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 從《將進酒》,解析李白豪放中的大悲愁

《將進酒》在李白流傳下來的眾多詩篇中,名氣非常大。

下面就讓我們通過它,解讀李白人生豪放中的大悲愁——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從《將進酒》,解析李白豪放中的大悲愁

這首《將進酒》是李白在天寶十一載(公元752元),與好友岑勳在元丹丘的潁陽山居做客,飲酒酣醉時即興創作。此時,距離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經過了八九年的時間。

這年,那個年少時曾作《大鵬賦》,以大鵬自喻,“斥鷃之輩,空見笑於藩籬”的豪放李白,已經51歲了。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曾經那個仗劍遊歷江湖,狂歌桀驁四方的李白,如今飽受世事的磨難,滿腔豪情,都化作了滔滔江水,一去不復返了。所以詩中的“黃河之水”,不是實指現實中的黃河水,而是指李白年少時的理想和抱負。而“天上來”,則說明了李白理想和抱負的遠大。

從《將進酒》,解析李白豪放中的大悲愁

在這個世間,恐怕沒有什麼比理想破滅,更能打倒一個人了。

而此時的李白,不僅僅是理想和抱負化為了虛無的泡影,人生更是走到了生命的後半程。

對於生性狂放桀驁的李白來說,理想破滅了?重新樹立就是了!

而時間的無常,卻直接將他那顆樂觀向上的心,拽進了不見天日的黑暗。

“朝如青絲暮成雪”,五十一載歲月,卻只有“朝”“暮”之短暫。李白用時間上這種極致誇張的手法,感嘆了人生之短暫。“青絲”到“雪”,以頭髮為參照物,用顏色之快速變化,來進一步說明韶華易逝。

時間的無常,已經不再給李白重新樹立理想的機會了,這才是李白最大的悲愁。

酒宴還在繼續。

在酒精的作用和友人的慰藉下,李白似乎忘記了心中的悲愁,情緒好轉,繼而高聲道: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從《將進酒》,解析李白豪放中的大悲愁

這段話說的是人生得意的時候,就要盡情歡樂,縱酒狂歌;老天讓我李白才華橫溢,有朝一日,就必定讓我學以致用;錢花完了,還能再賺回來,所以趕緊殺羊宰牛,一氣喝他個三百杯。

從字面意思上看,那個狂放浪漫的李白又回來了。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不然。

這種“灑脫樂觀”的姿態,更像是李白的聊以自慰。

胸臆難抒,才情難付,苦悶之情無處宣洩,面對歡快的宴會,李白只得強顏歡笑,故作豪放,借酒消愁。

從《將進酒》,解析李白豪放中的大悲愁

李白喝醉了。

他面紅耳赤,眼神迷離,一邊不停地勸友人快點喝酒,一邊開始高聲唱了起來: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富貴於我如浮雲,此時此刻,李白覺得一醉不醒,最好不過了。

從《將進酒》,解析李白豪放中的大悲愁

古聖先賢在歷史的長河中,最終都寂然無聲;只有那些好酒者,美名流傳千古。陳王曹植當年在平樂觀擺酒宴,一斗酒價值萬錢,他們也不在乎,開懷暢飲,一直喝到盡興為止。

這幾句,以酒為主題,鋪展開來,通過講述曹植“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來證明“惟有飲者留其名”,進而反推“古來聖賢皆寂寞”。

而李白為什麼“但願長醉不復醒”?

因為李白“寂寞”!

酒宴最後。

主人元丹丘看到李白喝多了,便委婉對他說:家裡的酒已經喝完,沒錢買酒了,今天就喝到這兒好了。

正在興頭上的李白聽聞此話,當然不答應。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元丹丘,如果你家裡的錢不夠買酒了,就叫侍兒拿名貴的五花馬和狐裘去換,今天讓我與你們一同在酒中消除這萬古的悲愁。

從《將進酒》,解析李白豪放中的大悲愁

李白希望自己一醉解千愁,可內心深處卻也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酒醒過後,李白還將繼續飄零!

在這篇《將進酒》中,李白通過多次運用鉅額數字,如“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萬古愁”等,表現《將進酒》的豪放詩情;又通過使用誇張、比喻等手法,彰顯其情感宣洩時,具有的極致悲愁。

清代徐增編著的《而庵說唐詩》,這樣評價李白的這篇《將進酒》:

太白此歌,最為豪放,才氣幹古無雙。

讀者朋友們,你們最喜歡李白的哪首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