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莫礪鋒教授講唐宋詩詞(上)

各位老師,下午好!

生平第一次和中學語文教師交流,除了我讀中學的時候跟我的老師交談之外。我不知道該講什麼,也不知道該怎麼講。我先講一個小時,剩下的一半時間,我想和各位老師做一個互動,各位老師想和我交流什麼,我們具體地來談一談。

我跟大家從事的職業都是語文教學,但是我們教學的對象不一樣,我現在在南大,基本上是給博士生開課,上什麼課呢?整天就是講用什麼版本,怎麼考證,怎麼寫論文,就是這些東西,應該說比較枯燥乏味的東西,因為我們要保證我們的學生能寫出論文來,能拿到學位,與大  家給中學生打語文基礎的教學,要有一個廣泛的視野,那是不一樣的。

中學是每個人最美好的回憶,我家三口人,我們說自己母校的時候,不大講大學的,都講中學,我的母校是蘇州中學,我的老伴母校是南師附中,我的女兒的母校是金陵中學,所以三個人一講到中學,就彼此不相讓,大家都說自己的母校好,爭論不休。中學的老師給每個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現在非常清晰地記得中學的老師,我按照現在的標準是一個理科生,如果不是文革的話,我肯定去學工科了。我的語文老師確實講課非常好,我自己覺得他給我們打的基礎非常的紮實,所以後來我轉專業,從理科轉到文科,好像並不困難,就是中學的基礎打得非常好。

今天在座的都是中學裡的老師,我知道中學老師的分量。大概十幾年以前,我有一次到教育部出高考考卷,為語文考卷命題,課題組裡面當然也有幾個大學的老師,也有北大附中的語文老師,還有他們的退休校長,當時大家在一起命題,討論試題的準確性,答案是不是唯一性等等,我覺得中學語文老師非常的厲害,大學語文老師如果跟他們的意見不一樣,最後經常他們的意見是對的。就是我們不太追求答案的唯一性,我們比較開放,你們追求的是準確。假如我今天講得不夠準確,請大家原諒,這是在大學裡養成的習慣。

那麼講什麼呢?還是從唐詩宋詞的閱讀、鑑賞、研究等,綜合地談一談,說說我自己在這些方面的一些體會。我本人沒有大學中文系的本科的學習階段,因為剛才說過,我們這一代人,在座的老師恐怕都比我年輕,我們的人生經歷不一樣。我1966年高中畢業,1978年才進大學,因為我是下鄉插隊去了,我去當知青去了。我當知青的經歷很長,我1966年高中畢業,1968年秋天下鄉,1978年在生產隊拿到錄取通知書,在農村整整十年。所以我一直說我最擅長的專業,既不是本科時讀的英語,也不是我研究生時候學的中國古典文學,而是長江下游地區的水稻栽培,種水稻已經是一把手,可惜現在農學院從來不請我去講學。像我這樣的人,大學才讀了一年半,又是讀英文專業的,所以中文系的課沒有上過。後來直接跟程千帆老師讀研究生,直接進入了研究生階段。這樣,本來應該在本科階段接受的教學,接受的訓練,我是沒有的。也許自己做過一點彌補,我在當知青的時候胡亂看書,那時候借不到想要看的書,所以看書非常的雜,像《孫子兵法》我都全文背誦過,當然也讀了一點唐詩宋詞。

所以說,關於唐詩宋詞,或者說整個中國古典文學,我覺得一開始是可以自學的。我自己讀了一些書,後來再來讀研究生,銜接起來好像不太困難。學習古典詩詞的關鍵在哪裡呢?我覺得最關鍵的是讀書,是品味,讀書、品味是第一位的。在中文系裡學習文學史課程,老師來分析古代的作家,來給你做種種的分析,都是次要的。第一重要的是讀書和品味。假如老師希望你們的學生將來對這方面產生興趣,在閱讀唐詩宋詞方面有感覺,能夠喜愛這些東西,最關鍵引導他們讀作品,廣泛地接觸作品,這是最主要的。作品讀得多,讀進去了,後來的問題都順理成章地解決了。如果這一點沒有解決,他在閱讀中沒有任何的愉悅感,得不到審美的感受的話,怎麼講都沒有用,他還是不能進去,他還是不能主動接受。

所以唐詩宋詞的閱讀,關鍵就在於喜歡這個東西,我們的老師,要讓學生喜歡它。如果你根本不喜歡文學,你讀了作品不受感動,你怎麼研究文學呢,你會說這個東西沒意思,那你不可能研究。第一要喜歡,用程千帆先生的原話,就是“感字當頭”。但是儘管這麼說,我們不能放棄指導,我們不能說這樣只要培養興趣就可以了,我們完全放任不管了,那肯定也是不行的。所以我們在大學裡還是要有指導,要讓同學瞭解一定的規範。下面就從這一點講起。

我們現在讀唐宋時代的作品,不管是詩也好,詞也好,當然都是古人留下來的文本。我一向不太喜歡用唐詩宋詞這樣的名詞,我比較喜歡說唐宋詩詞,也就是唐宋時代的詩和詞。也就是說,無論是五七言詩也好,詞也好,我們都把整個唐宋時代放在一起來考慮,就是你讀唐詩的同時,你也不能忽視宋詩;你在讀宋詞的時候,你也不能忽視了唐五代詞。唐詩以後有了宋詩,才形成了我們詩歌史上雙峰並立的局面。所以在宋以後,我們只有唐詩宋詩,我們不怎麼說明詩清詩,因為詩歌領域裡雙峰並峙的格局已經形成。這也就是說,宋詩具有與唐詩同等的價值。詞的方面也是一樣,詞雖然到宋代才發展到巔峰,但是唐五代詞也已經非常好了,比如李後主的詞,那是我們不能捨棄的,我們都很喜歡。所以唐宋時代的詩詞,應該作為一個整體來閱讀、來把握、來體會,我們才可能對它掌握得比較全面,體會得比較深刻。

唐宋時代除了詩詞,還有其他的文學作品,我本人也很喜歡唐傳奇,唐代的傳奇寫得真美,唐宋的散文也都寫得非常好。為什麼我們比較強調唐宋的詩詞呢?我想引用美學家李澤厚的一句話,他本人是研究思想史和美學的,但是他曾經說過一句關於唐詩宋詞的話,他用的是“唐詩宋詞”,他說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淵源流長,博大精深,但是中華傳統文化並不是全部內容都有永恆的價值,隨著時間的推進,裡面有些組成部分,它的光芒會逐漸的暗淡,它的價值會過時,我很同意這一點。比如說古代的一些倫理學方面的一些觀念,當時的人覺得天經地義的,但是我們今天覺得有些過時了,甚至完全可以否定了。但是李澤厚說,中華傳統文化有一個組成部分,就是唐詩宋詞,它的魅力是永恆的。只要中國人還說漢語,只要中國人還用方塊字寫作,那麼唐詩宋詞的魅力永恆,我們會永遠記得這些珍貴的文本。

唐宋時代的詩詞,發生的時代距離我們已經很遙遠,距離時間最長的有1400年了,最近的也有800年了,經過這麼長時段的變化以後,文本本身就產生了很多問題。也就是說,我們要注意版本,要注意文本本身可靠還是不可靠,是準確的還是不夠準確的,是真實的還是虛假的。關於這個問題,學術界所瞭解的情況可以說是後來居上。在上個世紀40年代,當聞一多先生在西南聯大、在昆明講唐詩的時候,他還不太注意這些問題,我們看聞一多提到唐詩,他一般就說見於《全唐詩》卷幾,只要是《全唐詩》裡有的,就認為文本就沒有問題。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全唐詩》是不可靠的,裡面的問題非常多。學界經過考證,已經發現了很多的問題。我現在說一下我自己閱讀時發現的問題。我當初通讀《全唐詩》的時候,從第1卷讀起一直讀到第38卷,出現了王績的詩,我讀了覺得眼前一亮。為什麼會眼前一亮?因為《全唐詩》是按照時代來編的,所以《全唐詩》前面幾卷的作品,基本上是以唐太宗為中心的那些宮廷詩人的作品,內容是寫帝王的生活,形式上是比較華麗的,我們普通讀者讀起來感覺不太好。

然後讀到王績,情況變了。王績雖然生活在長安,但是他在詩中懷念家鄉的田園生活,再加上類似陶詩的樸素自然的語言風格,所以讀到這裡就像一股清風吹進了詩壇。但是王績有一首詩,標題叫做“在京思故園見鄉人問”,就是我在長安,我想念家鄉,好不容易來了一個老鄉,我就問他。這首詩的構思方式非常像大家熟悉的王維的《雜詩》:“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問題是王績這首詩比較羅嗦一些,它是五言詩,大概20多句。他一口氣問了老鄉12個問題:家鄉的梅花有沒有開花,我的竹子長得怎麼樣,我家鄉的親戚他們還好嗎?我剛才說到版本問題,那麼這首詩在版本上有問題嗎?儘管它的風格、它的內容都跟整個初唐詩壇不太吻合,但是它在版本上是沒有問題的,它是可靠的。為什麼我們說它可靠?因為在敦煌卷子裡面有王績的五卷本文集的手抄本,裡面就有這首詩,所以應該說版本上沒有問題。

那麼我為什麼要舉這個例子?原因在於同樣是在《全唐詩》第38卷,我們又發現了另外一首作品,那首詩的標題叫《答王無功問故園》,就是回答王績問故園。第二首的內容就是逐一地回答了剛才那首詩所提出來的12個問題。所以這兩首詩是一問一答。按照一般的邏輯推理,既然第一首詩是沒有問題,那麼第二首詩應該也沒有問題。而且既然把第一首詩放在《全唐詩》的第38卷,那麼第二首肯定也是同時寫的,也應該編在38卷。有一本書裡就舉這兩詩作為例子,說唐朝人用詩歌進行問答,王績寫了一首詩問他的老鄉,他的老鄉寫一首詩來回答他,等等,文字非常的漂亮,分析得頭頭是道。但是假如我們關注一下版本問題的話,我們追問一下文本可靠不可靠的問題,那麼這種分析就成問題了。

原來這第二首詩,它的作者是王績的老鄉嗎?他是初唐人嗎?我們看看這個作者署的是誰?署名是朱仲晦,朱仲晦何許人也?我們在唐代的文獻中找不到他的任何材料,找不到任何蛛絲馬跡,唐代哪裡有這個?很湊巧,我比較熟悉朱仲晦這個人,為什麼熟悉他呢?因為我寫過一本叫《朱熹文學研究》的書,原來朱仲晦並不是別人,就是南宋的朱熹。朱熹他排行第二,他有一個字叫仲晦。那麼南宋的朱熹為什麼寫一首詩和初唐的王績來問答呢?原來這是古人的寫作習慣,中國的古人很幽默的,不像我們現在的學者很死板,朱熹很幽默,他要跟古人進行對話,就是朱熹看到初唐的王績寫的一首詩,問他的鄉人,但是沒有人回答他,朱熹就來回答他一下。所以第二首詩就是朱熹寫的,為什麼我們能保證是朱熹寫的呢?因為第二首詩就在南宋刻本的《朱文公文集》中,這個文集是朱熹生前編定的,他去世四年以後,他的兒子朱在就把這本書刻出來了,這個原刻本現在保存在國家圖書館裡。那麼宋人朱熹寫的詩怎麼會編到《全唐詩》裡呢?這是由於編者比較草率,一看到這首詩是回答王績的,而王績是初唐人,就把他編進去了。當然他看到的文本正好署名不是朱熹,署了朱熹他一定會知道,署的朱仲晦,大家不太熟悉,不知道朱仲晦是誰,就編進《全唐詩》了。所以我們現在經常利用的典籍,不一定是可靠的,不是說白紙黑字就是可靠的,它往往是不可靠的,它裡面會有這樣那樣的錯誤。

當然老師們也許會說,我們一般不讀《全唐詩》。我知道中學老師非常辛苦,你們沒有時間讀《全唐詩》,不讀《全唐詩》,就碰不到這樣的問題。但是即使只讀選本,你同樣會遇到版本的問題。我們下面就轉到選本上來。唐詩的選本,我最願意推薦就是《唐詩三百首》,當然我們現在已經有了更新的、比較能體現現代價值觀的唐詩選本,但是我願意推薦的第一本唐詩讀本還是《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已經誕生兩個半世紀了,它是清代乾隆29年編成的,就是1764年。兩個半世紀以來,《唐詩三百首》家喻戶曉,是最流行的唐詩選本。

那麼請問《唐詩三百首》有沒有問題?是不是我們拿到一本《唐詩三百首》,就可以放心地讀呢?同樣,我們還是要追問一下它的版本情況。大概在十多年以前,我在南大課堂上遇到過《唐詩三百首》的版本的問題,那個時候我還給南大的本科生上文學史,我講到唐代文學史,我就順便推薦了這本書,我說這是一個很好的選本,它好就好在它沒有門戶之見,它注意到唐詩的各個流派,山水田園詩派,邊塞詩派等等;各種詩體,絕句、律詩、古風都照顧到了,面面俱到,所以很有代表性。但是我順便也說了一句,我說孫洙的《唐詩三百首》,它的選目也有一個嚴重的缺陷,這個缺陷是什麼呢?就是沒有選李賀的詩。我個人覺得這是個缺點,無論我們從哪一種價值標準來衡量,既然《唐詩三百首》選了310首的唐詩,李賀就一定要入選,而且入選一首、兩首還太少,照我看來,要選他個4到6首,才符合李賀在唐詩史上真正的地位,符合他的貢獻和價值。李賀雖然是短命詩人,活了27歲就死了,但是他的作品非常有獨特性,成就也很高,不能不選。

南大的同學是很喜歡跟老師討論問題,課堂上都很活躍。我剛說完這個,我也沒有教同學發言,就有一個女同學站起來發言了,她說老師您剛才講得不對。我說什麼不對呢?她說《唐詩三百首》裡已經選了李賀的詩,你怎麼說沒有選呢?假如今天我在南外的教室裡講唐詩宋詞,假如待會有哪位老師站起來說您講錯了,我肯定首先誠惶誠恐地承認我講錯了,為什麼呢?因為我下個月就60週歲了,人一到這個年齡,老年痴呆的前兆就出現了,昨天讀的書,今天就記不清楚了。這個事情發生在十幾年以前,十多年以前我還沒有老年痴呆,我自己覺得腦子還比較清楚,所以當那個同學說,《唐詩三百首》已經選了李賀的詩了,我一下子就朦掉了,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對自己的智商產生懷疑,我一向記得是沒有選的,怎麼這個同學說選了呢?所以我反問她:選了嗎?真有意思,那個同學已經站起來了,她從課桌裡拿出書包,就抽出一本書來,原來這個同學隨身帶著一本《唐詩三百首》,她非常熟練地翻到那一頁給我看。我走過去拿過來一看,白紙黑字,是“李賀”兩個字,而且差不多有4到6首李賀的詩,全在裡面。我很喜歡李賀的詩,像《蘇小小墓》《夢天》等等,都在裡面。仔細看封面,沒有問題,《唐詩三百首》;看看扉頁和最後一頁,有沒有前言,有沒有後記,是不是經過現代出版社的改編,沒有,沒有經過改編,是一本原汁原味的《唐詩三百首》,但是裡面就有李賀的詩。我當時受到的打擊太大了,所以我也不管課堂紀律,我說停一下,讓我翻翻這本書。同學們都停在那裡,我就趕快翻這本《唐詩三百首》,一翻翻到最後,對《唐詩三百首》印象比較深的老師可能還記得,《唐詩三百首》是這樣編排的,首先是詩體,就是五言古詩、七言古詩、然後律詩、然後是絕句,每一種詩體裡面則按時代先後,從初唐到晚唐。所以《唐詩三百首》的最後就是晚唐的七言絕句,我一下子翻到最後面,看到了另外兩首作品,我當時真是如釋重負,我鬆了一口氣,為什麼?倒不是其他,而是我還沒有老年痴呆,我沒有記錯。於是我把這本書還給那個同學,我說對不起,你這是一本偽造的《唐詩三百首》。那個同學不服氣,她說怎麼是偽造的?我這不是地攤上買的,是新華書店買的,而且有出版社,有書號。我說盡管這樣,這也是偽造的《唐詩三百首》。

我為什麼這麼有底氣,很有信心地說它是偽造的《唐詩三百首》,就在於這一本所謂的《唐詩三百首》,它不但中間出現了原來沒有選的李賀,而且還出現了另外一個原來沒有選的詩人,選了他的兩首詩。這兩首詩中有一句話,現在是人人都知道,就是因為張藝謀拍的一部電影,叫做《滿城盡帶黃金甲》,那麼大家馬上清楚這個詩人是誰了吧?就是晚唐的黃巢,就是農民起義領袖黃巢,黃巢寫過兩首詠菊花的詩,一首是“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另外一首就是“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為什麼我一看到這兩首詩,我就能斷定這是一部偽造的《唐詩三百首》?就在於《唐詩三百首》是清代乾隆年間出現的,而在乾隆年間是不可能把黃巢的詩選到一個唐詩選本中去的,因為黃巢在當時的定位是亂臣賊子,他是造反的人物,在當時是一個反面人物,當時是不可能選他的詩的。現在在我們的電視劇屏幕上面,有一種吹捧清朝的不良風氣,康熙、乾隆,說得怎麼了不起,怎麼英明,那個時代是怎麼的好。實際上乾隆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在思想、文化方面統治最殘酷的時期,當時的文字獄是有史以來最殘酷的,朱元璋時代都比不上它。許多史料都在。乾隆時期的文人學士,要寫文章、要編書,稍有不慎,說錯了一句話,不但你自己掉腦袋,而且是滿門抄斬,株連九族。怎麼可能想象乾隆二十九年,我們江蘇無錫的孫洙編一本《唐詩三百首》,竟然選黃巢的詩,選進去以後,這本書還風行海內,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所以我當時就斷定這是偽造的。我後來做了一些調查,調查的結果是,這本書是華北某省的一家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很可能是這家出版社的編輯先生,他們要印《唐詩三百首》,這位先生不知道為什麼特別喜歡李賀,這跟我差不多,就自作主張地給他補幾首進去。最離奇的是,他怎麼特別喜歡黃巢,又把黃巢的兩首詩補進去了,這下子就露了馬腳。所以我勸老師們,就是你們自己買書也好,你們向同學們推薦書也好,除了書自身以外,還要注意出版社,千萬不要買華北某省人民出版社出的書,他胡編亂造,不負責任,誤導讀者。古典文學的書國內有三家出版社,第一家中華書局,這是毫無疑問的。第二家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三家是我們江蘇南京的鳳凰出版社,就是原來的江蘇古籍出版社。就是這三家,他們校對比較好,他們的書比較準確,不是錯字連篇。所以我們讀書的時候,確實要注意版本的問題,就是要保  證我們所讀到的作品,它是可靠的,這樣才談得上進一步的閱讀和理解。

解決了文本問題以後,下面就說一說怎麼讀的問題,讀的時候要注意一些什麼的問題。怎麼讀,很難說有一定的尺度,這個是說不清楚的。因為閱讀詩歌,實際上最好的境界就是您跟古代的詩人直接進行對話,你深入作品,來體會古代的詩人在裡面抒發的那種美好的情懷,你要感受這一點,當然同時也體會他們藝術方面達到的水準。我們讀杜甫的詩,既要體會其憂國憂民的情懷,也要體會他是怎麼千錘百煉的;我們讀李白的詩,既要想象其豪氣干雲的氣概,也要想象他是怎麼一揮而就的,這些方面沒有一定的尺度。我現在想要談一談的是,各位老師應該向我們的同學們說清楚,唐宋詩詞確實是值得他們的閱讀的。就是不要為了語文課的分數,為了語文考試而去讀,而是為了其它的目的,為了你的人生,為了你的語文修養,甚至你為了你的文字能力、你的口頭表達能力等,你都應該多讀一些。我們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字是有我們的特點的。我們是用方塊漢字來進行寫作的,詩詞就是最大程度地發揮了我們漢字的美學潛能的一種文本。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當我們用漢字來組織成一個文本,寫成一個美文的時候,隨便哪種形式都不比不上詩詞,它把這種文字所有的美學的潛能都發揮出來了。我們的漢字,它是一個一個的方塊字,單字、單音、單義,所以只有方塊漢字才可能產生對仗的意識。其他的拼音文字可以有對偶,但是不可能對仗,因為它不可能完全長度相等,只有漢字才可能對仗。同時我們的漢字有四聲,由於有四聲,每個字有聲調的變化,所以即使它沒有樂譜,即使只是吟誦,它也有一種音樂美。為什麼要講究平平仄仄,它就是造成一種回返往復的音樂美,誦讀本身就有一種音樂美包含在其中,而這一切都體現在詩詞當中。所以詩詞是漢語文字所最能表達美感的一種形式。

還有一點,就是漢語的表達,它跟其他語言,其他文字相比,簡潔是一個最大的優點。我們到聯合國大廈去看,它的每一種文件,因為有五種工作語言,就是中、英、法、俄、西班牙五種工作語言,為了表示平等,每一種文件一定要翻譯成五種工作語言,五種文本都放在那裡,你還沒有走近那個桌子,你老遠的看到五堆文件,你就能把漢字的那一堆辨認出來了。為什麼?因為它最薄。不管是什麼內容,漢字的一堆肯定是最薄的一堆,因為它簡潔。漢字的簡潔在什麼文本中表達得最好,就是詩詞。最短的是五言絕句20個字,最短的詞是16個字。日本的俳句算是短的了,還有17個字,我們只有16個字。這麼簡短的一種形式,竟然就是一個獨立的、優美的文本,這充分表達了我們的語言文字的魅力。

有些年輕人聲稱要跟傳統文化割斷關係,有一些年輕的詩人寫詩,經常宣稱要斷裂,要跟我們的傳統完全割斷,什麼唐詩宋詞,我一概不讀,我只接受外國的影響。我一直覺得,假如你要這樣寫詩的話,你最好是學好了外語,用外語去寫。如果你還想用漢字來寫,這種聯繫是割不斷的,因為唐詩宋詞的優點、它的精華,已經沉澱在我們的語言文字本身中間了,很多詞彙就從那裡來的,你是割不斷的。況且讓我們的下一代多讀一點唐宋詩詞,不但能提高他們語言文字的水平,而且能培養他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唐宋時代的詩也好,詞也好,距離我們的時間都相當長了。經過這樣長的時間以後,發生了兩種變化。一個是文本本身有變化,還有一點是我們的閱讀能力有變化。當李白、杜甫寫詩的時候,當蘇東坡、辛稼軒填詞的時候,他們同時代的讀者對他們寫的文本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唐代的詩、宋代的詞都是當時最流行的文體,是大眾都能接受的東西,並不是一個高雅的象牙塔的東西,所以很容易理解。但是經過了800年,經過了1400年以後,我們再來讀它,情況變化了,連語言文字都變化了,讀音變化了,很多唐代讀起來押韻的東西,我們今天讀起來不押韻了。唐人讀起來平仄很和婉的東西,我們今天用普通話來讀,平仄都不對了。除此以外,社會生活也變化了,人們的審美習慣,人們的價值判斷,都變化了。所以有些作品,古人非常受感動,古人讀了以後迴腸蕩氣,我們今天來讀,也許不那麼迴腸蕩氣,甚至無動於衷,這都是可能發生的。譬如說離別之情,假如按照主題來分類,不管是唐詩,還是宋詞,離愁別恨都是第一主題,是寫得最多,也寫得最好的主題。但是那些詩詞我們今天來讀還那麼動人嗎?恐怕未必。就在於我們今天的生活條件非常好,我們今天出遠門不再在路上走幾個月,我們也不是一去無消息,去了以後晚上打個電話,發個電子郵件,對方馬上就知道了。古人寄一封信,有時候幾個月還沒有送到。離別之後,對方是音訊全無。在那種情況之下,他們特別重視離別之情,而今人明顯的比較淡泊。

再比如說愛情,不管是李商隱的詩也好,還是晏幾道的詞也好,他們寫的愛情都是迴腸蕩氣,都是一種欲行不能、欲罷不忍的一種感情,感情很隱秘,又要想說出來,不說心裡痛苦,說出來又怕人家聽明白,要設置很多障礙,寫得非常的隱秘。這樣的一種情況,今天顯然沒有了。所以今天的年輕人來讀李商隱的詩,讀晏幾道的詞,可能體會不到那種迴腸蕩氣。李商隱可說是唐代詩人中的情歌王子,他寫愛情寫得最好。但是我們看他寫的愛情,是明白可感的嗎?可感,但是並不明白。

以前有一個女作家,叫蘇雪林,她的筆名叫蘇綠漪,散文寫得非常漂亮。這個蘇雪林也是一個學者,她研究李商隱的愛情詩,她寫過一本著作,這本著作最初的標題叫《李義山戀愛事蹟考》,她認為把李商隱詩中寫的那些戀愛的內容,都考證出來了。這本書後來出了第二版,書名就變了,不叫《戀愛事蹟考》,叫做《玉溪詩謎》,就是李商隱詩中的謎語,不再理直氣壯的說是考證了,改成猜謎了。我說蘇雪林說考證,肯定不能成立,我看過那本書,大部分結論是不能成立的,真的是牽強附會。她說猜謎對不對呢?她能把謎底猜出來嗎?也不可靠,都是瞎猜的,牽強附會。當然,即使我們對李商隱的詩讀不懂,還是會覺得它美好,會覺得他抒發的那種情感是純真的,而且它符合愛情本身應有的特性,即隱秘的。問題是,他們是寫得好,可我們現代人閱讀起來有一點距離怎麼辦?

陳寅恪先生說得好,他說我們閱讀古人的文本,我們研究古人的生活,一定要懷有理解之同情,就是你不能要求古人靠攏我們,古人已經不在人世了,他們不可能靠攏我們,只能由我們去靠攏古人。我們要設身處地地想一想,他們當時的環境,李商隱也好,晏幾道也好,他生活的那個環境,不但有封建的體制造成的一些制約,而且封建的禮教觀念在他們的內心鑄了一道心靈枷鎖,所以他們只能那樣表達。我們儘管不能猜出他的謎底,並不妨礙我們閱讀這些文字受到感動。“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我們同樣覺得美,覺得親切,覺得誠摯,這就好。我的意思就是,無論我們讀唐詩宋詞中的什麼作品,假如古人的生活情景,或者是價值判斷,他們的喜怒哀樂,跟我們今天還是相通的,比如王維說“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種感覺,我想古人、今人都是一樣的。大家如果到異鄉客地去生活,想念家鄉,肯定還會產生這種情懷,肯定會引起共鳴。假如有一點距離,古今的情況變了,這個時候就有一點隔閡,我們就不要強求古人,尤其不要用我們今天的一些價值標準,來苛求古人,來責備古人,你為什麼不這樣寫,為什麼那樣寫,你要知道他是在那個環境中產生的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