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高中历史:各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统一发展专题总结

高中历史:各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统一发展专题总结

一、

中国古代各民族的发展及其与内地中央政权的关系

1.匈奴

(1)战国时期,匈奴兴起于我国北方地区。

(2)秦朝时,秦始皇命蒙恬发兵30万出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为巩固北部边防,秦始皇命蒙恬主持修筑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万里长城。

长城对抵御游牧民族骑兵的进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保障了中原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长城的修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富于智慧和独创性的表现。

(3)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统一了北方草原,占据河套地区,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4)西汉初,匈奴不断南下进攻,汉政府被迫与匈奴和亲,并进行贸易。

(5)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展开对匈奴的军事反攻,重创匈奴。

(6)后来,呼韩邪单于一部归附汉朝。汉元帝将王昭君远嫁呼韩邪单于和亲,密切了汉匈关系。

(7)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

南匈奴向汉称臣,与汉人杂居,人口增殖。北匈奴退踞漠北,威胁着中原及河西、西域。

东汉先后派大将窦固、窦宪出击,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他们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最后解除。

(8)西晋时期,匈奴大量内迁。匈奴贵族刘渊于316年灭掉西晋。

思考:

泰汉时期,匈奴有哪些主要活动?

魏晋以后为何在历史上消失了?

2.突厥

(1)6世纪前期,突厥兴起于今新疆北部。6世纪中期,建立了突厥汗国,很快统一中国西北地区,中亚各国望风归附。

(2)隋朝初年,突厥被隋打败,分为东西突厥。

(3)贞观初期,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

对东突厥的降众,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政策,在不改变原有部落组织、风俗的情况下,设都督府管辖,仍以突厥贵族为都督。

(4)庸太宗时,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护府,统辖高昌故地。

唐高宗时,派兵大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武则天时,设置北庭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故地。

思考:你怎样评价唐太宗对突厥的政策?

3.契丹(辽)

(1)兴起地域:辽河上游一带。唐末,迁到长城以北,开始农耕和定居生活。

(2)崛起: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建立契丹国。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

(3)同内地的关系:

①北宋初年,宋对辽用兵,试图夺回幽云十六州,被辽挫败。

②1004年,辽大举攻宋。1005年,宋辽达成“澶渊之盟”。此后,双方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4)辽的灭亡:1125年,女真族建立的金,灭掉辽国。

(5)契丹族的消失:元朝时,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已同汉族人没有什么差别,已被称为“汉人”了。

思考:契丹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哪些重大影响?

4.回纥—回鹘—维吾尔

(1)兴起地区:色楞格河一带。

(2)回纥同唐朝的关系;

①回纥归附唐朝后,唐太宗任命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

②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③安史之乱时,回纥兵帮助唐政府平定叛乱。

(3)回纥的演变发展:

①8世纪后期,回纥改名为“回鹘”。

②9世纪中期,回鹘政权瓦解,西迁甘肃、新疆、中亚一带,其后裔包括维吾尔族、裕固族等。

③南宋后期,维吾尔族称畏兀儿,臣服于蒙古。

(4)清朝同维吾尔的关系:

①清朝称新疆天山南路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居住地区为回部。

②18世纪,维吾尔族的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被清军平定。

③清政府在新疆各地驻扎军队,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

5.藏族

(1)兴起地域:

祖先吐蕃,居住在青藏高原。

(2)政权:

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奴隶制政权,以逻些为政治中心。

(3)同中央政权的关系:

①唐朝:

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同松赞干布结婚。8世纪初期,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9世纪,吐蕃同唐朝会盟,盟约有“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②元朝:

蒙古政权建立后,吐蕃臣服蒙古。元统一后,在西藏地区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属宣政院管辖。

③明朝:

把西藏地区称为乌思藏,在此设立卫所,并建立僧官制度。

④清朝:

顺治帝赐予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以“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1727年,清政府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思考:元、明、清三代是怎样对西藏地区实行管辖的?

6.蒙古族

(1)兴起区域:

蒙古高原。

(2)建立政权:

12世纪,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蒙古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3)军事扩张:

蒙古政权建立后,成吉思汗发动对周围地区的征伐战争。向西打到中亚、俄罗斯,向南打到印度河流域。

1234年,灭金。后来又招降吐蕃、征服大理。接着,进攻南宋。

(4)建立元朝: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1276年,攻灭南宋。1279年,元朝统二全国。1368年,元朝灭亡。

(5)蒙古同明朝的关系:

①明朝,草原上的蒙古族分为鞑靼和瓦刺等部。

②永乐年间,鞑靼和瓦刺的首领先后接受明朝封号。

③鞑靼首领俺答汗时,同明朝修好,明朝封他为顺义王,恢复封贡互市。

(6)蒙古同清朝的关系;

①明末清初,蒙古分为漠南、漠北、漠西三部。清军入关前,漠南蒙古归属清朝,其他两部也都臣服清朝。

②1757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贵族的割据势力,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和科布多参赞大臣,控制蒙古各部。

③1771年,漠西蒙古的一支土尔扈特部发动起义,首领渥巴锡率部回归祖国,受到乾隆帝的热情接待。

思考:明清(前期)两朝蒙古族的分布情况及与当时中央政权的关系如何?

7.黑水靺鞨—女真—满洲

(1)黑水辣辐

①唐朝时的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祖先。

②兴起地域在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一带。

③8世纪前期,唐政府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2)女真

①建立政权:

11世纪,完颜部统一女真各部。1114年,完颜阿骨打领导女真族抗辽。1115年,阿骨打称帝,建立金。

②金发动的民族战争:

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建立后,金多次兴兵进攻南宋。1141年,宋金议和。

③女真的汉化:

1234年,金政权被蒙古所灭。元朝统一后,进入黄河流域的女真人被称为“汉人”。

思考:女真族在历史上的·兴衰与契丹族有何相似之处?

(3)满洲

①满洲的起源:

明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政权金,史称后金。皇太极继位后,改女真为满洲。

②入主北京:

后金建立后,攻占明朝辽河以东大片土地,迁都沈阳。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军联合吴三桂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起义军,大举入关,迁都北京,开始对全国的统治。

思考:建州女真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壮大并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的?

二、中央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1.对东北地区

①8世纪前期,唐政府在黑龙江下游两岸建黑水都督府。713年,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②元朝在东北地区设置了辽阳行省。

③清朝在东北设立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辖区。

2.对西北地区

①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都护,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集权的开始。

②东汉政府重新设置西域都护。

③唐在西突厥地区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④元朝设岭北行省。

⑤清朝先后平定了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分裂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了乌里雅苏台和伊犁两个将军辖区,并在新疆天山南北各地统一驻扎军队,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

3.对西藏

①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②清朝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顺治帝和康熙帝分别册封了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清政府规定,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的册封。

1727年,清朝设置了驻藏大臣。

4.对西南地区

①汉武帝派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郡县,加强了西南同内地的联系。

②三国时蜀相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③唐玄宗支持南诏首领皮罗阁合并其他五诏,并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④13世纪,忽必烈攻占大理。元朝统一后,在该地设立了云南行省。

思考: 汉、唐、明、清时期在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先后设立过哪些管辖机构?

三、新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

1.新中国的民族政策

①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②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这就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的平等,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2.各民族共同繁荣

①人民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支持,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进一步落实民族政策,在民族地区实行改革开放。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考: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哪些重要的民族政策?

思维拓展:

1:汉武帝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相似之处

①二人都打败了少数民族贵族的骚扰,稳定了北部边境。

汉初,匈奴兵经常掠夺西汉北部边郡。汉武帝时,对匈奴展开了长期猛烈的战争,击败了匈奴,西汉北部边郡得到了安定。

唐初,东突厥不断发兵南下威胁唐朝,唐太宗大败东突厥。

②都重视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和友好往来。

汉武帝曾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各族同内地的联系。

唐太宗于641年派人送文成公主入吐蕃与松赞干布成婚,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关系。

③都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管辖。

汉武帝派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内地与西南的联系。

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设置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做都督。

2:唐宋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方式和特点

(1)唐朝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通过战争挫败少数民族贵族的进攻,如唐太宗打败东突厥的进攻,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如安西、北庭都护府及黑水都督府等机构的设置;

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渤海郡王、云南王、怀仁可汗的册封;进行和亲活动,如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2)两宋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在少数民族进攻和民族战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以议和方式缓解冲突;采用支付钱物(岁币)的办法得到边境相对安定。

总之,唐朝以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控制和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两宋时内地政权对周边地区没有力量上的优势,控制和管理松弛,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仍然有发展。

3:关于民族融合的问题

(1)民族融合的含义

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

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历史上的进步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的前提。

(2)民族融合的基本途径

①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

②各族人民的联合斗争。

③民族迁徙。

④婚姻关系。

⑤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

⑥国家统一局面或实行的有关政策。

⑦民族战争。

(3)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特点

①团结友好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民族融合的重要内容。

②民族融合的中心内容是扩大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③民族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反过来国家统一也同样促进民族融合。民族融合体现了历史进步,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④各民族的特点、优点的融合,不断地充实丰富了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

(4)古代民族融合的作用

①提高了民族素质。

②加强了民族凝聚力。

③推动了历史进步。

④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推动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4:古代民族战争的类型及性质

(1)民族掠夺战争。这是掠夺其他民族财富的重要手段。

主要表现为游牧民族对中原农业民族的掠夺。

匈奴与秦汉之间,回纥与唐之间,契丹、女真、党项与宋之间,蒙古与宋、明之间都发生过这样的战争。

(2)民族征服战争。

这是一个民族政权为征服其他民族政权而进行的战争。

如金灭辽、金灭北宋、元灭南宋等。其结果都是被征服民族政权的丧失,而不是民族的灭亡。

(3)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

这是中央政权为巩固统一反对分裂的战争。

如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平定回部贵族叛乱等。

(4)古代民族间战争的性质,一般不用侵略与反侵略的概念来分析,但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

凡实行民族压迫和掠夺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凡反抗民族压迫和掠夺的战争都是正义的。

分裂国家和民族的战争是非正义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战争是正义的。

对民族征服战争要辩证分析,在征服的过程中往往是非正义的,而征服的结果是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客观上起了积极作用。

高中历史:各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统一发展专题总结
高中历史:各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统一发展专题总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