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為何浙商銀行破發,郵儲銀行“抗跌”?“神奇機制”也在科創板適用

為何浙商銀行破發,郵儲銀行“抗跌”?“神奇機制”也在科創板適用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賈謹嫣 陳鋒 北京報道

12月10日,郵儲銀行(601658.SH)A股上市。上市過程中,其啟動的“綠鞋機制”被市場熱議。

為穩定股價,郵儲銀行股東增持計劃25億元和“綠鞋機制”43億元,合計“護航”資金為68億元。

郵儲銀行董事會對“綠鞋機制”做出解釋稱,在新股上市後30天(後市穩定期)內,若股價因市場波動出現低於發行價的情況,承銷商將動用43億元“綠鞋”資金入市。

郵儲銀行在首次公開發行方案中設置“超額配售選擇權”(下稱“綠鞋”)。

綠鞋機制的實施對投資者權益會有哪些影響?境內外市場關於綠鞋機制的實施情況是怎樣的?

“綠鞋”護航郵儲銀行

郵儲銀行上市前夕,12月8日晚間,郵儲銀行發佈關於控股股東增持股份計劃的公告稱,控股股東擬增持不低於25億元。

公告顯示,郵儲銀行控股股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計劃自2019年12月10日起12個月內擇機增持本行股份,增持金額不少於25億元,本次增持未設置價格區間,郵政集團將根據本行股票價格波動情況,逐步實施增持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郵儲銀行在公告中提到增持目的為“基於對郵儲銀行未來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對郵儲銀行投資價值的高度認可,旨在維護中小投資者利益”。

事實上,除了上述25億元,郵儲銀行此前還引入“綠鞋機制”,即若股價因市場波動出現低於發行價的情況,承銷商將動用43億元“綠鞋”資金入市買入股份有效平抑市場波動。

事實上,綠鞋機制在我國已有多年曆史。證監會在2001年頒佈的《超額配售選擇權試點意見》明確規定了綠鞋機制的定義和行使流程。此外,於2006年9月19日頒佈、2018年修訂的《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也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4億股以上的,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可以在發行方案中採用超額配售選擇權。

這並非“綠鞋機制”首次出現在A股歷史上,工商銀行(2006年)、農業銀行(2010年)和光大銀行(2010年)3家公司在A股IPO中設置了綠鞋,規模均為初始發行規模的15%,且都在上市後的30天內全部執行,相應部分股票全部配售給了網上投資者,滿足了其投資需求。

時隔多年後,郵儲銀行引入綠鞋機制,標誌著A股主板市場在近10年後再度啟用綠鞋機制。

12月10日,郵儲銀行上市,發行價為5.5元/股,上市首日,股價收於5.61元/股,上市第二天股價收於5.63元/股,12月13日,股價收於5.59元/股。總體來看,股價發展平穩。

科創板亦有“綠鞋機制”

近日,上交所投教人員做出了綠鞋機制的相關解釋。“綠鞋機制”是發行人根據承銷協議賦予承銷商的一項權利,是一種彈性機制安排。獲得此權利的承銷商可按照同一價格超額髮售不超過本次發行數量15%的股票(下稱“綠鞋規模”),至於最終超額配售的結果則視市場情況在後市穩定期(一般為上市之日起30個自然日)結束後確定。

具體來看,在股票上市後的後市穩定期內,如果股票二級市場價格高於發行價,則承銷商可以行使綠鞋,要求發行人增發相應數量的股票,從而增加二級市場供給;如果股票二級市場表現較弱,承銷商將動用超額配售股票募集的資金從二級市場上購買相應數量的股票,減少二級市場流通的股票數量,以支持股價表現。這樣看,在配合適當的交易策略時,綠鞋機制的行使可在一定程度上減緩股價下跌或使股價維持在不低於發行價的水平。

“綠鞋機制”在投資者保護方面可圈可點。但事實上,“綠鞋機制”並不是解決股票上市後面臨的一切後市問題的“萬能藥”,也不是永保後市無憂的“保護網”。

上交所投教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從時間上來看,綠鞋機制只能在上市後的30日內發揮作用。在這段時間內如何控制投入節奏,判斷短期內市場走勢,都對行使此項權利的承銷商提出了較高要求。另一方面,從規模上來看,綠鞋只允許超額髮行不超過初始發行規模15%的股票,可用於穩定後市的資金較為有限,尤其在上市初期,股票換手率相對較高的情形下,綠鞋機制能夠產生的支持股價作用可能較為有限。

此外,如果綠鞋機制實施,將存在發行人增發股票的可能,一定程度上,二級市場股票價格也可能受到流通股票數量增加帶來的影響。

除此之外,在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改革中,綠鞋機制也是重要措施之一。

記者注意到,《關於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實施意見》明確要發揮好超額配售選擇權制度作用,促進股價穩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與承銷實施辦法》規定,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可以在發行方案中採用綠鞋機制。

上交所認為,隨著科創板的設立,新股發行的定價方式、投資者結構、資金供需狀況發生了改變,發行人及中介機構的專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相應地,我國目前新股發行的市場化水平也得以提高。這為在IPO中設置綠鞋機制奠定了良好的市場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