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淺談晉劇在張家口的往事

淺談晉劇在張家口的往事

《太阿劍》劇照

◎王永江

晉劇是山西的地方戲,也是張家口的地方戲,深受張家口人的喜愛。上世紀前半個世紀張家口匯聚了大量的名伶,他們人人懷有絕技,個個有拿手戲,為張家口文化發展寫出了歷史的一頁。

一、卓越的表演塑造出逼真的人物

老藝人們牢牢把握劇情和劇中人的特性,塑造了一個個形形色色的劇中人物。蓋天紅在《金沙灘》中所飾的楊繼業,“手兒裡拖上楊大郎,龍棚裡去見真君王”感情激昂,催人淚下,字字打動人心;劉明山在《明公斷》中“殺廟”一場,在韓琪的刀下拉著兒女跑來跑去,騰的一下跪在地上,不住地叩頭求情,受到觀眾的同情;劉寶山在《天水關》中飾諸葛亮,他沉著穩重不慌不忙耐心說服姜維降漢的表演,塑造了經典的諸葛亮形象;劉玉山在《西廂記》中,把張生的那股酸溜溜的書生氣表現得十足,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劉玉嬋在《櫃中緣》中飾劉玉蓮,將嶽雷藏到櫃子裡,和她哥哥耍嬌和隨機應變的表演,顯示出了一個可愛的小丫頭情懷;筱桂桃在《百花點將》中飾百花公主,把公主出場時的莊嚴鄭重、以及威風凜凜的女中豪傑的氣魄表現了出來;李子健在《拾玉鐲》中飾孫玉姣,她見到傅朋時的含羞賣媚的表情,十分到位;郭壽山在《火焰駒》中,把艾千到邊關報信時的趟馬舞臺藝術;王正魁在《殺江》中,把蕭恩不屈不撓的精神;張寶魁在《鳳台關》中,所飾張秀英的圓場功、靠架功、把子功精彩的表演;白翠香和郭鳳英在《鎖雙山》中,郭鳳英飾高俊寶見到劉金錠的比武招親的牌子“好你丫頭不害羞,鎖雙山前賣風流”唱罷用槍直刺,白翠香飾劉金錠不慌不忙地接招,二人像玩耍似的一場戲戰表現了雙方愛慕的心理活動;筱桂芳在《黃鶴樓》中,展現周瑜威風不可一世的傲氣;懿連春在《反徐州》中,表現所飾的徐達在大堂上,百姓們狀告完顏龍橫行霸道草菅人命,身為州官不能為民伸冤的為難心情;牛桂英和董翠紅在《二堂舍子》中,劉彥昌和王桂英對兩個兒子誰去抵命一場爭論,深刻地反映了各自的內心活動;崩頭紅在《困雪山》中,表現了韓獻忠忠公體國、痛惡權奸的性格;小金鐘在《三擊掌》中,展現了王寶釧有骨氣、有志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精神,寧可三擊掌斷絕父女情也不悔婚;九歲紅在《八件衣》中,表現了楊知縣錯斷了案子後悔莫及的心理;董士元在《黃逼宮》中,表現了大王進宮後氣衝斗牛、全身沒有一處不在顫抖的動作;二大頭在《打瓜園》中,表現了鄭子明打不過看瓜瘸子陶洪時,氣得直跺腳,蹲在那裡呼呼大喘的樣子。

二、獨特的絕技豐富了舞臺藝術

表演藝術獨特是張家口名伶的一大特點。在《候相官採花》中,黃德勝所飾的候相官被姜秋蓮從山坡上推到山溝裡摔斷腿,一般人都是跪著下場,他卻是以屁股著地,四肢抬起,用肩膀的扭動帶動身子,從臺口一直扭到下場。

河南紅的馬鞭花、甩髮、寶劍半出鞘以及寶劍穗花三技一齊上之功是他的絕招,換臉譜是他又一個絕招,他扮演《烏玉帶》中三大王時,在鼓樂聲中走過場,邊唱邊用熱毛巾擦臉,一段唱詞唱完,轉眼換成了淨臉。

楊勝鵬在《金沙灘》中,表現韓昌披著鬥蓬上馬,先用手搖了搖馬鞭,抓住韁繩,紉蹬翻身,騎在馬上,然後來了三個大轉身,表現了蒙古馬的野性。接著,身子在馬上搖了搖,大鞭子一抖,亮相,三步轉身,馬鞭一甩,做出種種優美身段。

蔡有山唱腔粗獷、高亢、深沉,保留了花臉傳統唱腔的精華。他架功好,擅於長靠武打,人稱“勇猛武淨”。他演《大名府》中蘆俊義,採用厚底靴,兩高桌,臺摜,垛子叉,使蘆俊義有膽識有智謀的英雄氣概躍於舞臺。演《白馬坡》每次大刀下場,都是一個造型,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表演藝術,敦痴而不凝帶,灑脫而不失穩重,風雅而不狂放,層次分明,形象飽滿,刻劃細膩,細節逼真。他演《定軍山》中的黃忠、《鳳鳴關》中的趙雲、《過巴州》中的張飛,三個人物都很勇,但黃忠的勇是不服老的勇,趙雲的勇是勇敢善戰的勇,張飛的勇是粗中有細的勇,各具風采,韻味不同,演來得心應手。他在演出中,既抓住了英雄的共性,又突出了不同的個性,來表演他們的共性。

張秀英,演出《哭靈牌》,把劉備的哀怨焦灼之情,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吸引了觀眾,人們沉浸在劇情中,和主人公一起流下悲痛的淚水。當樂器停了許久,人們才從悲哀中解脫出來,塞外人贊稱其為“晉劇一葩”。

劉俊美,演出《盜仙草》中的白素貞,亦靜亦動,舞臺上的表演可謂從容自如,武打招式更是乾淨利落。她在《辛安驛》中,女扮男裝,把趙美容表演得聲情並茂,讓人嘆而叫絕。

吳本貞在《五雷陣》耍柺子、梢子、幡子三子是他的絕藝。耍柺子似像耍雙刀又不是耍雙刀,舞動柺子,配以下腰、蹦子、朝天蹬、倒扎虎,上下飛翻,左右飄蕩,煞是好看。幡子是五雷陣中獨有的一種耍法,因為幡子比較高大不容易舞動,難度很大,現在已經失傳。

水上漂演《回荊州》中孫尚香斥責東吳八員大將時,字字犀利,如吐珠璣,表現出了一位驕貴郡主的威嚴氣魄。在演《祥麟鏡》“失子驚瘋”時,瘋而不野,痴而不呆。演《王婆罵雞》中王婆潑辣風趣,刁蠻詼諧,乖張無理,使人發噱。清晨起來發現少了一隻雞,坐在門口破口大罵,唱出了罵雞獨有的唱腔,“木匠吃了我的雞,錛的斧的劈死你”。《西廂記》中紅娘嫵媚狡黠,乖巧活潑,聰慧俊俏,天真可愛。在“拷紅”一場,他伶牙利齒,能言善辯,把一個仗義勇為的慧嬋表演得活靈活現。

三、超群的藝術榮獲了高度的評價

有的名伶因表演突出得來了相應的藝名,張玉璽唱戲有威,氣魄非凡,出場亮相活像一隻雄獅,故名“獅子黑”;楊登科在《伐子都》慶功宴上,因表現子都的幾個翻跌動作得名“子都生”;郭壽山嗓音像銅鈴一樣得名“金鈴黑”;王自安踩著蹺子從三張高桌上斜翻下來得名“鳳凰旦”;趙科甲在《取洛陽》中把馬武扮得活,演的真,得名“馬武黑”;蕭亮在《看兵書》中把王彥章臉上的蛤蟆耍活了,得名“彥章黑”;王玉山,在舞臺上扮女性飄灑如仙,走起碎步輕捷似漂,得名“水上漂”;郭鳳英在《小宴》中,飾呂布,翎子功耍得活龍活現,人們稱她“活呂布”;小二寶在《空城計》中把諸葛亮臨危不懼,成竹在胸,瀟灑沉著的風度表現得淋漓盡致,人們叫他是“活孔明”“賽諸葛”。

張家口的晉劇名伶不但在張家口唱得很紅,而且還名震北京、天津和清朝皇宮。“晉劇鼻祖”候俊山藝名十三旦,入皇宮為內廷供奉,頗受慈禧、光緒賞識,曾饋贈黃馬褂、戲裝、上方服饌,五品頂戴,傳說慈禧還認候俊山為“御兒”,賜字喜麟。小二寶進宮演出,慈禧先後贈給他紅色寶珠,翡翠玉扣板,象牙璽和各種行頭。劉德榮入宮演出,慈禧送了他一頂鳳冠,一件蟒袍,以示嘉獎。

小二寶、劉德榮、靈芝草、白旋風、天明亮被觀眾稱為“晉劇五仙”。小二寶、齊白生、元元生、豺狗生被稱為張家口晉劇的“四大旗竿”。李子健(小牡丹花)、劉明山(五月鮮)、王玉山(水上漂)、張寶魁(筱吉仙)被稱為晉劇的四大名旦。

電影《打金枝》是建國後第一部戲劇片,受到了觀眾的稱讚,其中五位主要演員有四位是張家口的,丁果仙飾唐王、牛桂英飾沈後、郭鳳英飾郭嬡、王正魁飾郭子儀,四位都是解放前張家口的演員。

四、收徒傳藝發展晉劇事業

早在上世紀初,察哈爾省張家口救濟院孤兒所將一些適合學戲的孤兒選拔出來,成立了戲劇班學戲,培養出了蔡有山、尚自強、張玉璽、劉文泉、閻珠等三四十名名角,自成為一個戲班子,在“民樂會館”演出,也轟動了一時。

黃德勝成立了“德勝班”。說是戲班子,實際上是一所戲校,收有一百多名徒弟,連演戲帶教徒。其中成為名角的有:王勝武、劉勝忠、候勝忠、張勝林、郝勝魁、楊勝鵬、張勝通、方勝武等人。

國民黨時期張家口又在上堡成立了一個“西北戲劇學校”,由李子健任校長,也培養了一些演員。

過去一些老藝人也收徒教戲培養出了不少的人才。張寶魁教出的徒弟有:筱桂桃、筱桂林、筱桂紅、筱桂蓮、筱桂珍、筱桂芬、筱桂蘋、筱桂梅、筱桂娟、筱桂君等。子都生教出的徒弟有:筱金嬋、筱金梅、筱金枝、張美琴、劉仙梅等。劉玉富、高文翰、河南紅等藝人也收了不少的徒弟,培養了不少的人才。

解放後黨和政府很重視晉劇事業的發展,察哈爾省委宣傳部長鬍開明和鄭季翹提出成立少年晉劇團,1952年8月26日《察哈爾日報》登載了招考簡章,提出以發展我省晉劇事業,培養戲劇人才為宗旨。時任省文化教育局副局長省文聯主任的郭漢城親手籌劃組建察哈爾省少年晉劇團,1952年10月1日正式成立,聘請了專職和兼職的教師:蓋春來、高國樑、任煥章、筱桂桃、劉明山、劉玉山、張慶雲、趙科甲、南定銀、崔德旺、董士元、楊豔芳、田月樓、李春來、劉玉嬋、王桂蘭、金金奎、孫文升、何玉樓、劉勝跺、郝勝奎、劉連湘、許萬恆等。還邀請京劇名家薩和章、葛英芳、趙承玉、張少池、劉連香等傳授獨門藝術。還派人到山西學習,拜山西的表演藝術家為師。戲校培養出來的尖子有:韓淑英、楊秀琴、牛學貞、李增香、史全武、吳比、張秀元、張桂英、王世魯、王秀巖、白應芳、何英章、成淑玲、李景,還有樂隊的吳同、李進德、劉佑民等。

近年來萬全區又建立了一個戲校,得到了山西表演藝術家王愛愛、苗傑等人重視,傳授技術。

解放後在張家口,除了老一輩藝人們繼續為新中國獻藝,又出現了大量的後起之秀。上世紀五十年代張家口的晉劇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潮。市區有晉劇一、二、三團,青年晉劇團,各縣都有專業劇團,農村有業餘劇團。各個專業劇團陣容整齊,名角甚多,除了演一些愛國的、揭露封建社會黑暗和壓迫的,歌頌婚姻自由,反對封建禮教有民族意義的老戲,還改編了不少的傳統老戲,如《蝶雙飛》、《萬福寶衣》、《復郢都》、《龍城二嬌》、《太阿劍》《梳妝樓》等,還演了不少的現代新戲。張家口的劇團還到山西、內蒙古等地巡迴演出,互相交流經驗,取長補短,使張家口的晉劇出現了一個嶄新的局面,精彩的演出也受到了山西、內蒙古和京城人民的喜愛,得到了文藝界及媒體的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