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一靠人奋斗,二靠天助力

【东北气候演化和社会变迁】

2019年,东北三省加上内蒙的粮食总产量超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粮仓。更难得的是东北和内蒙粮食商品率非常高,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是全国仅有的人均粮食产量上吨的地 区,"东北熟、天下足"已成共识。

其中黑龙江更是一骑绝尘,2019年总产量达到1500.6亿斤,实现"十六连丰",连续 9年居全国首位,人均产粮2吨。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一靠人奋斗,二靠天助力

昔日的"北大荒",历经70年成为世人瞩目的"北大仓",实现这个巨大的转变,过去提到最多的是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和国家的巨资投入。这当然没错,但是农业是严重依赖气候条件的产业,客观的讲,这个成就不仅靠人奋斗,还要天助力。

本篇概述一下东北近100多年来的气候演化,着重讲讲气候对黑龙江农业的影响。

东北虽是中国开发最晚的地区,但是现代气象数据的采集在全国是比较早的。

清末沙俄为了在东北修中东铁路,1895年就在哈尔滨建设了东北第一座气象台,同年在哈尔滨松花江边建立了水文站。这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意义的气象水文观测机构之一。

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一靠人奋斗,二靠天助力

最初建于哈尔滨香坊的中东铁路气象台

随着铁路的延伸,出现了更多的气象水文站,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气候数据,为今天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保障。

从满清在东北崛起到1689年《尼不楚条约》,满人没有明确的国界概念,明末清初东北气候非常寒冷,原住民大都"从龙入关",事实上这时期东北北部基本上处于真空状态。

《尼不楚条约》之后,清廷虽有了边疆危机,设置了东北三将军制。但"禁封政策"依然使东北地广人稀,少量的农业生产只集中于辽宁南部和西部。直到清道光以后,才有了规模化的移民,东北进入了农耕开发期,本篇就从这里说起。

明清两代直到19世纪末中国一直很冷,处于竺可桢先生划分的第四寒冷期中。虽然中间也有过几次温暖期,但都很短暂,气温回升也不多。

抄录几段有关清道光年间黑龙江气候的文献记载。

《吉林外传》:"(1826年)松花江每岁十月坚冰,可行重车。。。,至清明后冰泮。"

注:现在黑龙江有近一半的地域,包括哈尔滨佳木斯,当时归吉林管辖。

差不多同时期的《龙江纪略》:

城南(齐齐哈尔)有柳丛生,细不及指,高不及肩。杏亦然,无成树者,土人老死,不知鲜果为何物。

那时松花江上游,公历11月份江面就冻的可以走重车,这比现在的封冻时间要早大约1个月。清明节后才开始解冻,也比现在要晚10天左右。

更靠北的齐齐哈尔(当时黑龙江首府)气候则更严酷,比较耐寒的杏树都不能结果,这种异常寒冷气候的持续时间超过了人的寿命周期。

一直到19世纪末,黑龙江的气候才开始变暖,黑龙江《延寿县志》记载:

"光绪三年(1878年),谷雨前一日,雪深三尺;六年,寒露前七日,即飞雪,雪深一尺五寸;二十六年(1900年),天气渐暖,然亦有清明前后下雪,至民国元年(1910年),交春分节后,未有降雪时也。"

其实早在道光之前,清廷就有了在黑龙江移民实边的设想并付诸实施,但结果很尴尬。

嘉庆元年(1796 年)清政府曾批准呼兰河对旗人允垦开放,户部派京旗10户,28人,由京城出发,途中每人每日补发白银2钱,各地派官员护送。他们第二年抵达北团林子(黑龙江绥化)后,因冬天太冷,二人死亡,其余逃回。

在19世纪之前,黑龙江松嫩平原只是蒙古王公的牧场,三江平原更是一片寒地沼泽,所以把那时的黑龙江叫北大荒名副其实。

黑龙江的农业开发和清廷鼓励的东北移民放垦基本是同步的,1861 年(咸丰十一年),黑龙江将军在呼兰设旗丁屯田,这是黑龙江弛禁放荒之始。但此时黑龙江因寒冷并不适合耕种,只安置了少数京师的破产旗人,算是跟着打个酱油。

黑龙江真正大规模放垦,始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齐齐哈尔副都统程德全奉命办理荒务,他力主"旗民兼放"的政策,从此荒务勃然兴起,成效显著。

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一靠人奋斗,二靠天助力

程德全

程德全为政东北多年,为黑龙江的近代开发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在"闯关东"的浪潮中,黑龙江大规模农耕开发要比低纬度的辽宁大约晚了50年,这既有人的因素,更是天时的原因。

19世纪末,有2件大事影响了东北,甚至是中国和亚洲的历史走向。

一是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了"中俄密约",允许沙俄在东北修建中东铁路,这条铁路催生了日后一系列的历史事件。

蒋廷黻曾这样说过:

"光绪22年的《中俄密约》是李鸿章终身的大错。以后的瓜分之祸:日俄战争、《二十一条约》、九一八,这些国难都是那个密约引出来的。"

二是气候变暖,这是中国气候的历史转折。从19世纪末,中国气候总体走出元明清以来600年的寒冷期,进入了竺可桢气候周期的第五温暖期。

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一靠人奋斗,二靠天助力

这是哈尔滨100年来,夏季气温距平滑动平均线,整个东北地区的气温趋势与其基本一致。

除了1911--13年间出现冷害,温暖湿润一直泽被着东北大地。

适宜的气候,加上晚清的开放政策,使得东北的农业开发走上了快速路。期间虽受到庚子之变、割让土地的影响,但仍旧取得了很大成功。

以黑龙江为例,农田面积清道光年间大约200多万亩,到了宣统三年(1910年)已垦地29380796亩,增加了10多倍。

光绪十三年(1887 年) 黑龙江辖内旗民共计 250,033 口;到了宣统三年(1910年)人口达到 1,858,792口, 增加了 6 倍。

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开发虽晚,但思想意识并不落后。1908年,时任黑龙江省巡抚程德全花巨资购进两台蒸汽动力的拖拉机,中国叫火犁,在现在北安的讷漠尔河垦区使用。这是中国最早的农业机械化。

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一靠人奋斗,二靠天助力

东北的民国时期系指1911年至1931年,张作霖、张学良父子施政东北时期。这是东北农业又一个全面开拓发展的时期,毫无悬念也是一个老天帮忙的时期。


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一靠人奋斗,二靠天助力

以三个城市为代表的东北年平均气温10年均值距平变化曲线。


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一靠人奋斗,二靠天助力

雨水也比较合适

到1931年,东北的耕种面积增至1373.3万公顷,其中增加最多的地区就是黑龙江。

农产品的总产量增至1845.7万公吨,面粉、高粱产量均占全国的30%以上,哈尔滨成了中国的面粉加工中心;柞蚕丝占全国的80%;1930年东北大豆产量更是接近全球的70%。

与此同时,东北的人口也迅速增长,1911年东北人口为1835万,1930年为2919万人。

这一切除了得益于帝制的废除、地方政府的治理、东北优质的黑土地、移民的大量移入、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及农产品的国际化商品化等诸多因素,不可否认的是气候变暖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对于黑龙江这样的高纬度地区,气候也许是决定性条件。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东北地广人稀,举目荒原的原始状况得到了初步改变,同时也培育了东北的奉系军阀集团。

奉系集团正是依靠东北大豆等产品的出口,聚集了巨额资本,一度成为中国最有实力的军阀集团。

如果没有奉系和张氏父子,中国的近现代史会是另一个样子。

解放后东北作为共和国长子,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使得它又承担起“全家吃饭”的重任。从建国初期的十万转业军人,到6,70年代的几十万知青,几代人艰苦卓绝、奋斗不止,才有了今天的北大仓。

在这个奋斗历程中,我们幸运的得到了天时的眷顾,这70年是600年来为数不多的最适合农业的时期。

以黑龙江为样本,来观察东北气候的变化趋势。

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一靠人奋斗,二靠天助力

哈尔滨地区100年来的年均温度变化

从上图可以看出,黑龙江气温在20年代前经历了快速的波动上升过程,1920—1982年间气温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波动期, 在1982年以后气温又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气温进入了最温暖时期,2000年之后持续显著变暖。

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一靠人奋斗,二靠天助力

哈尔滨降水趋势

哈尔滨地区降水量总体上波动性比较大,大尺度上降水有减少的趋势。

农业生产有个很重要的概念--积温。万物生长靠太阳,热量对大田作物的生长是任何技术不能代替的。

俄罗斯远东地域广阔、土地肥沃,但除了乌苏里江东岸,其它地区大农业很难开展,根本原因就是积温太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差不多相当于100年前的黑龙江。

20世纪以来的气候变暖,使黑龙江积温上升。仅从70年代至今,对黑龙江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第一、二、三积温带,北移0.5个纬度,东扩3个经度,涵盖了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使得中晚熟品种的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增加。

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一靠人奋斗,二靠天助力

把黑龙江温度和降水趋势图叠加,明显看出在90年代之后,气温升高的趋势快于降水增加的趋势,这意味着蒸发量加大而降水减少,干旱程度有加剧的趋势。

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一靠人奋斗,二靠天助力

温度和降水趋势

最近十年黑龙江在国家的支持下,每年都投入巨资加大水利工程建设,仅2016年水利投资就高达201.5亿元,大农业的背后需要强大的国力。

黑龙江现今拥有黑土耕地2.39亿亩,境内大江穿行,水利设施完备,无水旱大灾之虞,夏季"雨热同期"的气候优势有利于一熟制作物的生长;全省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6.8%,大型农机装备拥有量全国第一,农机利用率全国第一。除了这些硬件,背后还有不为人熟知的黑龙江农民和农垦人的坚韧付出,以及农业技术和农业金融的巨大支持,所有这一切才造就了今天的"北大仓"。

现代农业不比工业容易,天、地、人,一样不能少。

结语:

在农耕社会,气候即天时,天时即国运。几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气候变迁,尽管冷暖的变动幅度多数仅在 ±3℃以内,但却对不同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从黑龙江百年农业开发历程中,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气候的威力。

今天我们处在气候宜人的时代,从大的方面说,这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力保证。

但是居安思危,科学研究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气候的钟摆效应是一个客观存在。如果有一天,一个不利于农业发展的气候时代降临,我们能应对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