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小語文”和“大語文”

“小語文”和“大語文”

如覺文章不錯轉發和大家一起分享

“小語文”和“大語文”

多年來,關於語文學習最糊徐的認識是把“學語文”等同於“學語文課本”。這一認識導致的後果就是師生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學語文課本上,不重視課外閱讀。學生們付出許多精力,到頭來語文水平卻不高。語文水平低下不但影響其他課程的學習,即使是語文課本身也學不好,很多不閱讀的學生在低年級時通過用功,語文成績還不錯,但死記硬背之下的好成績不過是“虛胖”,隨著年級增長,越到後來越力不從心。

“小語文”和“大語文”

1.必須建立“大語文教育”概念

為了說清楚這個事情,我認為有必要區分一下關於語文學習的兩個概念,我把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文字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的教育稱為“大語文教育”,把僅僅圍繞課本和考試進行的語文教育稱為“小語文教育”。大語文教育著眼的是能力和素質,小語文教育若眼的是考試成績。

大語文教育遠遠高於並大於小語文教育,小語文教育不過是大語文教育的一部分。學好大語文。小語文自然差不了;學不好大語文.小語文最終也不可能學好。

這些年來,很多人之所以在語文學習上對兒童有錯誤引導,在於概念不清,把學“語文”理解為學“語文課本”.以小語文教育代替大語文教育,甚至把大語文教育和小語文教育對立起來。具體表現就是忽略閱讀,只是死摳語文課本——很多教師和家長為了孩子能學好語文課本。甚至不允許孩子讀課外書。這樣的觀念,讓語文教育走入死衚衕。

“小語文”和“大語文”

2.必須有豐富的課外閱讀

小語文教育之所以無法完成語文教育的重任,是因為語文課本的文字體量太小,又大部分是短篇白話文,從小學到高中,所有語文調本加起來,文字總量還不及三部長篇小說。想要通過這麼少的文字獲得良好的語言駕馭能力根本不可能,哪怕對每一篇課文都掰開揉碎地講, 也無濟於事。葉聖陶就曾說“語文教材無非是一些例子” .這是對語文課本比較中肯的評價。

著名學者錢理群說:“學好語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閱讀。”錢先生這裡說的學好語文即是大語文教育。有一個事實可以證明錢先生的論斷:所有傑出的作家以及各行各業出類拔萃的人,他們談起自己的成長,十有八九會提到大量閱讀帶來的益處,即他們都是大語文教育的受益者。迄今為止,我們幾乎看不到一個人說他的成長歸功於小語文學習。

“小語文”和“大語文”

所以,學“語文”不要光學“語文課本”,必須要有豐富的課外閱讀。當然,並不是只要閱讀就一-定會有好的考試成績,因為考試也是件複雜的事,很多因素會影響成績。但如果沒有閱讀,卻可以肯定地說語文一定學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