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天使投资A轮、B轮、C轮投资,上市后股权是怎么分配的?

嘿时间都去哪了


我创业多年,也接触过不少投资人和投资机构,融过几轮资。回答一下你的问题,大家可以关注我,我会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创业经验。



股权分配其实还是取决于创业团队和各资方的博弈,很多时候是通过协商解决。作为创业者前期最主要的是把握主动权和控制权。资方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不安全感。例如会通过各种手段来稀释资方股份,也有可能新进的资方想办法踢掉前面的资方。

种子轮

对于很多小创业公司,如果融资太少,会定义为种子轮。一般情况下,种子轮的投资人占到比例不超过15%。金额一般是30-100万,往往会是个人投资者,给创业人一个启动资金。

天使轮

从天使开始就应该按照专业的投资方式进行约定。一般情况下,天使轮占比不要超过20%,团队占比65%,预留15%作为后期的合伙人加入而留的股权池。这个时候创业团队会被要求股权成熟期,约定年限,或者直到上市解除。



A轮、B轮、C轮...

到了后面的一轮一轮进去,前面的股份会被相对应的稀释。一般能迈过B轮的都是非常不容易,算是进入最后胜利者的圈子。这个时候,如果前面的投资人愿意折现,后面的投资人也觉得值得,就会以一个估值的折扣价进行交易。

一般创业团队也会从B轮开始套现一部分,这个要跟投资人商量。解决一些个人经济上的困难。投资人可以理解的话,适当折现几个点给投资人也没问题。一般做到B轮以后,创业团队的股份我不会很多了,不过尽量保持住51%的线。这样会有一定的控制权,控制权没把握住的话,很容易在后面资方“打架”的情况下,牺牲掉创始人,直接由资方派人接管。这样创始人可能人财两空。

上市IPO

能走到上市的地步了,就已经是人生赢家了。这个时候创始人的股权已经非常少了,大部分股权都在资方手上,这个时候大家都有利可得了。多的情况下,可能有十几二十个股东,因为B轮开始就会有很多跟投的公司。这个时候会有专业的审计,也会根据协议做股权调整,到了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结果就正式IPO了。IPO后有个禁售期,只有时间到了,解禁后才能出售自己手上的股票。



总之,股权具体多少是要根据自身情况去做协商博弈的,并没有一个确定的规定。

如果需要股权分配相关的文档,请关注我以后私信索取。这里有最全的股权比例分配技巧。


小渔的创业信条


简要来说,就是看每一轮公司的估值以及投资方的金额,决定各股东的股权比例情况。

举例来说,甲创立了公司,拥有公司100%股权。随后公司开始不断发展,并经历了数轮融资。以下的估值全部指的是投后估值(即等于该轮投前估值+该轮新进投资额)

1、天使轮。投资人乙对甲的公司比较感兴趣,愿意按估值1000万的价格,投资100万,占股10%,此时股权结构:甲90%,乙10%

2、A轮融资。投资人丙按照5000万估值投资公司500万,占股10%,完成该轮融资后公司股权比例为:甲81%,乙9%,丙10%;

3、B轮融资。与上面的情况类似,不过这回估值时,投资方丁按照PE(市盈率)倍数15倍对公司进行估值。假设公司此时每年净利润1000万,那么估值为投后估值1.5亿元,此时投资方丁投资1500万,占股10%,完成B轮融资后,公司股权比例为:甲72.9%,乙8.1%,丙9%,丁10%

后续融资也是同理,按照公司的估值和当时投资方的出资,可以计算出公司完成每一轮融资后的股权结构。

以上为简化的解释。在实际操作中,将会涉及公司的期权池建立、对赌、债转股等各种事项,导致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变化,需要具体分析。


Mike思维


都属于股权投资,公司上市后仍然是按照所持有的股权比例进行股权分配。

A轮、B轮、C轮投资的区别:从顺序来看,时间依次排列。A轮的最早,这个时期的企业属于创业期,规模小,企业的经营业务都不是很清晰。比如,可能一个拿着一个创意项目,连公司的没有,就去融资。这个时候公司的估值就会比较低,投资人可以拿小笔的资金就可以占很大的股份。但是这个时候的风险是较其他阶段投资风险是最大的,投资失败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

其次是有了一定经营基础的,业务处于上升期的公司,这个时候入资的风险相对创始期较小。公司已经成规模,投资人的入资方式分为老股转让和增资两种形式。老股转让,即原股东将其吃有的股份转让给投资人,增资市值投资人在原注册 资本的基础上进行增资,提升公司的资本金,原股东的持股比例会被稀释。购买价格,一般是双方商定,比如净资产100万,投资公司溢价进入。简单举例,原股东是1元一股的,新入股东可能会是5元一股,这都需要根据公司的净资产、估值以及双方商谈来确定。

公司成熟期,投资人这个时间进入风险就会相对较低了。也就是俗称的D、E、F轮。这个时期的公司的特点是,公司规模比较大、发展稳健成熟,投资人入股的价格比较高,而且需要大笔的资金。


投资小咖007


回答这个问题我想以大家都知道得的ofo小黄车融资过程举例

我们日常看朋友圈,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

“ofo完成了E2-1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8.66亿美元”、“某某平台宣布获得了B轮融资,融资额度为3.75亿元”……

那么,ABCDE轮融资究竟是个什么概念?种子轮、天使轮又是怎么回事?它们之间又有些什么区别呢?

实际上,融资轮次并没有太严格的定义。简单来说,是这样划分:

1、种子轮:

项目仅仅只有一个概念,靠刷脸融资。

2、天使投资(AI):

天使投资所投的一般是初创早期的项目,公司有了产品初步的模样(原型),有了初步的商业模式,积累了一些核心用户(天使用户),甚至有些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产品和商业计划,这个时候一般就是要找天使投资人、天使投资机构了。

天使投资是风险投资的一种,投入资金额一般较小。投资量级一般在100万RMB到1000万RMB。最初的天使投资人简称3F,即Family、Friends、Fools,天使投资一般在A轮后退出。

3、A轮融资:

公司产品有了成熟模样,开始正常运作一段时间并有完整详细的商业及盈利模式,在行业内拥有一定地位和口碑。此时,公司可能依旧处于亏损状态。

资金来源一般是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VC),投资量级一般在1000万RMB到1亿RMB。

4、B轮融资:

公司经过一轮烧钱后,获得较大发展,一些公司已经开始盈利。商业模式、盈利模式没有任何问题,需要推出新业务、拓展新领域,因此需要更多的资金流。

资金来源大多是上一轮的风险投资机构跟投、新的风投机构加入、私募股权投资机构(PE)加入,投资量级在2亿RMB以上。

5、C轮融资:

公司已经发展到非常成熟的阶段,已经开始盈利,行业内基本前三把交椅,离上市不远了。这轮除了拓展新业务,也有补全商业闭环、写好故事准备上市的意图。

资金来源主要是PE,有些之前的VC也会选择跟投。投资量级:10亿RMB以上,一般C轮后就是上市了,也有公司选择融D轮,但不是很多。

6、D轮、E轮、F轮融资:

C轮的升级版。


财经鸠摩智


每个公司的融资历程都差异很大,所以股权分配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1. 公司早期股权比例,假设有两个合伙人,合伙人甲持股60%,合伙人已持股20%,另外预留20%作为期权池,留个后续可能要加入的高管。期权池的股权一般先由创始人代持。


  2. 公司预留期权池给高管和贡献比较多的员工几乎成为惯例,投资机构在投资一个创业公司之前,为了避免股权比例被稀释,都会要求先设期权池。

  3. 投资机构投资公司时,一般有两种持股方式,一种是公司增发股份,如投资前公司章程约定股份是1亿股,现在增加2500万股给机构投资人,合计1.25亿股,新投资人持股20%。另一种是购买其他股东的老股,比如合伙人甲出让15%,合伙人乙出让5%,合计20%给机构投资人。但大部分采用的形式是第一种。

  4. 所以计算股权如何分配,特别是新的投资人进来后如何分配股权,不是你出让一点股份,我出让一点股份,而是增发股份。如增加2500万股后,合伙人甲的持股比例为6000万/12500万=58.5%,合伙人已持股比例为2000万/12500万=19.5%。

  5. 一般到公司后面轮次的融资,如B、C、D轮等,之前的股东可以选择在新投资人进来时全部或部分退出,如在进行C轮融资时,天使投资人持有10%的股份,希望减持一半的股份,新的投资人同意后可以先购买天使投融人出让的5%的股份,公司再为其增发部分股份。


  6. 创始团队变现,和早期投资人的变现方式类似,在新投资人投资公司时,说明早期创始团队希望将小部分股权变现。如果团队和业务发展比较稳定,一般投资人都会同意。变现方式为将创始团队的小部分股份转让给新股东,或者其他老股东。

  7. 反稀释条款,因为公司的融资方式为持续增发股份,每位股东持有的股份数量总体不变,即分子不变,分母持续增加,所以早期股东的持股比例会不断降低。一般投资人在投资时会要求增加反稀释条款,即每有新投资人进入时,他们可以按照约定的价格跟投,保持一定的持股比例。



熵书田海


这位朋友的问题涉及到创业公司的很长一段的发展历程,从天使投资到C轮投资,若是发展快速的话,也需要一两年,若是发展慢的话,可能需要十几年。上市后股权的分配则与每一轮投资中股权的分配息息相关。那么,就得从头说起。

为了能够解释的通俗易懂,我就给大家用举例子的形式吧。

创始人A创立了一家创业公司,项目很好,很有市场,发展潜力很大,但是创始人A缺少资金去支撑公司的快速发展。为了抓住机遇,A找到了天使投资人B,B给A的公司投资,同时B要求获得A的公司的股权。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B投资多少钱,给B多少股权?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对A的公司进行估值的问题。

估值问题一定要注意,先对A的公司进行估值,而后再根据估值以及天使投资人B投入的资金占估值的比例进行股权分配。

那么该如何估值呢?其实估值的方法有很多,有些甚至需要进行数学模型的运算。当然,也有较为简单的估值方法,在此主要说股权分配方面的事,估值就暂且略说。经过创始人A的一番估值,最终与天使投资人B达成一致,同意将A的公司估值为1000万元人民币,这个时候B决定投资200万人民币,于是B就拥有了20%的股权,创始人A手里还剩80%的股权。

那么同理,A轮、B轮、C轮的融资也是先估值,然后再根据投资方的投资金额分配相应的股权。

随着A的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他们迎来了A轮融资,创始人A决定拿出20%的股权去融资。这个时候,公司估值为5000万人民币,投资方C想了一下,决定投资,于是C投资1000万人民币,并获得了20%的股权。那么,创始人A和天使投资人B手里还剩多少股权呢?当然会被稀释,经过这次稀释后,创始人A还剩64%的股权,天使投资人B手里则还剩16%的股权。B轮融资,C轮融资则是同理。

到了IPO上市后,股权分配大致如此过程。但其实,在现实操作的过程中会十分的复杂,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协议,具体情况还需要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一支神笔咨询


股权分配本质上取决于创业者和资方的博弈,并没有固定的制式解决方案。

创业者需要、渴望资金,但自己的控制权一般是轻易不会让出的;

资方掏的是真金白银,那如何保障自己的投资收益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双方的博弈了。

种子轮

种子轮没有明确的定义。

但一般泛指最初期的融资。

一般特征是融资比例较低、资金规模较少。

但同样,这个时候的风险和收益比也是最大的时候。

天使投资人更多是个人,一般专业的投资机构较少介入。

主要还是不确定性因素太大。

而小金额的投入很多专业机构也不屑于浪费时间、精力。

天使轮

这一轮也是最考验创业者和投资人的。

相比于上一阶段,这一轮的时候企业的发展模式、盈利方向、市场规模一般都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

对于创业者而言,资金的需求虽然依然迫切,但可选择余地较多。

同时也要为自己或团队以及后期可能的融资留下余地。

而对于投资人而言,在风险已经可以量化的情况下,这个阶段投资的性价比是最高的。

当然也就会在这个阶段希望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如果创业者项目足够优质,这一阶段的结果比如是按自己所愿;

反之相比于上一阶段的出让,这一阶段的出让很有可能会丧失主动权。

另外,这一阶段一般会对创业者提出具体的投资要求,比如多长时间盈利、IPO、流水多少、份额多少、回购条件等等。

拟IPO

这一阶段和天使轮并没有太多区别或者说界限并不是那么清晰。

有的公司天使轮C轮结束可能就准备上市了,

但有的公司融到F轮上市依然遥遥无期。

本轮的核心是目的性很强为IPO服务。

比如持股比例上的要求、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天使轮投资者退出、创业者(团队)部分变现等等。

因为IPO并不是一定会成功,但前期不管是创业者还是天使轮的投资人,有些是需要退出或者变现部分。

基本上能走到这一轮的,对于创业者而言,变现部分股权实现财务自由基本上没有问题。

而种子轮的投资人也肯定实现了账面上投资翻倍。

唯一的问题是什么时候通过上市达到最终的变现。




Tooz説


大家好,我是一个讲商业的小哥哥。作为一名财经领域的原创作者,在这里我想简单的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可以对您所帮助。

首先我认为股权分配其实还是取决于创业团队和各资方的博弈,很多时候是通过协商解决。作为创业者前期最主要的是把握主动权和控制权。资方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不安全感。

其次对于很多小创业公司,如果融资太少,会定义为种子轮。一般情况下,种子轮的投资人占到比例不超过15%。金额一般是30-100万,往往会是个人投资者,给创业人一个启动资金。

最后从天使开始就应该按照专业的投资方式进行约定。一般情况下,天使轮占比不要超过20%,团队占比65%,预留15%作为后期的合伙人加入而留的股权池。这个时候创业团队会被要求股权成熟期,约定年限,或者直到上市解除。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我会定期的发表一些和财经相关的文章,谢谢!


一个讲商业的小哥哥


早期融资通常包括种子轮、天使轮、A轮融资。

种子轮:通常没有团队,只有一些想法。一到两个创始人,需要一笔钱来验证他们的想法是否能变成现实。通常投资额不会非常高。一般来说,这个阶段的融资主要来自个人存款、家庭资助、朋友借款、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一些创客平台来为你提供相应的支持。此时公司估值一般不会太高。一般种子轮只有“故事”投资机构很少会这么容易为这些“故事”来买单。因此,你可能需要做出一些原型机来说服他们,这就进入了下一个轮次天使轮融资。

天使轮:通常来说,天使轮也是项目比较早期的启动资金。通俗一点讲,就是你想到了一个好项目,又找到了几个兄弟一起干,结果发现都没钱。

通常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原型机,测试市场对这个项目的接受程度。这个时候有人来给你投个几百万,让你启动这个项目。是不是有点久旱遇甘露的感觉,这个投资人就像天使一样。所以,这种类型叫天使投资。国内代表性的天使投资人有徐小平、薛蛮子李开复等。也有一些机构例如天使湾、创新工场等。

A轮:当你找到了启动资金以后,无论是天使投资人的钱还是自己筹的钱,项目开展起来了。比如你做了一个共享单车的项目,做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单车一直在投入,用户也在增加,可是手上的钱不够了。可能再过几个月,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这个时候你有多着急。因此你需要在产品出来以后,对模式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需要继续往下推进的时候,就要去找更多的钱了。这个轮次是在天使轮以后,大家习惯叫A轮融资。也有一些公司会用pre-A,来表示这一轮钱不够多,后面再做一个A轮的融资。A轮知名的投资机构有IDG和红杉中国等。

2、中期融资

B轮:产品投放市场,获得可观收益。相关运营数据也拍起来了,用户也开始快速的增加了,这个时候你想扩大投入。还是以共享单车举例,你发现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了,大家也都拿到了钱,开始加速扩张。这个时候你就又需要引入投资了,主要用于运营和推广的成本,以及人力的扩大。B轮是一个很重要的门槛,很多创业公司都是因为没有成功做到B轮,而资金链断裂而死掉。当然过了B轮也不一定安全,创业始终存在变数。这个时候BAT等互联网巨头会关注到你的项目,你可能要开始考虑站队的问题了。C轮:如果能成功拿到C轮,真的是要恭喜了!已经超越了大部分的创业公司,这个时候你离人生巅峰越来越近了。C轮融资主要目的是企业拓展新业务,不全商业闭环,为上市做准备。C轮主要是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快速的拉用户,甚至开展补贴大战,这在共享经济里面比较常见。C轮的公司都是投资机构非常看好的,他们希望你的公司成为独角兽,或者是行业里面的第一和第二名。如果是一个移动互联网的创业公司,这个时候多半你已经站队了。目前的情况,通常是在腾讯和阿里中间选一个。背靠金主和流量,你的事业要开始加速了。

一般来说企业,完成C轮融资,如果成熟的商业能力,并且拥有持续产生盈利的能力。就可以直接上市。但可能我们经常还会听到D轮、E轮、F轮融资。而且融资额度都大的惊人。并不是说融资轮次越多企业越成功。因为企业在达到上市标准之前一直需要资金来不断完善商业模式,以达到持续盈利,最终达到上市的目的。当然,也不能说融资轮次越多企业约不好,因为毕竟那么大的融资额愿意有人买单本身就证明企业还是有实力的。根据2017年数据,进行过C轮以上的融资的企业有76家。独角兽(估值超过10亿美元)企业比例高达22.4%。其中就包括链家、柔宇科技、快手等。投资的轮次当然也和企业的商业模式和产品性质有一定的关系。

3、后期融资

经过多轮融资后,当企业具有了持续盈利的能力,就将进入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也就是首次公开募集,是比较典型的后期融资,在IPO之前创业公司绝大部分都已经开始盈利了,而且通常也是市场上的第一、二名,或者是细分行业的领导者。如果是TO C的平台,那么一般已经为众人所知晓。

IPO也就是所谓的上市,对创业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众多私募股权投资的重要退出方式之一。几乎所有的创业者都对上市敲钟梦寐以求。公司能够上市,创业者也就走向人生巅峰了,通常也都会财务自由。

一般来说,在IPO之前会有pre IPO是为了保证IPO能够正常进行,作为IPO前的粮草弹药的准备。这个时候会有券商、投行以及大的投资机构介入,帮助做上市的相关工作。

小编为大家找到了一段介绍上述内容的视频,作为这一小部分的总结:天使投资、VC(风险投资)和PE(私募股权投资)又有什么区别?

1、天使投资

1)天使投资的定义

天使投资就如我们上边所提到的,是企业创业初期的投资轮次。公司初创、起步期,还没有成熟的商业计划、团队、经营模式,很多事情都在摸索,所以,很多天使投资都是熟人、朋友,基于对人的信任而投资。

2)天使投资的作用

天使轮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测试标的公司的项目是否可行,帮助其完善技术和产品,同时完成市场的测试。而天使投资的资金主要就是为这些测试买单。该轮次的投资有一个戏称的法则,就是3F法则。即family 、friend、fool。也就是说,创业者创业初期的天使资金主要来自于家人、好友、傻瓜,最后的fool傻瓜其实是真正的天使投资人,他们把钱投资给可能是素不相识的人,尽管他们的公司刚刚起步甚至仅仅只有一个创意。所以,在外人看来,他们与傻瓜无异。

3)天使投资的特点:

1)天使投资人一般是事业比较成功的个人,所以一般的天使投资,基本都是个人行为,或者是一些小的投资公司运作;

2)投资的金额不限,可能只有20万,也可能是几百万,要看投资人的实力和投资项目需要的钱;一般天使投资的资金来源,都是个人募集或者就是投资者本人在工作中的收入;

3)天使投资往往进入初创期的企业,这些钱更多是鼓励创业者敢于创新,并用来创立盈利模式。同时在模式不成熟之前,用于支付创业者工资,促成其坚持下去;

4)天使投资一般都会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并会做到密切的监督,当然这个不是坏事,毕竟能做天使投资的人,对怎样创立企业,怎样建立模式会有更多的经验和办法;

5)天使投资的退出机制,一般是模式成熟了,就卖给VC或私募基金,毕竟作为投资,就不可能陪你玩到最后。

2、VC风险投资

1) 风险投资定义

风险投资VC(Venture Capital)又称为"创业投资"是指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是以高科技与知识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的创新产品或服务的投资。

风险投资在创业企业发展初期投入风险资本,待其发育相对成熟后,通过市场退出机制将所投入的资本由股权形态转化为资金形态,以收回投资。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分为融资过程、投资过程、投后管理过程、退出过程。

2) 风险投资的作用

风险投资是企业成长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融资功能:风险资本为创新企业提供急需的资金,保证创业资金的连续性。

②资源配置功能:风险资本市场存在着强大的评价、选择和监督机制,产业发展的经济价值通过市场得以公正的评价和确认,以实现优胜劣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③产权流动功能:风险资本市场为创新企业的产权流动和重组提供了高效率、低成本的转换机制和灵活多样的并购方法,促进创新企业资产优化组合,并使资产具有较充分的流动性和投资价值。

④风险定价功能:风险定价是指对风险资产的价格确定,它所反映的是资本资产所带来的未来收益与风险的一种函数关系。投资者可以参照风险资本市场提供的各种资产价格,根据个人风险偏好和个人未来预期进行投资选择。风险资本市场正是通过这一功能,在资本资源的积累和配置中发挥作用的。

风险资本市场是一个培育创新型企业的市场,是创新型企业的孵化器和成长摇篮。风险投资是优化现有企业生产要素组合,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催化剂。

风险投资不同于传统的投资方式,它集金融服务、管理服务、市场营销服务于一体。风险投资机构为企业从孵化、发育到成长的全过程提供了融资服务。

风险投资不仅为种子期和扩展期的企业带来了发展资金,还带来了国外先进的创业理念和企业管理模式,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创业难题,使很多中小企业得以跨越式发展。

3)风险投资的特点我们可以总结为一下几点:

①多为投资机构参与;

②投资金额多在1000万RMB以上,多的也有几家VC联合投上亿的,前几年VC以美元投资比较多,最近几年人民币投资也在逐步增加。VC的资金来源,大多是利用国外的投资基金为主,中国本土的资金用于VC的近年也开始增加;

③VC投资的企业,一般是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也就是说,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盈利模式后,他们才会介入;

④VC一般都不参与公司管理,对企业经营团队要求很高;

⑤VC的退出机制:卖给私募基金或者上市的方式在中国比较多,在美国则企业兼并的形式退出的占大部分。

3、PE私募股权投资

1) 股权投资定义

股权投资PE(Private Equity)通常叫做私募股权投资,是通过私募形式对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广义上的PE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发展期、扩展期、成熟期等各个时期的企业进行投资。

狭义的PE主要指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并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成熟企业的私募股权投资,主要是指创业投资后期的私募股权投资部分,而这其中并购基金和夹层资本在资金规模上占最大的一部分。

国内多数股权投资基金更偏向于广义的股权投资,多数并不会对公司直接控制,只是对公司进行价值投资。一定时间后以并购、上市等方法退出。如果非要区分VC和PE的话,应该就是PE更加倾向于投资后期较成熟的企业,而VC倾向于中前期的项目。而在国外,则股权投资更多表示狭义的股权投资,也就是一类特殊的基金,并购基金。

2)并购基金

并购基金是专注于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的基金,其投资手法是,通过收购目标企业股权,获得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然后对其进行一定的重组改造,持有一定时期后再出售。

并购基金与其他类型投资的不同表现在,风险投资主要投资于创业型企业,并购基金选择的对象是成熟企业;其他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控制权无兴趣,而并购基金意在获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并购基金经常出现在MBO(Management Buy-Outs,管理层收购)和MBI(Management Buy-Ins,管理层换购)中。

所谓MBO(管理层收购)就是:公司的管理层通过借贷融资或股权交易收购在职公司的行为,实现从管理者变成所有者的过程。

而Management Buy-Ins(管理层换购)是指:专业的外部管理团队通过借贷融资或股权交易取得公司的控制权。


兴业聚金


不邀自来!

题主的问题想必是想了解在融资过程中,创业公司的股权结构变化方面的内容。

先纠正一点,创业公司上市后,一般情况下公司的股权(这个时候表现为股票)是可以自由流通的,当然限制流通的股份除外,此时就没有必要谈股权分配的问题,因为市场在其主导作用。

回到问题本身,创业从启动到上市,中间或许会经过许多轮的融资,在各个不同的融资阶段对外部投资人的需求并不相同,融资所需的资金和相应出让的股份也并不相同,而且不同的公司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

有些公司在发展的过程经历了N多轮次的融资,比如“某客”据说融资已经到了G轮,按照字母顺序算下来,再加上中间可能的“+”“-”轮,差不多十几轮了吧,但依然没能上市。

还有些公司本身属于大集团内部孵化创业,从发展初期到成熟期,一路坦荡,临到上市前才做了一轮Pre-IPO融资。

虽然不同的公司在融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大体来说,不外乎以下几个阶段:

1、种子轮/天使轮

“种子轮”、“天使轮”,一般指的是创业公司起步前或创立之初拿的那轮融资,实务中,并没有严格的区别。如果硬要区别的话,那或许估值的差异是个很大的区别:种子轮估值不超过2000万,天使轮估值可能达到5000万以上(对于这个说法,我本人不是特别赞同)。

不管叫什么名字,作为创业公司第一轮融资,出让的股份多少要根据公司当前的估值、公司在未来一个阶段内对资金的需求以及与投资人的谈判等综合因素决定。

举个栗子:假设创业公司打算融资300万,用于公司未来1年内的经营,1年后将再次启动下一轮融资。此时,若与投资人沟通的公司投后估值为3000万,那么出让10%的股份就可以。但,如果估值只有1500万,而创业团队仍希望拿到300万的资金,那么可能就要出让20%的股份。

建议:对于创业公司的第一轮融资,建议出让的股份不要高于20%。

理由也非常简单,就是避免过早的丧失公司的控制权。核心创始人如果在融资前拥有70%的股份,如果首轮融资出让30%的股份,那么核心创始人所持股份比例就下降为49%,已经没有了绝对的控制权。

2、VC阶段

VC,这当然不是说维生素,而是“创业投资”或“风险投资”阶段,大家通常说的A轮、B轮、C轮....,还有所谓的A+轮、A-轮(即A轮前后进行的融资),实际上都可以划为VC阶段。

在这个阶段,创业或许会做2-3轮的融资,引入的投资人,可能是新的投资机构,也可能是原投资人,因此,在融资的过程重要尽量避免被投资人掌控创业公司的情况发生。

建议:对于VC阶段的融资,同样要结合公司的估值、公司的资金需求等因素来衡量,特别是注意保持对公司控制权的控制,最好每次融资出让的股份不高于10%(5%、8%都可以),最高不要高于15%。

3、PE阶段

进入PE阶段的融资,往往公司的估值规模已经非常大了(几亿估值、十几亿估值都是很正常的水平),对资金的需求也较多,但因为估值较大,出让的股权就相对较少了。

举个栗子:公司估值20亿,如果只需要1亿的资金,对应出让的股权也只要5%。

由于前面经过了几轮的融资,创业公司的股权结构也相对比较分散,一般情况下核心创始人仍用于相对控制权,出让5%的股权对于创始人团队来说应该威胁较小(如引入的新的投资人,股权结构将更加分散,威胁自然更低)。

建议:对外融资,出让的股权比例不高于10%。

4、Pre-IPO阶段

由于政策监管等因素,Pre-IPO阶段的融资是公司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这轮融资可能需要较多的资金,或是用于扩大生产经营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提高上市成功的可能性,或是用于上市所要花费的大量费用等等。

但同样,因为此时的估值较大,数十亿,百亿估值的公司都也正常,所以出让的股权依然不会太高。

对于一般估值在10亿以内的公司来说,出让的股权比例建议不要高于10%(5%就更好,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