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萬行大和尚開示:不忘初心 成佛有餘

萬行大和尚開示:不忘初心 成佛有餘

東華禪寺方丈 | 萬行大和尚

萬行大和尚開示:不忘初心 成佛有餘

佛家常常講,無論好事壞事只要你的心不住在上面,很快就會走掉。即便是心住在上面抓住不走,事情、人物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很快就會過去。所以我們佛家一直有個觀點,要關注當下。

我們說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都是由每一個當下聚合而成。

正如同今天眼前看到的東華禪寺,現在有七重殿的建設,當初只是由一個山洞開始,一直折騰了十幾年,才有今天這個規模,中間經歷了很多陽光,風雨,霧霾。

當初覺得是件很大的事情,過後再想想,也沒什麼。但在當時那個時候,如果你心力不夠,可能就過不去了,但稍微堅持一下子它就過去了。有時候人往往就是因為沒有堅持到最後,事情就錯過了。

我們常說堅持就是勝利。時間是我們爭取來的,其實無論是事情,還是時間,都需要人來爭取。但是爭到手後,又往往抓住不放。

人生所經歷的一切,都是在讓我們成長、悟道。身邊的人、事、物,都是成長的輔助工具,是為了讓我們經歷,而不是擁有。

萬行大和尚開示:不忘初心 成佛有餘

我們來的時候,什麼也沒有帶來,所以走的時候,沒有理由帶走世間的一物。我們在世間活著的時候,會經歷和擁有萬事萬物,但這擁有隻是讓你經歷,並不是讓你抓住不放。

你如果抓住不放,那真是很痛苦。有時候我們做一件漂亮的事情,乃至有一個圓滿的人生,跟我們的智慧是息息相關的。大家都想做一個好人,但如果智慧不夠,你的動機雖然好,在過程當中你的方式方法錯了,結果你就變成壞的了。

我們判斷一個好人是因為他做了很多好事,一個壞人是因為他做了很多壞事。其實,好人,壞人,取決於你這個載體,如果你做的事情是自利損他,那你在這個載體上做這個事情就會把你變成一個壞人。

我們為家人、朋友做事的時候動機很好,但是不講究方法。其實方法忽略了,容易傷自己,也容易傷別人,最後大家就說你是個壞人。

往往我們對關係疏遠的一些人,和他共事特別講究方法和技巧,這讓對方感覺很舒服。也許你的動機不良,但很注重中間的過程和方式方法,人家感覺到很舒服,就說你是好人。

萬行大和尚開示:不忘初心 成佛有餘

人說起來真的很奇怪,在結交外人的時候,特別注意自己的修為、修養、方式方法,對自己的家人親朋卻不屑一顧,忽略過程和方式方法,結果往往傷害的是身邊的人。

為什麼總是傷身邊的人,不傷外人?包括我也是這種人,你跟我越是近,越是傷害你,你跟我越遠,反而傷不到你。因為關係疏遠所以做事特別謹慎,講究方式方法,什麼時候我們能把遠的當近的對待,把近的當遠的對待,這樣調和一下子就好了。

佛家有句話叫做:不忘初心,成佛有餘。什麼叫做初心,我們當初的信念、目標、方式方法,在這個過程當中,不管經歷了什麼,出現了什麼,當初這個念頭不要動搖。

但是人很容易改變自己當初的想法,往往當初那一念由於認識的高度和廣度不夠,在一路走來的過程中不斷的去改變、完善,結果便忘掉了初衷。

其實我們做事,過程可以改變,改變什麼呢?就是方式方法,但你當初的動機、念頭、初發心不能忘記。一件完美的事,一個完美的人,都是在過程中不斷的調整與完善,不可能一步到位的。

人都是在過程中成長的。就如同我們講釋迦牟尼成佛了,什麼叫做成佛?他已經回到了生命的源頭,已經見到了自己的本來面目,已經到達了人生的目的地。

萬行大和尚開示:不忘初心 成佛有餘

所以,基於這種情況,他做事情看問題就不會再錯了,而我們這些人都還是在途中,在過程當中,所以就不可能不會犯錯誤。

本來我們的起心動念是好的,包括我們的本性都是好的,但是來到這個紅塵,往往被紅塵的萬事萬物轉變了,就隨著紅塵變來變去,因此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當初為何而來。

我們身邊聚集了各種類型的人,也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的人,但這些人不可能就是你想要的那樣。因為你要做事,要成長,要發展,所以會招感各種各樣的人。其實每一種人,會用就是在成就我們,不會用就是在摧毀我們,破壞我們。

身邊每一個人可以說都是佛菩薩的化身,也是魔的化身,為什麼呢?我剛才講到,我們都是人,還沒有到達目的地,還沒有回到生命的源頭,都是在過程當中。

既然是在過程當中,我們的伸縮性就強,很容易被環境轉變,迷失自我,所以受環境的影響非常大。

人在社會上行走,不可能每到一個環境都是我們想要的樣子,但只要我們的初發心不改變,周圍的環境慢慢就會變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萬行大和尚開示:不忘初心 成佛有餘

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在踐行佛法、體證生命本源的智者。

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禪寺、4年佛學專業、7年閉關、18年建寺安僧、1萬多場開示演講、千萬言著述、13部著作出版多國語言……

2000年創立東華家風:信教先愛國,學佛先做人,修道先發心;2008年倡行每月1次升國旗;2016年創立中國首座佛教愛國館;2000年至今,東華禪寺18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數千萬元,並多次榮獲省市“模範和諧寺觀教堂”稱譽。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悟,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歷經三十餘年,總結出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東華禪》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萬行大和尚將《東華禪》修行法門無私奉獻,殷切期望天下眾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