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縱橫中東戰場40餘年:一代傳奇飛毛腿導彈

飛毛腿導彈是蘇聯在冷戰期間研發的一種戰術彈道導彈,廣泛出口到第三世界國家。飛毛腿這個名字來自於北約命名,蘇聯自己則命名為R-11(早期版本)和R-17(後期版本)導彈。

從1973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經歷了兩伊戰爭、兩次車臣戰爭、利比亞內戰、敘利亞內戰,到2015年的也門內戰,飛毛腿導彈一直在中東地區表現活躍,跨度達到40多年。

縱橫中東戰場40餘年:一代傳奇飛毛腿導彈

飛毛腿導彈

1957年,最早的飛毛腿導彈A型就進入蘇軍服役,該導彈最大的特點在於發動機。飛毛腿導彈的發動機簡化了V-2火箭的多艙室設計,使用了防振擋板來防止燃料的間歇性燃燒,成為了蘇聯導彈採用這一技術的先驅。

縱橫中東戰場40餘年:一代傳奇飛毛腿導彈

飛毛腿導彈

飛毛腿導彈使用單級液體燃料引擎,長度11.25米,直徑880毫米,重量範圍從4.4噸~6.5噸(根據不同型號),射程範圍180~700公里,命中精度從A型的3000米到D型的50米。可以攜帶傳統高爆彈頭、5~80千噸當量的核彈頭和化學武器彈頭,最大速度達到5馬赫。

縱橫中東戰場40餘年:一代傳奇飛毛腿導彈

飛毛腿導彈

飛毛腿導彈曾經出口到保加利亞、阿富汗、捷克斯洛伐克、東德、匈牙利、伊拉克、波蘭、羅馬尼亞等11個國家,目前還在阿爾及利亞、亞美尼亞、古巴、剛果、埃及、伊朗、敘利亞、越南、也門等13個國家的軍隊中服役。

縱橫中東戰場40餘年:一代傳奇飛毛腿導彈

飛毛腿導彈

在兩伊戰爭中,伊朗和伊拉克都使用飛毛腿導彈攻擊對方的後方城市。很快,雙方的導彈庫存就告急,兩大土豪在國際軍火市場上大肆採購。1986年,伊拉克就從蘇聯引進了300枚飛毛腿導彈。到了1988年,由於在正面戰場上陷入僵局,兩大土豪又採取使用飛毛腿導彈襲擊城市和平民的恐怖戰術。在這段時期,伊拉克總共發射了189枚飛毛腿導彈,大部分落在德黑蘭,造成伊朗死亡2000多人,6000多人受傷。在德黑蘭引起了巨大的恐慌,這座1千萬人口的城市有四分之一的人逃離。伊朗也不甘示弱,發射了70多枚導彈,大部分落在巴格達。

縱橫中東戰場40餘年:一代傳奇飛毛腿導彈

飛毛腿導彈

在海灣戰爭中,聯軍把伊拉克的飛毛腿導彈看作重大威脅。伊拉克總共發射了88枚導彈,其中46枚攻擊沙特,42枚攻擊以色列。美國空軍在伊拉克西部和南部邊境反覆搜索,獵殺飛毛腿導彈。但是伊拉克導彈部隊已經化整為零,藏身於涵洞、高架橋下,採取打了就跑的戰術。伊拉克導彈部隊把發射準備時間從90分鐘縮短到半小時,一旦完成發射,立刻把發射架隱藏起來,成功的避開了聯軍的空中搜索。

縱橫中東戰場40餘年:一代傳奇飛毛腿導彈

飛毛腿導彈殘骸

飛毛腿導彈的機動性使其可以自由的選擇發射地點,極大的增強了戰場生存性。聯軍對伊拉克導彈部隊的打擊效果並不理想,儘管聯軍宣佈摧毀了伊拉克100多部導彈發射架,但是沒有一個戰例獲得證實。戰後,聯合國特別委員會發現伊拉克還有60多枚飛毛腿導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