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北冰洋的甲烷排放被高估

北冰洋的甲烷排放被高估

2020年1月13日,《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發表題為《底層水溫度較低條件下北極沉積物中甲烷的滲透減少》(Reduced Methane Seepage from Arctic Sediments During Cold Bottom-water Conditions)的文章指出,溫室氣體清單過高估計了北冰洋的甲烷排放。

甲烷作為大氣的溫室氣體之一,其溫室效應遠高於CO2。自工業化開始以來,大氣中的甲烷濃度幾乎增加了2倍。人們對自然來源的甲烷排放了解甚少,對北冰洋甲烷排放的瞭解尤其如此。在北冰洋海底沉積物中,大量的甲烷被困在天然氣水合物中,而底層水的升溫可能會導致甲烷從海底釋放出來。然而,季節性溫度變化對北冰洋海底甲烷滲透活動的影響仍然未知,因為北極海域的調查主要在夏季和初秋進行。這意味著,目前的溫室氣體計算忽略了可能的季節性溫度變化。由挪威北極大學(The Arctic University of Norway)科研人員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比較了寒冷(2016年5月)和溫暖(2012年8月)月份挪威北極群島斯瓦爾巴特群島(Svalbard)以西地區海上天然氣水合物的滲漏活動,該地區受到北大西洋海流分支西斯皮斯卑爾根海流(West Spitzbergen Current)的影響。觀測是在水深400 m處進行的,那裡的海底以甲烷的大量滲漏而聞名。

研究結果表明,在5月份底層水溫較低的條件下,甲烷的滲漏量比8月份減少了43%。研究證實,在寒冷季節冷滲層顯然進入了冬眠狀態,更多的甲烷氣體被困在海底沉積物中。這種溫室氣體容器增加了夏季釋放甲烷的可能性。季節性的底層水溫度變化在北極大陸架上很普遍。研究人員推斷,甲烷深層休眠是一種普遍現象,在全球甲烷排放清單中並未得到充分重視,導致當前計算中甲烷被高估。

轉載本文請註明來源及作者:中國科學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氣候變化科學動態監測快報》2020年第03期,裴惠娟 編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