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德媒爆俄罗斯球员在比赛时吸入某种东西以增强体能,事后俄足协承认吸入的是氨气,对此你怎么看?

万象曰


氨气并不在违禁品之列,俄罗斯球员吸取氨气的做法并不违禁,只不过俄罗斯运动员一向被针对,历史上也是使用违禁品重灾区,因此俄罗斯球员再次被针对了。


本届世界杯上,俄罗斯球员是典型的跑不死!每场比赛都比对手多跑很多距离,一名优秀的运动员的跑动距离大约在10-12公里,很多球员跑动距离都在10公里之下,而俄罗斯对阵西班牙的比赛中,小将戈洛文竟然跑出了16公里的数据,实在令人咂舌!
以主场作战、球员有荣誉感显然无法解释俄罗斯球员体能充沛的原因。

于是德国媒体就关注了俄罗斯球员的一举一动,发现俄罗斯球员出场之前都会做一些“闻吸”动作,并且有的球员手中还拿有棉球。



德国媒体率先披露了此事,德国多家媒体也都进行了跟进报道,经过向反兴奋剂专家的询问之后,得出结论“俄罗斯球员的动作是在吸取氨气!”

德国反兴奋剂专家弗利茨认为“使用氨气的效果与使用禁药无疑,根据对兴奋剂的定义,我认为使用氨气与服用禁药没有区别。”

弗利茨显然是戴着有色眼镜说话了。因为在其他体育项目中,也有运动员吸取氨气的做法,比如举重,运动员上场时,就会吸一口氨气,拍拍脸部,大吼一声,实际上这就是集中注意力,提神而已,并不能增强运动员的体力。

如果按照弗利茨的观点“吸取氨气就是服用禁药”,那么举重运动员吸取氨气的做法为何不被禁止?要知道举重历来就是禁药的重灾区!

所以,弗利茨的说法并不成立。

只不过这个氨气实在不是太好闻,恶臭,呛鼻!但假如没有充沛的体能做保证,别说闻,就算是喝氨水估计都不顶用。


逸飞岭伯爵


难道俄罗斯体育又与兴奋剂产生了关联?战斗民族可是曾因为这吃了大亏,因为个别人服用兴奋剂,导致他们被全面禁止参加平昌冬奥会,损失惨重。



媒体争相报道俄罗斯球员疑似使用禁药

还是先来看看媒体的报道。先是德国媒体《南德意志报》透露,在与西班牙比赛前,有俄罗斯球员吸入了某种气体,有人观察到在比赛转播画面里,该球员一直在拿着类似棉签的东西放在鼻子上。无独有偶,在与克罗地亚的比赛中场休息时,德国另一家媒体《图片报》也看到俄罗斯多名球员同样拿着棉签,有的人还时不时吸动鼻子。



这一报道立刻引发轩然大波,外界对俄罗斯球员是否利用兴奋剂的传闻再度甚嚣尘上,因为世界杯前夕就有英国媒体爆料,俄罗斯有球员涉嫌兴奋剂,但国际足联苦于没有证据,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不过俄罗斯足协随即回应,那不是兴奋剂,那只是氨气。氨气不在禁药的行列,按规定是不违规的。



其实,在俄罗斯闯进八强的时候,就有美国媒体声称,要对俄罗斯球员进行检查,因为他们怀疑俄罗斯球员服用了兴奋剂。在他们看来,俄罗斯闯入八强,而且每场比赛都犹如累不死的野马随处狂奔,确实有点让人琢磨不透。确实,在俄罗斯参加的所有比赛里,他们都比对手平均多跑了3000米。



俄罗斯创造历史并非盘外招

不过,俄罗斯球员的这种行为看起来貌似作弊,其实完全在规则之内。一方面,世界反到兴奋剂机构并没有规定,运动员使用氮气属于违规现象。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对俄罗斯球员进行了兴奋剂检测,并没有发现异常。氨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短时间增强体能,但这不是俄罗斯能够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原因。他们能够取得如此成绩,与完美地执行球队战术,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天时地利人和有关。



所以,没必要大惊小怪,人家创造历史是不争的事实。

小易原创,欢迎交流。谢谢点赞和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