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懷孕36周時查出動脈夾層,28名醫生用15小時保母子平安

待產孕婦突發胸痛 高血壓十年是元兇

8月14日中午,家住河南商丘的32歲孕媽媽小劉,在當地醫院待產期間突然感到胸背部撕裂樣疼痛,由於她已經懷孕36周,既往有高血壓病史10年,且藥物控制效果不佳,醫生不敢大意,立即行CTA檢查,確診為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主動脈夾層,是一種非常兇險的心血管疾病,由於主動脈腔內的血液從主動脈內膜撕裂處進入主動脈中膜,使中膜分離,沿主動脈長軸方向擴展形成主動脈壁的真假兩腔分離狀態,一旦破裂,危及生命。而此時,威脅的是兩條生命。

懷孕36周時查出動脈夾層,28名醫生用15小時保母子平安

緊急馳援連夜轉診 綠色通道護佑兩命

河南省胸科醫院心血管八病區(大血管外科中心)的醫護人員接到當地醫院的求助電話,立即乘救護車前往商丘接診。與此同時,手術、麻醉、體外循環、超聲、影像、重症監護等環節綠色通道啟動,為救治做好準備。午夜時分(小劉發病後11小時)到達醫院,自此一場驚心動魄的生命之戰拉開序幕。

懷孕36周時查出動脈夾層,28名醫生用15小時保母子平安

風險激增千鈞一髮 強強聯手共渡難關

小劉到達醫院後,醫護人員以最快速度為其完善各項檢查,經大血管外科團隊討論後認為:患者系高危破裂的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目前處於超急性期,若不急診手術,每過一小時死亡風險增加約1%,且患者系孕晚期,如孕婦死亡,胎兒也將沒命。專家組決定:大人孩子都要保住!患者需要立即接受剖宮產和子宮切除手術,同期進行主動脈竇部成形術+升主動脈置換+全弓置換+支架象鼻術。此時,河南省人民醫院婦產科專家組也已到位,做好迎接新生兒的準備。

新生降臨母親命懸 深夜鏖戰母子平安

8月15日凌晨,小劉被推入手術室,先由產科醫生行剖宮產術,順利娩出一3kg健康男嬰,評分好,醫護人員立即將其送往省人民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密切觀察。由於患者系第三胎,為避免夾層大出血風險同時切除子宮。緊接著,由我國著名心血管外科專家,副院長王平凡及張力主任醫師主刀,經過6.5小時的奮戰,成功為患者實施主動脈竇部成形術+升主動脈置換+全弓置換+支架象鼻術,術後患者轉入監護室繼續治療。

懷孕36周時查出動脈夾層,28名醫生用15小時保母子平安
懷孕36周時查出動脈夾層,28名醫生用15小時保母子平安

據大血管外科中心張力主任介紹,患者術前存在中度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結合術中探查情況,行竇部成形成功為其保留了自身主動脈瓣膜,避免了更換機械瓣所引起的一系列抗凝併發症;術中發現患者心包腔已有血性積液,性命危在旦夕,手術團隊仍不放棄一絲希望,全力以赴,密切配合,搶救生命。

懷孕36周時查出動脈夾層,28名醫生用15小時保母子平安

由於搶救及時,判斷及手術操作精準,患者術後2小時即清醒,四肢活動正常,10小時順利脫離呼吸機支持,避免了因夾層剝離易發生脊髓缺血導致截癱和產後大出血等嚴重的併發症。主管醫師張亞飛從接診到檢查,從手術到脫機一直都守在小劉身邊,絲毫不敢懈怠,他說,雖然手術成功,但複雜A型主動脈夾層手術對全身的影響以及患者處於產褥期會增加術後併發症等問題仍不可忽視,我們要還給小寶寶一個健康的媽媽。

懷孕36周時查出動脈夾層,28名醫生用15小時保母子平安

專 家 提 醒

女性妊娠是主動脈夾層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其原因有妊娠期血容量增加;激素水平改變,影響了結締組織,主動脈更容易受損,主動脈夾層易發生於孕晚期和產褥期。也有部分女性有遺傳因素等影響,有些孕前即合併高血壓等,孕期更易發生主動脈夾層(血管破裂)。故對於有高危因素(遺傳性結締組織病、家族性主動脈夾層、主動脈擴張或夾層病史)的準孕媽媽們孕前應該前往醫院行詳細風險評估,孕期做好圍產期保健,如有嚴重胸痛等臨床表現應早診斷、早治療,降低母嬰死亡率。母親是偉大的,因為每個母親都曾或都在經歷生死的考驗。

圖:張亞飛 祖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