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 從中書令到同平章事,淺析北宋前期宰輔制度的變革

宋朝建國之初,沿用的是後周舊制,是以“中書”

為最高行政機構。中書全稱為中書門下,也被稱做政事堂、都堂、政府、東府,是宰相和參知政事(副相)的議事與辦公處,和樞密院(樞府、西府)合稱“二府”

宰相不專任三省長官,尚書、門下並列於外,又別置中書禁中,是為政事堂,與樞密對掌大政。 《宋史.職官一》

從晚唐、五代以來,就是以擔任中書令、侍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及其以上的官員,才能擔任宰相一職。基本上擔任宰相一職的大部分都是侍中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史書中最後一個在中書令的官職上擔任宰相的,是五代時期的馮道,他於後周顯德元年(954年)死後,就再也沒有用中書令的官銜任命過宰相,宋代也沒有用中書令銜任命宰相。由此可見,到了宋代,其實宰相的官秩其實下降了。

從中書令到同平章事,淺析北宋前期宰輔制度的變革

《冊府元龜卷308.宰輔部.總序》更是記載了“唯侍中、中書令及平章事,是為正宰相之任,五代相承,未之或改”。

宋初一直到元豐官制改革以前,宰相的職銜分為侍中和同平章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等。侍中的官職要高於同平章事。在整個宋朝的歷史上,只有極少幾個權位隆盛或者德高望重的同平章事銜宰相,最後晉升為侍中銜宰相。由此可見侍中銜的宰相是何其難的。

《宋史.職官志一》:“國朝以秩高罕除,自建隆至熙寧,真拜侍中才五人。”

這裡講的“真拜侍中”,指的是以侍中官銜任宰相,不用再加上“同平章事”差遣銜。所以被稱作“真宰相”。上面所提到的這五個人是範質、趙普、丁謂、馮拯和黃中庸

。咱們就舉北宋前期範質和趙普的例子,來證明以侍中官銜任宰相不用再“同平章事”差遣銜。

範質在乾德二年(964年)罷相時的官銜是:司徒兼侍中,昭文館大學士”。

趙普兩次以侍中銜任宰相,分別於太平興國八年(983年)和淳化元年(990年)罷相,這兩次罷相時的宰相銜是:“開府儀同三司、司徒(後一次為守太保)兼侍中、昭文館大學士、梁國公(後一次為上柱國,許國公)”,全都不帶同平章事差遣銜。

這就說明如果以侍中拜相,不必加同平章事差遣銜。但是這種職銜可以說是少之又少,整個宋朝才5人而已。

從中書令到同平章事,淺析北宋前期宰輔制度的變革

前面咱們講過了,中書令入相在宋朝已經沒有了,侍中入相整個宋朝就五個人,沒有普遍性。所以說,宋朝的丞相最為常見的差遣銜就是這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了,讓我們來看看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官職。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稱同平章事、平章事,在北宋元豐官制改革之前,是可以充當宰相的低級職銜,只要具有三省六部中“丞、郎以上至三師”官稱的官員就可以擔任宰相同平章事“差遣”職銜。初任的宰相都是此銜。

唐、五代舊制,宰相都照例兼任三館的館職。宋代也沿襲舊例,宋太祖建國之後,就任命宰相為同平章事兼集賢殿大學士,稱集賢相;隨後升任兼監修國史,稱

史館相;最後才能升兼昭文館大學士,稱昭文相。如果同時任命兩相時,一兼監修國史,一兼集賢殿大學士,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顯示出兩相的官銜的高低。

平章事為真相之任,無常員;有二人,則分日知印。以丞、郎以上至三師為之。其上相為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其次為集賢殿大學士。或置三相,則昭文、集賢二學士並監修國史,各除。唐以來,三大館皆宰臣兼,故仍其制。國初,範質昭文學士,王監修國史,魏仁浦集賢學士,此為三相例也。

自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年)之後,初任同平章事銜的宰相,就常常先不兼領館職了,以後才升遷兼館職,其中也有任相二三年直至罷相也未兼館職的。而侍中銜的宰相則是都兼昭文館大學士銜,所以就被成為

昭文相。昭文相的地位要高於史館相和集賢相,在三相之中是首相、上相。

從中書令到同平章事,淺析北宋前期宰輔制度的變革

宋代除了侍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入相之外,還有一種入相的方式,那就是使相。是麼是使相?

“使相”就是指“親王、樞密使、留守、節度使兼侍中、中書令、同平章事者,皆謂之使相”

其實很簡單的說,使相就是享受宰相禮遇,但無宰相實權的榮譽銜。史書記載,自唐中葉設使相以來,都只作為榮譽銜,從未行使過什麼職權。只有《續資治通鑑長編.乾德二年》中記載了,乾德二年,趙光義以“使相”銜行使了一次宰相的職權。這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當時的宋太祖急於罷免了原後周的宰相範質等人,造成了次日當他任命趙普為宰相時,卻發現沒有在任宰相而無法簽署敕令,為了使趙普的任命合法化,宋太祖以其弟趙光義有“使相”銜,令其簽署敕令,這才完成了對趙普宰相的任命。這也是唐代創設使相以來,使相唯一的一次行使宰相職權。你想啊從唐代設置使相以來,到趙匡胤時代,一百多年裡,這使相的職能,只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使用了一次,這還不算是榮譽銜啊。

從中書令到同平章事,淺析北宋前期宰輔制度的變革

宋太祖在乾德二年正月任命趙普一人為宰相,但是趙普一個人忙不過來啊,於是就想為趙普設個副手,以協助他處理政務,但是隋唐五代都只有宰相,沒有副相。沒有這個先例,就不知該取什麼名稱為好,於是就召問有學問的翰林學士承旨陶穀,問他在前朝歷代,比宰相低一等為何官?

陶穀其實也對前代的官制一知半解,竟然回答說:“唐有參知機務、參知政事。”當時趙普的宰相職銜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然而唐代的參知政事一職的地位其實是高於同平章事的,儘管這件事後來遭到宋真宗時期的宰相李沆的譏諷,“陶失之矣”。但是參知政事這一官職,卻因此成為宋代副相的職銜。

先是,已命趙普為相,欲置之副,而難其名稱。以問翰林學士陶穀曰“下宰相一等有何官?”對曰:“唐有參知機務、參知政事。”故以命之。

參知政事剛開始作為副相時,職權和地位都比較低,不在政事堂舉行“上事”(就職)的儀式,也不能在政事堂辦公,這個時期的參知政事,還不能被稱作“副相”,它實際上只是宰相的助理而已。宋代第一任的做參知政事的官員是樞密直學士、兵部侍郎薛居正和呂餘慶。

仍令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殿廷別設磚位,敕尾著銜降宰相,月奉雜給半之,未欲與普齊也。

宋太祖在開寶六年(973年)六月決定提高參知政事的職權,與宰相輪流知印、押班、奏事,使之真正具有副相的職權。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趙普擅權。宋太祖提高副相的權力,就是為了制約趙普。

從中書令到同平章事,淺析北宋前期宰輔制度的變革

上述的情況只是特例而已,之後的參知政事的職權,又有所降低。真正參知政事的權位實際上與宰相相當,實同次相,是從寇準開始的,而且從寇準開始後,就沒有再更改過。

至道元年,詔宰相與參政輪班知印,同升政事堂。押敕齊銜,行則並馬,自寇凖始,以後不易。

至道元年(995年),參知政事呂端升為宰相,奏請提高仍為參知政事的寇凖的權位。太宗採納呂端的意見,提升了參知政事的地位,這才使得參知政事真正有了副相的權力。

“詔自今參知政事宜與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其位磚先異位,宜合而為一,遇宰相、使相視事及商議軍國政事,並得升都堂(政事堂)”

關於宰相和參政的編制員額的問題,在北宋前期,並沒有完全固定,時多時少,但大體總數不會超過5員。例如太祖時趙普獨相,在設置參知政事後,曾經有過薛居正和呂餘慶、劉熙古3人同任參知政事,

出現“一相三參”的局面,這也僅僅是四人而已。

從中書令到同平章事,淺析北宋前期宰輔制度的變革

趙普罷相後,以薛居正和沈義倫為相,盧多遜為參政。宋太宗即位之後,盧多遜也晉升宰相,連續6年保持了“三相而無一參”的狀態。至道三年(997),呂端獨自為相,而

吏部尚書溫仲舒和兵部侍郎王化基、工部尚書李至、戶部侍郎李沆4人同時為參政。此後,“頗以二相二參為率”,就是同時委任2員宰相和2員參政。從這時開始,宰相和參知政事的員額才真正固定起來。

從此之後,宋代的宰相制度才算真正的建立起來。一直到元豐改制以前,基本沒有什麼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