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天天攪局臺海,美國這是要拿臺灣當“炮灰”

據境外媒體報道,美國國會參議院版本的《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草案於5日公佈,其中要求美軍適當參加臺灣軍演,例如年度“漢光演習”;同時,美方也應考慮派遣美軍醫院船赴臺,執行“太平洋夥伴”任務。

有分析指出,兩岸關係當前陷於低潮,美國究竟會不會真正冒險激化衝突的風險,正被各方密切關注。但毫無疑問,美國要拿臺灣當“炮灰”的居心已是路人皆知,就看臺當局如何做出抉擇。

美打“臺灣牌”頻率在加快

有外媒注意到,美國近期接連圍繞臺灣做文章。去年年底,美國通過的《2018財年國防授權法》中就包括了推動美臺軍艦互泊、邀請臺軍參加“紅旗”軍演等內容。今年3月,特朗普又簽署生效了所謂“臺灣旅行法”,鼓勵美國政府增進臺當局與美國官員交流層級。最近,則有美國官員表示正考慮派軍艦穿越臺灣海峽;白宮要求美國各航空公司不要改變“臺灣”稱呼;美國智庫還有學者再次鼓吹重新思考一中政策。

至於《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草案提出美軍適當參加島內軍演的要求,輿論認為,在當前形勢下這一草案最終通過的可能性很大。如此一連串動作,不得不令人疑惑美國甩出“臺灣牌”的動作為什麼越來越大,頻率越來越快?對此,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學者孫成昊在接受參考消息網採訪時認為原因主要有三點。

首先,整體來看,美國國會“親臺”勢力聲音不斷上升。包括此次參議院版《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草案,以及不久前的“臺灣旅行法”,都是“親臺”的一種體現。目前美國國會部分人士認為,中國大陸在國際上不斷“擠壓”臺灣所謂的“國際生存空間”,因此美國有“義務”去幫助自己的“夥伴”做足姿態對大陸進行抗議。

其次,共和黨一貫堅持強軍政策。無論是特朗普政府,還是共和黨佔主導的國會,對軍事的重視程度都強於奧巴馬執政時期。因此,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行動必然呈現增加的趨勢。

最後,支持臺灣也與美國地區戰略調整有關。特朗普上臺後,美國戰略從過去的“亞太再平衡”拓展為所謂“印太戰略”。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副助理國務卿黃之瀚在3月訪臺時將臺灣稱為“印太區域典範”,並在4月強調“印太地區”是“自由”和“開放”的。這表明美國重視臺灣在印太地區中的作用,強化與臺灣軍事層面的合作符合美國這一戰略考慮。

臺當局亟須懸崖勒馬

有境外媒體注意到,除了鼓吹美軍赴臺參加演習,參議院版《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草案還強調了美國應該大力支持臺灣通過海外軍售、直接商業銷售與工業合作獲得防禦性武器。有外媒報道稱,自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已批准價值14億美元的對臺軍售案。由此可見,在利益面前,特朗普可做到無所不用其極。

“《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草案的涉臺部分體現的是美國國會的意志。但最終能否完全按照法案進行更多的活動取決於特朗普政府。”孫成昊指出,“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國會‘親臺’勢力強力支持下,特朗普政府可能會採取‘切香腸’的方式一點一點挑戰一箇中國原則的底線。特朗普本人是一個交易性非常強的人,特朗普政府未必真的會參加‘漢光演習’,但可能會將其作為一張牌,不斷迫使中國在其他問題上進行讓步。”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日前注意到,有消息人士說,備受矚目的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的北京之行仍將進行,但五角大樓增加對臺灣軍事支持的決定很可能加劇中美之間的戰略對抗。美國在臺灣政策上一直髮出混亂信號。

而英國《經濟學人》週刊網站4月的觀察則表示,臺灣問題很可能會上升為中美之間的“爆發點”。

境外媒體的觀察只是一面鏡子,然而臺當局的反應卻更讓外界憂心。對於美國送出的“禮物”,臺當局在第一時間表達“感謝”,並稱將繼續“加強臺美安全合作”。也有臺灣媒體指出,美國打“臺灣牌”其實只是策略性的,一旦越線,最終倒黴的還是普通臺灣民眾。

對臺當局來說,是一條道走到黑繼續做美國的“炮灰”,還是以民眾福祉為念懸崖勒馬,給這份答卷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