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华容地名的由来

华容地名的由来

华容地名的由来


中国现有两个县级华容地名:一是湖北鄂州市华容区,另一是湖南华容县。二者相距约250千米,均处长江之滨。其中湖北鄂州于1987年置华容区(县级),因“华容寺”而得名;湖南华容县为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由安南县改置。源于西汉华容县,因取春秋时楚章华台和容城各一字而命名。

湖北华容是鄂州市下辖三区之一(为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其历史悠久。据清章学诚撰《湖北通志检存稿》载:“华容镇以华容寺名,唐为禅林,宋置镇,乾隆二十九年(1765年)置驿。”清乾隆二十八年《武昌县志》(邵遐龄著)亦有相同的记载:华容镇在县六十里。唐为禅林寺,宋置镇,今置驿。另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载:华容镇在县西五十里。旧置镇于此。唐为禅林寺。

禅林寺相传唐代贞观年间,有高僧惠光修禅此寺。惠光闻知唐太宗李世民圣体不豫,采百灵藤为之疗疾。太宗御札建寺,赐名“禅林”。据邵遐龄《武昌县志》引五代雷氏《武昌记》载:“县西五十里有华容寺,旧名禅林寺。唐贞观中,庵前有一树,树上有藤,每见一病鼠无毛,沿树而食。半月余,毛生。时文皇(李世民)圣体不豫,惠光采取藤以进,曰“百灵藤”。帝服之,疾愈。惠光求归,御札建寺以处,名曰‘禅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重修,改“禅林”为“华容”。重修时“殿中有石刻旧经及梁武陵王《华容寺碑》”。

而华容寺据文献记载,南朝梁中大通三年(531年)三月,昭明太子萧统与姬人荡舟,游后池摘芙蓉,不慎溺水,虽被救出,却因伤到大腿而病殁。梁武帝万分悲痛,命建“华容寺”以资纪念。梁大同六年(540年)寺庙建成后,梁武帝第八子、武陵王萧纪撰写了《华容寺碑》。因萧统长子萧欢曾被其祖父梁武帝箫衍封为“华容公”之故(见《南史》载“(中大通)三年六月癸丑,立昭明太子子华容公欢为豫章郡王”,万历《华容县志》载,“梁昭明太子长子欢,封华容公”)。另一说四子萧謷(敕+言)于大同三年(537年)被封为武昌郡王。但鄂州华曾建有“华容寺”是无容置疑的,这从宋代王象之《舆地碑记目》卷三载:“梁武陵王华容寺碑在武昌”。宋王十朋《宿华容寺》诗云:“晓发华容寺,云开鄂渚天。.....古刹何年有,传闻贞观初。”

及至唐肃宗朝,禅宗八代传人马祖师亦再次重修,时庙宇达四十八幢,僧侣数百人。后屡遭兵焚,渐行衰落。明洪武元年(1368年)普名重修,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再次重修,改称“觉华寺”。今位于鄂州华容区华容镇韩畈村觉华寺于2006年重建,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