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再见,石龙区

小最最在平顶山生活了十几年了,但说起对石龙区的印象,还停留在身边人偶尔谈起以及百度百科里。

当自己真正走进石龙区,才发现,Ta现在的真实面貌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再见,石龙区


石龙区距离市中心大约52公里,驾车前往大约花费一个小时。9月7日是个阴雨天,我们出发了,探访石龙区。

石龙区/西区

昔日无限繁荣,矿产资源丰富

“石龙区,原名西区,位于平顶山西部,距市区52公里,西南与鲁山县毗邻,东南与宝丰县接壤,总面积37.9平方公里。”百度上是这样介绍的。也有新闻这样描述:石龙区总面积37.9平方公里,有煤面积达28平方公里,原煤储量3.3亿吨,是平顶山市三大煤田之一。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随便挖个洞,就能掏出煤来,换取大把的钞票。

石龙区是平顶山市4个市辖区之一,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平顶山西部远郊以煤炭产业为基础的工业区。


再见,石龙区


韩庄矿·赵宁摄

石龙区在建区前历史上无独立县级行政建制。军营沟、竹茂村、杨庄、庙底4个自然村建区前属鲁山县管辖。其余23个自然村,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前属汝州管辖;1475年复置宝丰县,辖区属宝丰永宁乡管辖,清初又划归汝州余屯里;1935年12月,在插花地划分时大营镇划归宝丰县管辖,境区属大营区。1960年1月撤宝丰县,5月,平顶山市人委设立韩庄矿区等5个城市人民公社,境区属平顶山市韩庄矿区城市人民公社,是历史上第一个县级行政建制。1971年5月设立西区,辖鲁山1个大队,宝丰10个大队,共27个自然村及其地域上各驻区企业。1997年12月18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平顶山市石龙区,辖原平顶山市西区行政区域。


再见,石龙区


韩庄矿·赵宁摄

岁月沧桑,繁华落尽,随着高庄矿、大庄矿、韩庄矿等一系列煤矿,在当前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的大潮中,纷纷退出了煤炭开采舞台后,石龙区的主城,未免显得有些秋风萧萧。


再见,石龙区


还没进到石龙区的地盘呢,大老远就看见了这块门楼牌坊。赫然可见“鹰城新区”四个大字,足以表示石龙区也曾备受宠爱。

这城市那么空

回忆很浓,城市很空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昌茂大道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人民路


再见,石龙区


龙湖广场

即使行走在城央,也能感受到这座城池的空荡荡。

人民路

唯一主干道,机关单位多坐落两旁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人民政府、检察院、法院、财政局......大多数的政法机关单位坐落在人民路两旁。打听当地人,也说,人民路也是这个西区里唯一的主干道。

居住小区

想在这里出生,也想在这老去

我们在石龙区所见的几个小区,和在市中心所见的小区都不一样。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很静,甚至会有点清冷。好似在这里的时光都很慢。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龙祥苑小区,和市区的一些老家属楼相比,小区的楼体好像算不上老旧,走进小区大门,便可见在楼前的空地上,被居民精心种上了常见的蔬菜,黄瓜、豇豆、茄子...小区对面的房梁都被藤蔓遮着了,在这里的生活该是慢的,悠闲的,每天的日子都是静悄悄的,不争不抢不浮不躁。


再见,石龙区


观湖佳苑,着实是个好名字,也是观湖的好地方,与龙湖仅一路之隔,据路人介绍说,这个小区更多安置了一些塌陷区的居民。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永基龙湖华苑,才不过下午两点,小区门口的很多店已是大门紧闭,看起来像是很久没有人经营的样子,但会不会是因为天气阴雨早早打烊,小最最不得而知。

美食故事

幸存的石龙区老味道

这次来其实很想探究一下他的美食,作为一个区,至少也应该像宝丰鲁山郏县那样,有自己独有的地方特色饮食文化。我们带着期待而来,却得到了令人失望的答案。


再见,石龙区


看招牌以为是家老店,然而不过经营了两三年。临近中午时分,难得遇到一个路过的大爷,他告诉我们,有家米线店在石龙区开了很多年了。


再见,石龙区


就是这家“

铃铃米线店”了,开业于97年10月,至今21年,没有迁过位置,也没有分店。店里只有一对看起来像是母子的两个人在经营。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李老板告诉我们,自己家算不上特色,就是一个老传统老口味吧。以前石龙区繁荣,焦化厂有五六千人,店没装上招牌,每天的生意都非常好,现在矿区不景气,年轻人都去外地打工了,特意装上了招牌,生意却清淡了。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尝一尝他们家的招牌米线和热干面,浓浓的芝麻酱味道,入口香浓。吃饭的刘先生告诉我们,在这家店吃了很多年了都吃习惯了。


再见,石龙区


铃铃米线店旁边,是一家招牌很旧的砂锅面,没有肚子去品尝了,便也不知其况味。


再见,石龙区


几个初中生模样的女孩,可能是吃过饭后在店门口的台阶上闲坐玩闹。

市井买卖

无论新商场,还是老市场,都是生活

人民路的东侧有大广场,西侧有综合市场,一座城市大体的繁荣,多体现于购物和消费场所的升级变迁吧。


再见,石龙区


百盛购物广场,据说是石龙区最大的购物商场,只有一层,但品类还算丰富。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商品种类齐全,摆放拥挤却有序。但显然,顾客并不多。


再见,石龙区


石龙区综合市场,主要是以经营生活日杂为主。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米面粮食、新鲜时蔬、柴米油盐等应有尽有,或许生活在这里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来这里买菜买吃喝生活的各种必备。

龙湖公园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龙湖公园对于石龙区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应该是市民休闲的最好去处,当地人亲切的称之为“小西湖”。亭台楼阁,湖畔垂柳,景致还算丰富,重要的是这里真的有一条石龙。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龙湖的建设也有十多个年头了,它是在石龙区经济正繁荣时建造的,其意在提高防洪标准以图平安,美化环境以求娱民,扩大库容以敷工农之需用,增添景观以擢城市之品位。


再见,石龙区


上图:文化石龙

再见,石龙区

漫步在龙湖,潭云闲影,几许感慨,这一则清水,也让整个西区有了几分灵性。


再见,石龙区


小雨淅淅沥沥,湖面也泛起波浪,秋风萧萧,放眼望去,只见几只只白鹭在湖面寻找一个落脚之地。

西区校园

还是你的母校曾经的样子吗

受人在外地的石龙区老乡委托,我们特地去拜访了石龙区的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它们还是最初的样子吗?有多少人的青葱岁月,是在这个小城里,这样明媚或忧伤的度过的呢?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第三十二中学,学校始建于1985年,1995年经平顶山市教委编入市中学序列,命名为平顶山市第三十二中学。“忠孝仁义礼智信”,孔子像竖立于大门正央,教学楼也相当气派有样,这所学校应该在石龙区数一数二了吧。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平顶山龙河实验高中,这所学校环境很好,一查才知道是一所民办学校。教学楼、办公楼和宿舍,整洁有序。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平顶山市石龙区第四中学,这所学校距离高庄矿很近,正值上学和下学,看来这些孩子更像小学生,有本地的知道怎么回事吗?


再见,石龙区


石龙区中心幼儿园,没看到门头,应该是它的一个侧面,从位置和装潢来看,应该是一个条件不错的幼儿园了。

高庄矿区

曾经有多繁荣,如今就有多落寞

石龙区之所以在平顶山市远郊建区,高庄矿功不可没。


再见,石龙区


高庄矿·赵宁摄

在1996年以前,高庄矿因其位置优越、煤质优良、职工精干、效益良好,被誉为平煤集团公司西部的一颗明珠。


再见,石龙区


高庄矿·赵宁摄

“记忆中的高庄矿非常的美丽。让我闭上眼睛,静静的回想那美丽的场景。一走进高庄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高的矸石山和耸立的井架。高高的矸石山,是矿工们从井下的煤炭中一块块挑拣出来的矸石,日积月累堆起来成了小山。 工业广场上,机车、绞车、装载机来回地穿梭,卸矸石、装水泥、吊轻轨……,为煤矿的建设不停地忙碌着。广场边上的办公大楼也是灯火通明,透过低层的窗户看进去,看得见工程技术人员们各自坐桌前,静静地、认真地工作着。昔日的穷乡僻壤,寂寞荒原,今日的大路平坦通四方、铁路通车衔两岸、高楼耸立迎四方来客…煤矿工人有豪气,有誓言,有壮志、气节、韬略、气概及风采。“地面像花园、井下像工厂”的景象,这是煤矿人不变的信念和追求,相信未来的煤矿,可以勾勒出一幅令人得意的蓝图。”

——新浪博客摩行摄手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高庄矿·赵宁摄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高庄矿·赵宁摄

煤仓还在,食堂还在,露天剧场还在,指挥中心、服务中心、培训中心都还在,甚至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还在呢。只是永久封停的说明牌,已经让一切永恒定格于2016年8月20日。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再见,石龙区

高庄矿·赵宁摄

徘徊于高庄,唏嘘感慨它的兴衰变化,也想致敬所有,曾经在这里奉献过青春的劳动创业者。亲爱的工友们,你们现在还好吗?是否,也会在某一刻怀念起,这个一起奋斗工作过的地方。再见,高庄矿。再见,石龙区。


你是石龙区/高庄矿的吗?

有你熟悉的场景吗?

还记得石龙区/高庄矿曾经的样子吗?

世界再大,别忘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