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水火土全面出击!那些年的古代土豪们为了反盗墓也是拼了!

水火土全面出击!那些年的古代土豪们为了反盗墓也是拼了!

水火土全面出击!那些年的古代土豪们为了反盗墓也是拼了!

在古时候,人们讲究“视死如生”,但凡家有余粮的人,往往都会在先人的墓里放点生前喜爱的,或值钱的物品。

由此,为了反盗墓,古人也是费尽心机,想了不少奇招。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人反盗墓的经典九招。

招数一:虚墓疑冢

疑冢防盗,有一个考古名词,叫“虚冢”。虚冢,只是秘葬方式的一种,又称假坟、虚墓、虚葬、潜葬、潜埋,说白了,就是造若干假墓穴,而将真尸葬地隐匿起来。

传说中最著名的虚冢,当数孔仲尼的弟子为其设的五座虚墓。晚清文人俞樾著茶香室丛钞引东家杂记称,当年孔子的坟西侧有五座假坟,都是石头砌成的。

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曹操墓、成吉思汗墓等,干脆连自己的后人都不让知道,目的就是防止后人盗掘。

水火土全面出击!那些年的古代土豪们为了反盗墓也是拼了!

招数二:构筑崖墓

将墓穴挖在山崖上的岩石中,是另一种反盗墓招式。依山为陵,显然比平地起穴那种封土式陵墓防盗效果要理想得多。但这种埋法一般人家造不起,也造不成。

李世民的昭陵玄宫。就是采用了这种防盗方式,是开凿九螋山,今陕西省礼泉县境内而就。其后唐诸帝多兴师动众,将附近风水上佳的山体都凿空了。

水火土全面出击!那些年的古代土豪们为了反盗墓也是拼了!

招数三:铁水浇筑

将墓穴开凿于山之中,坚固异常,防盗效果自然也非同一般,但是也存在明显“漏洞”,其通往玄宫的洞口,盗墓者很容易找到。

如何封闭洞口,工匠煞费苦心,其中用铁水浇筑,就是其中的硬招之一。

正史所记,最为著名的铁水封陵,当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台葬墓—乾陵。据馆会要记载,“乾陵元宫,其门以石封闭,其石缝铸铁,以固其中。”该墓至今未被破解。

水火土全面出击!那些年的古代土豪们为了反盗墓也是拼了!

招数四:积沙积石

土丘墓最绝的反盗墓招式是“积沙”和“积石”,这种墓也有一个专业术语,叫“积沙墓”和“积石墓”,如果是复合型,则是“积沙积石墓”。

“积沙墓”俗称流沙墓,是盗墓者最为头疼和害怕的墓冢类型之一,出现时间很早。

之前我们也介绍过的“郭庄楚墓”,就是“积沙墓”,被盗2000年,却没有一个成功案例,有兴趣的藏友可以再次阅读:陆续被盗2000多年,宝物却一件没少!!大墓本身比宝物更精彩!

干燥的细沙如水,流动性极强,盗墓者根本无法挖掘盗洞,因为挖的时候,沙子会流淌,根本就形不成盗洞。就是挖成了,也极容易造成塌方,让盗墓者成为殉葬者。

水火土全面出击!那些年的古代土豪们为了反盗墓也是拼了!

招数五:伏弩悬剑

在所有的反盗墓手段中,最为神秘的是“伏弩”。

弩即是箭,伏弩,就是暗设在陵墓死穴,盗墓者必经之地,可以自动发射利箭的一种反盗集机械装置。在很多影视剧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招。

水火土全面出击!那些年的古代土豪们为了反盗墓也是拼了!

招数六:深藏伏火

汉旧仪里所言,“将作营陵地,内方石,外沙演,户交横莫耶,设伏弩、伏火、弓矢与沙,盖古制有其机也。”

这段文字中透露出,古墓中的“伏火”是古人反盗墓设计的传统手段之一。

这种古墓也有一个名字,叫火坑墓,有些地方的盗墓者俗称火洞子。

水火土全面出击!那些年的古代土豪们为了反盗墓也是拼了!

招数七:置放毒物

古代人常使用的毒物是水银,在秦、汉及之前的陵寝中,使用水银的记录较多,齐桓公墓内便置有水银池,水银蒸发形成的毒气。给盗墓者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置水银在陵墓中,最著名的当是秦始皇陵。《史记·秦始皇本记》载,“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其陵使用的水银量惊人,注满了陵内的整个地层,形成了一个可怕的地下毒河。试想,在密封空间内,如果有盗墓者侵入,谁还能活着走出来?

水火土全面出击!那些年的古代土豪们为了反盗墓也是拼了!

招数八:屠杀工匠

在所有反盗手法中,殉杀活口是神秘的,当然也是最违反人权的。

在早期帝王级葬事中,一般都会将工匠和知情人就地处决,这已成为一种旧例陋习,并美其名日“殉葬”。

实际上,这是防止知情者泄密而采取的灭杀活口行动,也是一种反盗手法。

水火土全面出击!那些年的古代土豪们为了反盗墓也是拼了!

招数九:咒语恐吓

上面所说的反盗招数都是“实招”,还有一种“虚招”。诅咒,也是一种反盗墓手段。

虚招虽然虚。却不失高明,从心理上绝杀盗墓者,令其不盗而退。

世界上最著名的咒语出自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金字塔。

戴着金面具的图坦卡蒙躺在纯金制成的内椁里,棺木上有一句咒语—谁要是干扰了法老的安宁,死亡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

水火土全面出击!那些年的古代土豪们为了反盗墓也是拼了!

看了这么多反盗招数,您觉得哪种最有效最高明?除了以上这些招数以外,您还知道哪些古人反盗墓的手段呢?点击下方留言,一起分享一下吧!

华豫之门线上鉴宝

同件藏品一次付费

线上线下两次鉴定

线上鉴宝 免您辛劳

《华豫之门》所发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处理;传播传统文化,分享鉴藏知识,弘扬正能量,是我们的宗旨,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华豫之门官方 公众号ID:HNTVhuayuzhime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