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肺癌發現多數晚期,量身定製治療方法,不放棄就有希望

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發現時往往都是晚期,但與早年發現時的一籌莫展相比,靶向治療讓現今肺癌存活率大大提升!只要積極治療,人生依然有希望!肺癌一向被視為沉默的殺手。肺癌治療的預後情況較不樂觀、存活期較短,以前幾乎被視為不治之症!近年來,因醫療技術的進步,肺癌的治療有了新進展,病患得知自己患肺癌時,已不再像被宣判死刑一樣絕望。

肺癌發現多數晚期,量身定製治療方法,不放棄就有希望

肺癌依病理組織及成長速度粗分為以下兩類:

1. 小細胞癌

2. 非小細胞癌:扁平細胞癌(麟狀上皮細胞癌)、肺腺癌、大細胞癌。

臨床上約20%的病患屬於小細胞癌,這類型的癌細胞生長較快,較易擴散或轉移,預後情形也較差,治療上一般是以放射治療及化療為主。人們平常所說的肺癌,多是指非小細胞癌,約佔肺癌的80%,因生長較為緩慢,預後情況及存活率也較好。

由於肺癌較難早期發現,很多患者獲知自己患肺癌時已無法開刀,因此化療還是肺癌的主要治療方式。肺癌從1940年開始以沒有針對性、全身細胞通殺的治療方式,到近年來的靶向治療,在治療成效上已有了不錯的進展。

化療的特性是利用藥物來阻斷身體細胞的分裂,因為癌細胞長得快,分裂的次數也較多,所以化療可以殺死並抑制癌細胞生長。但化療藥物同樣也會影響身體正常細胞的分裂,造成細胞受損,這也是為什麼有些病患化療後會掉髮的原因。

肺癌發現多數晚期,量身定製治療方法,不放棄就有希望

通常癌細胞表面會有特殊的標記,而標靶治療能針對這些特性來鎖定癌細胞,並且阻斷它們分裂。目前治療肺癌的標靶藥物有易瑞沙(艾瑞莎)及得舒緩等,它們都是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抑制劑,可以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的目的。

目前第一期肺癌患者預後5年存活率已可達到50~60%,第二期約30%,三、四期的患者存活率則小於10%,總體而言,肺癌患者預後5年的存活率可提升8個月到1年左右。不過,靶向治療也並非完全沒有副作用,有些患者會產生皮膚龜裂、身體長小痘子等情形。

靶向治療,視疾病狀態、體質而有所選擇

並非人人都適合標靶治療,尤其是沒有基因突變的類型,標靶治療的效果未必比化療好。

究竟應該先開刀?先化療?還是選擇標靶治療?都得視病患本身的狀況,才能進一步決定。

一般而言,第一期早期的肺癌病患,只需開刀切除病灶,不用再追加化療;而第一期後期到第二期後期的病患,則是以先開刀再化療為主,第三、四期大多是直接接受化療。

肺癌發現多數晚期,量身定製治療方法,不放棄就有希望

綜合病患整體情形,為病患量身打造治療方式

因為醫療環境的進步,現在醫院能為病患做的不再只有單純治療,大多數醫院都會為病患成立醫療小組,結合各科醫師及專家的意見,為患者量身訂做專屬的治療方式,包括病患個人切片的結果、經濟情況、家人的支持、心理狀態等,都是考量的重點。

此外,通過胸腔內視鏡的輔助,病患手術時已不再像以前一樣,需把整個胸腔打開,微創手術讓傷口小了很多,因此開刀造成的身體不適也會減輕很多。

肺癌防治一本通

肺是人體呼吸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維持人體正常新陳代謝的重要器官。肺位於胸腔內心臟的兩側,分為左肺和右肺。其中左肺分為上下兩個肺葉,右肺分為上中下三個肺葉,肺具有柔軟的海綿樣的構造,隨著呼吸肺可以進行收縮和舒張。每個肺葉都由被稱為支氣管的管道於氣管相通。隨著不斷分枝,支氣管逐漸變細,我們稱之為支氣管、細支氣管、終末細支氣管、呼吸細支氣管、肺泡管等,支氣管最末端的分支呈囊狀,稱為肺泡。我們的肺內有將近3億個肺泡。肺泡管、肺泡都有毛細血管圍繞,這是人體和外界進行氧氣和二氧化碳交換的場所。

支修益動漫同人

臨床上,有很多病患發現自己患肺癌後,認為正統醫學的治療方式效果不理想,因此費盡心思去尋找偏方療法,像是免疫療法、植臍帶血等。這些病患往往自己試過一輪,發現沒效後會再回來就醫,但因浪費不少時間,反而錯過醫療的黃金時期,延誤治療。雖然肺癌的預後情況不像其它癌症一樣樂觀,但只要不放棄,耐心配合醫師的治療,相信還是會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