比如一些為人處事道理的書,比如一些興趣方面的書,這些或能提升自我,或可以成為社交談資。

3、學會做工作的設計者:

工作中,我們必須時刻保持清醒與警覺,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在於,不要每天被動等待別人安排我們的時間,我們要努力把控自己的工作節奏,讓其他人配合你而不是主宰你的工作。

在開展工作的時候,你不妨思考以下幾點:

資源:你需要明確自己的能力及特質,以及你打算做到多少分,在多長時間內完成;

順序:設計或重新安排一個能在最短時間內聚焦最核心業務的順序;

借力:凡事不需要親力親為,可以的話找眼疾手快的人幫你完成。

4、掙錢、積累資金、投資:

我從來不羞於談錢,滿身的銅臭味,我覺得在年輕的時候,功利一點,沒什麼不好的。

如果一家公司,你既學不到東西,又掙不到多少錢,也得不到多大的資源、人脈,那你就別過於留戀,果斷選擇離開。

在35歲之前,最好要儘可能地多積累資金,以備未來的變故,要學會投資,不要讓錢閒著。

不要懶,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接觸新鮮事物,做一個斜槓青年,既可賺錢,又可摸索新出路,今天走的路,每一步都有深意。

35歲,不是人生的起點,更不是終點,雖然車到山前必有路,但我希望在年輕的時候還是要多做一些準備,別到時候手忙腳亂,痛哭流涕。

努力終有意義,希望人到中年,我們的人生還控制在自己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