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李侍尧:差点被“大老虎”和珅扳倒的“小老虎”


清朝乾隆年间的“李侍尧案”影响深远,从最初的声势浩大,到最后匆匆收场,很好的诠释了虎头蛇尾这一成语。


李侍尧出身显赫,他的祖先为明朝抚顺游击李永芳,是最早投降后金的明朝将领。


李侍尧:差点被“大老虎”和珅扳倒的“小老虎”

李侍尧画像


李永芳投降后,娶了努尔哈赤的孙女为妻,在后金对明朝的战争中,屡立战功, 被封为三等子爵,且世袭罔替!


李永芳有9个儿子,李侍尧一脉是第5子巴颜的后人。


李侍尧的父亲李元亮曾任户部尚书,谥号“勤恪”,史书上称他:性刚毅,聪慧过人,暗背兵马名籍,如瓶泄水,陈奏迎合上意,每多俞允。”


李元亮病重和去世期间,乾隆皇帝在一个月之内,连颁三道谕旨予以慰问和关心,可见,李氏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之重。


李侍尧:差点被“大老虎”和珅扳倒的“小老虎”

乾隆画像


李侍尧同样深得乾隆信任,仕途顺畅,到了乾隆四十年,出任云贵总督。


就是在云贵总督任上,李侍尧差点被人扳倒,丢了性命,幸亏乾隆出面维护。


非常讽刺的是,第一个跳出来弹劾李侍尧的竟然是清朝两百多年间最大的那只老虎——和珅。


作为同道中人,和珅为何要向李侍尧下手呢?


原因不外乎两个:


首先是报复,两人之间有私怨。


和珅掌管崇文门税关之后,除了向以往的商贩收税之外,还开始向两类人群征税——进京考试的读书人和进京述职的地方官。


李侍尧:差点被“大老虎”和珅扳倒的“小老虎”


此举引起了地方官的不满,山东一位布政使向福康安诉苦,请福康安上书弹劾和珅。


奏章呈上去后,没了下文,因为和珅的行为事前曾得到乾隆的允许,乾隆自然不会打自己的脸。


官员们看到位高权重的福康安都无法撼动和珅分毫,只能自认倒霉,经过崇文门乖乖奉上银子。


有一次,云贵总督李侍尧带着献给乾隆的贡品入京,走到崇文门,被拦下收税。


李侍尧同样是乾隆宠臣,而且自恃奉皇帝密诏搜罗奇珍而来,自然不肯交钱。史书上记载:李侍尧四处搜集乾隆喜欢的奇珍古玩,平均每年进贡五六次,这次亲自押解贡品来,应该是找到了乾隆心仪已久的宝贝。


李侍尧的部下和税官发生争执,双方差点动手打起来,有人赶紧向和珅报告,和珅听说来者是李侍尧,不敢怠慢,亲自出面与他交涉。


李侍尧:差点被“大老虎”和珅扳倒的“小老虎”


李侍尧看不起无尺寸之功的和珅,气焰嚣张,咄咄逼人,但和珅有皇帝撑腰,也不肯退让半步。


最后,李侍尧急怒之下,拿出一封信,信没有落款,只盖了一个印章,印章上有“长春真人”四个字,和珅大惊,立即传令放行。


长春真人是何许人?为何让和珅如此惶恐呢?


其实,长春真人正是乾隆皇帝,乾隆是著名的刻章狂魔,一生刻了1000多个印章,长春真人就是其中一款。


乾隆写信给心腹办事,通常都是这种非正式的、鲜为人知的印章。


李侍尧趾高气扬进城了,但和珅的心理很不舒服,将这笔账记在心里,伺机报复。


李侍尧:差点被“大老虎”和珅扳倒的“小老虎”


其次是争宠。


和珅深得乾隆宠信,权势熏天,可李侍尧同样圣眷优隆,位高权重,从乾隆找他搜集奇珍一事即可窥见一斑。


和珅要得到乾隆独宠,自然先要铲除李侍尧这只拦路虎。


乾隆四十五年,机会来了。


云南粮储道道台海宁升任按察使,按照惯例,海宁要到京城谢恩,海宁到北京后,和珅主动找上门,要他出面检举李侍尧的贪腐行为。


和珅恩威并施,成功策反了海宁。


很快,海宁上书举报李侍尧勒索下属钱财,贪赃枉法,收受贿赂等等,乾隆震怒,谕曰:“侍尧身为大学士,历任总督,负恩婪索,朕梦想所不到!”随后派户部侍郎和珅与刑部侍郎喀宁阿前往云南查办此案。


李侍尧:差点被“大老虎”和珅扳倒的“小老虎”


举报乾隆心腹的海宁,不仅没有得到赏赐,反而被乾隆严厉斥责:“……其面欺之罪,不能以所控非诬,曲为宽贷也。”然后交给刑部严加讯问。


和珅到了昆明,很快查明李侍尧非法所得白银3.1万两(连和珅的零头都不到),包括:收庄肇奎银2000两,素尔方阿银3000两,德起2000两,汪圻银5000两,张珑4000两,共16000两,后家人张永到北京修理屋子,素尔方阿又送5000两,德起送5000两,张永高价卖了两颗珠子,共收5000两。


按照大清律例,李侍尧当处以极刑,但是乾隆不想失去这位能办事的心腹,有心放他一马。


和珅敏锐的揣摩出乾隆肚子里的小九九,建议判处李侍尧“斩监候”,而其他大臣在一直要求判处李侍尧“斩立决”。


乾隆对大臣们的提议很不满,想到一个新方法:将李侍尧案下发到各省,由总督和巡抚审议,乾隆下令:所有此案核拟原折即著发交各督抚阅看,将和珅照例原拟之斩候及大学士九卿从重改拟斩决之处,酌理准情,各抒己见,定拟具题,勿得游移两可。


这些地方大员脑子远没有和珅那么灵光,大部分人表示支持“斩立决”,也有部分人不知皇帝用意,顾左右而言他,说了一堆模棱两可的废话说。


李侍尧:差点被“大老虎”和珅扳倒的“小老虎”


其中,只有安徽巡抚闵鄂元是位高人,他揣摩出乾隆的心思,上奏称:“李侍尧历任封疆,其办事之勤干有为,实为中外所推服。设庸碌者以善于掩盖而幸脱法网,勤能者以猝经败露而决不待时,其情似稍有可悯。查律例开载‘八议’条内有‘议勤’‘议能’之文,是国家慎重刑章,原有功过相权之典。今李侍尧晚节有亏,而勤劳久著,可否稍宽一线,不立于处决,出自皇上天恩。”


闵鄂元话说了一大堆,但意思只有一句话:李侍尧人才难得,请皇帝允许他将功折罪。


这道奏章正中乾隆下怀,乾隆龙颜大悦:知我者,闵鄂元也!然后下诏将李侍尧改判为“斩监候”。


史书记载:侍尧屡以贪黩坐法。上终怜其才。为之曲赦。


对于这位机灵聪明的闵鄂元,乾隆投桃报李,很快将他从安徽调到富庶的江苏任巡抚。


半年之后,李侍尧即被乾隆任命为代理陕甘总督,复出速度之快,整个乾隆年间,无人能出其右。


李侍尧:差点被“大老虎”和珅扳倒的“小老虎”


李侍尧后来因调查甘肃冒赈案和平定起义有功,被加封为“太子太保”,图像挂于紫光阁,成为乾隆皇帝的二十功臣之一。


和珅在李侍尧表现出色,让乾隆很满意,很快升任户部尚书、御前大臣,补镶蓝旗满洲都统。


李侍尧案,乾隆保住了心腹,成为赢家;李侍尧保住了性命,为复出留下伏笔,也是赢家;和珅打击了李侍尧的嚣张气焰,而且得到乾隆进一步宠信,加官进爵,成为最大赢家;巡抚闵鄂元从相对落后的安徽调到繁华富庶的江苏,同样成为赢家。


从皇帝到被查的罪犯,都成了赢家,那么,问题来了:谁是输家呢?


参考资料:《清高宗实录》、《清史稿·和珅传》、《清史稿·李侍尧传》、《乾隆朝惩办贪污档案选编》、《乾隆朝李侍尧贪污案》、《“能臣”李侍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