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以阆中的实力及未来发展,以后有可能升级为地级市吗?

九眼桥卖吃的


应该能吧,近两年来阆中作为一个发展比较好的县级市,一直都很努力在各方面。在2017年阆中就开始已经申请地级市的标准了,并且走到南充或者是到阆中市区的话,你就会经常听到有市民在说阆中已经是一个地级城市了,在以前阆中一直是归属于南充管,他只是南充的一个小县城,但是现在由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旅游业方面的发展比较迅速,所以当地的经济发展也不可忽视,使得它的人口以及城镇还有经济都达到了地级市的水平,所以近两年来也正在申请地级市。不得不说的是,阆中成为一个地级市有它的优势,而且也有他的条件,他成为一个地级市,也是当之无愧的。首先就是阆中的古城,阆中古城是四大古城之一,历史文化悠久,在这一方面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就比较的好,而且当地的特色以及文化底蕴也非常的多,也非常的深厚,比如说当地的特色小吃,张飞牛肉。当地的文化历史底蕴就是三国之源,并且当地的人口以及城镇的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


南充身边事


97年重庆直辖,四川地市行政单位由23个减少4个,四川马上升了眉山、资阳两市,市级行政单位21个。相对于其他省地级市算多,除开山区三州和攀枝花,17个地级市是比较密集的,但是四川盆地的国家定位这是必须的,现目前国家建成渝城市群就是四川盆地有人口、城市密集、内部经济/交通等有非常好的优势。依照楼主提出阆中升地级市来做个人分析:

四川盆地现有地级市自贡、遂宁、内江、资阳、德阳、眉山、广安都在8000平方公里以下,都不超过6个管辖县区的小体量,属于城镇密集型小市,这几个市多数相对的经济密度较大,这也是成渝经济区没有第三城的中间塌陷问题之一;川东北虽然各市面积很大人口很多,但县区分布严重不合理,很多县区超相距70公里以上,平均县区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经济密度不及川西南一半,不可能产生第三城。

重庆市的经济外溢发展辅助城市在永川和涪陵,成都呢?国家打造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这个第四极,四川首先应该弥补中部塌陷,以德阳和仁寿为中心打造成都经济外溢发展辅助城市;打破传统整合川西南地级市,依照其密集的县区城市合并重组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地级市;川东北应该多划分县区,县域面积应该控制在1500平方公里以下,并促进城镇化,培育类似川西南的密集型县区,打造2个地域性中心城市,当然也要增加地级市,阆中必然的热门候选。



HunterHJ


四川的地级市格局已经差不多完善,除了西部高原地区以外,其他地方很难再析分出新的地级市。阆中成为地级市也是不可能的。

再看看阆中的情况,阆中全域面积18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86万,经济规模在全省中游,县级市下游,城市化水平居县级市中游。完全不具备单独成为地级市的条件,最大限度只能和湖北的仙桃市一样成为直管市。当然,这个也是县级。

退一步再讲,如果要把周边的县拉进来共同组成一个新的地级市。这一方面,地理位置和区划符合条件的只有南部县、仪陇县、广元市苍溪县。

而这几个县当中,广元的实力原本就不算很强,是肯定不会脱手苍溪的。而南部县目前是南充的大县,同时也在准备撤县设市。且南部最近几年发展比较快,人口面积经济规模等多个领域都比阆中强大,实际上是很难归属于阆中下辖的。

最后只剩下仪陇,然而仅凭阆中仪陇两地,同样是不可能组合成地级市的。此外,仪陇是南充极具象征意义的县。仪陇县城南移,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仪陇后续在南充市的角色。

古代阆中对周边的影响力确实很大,不过,最近这几十年的发展,阆中的影响力已经乏善可陈。且内部产业单一,真实实力较为有限,基本上已经没有再作为区域中心的条件。


苏绽


阆中是四川省直辖市,南充代管,与南充其他区县平级,只是财政等不归属南充管辖,阆中是全国四大古城之一,也因风水而立城,被称为风水之都,太初历创始人落下闳就是阆中的,张飞曾经也在此值守,阆中在明朝时曾作为四川的临时首府,阆中去年的GDP为201亿左右,常驻人口88万左右,市区人口约30万,现有中粮保宁醋,张飞牛肉等企业,阆中现在更是知名度在外,是有名的旅游城市,更比南充的知名度稍大,但经济实力还需进一步加油中!


虽然阆中现在发展得还算不错,但想成为地级市还是不可能的,毕竟自身区域狭小,经济体量不大,如果成为地级市,那那些县城跟着一起呢?苍溪?南部?苍溪虽然去年的gdp只有130亿左右,但在广元举足轻重,南部的gdp比阆中还高100余亿,城区人口与阆中相差不多,但辖区人口数大得多,南部可能成为阆中的一个县吗?难道将地级市设在南部?周边剑阁,仪陇都是旅游城市,广元与南充更不可能给阆中,南部也将成为县级市了,所以阆中成为地级市,也只是想想而已,除非来一次全国行政区域划分,或许有机会,不过很渺茫,阆中的人口与经济距一个地级市还很远,就不要乱想了。


安汉网


阆中巳经为市了,再加个地级二字,好为难了,按现今规划,除非人为。

1,地理格局边缘化了。自从铁路格局及高速公路开始后,阆中就左画画不上线,右画也画不上,不是兰渝铁路,阆中也可能还画不上线,高速路,也掉远了。有那个福升为市,没那个命再加上地级二字。

2,现在成为地级市的格局主要是交通,交通局限了发展。以至市内农业发展缓慢,工业,随着时局发展,原有几个大工厂,逐惭没落,而无多少进取。以至第一产业太大,第二产业占比太小。

3,二千三百的历史在阆中,留下了重重的足迹,记忆和辉煌成为全国四大古城之一,给阆中的第三第四产业的一个高起步,助力阆中升级(县升市),有不可磨灭的推手。

4,但再什半级或一级,不是没可能,人为,希望阆中出生的每一个人,记住家乡,古有三陈,官至宰辅,升一级半级,一句话的事。今有阆中88万儿女,有没有三张,三王,三李,三,,,也很难说没有。

5,市委市府正努力利用二千三百年的历史沉淀,打造阆中旅游名县,还同步发展现在观光农业,及湿地公园。当然也需要88万阆中儿女的努力创造。

6,阆中是成渝及西安特大城市群,三角辐射之中心,阆中山清水秀,自古阆苑与仙境齐名,杜甫词句传天下,阆中城南天下稀,空气优,山川重重郁郁葱葱,清山环抱,绿水蜿流。阆中民风淳朴。阆中集休闲,娱乐,养老,旅游等赏心悦目一体化的综合城市,如果做大做强,也有可能升官升级。

7,希望,自古自今,阆中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重重的画了一笔,三皇五帝之伏羲之母华胥,及造人之祖之女娲之母华胥,从秦岭依水而走,至巴山蜀水(现阆中辖区)吸阆中山川之精华孕育帝仙。唐有腾王阁,三国桃园三结义之帝王义兄镇守,清朝建省二十年,四大名著中,二大名著,记录阆中。明朝风水大师,袁天罡,李淳风集天下风水,留足天宫院,著推背图,秘密留后人。汉朝落下闳,研习日月规律,成就太初历,而奠现在阴历之历法,开创春节之根源。,,,而今,待阆中有志儿女创造历史之续写。

8,全体阆中人,努力创造就会有希望。




爱拼才會赢7


阆中因地理位置而兴,因交通而弱。古代的阆中是四川仅此于成都的城市,清初曾做过四川省会,建城已接近三千年的历史,是中国著名的古城。

阆中地处嘉陵江中游,三面环水,形如太极,是中国的风水之城,是春节的发祥地,是古代几条出川通道的交汇点,战略地位重要,三国时张飞在此镇守。

近代以来,随着近代交通的发展,特别是宝成铁路的修建,阆中地理位置就变得无足轻重,地位明显下降,曾经显赫的阆中保宁府,只沦为县的命运,后来由县改市,也只是县级市。

现在从经济实力来说不强,在四川居中等;从交通条件来说,没有几条重要的高速和铁路通过;从国家战略来看,四川省已经是全国地级市比较多的省了,不可能再无限的增加。从这三方面来说,阆中将来想从县级市变成地级市都是比较困难的。





纵论古今


阆中成立地级市其实也不用合并大南部,大苍溪,中山市不就是不辖区不辖县吗?阆中客户仿制中山市那样,成立地级阆中市,可以有效缓解川北地区绵,南,广,巴之间的衔接,拥有中省的政策扶持,一是做好本市的经济,轻装上阵,不托不带,迅速脱贫,二是做强自己后经济可以外益出,苍溪和南部分别属于广元和南充两市管辖,很多资源都会集中在这两个地级市,由于地缘的原因,三地可以加强交流,共同发展,携手脱贫,阆中到南部,阆中到苍溪都是车程时间15分钟,三地人民生活风俗都差不多,很好容易融合,在被所在地级市边缘化市三地抱团取暖,阆中作为最小的地级市利用财政支持,可以吸收周边两地富裕劳动力灵活就业,应该比目前三地都是边缘城市更好!三地都是邻居加兄弟!


往往如风81


射洪广汉江油哪个不比阆中经济好?这些都没成地级市阆中还是算了吧!连南部都比不过


用户62462705444


阆中做好三件事:1,努力搞好自已的文化教育旅游业,有大学了,有五A古城景区,有半小时乡村旅游圈,有许多名胜古迹,再加大推广力度,做强做大旅游业。2,尽力寻找实体经济进入门阆中,只有合适的工业,才能留得往人,房地产才有市场,经济才能提升,人气才旺。3,一定要抓住成都至三台,中江,盐亭到阆中这条铁路线,只要这条路一通,阆中想不发展都不行,这一路都是几个大县,本来东行就不方便,现在四川正在规划这条路,阆中要抓紧做这件事。另外阆中要提升教育质量,把本地的学生留得住,把外地学生吸引来,以阆中中学为主要阵地,集中有本事的老师,资金倾斜有贡献的教师,主要领导兼职,鼓劲打气,签定合同,大干两三年,教育是良性循环的,一好就越好,千万不要再搞那些不中用的各种现场活动,那个是花架子,费力费钱莫实效。以上愚人之见,领导和能干人多的是,大家齐心协力搞好阆中的发展。


忠实五常


怎么叫四川地级市差不多这不合发展要求:设不设地级市要看符不符合国家的管理和发展要求,阆蒼南北离广元市南离南充市东离达州’巴中市,方园近30O里左右的一个空白地区,设地级市,完全符合国家管理:加快西南地区的发展和本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完全心要的,阆蒼南三县政府应联合向省委和中央写申请报告设立地级市,完全符合省委三县协同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完全必要的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多年愿望,望各级领导慎重研究並积极申报省委和中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