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把打造国际消费“桥头堡”城市作为稳增长抓手

张国华

近年来,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稳增长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但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总体是稳中趋缓,已从2014年的12%降到今年的8%左右。促消费、稳增长的新动能在哪?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打造集聚国际消费的“桥头堡”城市,应该成为重要的突破点,也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精神的重要抓手。

发达国家的伦敦、东京、纽约、巴黎等中心城市都把吸引国际消费,尤其是中国消费者作为促进消费、稳定经济的重要动力。万事达卡发布的《2019全球旅游目的地城市指数报告》,2018年伦敦、巴黎、纽约、东京等城市吸引的境外游客都超过1200万人次,境外游客消费总额都达到130亿美元以上,吸引的游客数量及消费总额在全球城市排名中都居世界前十位,伦敦、巴黎更是多年居世界前三。近年来,北京、上海等我国经济中心城市在促消费、稳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2016至2018年,上海入境游客规模从854万人次扩大到894万人次,年均增长3.8%;旅游外汇收入从65亿美元提高到74亿美元,年均增长7.3%。国际旅游消费收入增长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对消费和经济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北京、上海等在吸引境外游客规模及其消费总额方面潜力还很大。北京、上海近几年来吸引的国际旅游入境人数及其消费金额远低于目前公认的全球城市,也低于曼谷、新加坡、首尔、大阪等亚洲城市,排名在20名以外。北京、上海吸引的国际过夜游客人数及消费金额仅相当于巴黎、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城市的1/2。

应该说,北京、上海等本地居民消费增长有限,而吸引国际消费增长“无限”。前者受本地居民人数和收入增长的限制,增长潜力较小,而吸引境外游客数量和消费金额还有成倍增长的潜力,提升的空间也很大。因此,国家有关部门要结合“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目标,进一步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加快推动北京、上海等建设集聚国际消费“桥头堡”城市。

集聚国际消费要着力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内近年超过2700亿美元的赴境外消费,这己成为国际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吸引境外游客,包括商务客人到国内,尤其是上海消费。打造“桥头堡”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吸引满足国内中高端消费的能力,防止中高端消费外流,防止内需变外需,减少国外部分对中国游客“买买买”的偏见;同时,提高满足境外游客到中国消费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促进国际消费流向国内,外需变内需。加快把北京、上海等建设成为集聚国际消费“桥头堡”,有利于减少国际服务贸易逆差,有利于促进商业和旅游业等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内需稳定增长。

要加快建设“荟全国,卖全球”中华商业文化特色街区,打造全球商旅文融合发展新标杆。吸引集聚国际消费重中之重是把客流变为消费流,把旅客变成顾客,提升购物消费比重。北京、上海等城市中心商业街区应加快转型发展,促进中国各地名特优商品荟萃、56个民族特色文化彰显、旅游商业购物等多元功能融合的综合商街、商圈的建设,进一步集聚全国特色商品和服务,支持本土老字号通过跨界融合、创新技术应用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优化本土创意文化商品和服务有效供给,建设真正的“中华商业第一街”,吸引境外游客“买中国”“看中国”。

要加快建设“荟全球,卖全球”“荟全球,卖全国”的商业载体,实现国际消费城市建设目标。抓住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机遇,打造“买全球”的消费市场。进口博览会把全球采购的机会带到了家门口,要引导企业立足国内,通过这个平台“买全球”,集聚来自全球的优质商品和服务品牌,特别是国际最前沿新潮、引领时尚生活方式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世界各国极具地域特色和个性的精品,更好满足来自全球各国的境外旅游者的需求,更好满足国内旅游者对进口商品的消费需求。北京、上海等目前每年举办的国际性展会都达数百个,应着力推动会商旅文体联动,进一步承接和放大进博会等展会的溢出效应,打造更多国别商品和服务集聚地,建设面向全球消费者的国际消费城市,吸引境内外游客不出国门“买全球”。

要着力打造最诚信、性价比最高的消费市场,吸引提升外来消费贡献度。要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为契机,按照国际惯例,率先在北京、上海等探索以商务信用为核心的现代流通治理模式,打造讲诚信、守信用的消费市场,打造货真价实的市场、童叟无欺的市场。要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率先探索建立集体诉讼制度。要优化城市消费环境,建立更加便捷的免税购物和离境退税制度,推动商业网点提供国际化支付、多语言服务等。

要强化北京、上海等城市形象全球推介,彰显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牌。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通过国际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利用国际性展会、重大文体活动等,采用符合国际惯例的影视资料推介城市。加强对北京、上海等中西文化交融、体现悠久中华文明、反映现代国际时尚的商旅文标志性地标的联动、规范标准化管理,积极对外传播宣传,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要打造一批世界级旅游精品项目,增强对境外旅游者的吸引力,促进更多境外人士前来旅游,夯实扩大吸引外来消费的基础。

(作者单位:上海市商务委员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