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宋朝的“不平等条约”,檀渊之盟的前因后果,其实有长期的利益

今日看点:宋朝的“不平等条约”,檀渊之盟的前因后果,其实有长期的利益

大家好,这里是史皇弟,今天我就给大家聊聊檀渊之盟的事情。当弟、侄的威胁不复存在,太宗得以顺利地传位于亲子。不过,传位也远非一帆风顺,第一位最有希望的继承人因“心疾”火烧王宫被废,第二位卒于太子之位,三子赵恒顺理成章地成为下一位继承人,即宋真宗(968年生,997—1022年在位)。宋太宗谋略固然不及唐太宗,不过,与兄弟争位、困于传位问题,这两点上两位“太宗”却颇为相似。

宋朝的“不平等条约”,檀渊之盟的前因后果,其实有长期的利益

赵匡胤

创业不过两代,就需考虑收缩战线,停止攻势,转而守护已有疆域及巩固内治,因为农业民族并不适合无休止的进攻和扩张。汉武帝下罪己诏及武后拖垮府兵制,即未适时收缩之覆辙。宋太祖、太宗之武功,实逊于汉、唐创业之主,后代君主并无“祖宗余烈”可恃,加之承平既久,君主长于深宫,人民溺于安靖,兵士不耐劳苦,将领不习戈马,所谓文恬武嬉,欲其得逞于沙漠之中,何所凭藉?故而对于真宗以后的君主来说,其所能尽力者,一是固其边圉,勿使外敌交侵;一是善其内政,勿使祸起萧墙。国家建设若欲持续有“成”,则全然有赖于“守”。

宋朝的“不平等条约”,檀渊之盟的前因后果,其实有长期的利益

檀渊之盟碑

太宗遗留下北疆问题有待解决,这对于真宗是个巨大的压力。因为,是否能将传统的汉地囊括于疆域之中,这是一个中原皇朝是否有足够的资格以正统自命的重要条件。真宗以一个盟约,结了一个兄弟之国,却失去了收复幽云汉地的机会,心有余恨。然而藉此以消除边疆危机,对于“守成”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较之其他朝代,宋代有两个特殊的机遇,一是经过晚唐五代,江南、两浙、巴蜀之经济与社会,一度超越华北,宋初就有了一个富庶的南方;一是宋辽缔盟,真宗以后百余年,华北长期安宁,这为北方经济的复兴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宋益之以农商并重之策,民生日见丰裕。境内民庶对皇朝之认同,也正建基于此。

宋朝的“不平等条约”,檀渊之盟的前因后果,其实有长期的利益

富饶的北宋

真宗仅有一子赵祯活过十岁,故而赵祯毫无悬念地继位,即仁宗(1010年生,1022—1063年在位)。其在位四十一年,是北宋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仁宗接续宋初以来内部长期稳定的局面,他以谨慎保守的态度稳守祖宗基业,至其末年,北宋获得了逾一个世纪的安定发展,各项政策已臻成熟,社会经济之繁荣,此前任何时期皆不可企及。然而繁荣之下,亦有忧患。太宗引惹的北境危机,真宗给出的解决方式,算是差强人意。但在西北方向,同样由太宗种下的祸根,却因真宗的不思进取而养成巨患,终于在仁宗朝爆发。在南方,与安南接界处的“溪洞”酋长,竟然掀起摇动两广的叛乱。这似乎足以成为否定仁宗朝之为“盛世”、抨击当时“积贫积弱”的理由。不过,这些边患,其破坏力最终也仅限于边境,不具备令宋政权危亡的能量。它们倒是促使朝廷上下反思:如何改变持重状态下走向无力的趋势。这成为后来激进改革的先声。

宋朝的“不平等条约”,檀渊之盟的前因后果,其实有长期的利益

仁宗永昭陵

对峙的巩固与鼎立的酝酿

真宗即位之初(至道三年,997),北境形势尚可。太宗端拱二年(989)后,辽有事于其他各方——主要忙于平定西北方的阻卜、党项之叛,一度曾伐高丽——暂时无暇南顾,侵宋之举中断了十年。但宋辽并未解仇,仅仅两年之后的咸平二年(999),辽再次以重兵长驱而南,也算是一次“伐丧”。辽军偏师深入河北中部,被击退于冀州(今河北冀州市)城下,主力则在瀛州获得会战的胜利,擒获宋军方面大员、高阳关路都部署康保裔。但这是一次惩罚性的有限战争,辽军取得一次关键战役的胜利,立即退师,却在接近边境的莫州遭遇一次阻击战,伤损颇众。而此后五年,契丹隔岁入侵,双方互有杀伤,但宋作为防御的一方,河北各州县都可能成为战场,宋之兵、民和物资,在河北被逐渐耗竭,这才是比较可怕的前景。

宋朝的“不平等条约”,檀渊之盟的前因后果,其实有长期的利益

高丽

景德元年(1004),辽军再次大举南下。但此次进攻,似乎改变了策略,主力对瀛州、定州的进攻未获成效,却弃之不顾,继续沿黄河北岸南下,攻大名府又不下,遂绕行至澶州(今河南濮阳市),迅速逼近宋之心脏地带。这个姿态,就不像是消耗战,而是欲一举灭人之国了。

宋朝的“不平等条约”,檀渊之盟的前因后果,其实有长期的利益

契丹

比起太宗来,长于深宫的真宗,更不是一个勇于承担的君主。敌军南下之际,大臣纷纷扰扰,意见不一,有人甚至提议迁都南方以避契丹锋芒,这也增重了真宗的游移。有赖于宰相的坚持,朝中勉强达成一致意见,由真宗亲征,至黄河以北迎击敌军。景德北征,后人归功于宰相寇准的强悍、毕士安之持重,固然不错。不过,真宗的表现倒也不可一概抹杀。咸平二年辽军南下时,他就曾北上至大名府,虽然离最前沿的战场瀛州尚有距离,但新君没有在宫城中“运筹帷幄”,总算勇气可嘉。此次北行也时常畏畏缩缩,事后也心有余悸,但毕竟还有几分胆魄,能允许寇准“胁持”他北上。

宋朝的“不平等条约”,檀渊之盟的前因后果,其实有长期的利益

寇准背靴

檀渊之盟

当皇帝到达澶州前两天,两军已在澶州迎头相撞,辽军大将萧挞凛在接战时中伏弩而死,宋方士气大振。当皇帝到达之时,宋军更是士气百倍。决战一触即发。但此时,双方都有理由中止这场战争。

宋朝的“不平等条约”,檀渊之盟的前因后果,其实有长期的利益

檀渊之盟

自当年深秋辽军入侵之后,双方可说一直是处在“混战”状态,辽军四面出击,仅攻占了祁州(今河北安国市)、通利军(今河南浚县)等次要的城市,宋军四面迎敌,同时也出偏师至辽境缘边之地骚扰,根本未发生决定性的战役。但是,宋方面临的危机是非常直接的。宋军一旦在决战中失利,随即发生的,很可能就是皇帝被擒、辽军渡河直捣开封。若有选择的话,宋方不会愿意选择在京师旁近进行一场决战。

宋朝的“不平等条约”,檀渊之盟的前因后果,其实有长期的利益

辽军

对于辽方而言,它的危机在于孤军深入,或将无法全身而退。据宋方宣布,辽军在瀛州城下“死者三万余人,伤者倍之”,这个数字可能有所夸张,但频频攻城而不下,军力必然受损严重。萧挞凛死于澶州城下,士气受挫,会战的前景,更不被看好。但是,退却也不容易,归途中的所有重镇都为敌方所据,后路恐被截断。初时进军迅速,导致退军的不便,惯常所表现的进退如风,如今也难逞其技了。故而澶州城下即将发生的战役,对于辽帝,也如王钦若形容宋真宗亲征一般,是“孤注一掷”。

据宋方记载,闰九月辽军攻入宋境不久,即已通过被辽军擒获并获重用的前宋方将领王继忠,向宋提出和谈建议。这说明其此次南下,早有彻底解决两国争端的想法。但同时又继续进军,以期在和谈中更有利于己方。反观宋方,也是如此,闰九月底收到王继忠书信,十月初即已派出曹利用赴契丹军前商洽和议之事,同时又不改亲征之议,同样是希望向对方制造压力。双方都相当谨慎,从契丹出师之初,直到澶州城下,都可以说是寓和于战。真宗到达澶州之后十天,如双方所希望的那样,和议顺利达成了。

宋朝的“不平等条约”,檀渊之盟的前因后果,其实有长期的利益

王继忠

总结

抛开景德元年即时的战况不谈,和议对两个政权的发展,也都有长期的利益。它符合宋这个以农立国的政权转向文治、稳固内政的趋势,更是减轻了解决西北问题的难度。而对辽这个大帝国来说,阻卜、党项、女真这些部族,以及渤海这个有亡国之痛的民族,时常给政权带来内部危机,平息南方的争端,使它立即可以转身向其他方向寻求解决之道。在澶渊之盟以后,它果然全力经营蒙古高原,此后百余年,将这个惯常给农耕者带来危害的地区,置于其直接管控之下。这一努力,不仅使辽政权自身免受来自西北方向的侵害,欧亚大陆诸种农业文明,皆蒙其惠。关键的战役没有发生,一方使另一方覆亡的可能性也没有变成事实。澶渊之盟结束了由五代延续下来的契丹与中原时断时续的战争,双方开始了长达一百十八年的和平时期。但是,这种和平状态的长期维持,意味着宋放弃了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打算。这块兵家重地落入北方政权之后,就使得后者长期掌握战略上的主动权,中原皇朝则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这种形势,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在北宋当朝,幽云地区仍是一个心结,收复幽云似乎成为证明本朝是“盛世”的重要标志,这个心结最终导致了北宋末年的对辽战争,间接导致北宋覆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