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 蒲松龄在酒桌上被当朝大臣嘲弄后,他出了一酒令,对方立马道歉

蒲松龄是清朝著名小说家,著有的《聊斋志异》蜚声海内,是中国古典文言小说的巅峰。蒲松龄虽然才高八斗,但是却一生困顿考场,考中秀才之后,屡试不中。为了生活,四处奔走,给人当过幕僚,也曾当过教书先生,受了不少白眼与轻视。

蒲松龄在酒桌上被当朝大臣嘲弄后,他出了一酒令,对方立马道歉

蒲松龄晚年在毕际有家里开馆收徒。毕际有曾做过南通州的知州,当地人都称他毕刺史。一天毕际有家有客人来访,特地邀请蒲松龄作陪。蒲松龄入了酒席之后,被安排坐到了上席的右方。坐定之后,发现首席的那位客人,身穿绫罗衣,坐在席上像尊菩萨动也不动,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这么个倨傲的人连句寒暄的话都没有,蒲松龄心里虽然有气但也没发作。

蒲松龄在酒桌上被当朝大臣嘲弄后,他出了一酒令,对方立马道歉

酒过三巡,菜上三道之后,为了活跃一下沉闷的气氛,毕际有提议行酒令。按照习俗,行酒令必须从首席开始,这位坐在首席上的客人究竟是谁呢?他就是清朝康熙年间的诗坛盟主,曾做过刑部尚书一职的王士祯,世称渔洋先生。

毕际有笑着朝他拱手说:“渔洋先生,请你先行令吧。”王渔洋也不退让,把头一昂,随即念道:“三字同头官宦家,三字同旁绫罗纱,要穿绫罗纱,还得官宦家”

蒲松龄在酒桌上被当朝大臣嘲弄后,他出了一酒令,对方立马道歉

蒲松龄听了心里很不是个味,你神气个啥,口口绫罗纱,百姓的疾苦也不闻不问。没有老百姓,你哪来的绫罗纱穿。可他嘴里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坐在席位上。王渔洋以为他对不上来,竟向他投去轻蔑嘲弄的目光。毕际有深知蒲松龄的牌气,见他气色不对劲,便起身给他敬茶。蒲松龄喝了口热茶,咳一声说:“三字同旁稻秫稷,三字同头屎尿屁。吃了稻林稷,放出屎尿屁。”

王渔洋本身并非小肚鸡肠之人,听了蒲松龄针尖对麦芒的对令,知道这个干瘦老头肚子里大有学问。他不但不生气,反倒从席位上站起身来,朝蒲松龄深深一揖:“适才学生失敬了,请老先生海,”蒲松龄看见王渔洋改变了态度,也连忙起身还礼。两人相识之后,交谈甚欢,常有书信往来。

蒲松龄在酒桌上被当朝大臣嘲弄后,他出了一酒令,对方立马道歉

蒲松龄将《聊斋志异》写完之后,曾请王渔洋代为作序,王士祯写了首诗回赠:“姑妄言之妄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这首诗后来被刻入《聊斋志异》,与原著一并流传了起来。王渔洋的名字也随之被人记住,如果没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王渔洋这个名字,如果不是研究清代诗歌,根本很难被人熟知。这算是抱了蒲松龄一回大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