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發生心梗後,家屬做些什麼才能保證患者獲救,降低死亡?

心血管王醫生


如果一個心梗患者,遇到一個明白的家屬,真的能救命,但是如果遇到一個糊塗的家屬,有時候會害命。

以下是我這幾年的幾個典型病例,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部分:錯誤的做法,害了患者


1、蒲大爺心梗,閨女給含服硝酸甘油,導致低血壓休克加重;浦大爺62歲,在家突發胸痛不緩解,閨女是個藥店職員,懂一點醫藥知識,知道硝酸甘油是擴張血管,心臟病的急救藥,於是給她爸爸含服多次硝酸甘油。可是患者胸痛並緩解,120趕到後,測量血壓60/30,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血壓低休克,心率慢。所以當發生心肌梗死的時候,不能隨便含藥,如果要含服硝酸甘油一定先測一個血壓;因為硝酸甘油會導致低血壓。而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常常合併低血壓,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也會合並低血壓休克。

2、馬大爺心梗,老伴經開始按摩心經穴位,都快掐青了,可是還是心前區疼痛。於是他又使用了第二招放血,十指放血,並沒有緩解,老馬越來越難受,已經都沒力氣坐著了,不得不躺著,老伴看到老馬全身溼冷,這才給孩子打電話。孩子說趕緊打120呀!120趕到的時候,老馬意識模糊,血壓測不到,心率46次,心電圖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於是趕緊心肺復甦,藥物搶救,就算帶著一口氣到醫院了,抬到醫院的病床上,呼吸心跳都停止了。


3、孫大媽胸痛,孩子給服用阿司匹林300mg,孫大媽胸痛,孩子以為是心肌梗死,馬上口服阿司匹林,結果到醫院一檢查是主動脈夾層,吃了阿司匹林會增加大血管出血,加重病情,加速死亡。

4、李阿姨,突發心梗,家人說反覆深呼吸,用力使勁咳嗽!結果加重了心衰,心梗患者會非常難受,心臟需要完全休息,反覆深呼吸和咳嗽都會明顯增加體力消耗,身體耗氧增加,反而會增加心跳驟停的風險。

第二、正確的做法,能救家人


其實作為家屬,當遇到家人生病,尤其是心梗這種危重病的時候,難免會慌張、擔心、不知所措,甚至犯錯。但是大家想想任何關鍵時刻,尤其關乎生命的時刻,哪一個不是先要冷靜,思路清晰,準確判斷,方法正確才更有可能獲救呢?其實懷疑心肌梗死的時候,我們不是醫生,做的太多都是徒勞,甚至適得其反,雪上加霜的。我們只需要:

1、立即撥打120,告訴120具體詳細的地址,以及患者當時簡單的情況;

2、讓患者儘可能安靜的待著,臥位、半臥位均可,原則就是越舒服越好;

3、如果這期間你有條件,可以測量一個血壓,如果血壓不低於120/70,可以含一粒硝酸甘油;如果沒有硝酸甘油,或血壓偏低,可以含服速效救心丸。當然這兩種急救藥物此時並不能緩解患者的心肌梗死,但能在一定程度上穩定患者和家人的情緒,起到心理安慰;

4、如果120來之前,患者出血心臟呼吸驟停,馬上心肺復甦,這是唯一能救命的方法;

5、抵達醫院後,如果確診心肌梗死,馬上簽字配合醫生治療,不要再給任何人打電話諮詢,這都是在浪費時間。

急性心肌梗死,分秒必爭,切記,不能耽誤!

更不能亂作,我常常舉一個例子,當您的親人落水了,可是您不會游泳這時候,您跳到水裡只能帶來更大的災難;這時候我們先要喊人幫忙,看看周圍有沒有能幫你的東西,而不是不假思索的跳到水裡。

正確的做法,能救人一命!

錯誤的做法,會害人一命,真的不如不做!


心血管王醫生


發生心梗後,家屬做些什麼才能保證患者獲救,降低死亡?

急性心肌梗死作為一種嚴重的心臟病急症,尤其是心肌梗死麵積大、年邁體弱者,早期容易有併發症發生,如果救護不及時、處理不恰當,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危及生命。因此,急性心肌梗死發病現場的及時、正確搶救至關重要。那麼,哪些才是正確的急救辦法?

心肌梗塞也稱心肌梗死,簡稱心梗,是一種由於冠狀動脈急性阻塞,引起部分心肌嚴重缺血、壞死所致的綜合症。心肌梗塞在春冬季節發病較多,這與氣候寒冷、氣溫變化大有很大關係,而且發病前多有誘發因素,如精神緊張、情緒激動、過度疲勞、暴飲暴食、飲酒過量等。

心肌梗塞一般發病急驟,而疼痛為最明明顯、最突出的早期症狀,大多數病人都有胸骨後或胸、前區發生持續性劇烈的疼痛,有壓榨感,常有透不氣來的感覺。疼痛可以持續數小時或數日以上,含服硝酸甘袖片無效常伴有煩燥不安及出冷汗,甚至昏厥。若心肌梗塞嚴重時,可有血壓下降,面色蒼白,四肢發涼,脈細弱而快,神智遲鈍等休克症狀。由於心肌梗塞病情兇險,故預防心肌梗塞的發生是治療心肌梗塞的最佳方法。

針對發生心肌梗塞有許多誘發因素,平時在生活中儘量避免,如不要因某些小事過於興奮或緊張,也不要參加運動量大易疲勞的體育或娛樂活動(打麻將、熬夜等),也不能因有喜事而大吃大喝,同時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喝水,多吃蔬菜和纖維素豐富的食物,以免便秘。

當發現有患者心梗發作時,首先應讓病人就地安靜平臥休息,嚴禁搬動,因為此時的任何搬動都可能增加病人的心臟負擔,以至會危及病人生命。在與醫院聯繫急救的過程中,要密切關注病人的病情變化,如有胸痛者應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或速效救心丸,如沒有上述藥物或服後疼痛未減者,則應觀察病人的脈搏是否規則。若有出冷汗不止,面色蒼白,煩燥不安加重等情況,應安慰病人不要緊張,保持平靜,也可口服安定5毫克,也免病情惡化。若家中備有氧氣者,應立即給予病人吸氧,以減輕心肌缺氧症狀。

心肌梗塞病情雖然兇險,只要我們預防得當,也是可以避免的,而且有心絞痛史的病人,最好隨身攜帶硝酸甘油片或速效救心丸等藥品,若病情發作,則可充分利用而達到急救的目的。


健康之初小講堂


“頭暈目眩、渾身無力,啪的一聲就倒下了。”

說起老父親昨晚的心梗發作過程,小李依然心有餘悸。

原來,小李的媳婦最近臨盆在即。老父親想著兒媳辛苦,於是自己主動從老家過來幫忙,日忙夜忙,終究給心梗爆發留下了機會。

心梗發作時,這些事情不要忘記

當身邊有人心梗發作時,一定要保持頭腦冷靜,才能為患者爭取搶救的黃金時間。第一時間要打120急救電話,並且不要搬動患者。

在等待醫生的同時,要詢問患者是否攜帶藥物,輔助患者服用藥物,使其症狀得到緩解,如果在吃藥之後,症狀仍然得不到緩解,則應該考慮給患者進行人工呼吸。

此外,如果患者周圍人比較多,應該疏散人群,給患者提供更舒暢和清新的空氣。


心梗發作,應該用的藥物是這些

真正對心梗管用的藥物有兩種,第一種是硝酸甘油,另外一種是阿司匹林。

患者在出現心梗的第一時間,最重要的還是要及時聯繫醫生,送往醫院,在等待治療的同時,將一片硝酸甘油放置於舌頭下,幾分鐘即可見效。不過硝酸甘油的使用範圍還是比較小,因為存在很多注意事項,比如血壓太低的話,就不適合用硝酸甘油作為急救藥物,否則會出現危險。

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抗心梗的藥物是阿司匹林,這種藥物具有抗凝作用,能夠避免血栓的擴大,而且還能抑制血栓形成,起到治療心梗的功效。

服用阿司匹林,最好的方法是嚼服,如果口服阿司匹林,吸收的效果是減慢的,一般起作用大概要20—30分鐘,可是嚼服就不同了,嚼服能夠讓藥效立馬起作用,到20—30分鐘的時候,藥物作用可以達到頂峰,因此在急性突發心肌梗死的時候,最好建議大家嚼服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用藥的劑量也有講究,服用阿司匹林的最大劑量是150mg左右,超過劑量,就會增加出血的風險,並且阿司匹林會對胃黏膜產生刺激作用,所以腸胃功能異常的患者也要酌情考慮。

但是,也並非所有的心梗患者都能服用阿司匹林,比如伴隨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素的心梗患者,還是應該謹慎考慮。


奇妙的本草


前段時間,62歲的周先生傍晚時分突然腹痛,當時只有他的妻子李女士在家,李女士發現愛人疼痛劇烈難忍,第一時間撥打了120急救電話,等待醫院的救援。

到了醫院急診後,老大哥自述平時沒有高血壓,也沒有心臟病史,醫生根據他的疼痛部位、發病時間和主訴,初步考慮為急腹症,但不排除急性心梗的可能。後來經心電圖等多種檢查,診斷為急性心梗,患者被馬上送搶救室,經過1小時的奮鬥,周大哥最後平安無事。

從周大哥的經歷分析,我們完全可以發現“時間”的重要性!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腹痛非常普遍,多由胃腸道疾病誘發,一般人都不會認為肚子疼是個大問題,更加很少有人會把肚子疼和急性心肌梗死聯繫在一起,一旦患者及家屬將“腹痛”誤以為是胃病而錯過黃金治療時間,那麼很可能會導致悲劇的發生。

對於心梗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心肌”對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這樣形容再合適不過。如果李女士當時沒有在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那麼周大哥的結局很可能會出現變化,我們完全可以說:李女士當時的選擇,決定了周大哥的未來。

發生心梗後,家屬做什麼能夠保證患者獲救呢?

假設事件的發生,我們從先後順序進行說明。

1,分辨症狀的重要性

我們的生活中,可能患有多種疾病,出現多種異常症狀,而心梗只是其中之一,對於患者及其家屬而言,普及心梗的症狀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明白突發症狀的隱藏意義,才能在短時間內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2,立即撥打 120

在急性心梗的死亡病例中,約有 50%~70% 的人的都是因為在到達醫院前沒能得到及時正確的搶救。心梗發生後,及時就醫非常重要。當懷疑心梗時,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切不可自行前往醫院,否則中途一旦出現異常,很可能發生危險。

3,讓患者就近躺下,保證呼吸順暢

讓患者就地躺下,安慰患者不要太緊張,解開患者的衣領,檢查口腔是否有嘔吐物,如有要及時清除,避免誤吸造成氣道阻塞,注意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注意!千萬不能使用枕頭!心梗患者如果用枕頭,很可能導致氣道閉塞,喪失生存的機會。

在沒有明確血壓的情況下,不要服用硝酸甘油,以免發生低血壓,增加休克的風險;在沒確定患者有昏迷、動脈搏動消失的情況下,不要盲目進行心肺復甦;網上流傳的心梗「救命」之法咳嗽、拍胳膊、放血等偏方,千萬不可採用。

5,送醫時就近原則

如果在急救車送往醫院的途中,患者已經開始出現危險,比如血壓下降、呼吸急促、脈博不穩等症狀,建議到就近有條件的醫院進行搶救。因為即使大醫院條件再好,醫生水平再高也沒有,畢竟遠水解不了近渴,時間對於心梗患者來說更為重要。

當週圍的家人朋友出現不能解釋的異常症狀時,應儘快到醫院檢查,例如查心電圖和血液心肌壞死生化標記物等,以便儘早明確診斷和早期治療,避免死亡的發生,千萬不要做畫蛇添足的事情,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救命——我們更專業。

(我是羅民,三甲級醫院在職主任醫師,有著三十多年臨床一線工作經驗的“老”醫生,我的努力只為收穫大家的認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幫助您,希望您能點贊、關注,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評論或私信我,我會盡力幫助大家!)


羅民教授


我從一個急診醫生的角度也說兩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畢竟現在得這個病的人越來越多了,而且它超級危險,用我自己的說法急性心梗的患者就是給胸腔裡放了一顆已經點燃了引信的炸彈,如果處理及時得當,醫生能儘快地將引信拆掉救患者一條命,如果不能,那後果不堪設想!

當您的家人發生了胸痛的時候,要警惕心梗的可能!這裡面的“胸痛”是廣義的胸痛,可不單單指的是胸骨後或者心前區的疼痛,有些人在胸部疼痛的同時還會出現背痛、肩痛、牙痛、咽痛等等,甚至有的人根本沒有疼痛感,只有其它症狀如咽部緊縮感,這也可能是心梗的表現。

所以如果有冠心病的病人出現上述症狀,特別是休息或服藥後持續不緩解,伴隨坐立不安、出汗、胸悶等症狀的時候要高度警惕發生心梗的可能,儘早的撥打120完成心電圖檢查和心肌標誌物檢測,症狀不緩解的堅決別離開醫院,最好在急診或者心內科這兩個地方待著,這是最保險的地方。

如果發病的時候比較急,或者一時無法撥打急救電話,這時候要取得一個舒服的姿勢絕對避免活動,再說一遍絕對避免活動!比如你正在椅子上坐著突然胸痛難忍、大汗淋漓,那麼切記不要強迫自己起身走動或者就地躺下,這不單是因為活動之後會增加心肌耗氧,而是有些心梗在體位改變之後迴心血量增加會增加室顫發生的幾率,而如果患者一旦在家中發生了室顫,基本也就宣告人生結束了。

最後說說關於吃藥的問題,我的建議是在發生胸痛症狀後,如果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是心梗最好還是不要隨便吃藥,如果吃硝酸甘油一定要提前測量血壓,阿司匹林、波立維之類的等醫生看過之後再遵醫囑服用,這樣做是因為有時候我們認為是心梗其實是另外的疾病,“雙抗”或者抗凝藥會增加出血的風險,最正確的做法還是早期識別,早期撥打120。

現在全國的醫院都在建設“胸痛中心”,只要你在打急救電話的時候說一句“我是胸痛患者”,那麼醫生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你身邊,這是有要求的,如果救護車上再配備了除顫儀的話,那麼恭喜你,即便是心梗你的安全也算有了保證,接下來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就夠了。


急診醫生老趙


發生心梗後,降低死亡率的就是現場急救。專業醫生可以給予氧氣吸入和立即做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可以給予搶救的藥物治療。盡最大的努力減低死亡率。但在疾病發生後,不是立即就有專業的醫生在現場幫助搶救,而是發生心梗後,家屬該做些什麼才能保證患者獲救,減低死亡的辦法。我們作為專業的醫生就應該教會家屬該做什麼,不能坐什麼。我們要一起來科普吧。(配圖)

發生心梗後,家屬該做一下這些,才能幫助患者獲救,這也是我本人遇到的非常嚴重的病症。

由於發生心梗時大都是突然發生在安靜或睡眠時的疾病,家屬大部分都不在身邊;發作時有些病人已經不能呼救,急促出現大漢淋漓、恐懼、頻死感、煩躁不安、面色蒼白、皮膚溼冷、神志遲鈍、甚至昏厥等嚴重症狀。這位患者是我的鄰居,當家屬呼喊救命的迅間,我迅速丟下了飯碗跑去搶救患者。發現患者面朝水桶緣外整個人已經昏迷倒下。發現這樣情況後,我立即進行了現場急救。

現場急救

  1. 馬上搬離危險地,搬到空曠的地方;室內要保持安靜,家屬切不要啼哭喊叫,避免刺激病人加重病情,同時其他家屬要立即與當地急救中心取得聯繫。

  2. 在等待急救車到來期間,如果發現病人脈搏細弱、四肢冰冷,提示這是可能將發生休克的症狀,家屬應該輕輕地將病人的頭部放低,足部抬高,增加病人的血流量。如果病人發生心力衰竭、憋喘、口吐大量泡沫痰以及過於肥胖的病人,頭低足高會加重病人胸悶這時候只能扶病人取半臥位。讓病人口含服硝酸甘油、消心痛或蘇合香丸等藥物。

  3. 煩躁不安病人可以用安定等鎮靜藥,但不能多喝水,更應該禁食。家屬幫助病人解松領釦、褲帶。如果加重有氧氣,要立即給病人吸氧,同時注意保暖。如果病人脈搏突然消失,應該立即做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搶救。

為了幫助家屬掌握心臟復甦術,降低死亡率,現在增加一節心臟復甦搶救方法,如下:

一、胸外心臟按壓術

將病人仰臥於硬板床上或地上,頭部不能抬高與心臟水平面,以利於按壓時增加腦部血流,抬高病人雙下肢15度左右,利於下肢靜脈迴流,以增加心臟排血量。施救者站在病人左側,右手指、中指併攏沿右側肋緣觸及與胸骨交界處,左手掌縱軸與胸骨體方向平行壓在胸骨體下半部,右手壓在左手上。施救者伸直4手臂,借上半身力量,將胸骨下半部向脊柱方向有節奏地衝擊性按壓。這種按壓方法可以胸骨向下塌陷3.8~0.5釐米,使心臟間受壓,排空心內血液。在施救者放鬆時,胸骨又藉助兩側肋骨和肋軟骨的彈性恢復原位,心臟同時被解除壓迫,增加了心內負壓,靜脈血即可迴流到心房,充盈心室。施救擠壓次數應該維持每分鐘80~100次,擠壓不能太快,如果擠壓過快,迴心靜脈血還來不及充盈心臟又被擠壓出來,反而達不到血循環的效果。按壓有效時,頸動脈或股動脈能觸及搏動的感覺,病人面色逐漸好轉,瞳孔縮小,測量血壓能聽到,甚至恢復自主呼吸。恢復好轉的症狀後還要繼續按壓。直到病人呼吸恢復正常為止。

人工呼吸急救法,在施行胸外按壓急救法時,每按壓一組胸外急救法後,施行一次人工呼吸急救,幫助病人儘快回覆自主的正常呼吸。急救法如下:

  1. 首先清理病人口腔內的雜物,如:嘔吐物、泥巴、血塊等異物,保持呼吸道的通暢。搶救者用紗布或乾淨的毛巾包住自己的食指伸入病人的口中進行清除。然後鬆開衣領、褲帶、(女性病人鬆開內衣)等。舌後墜者用紗布或手帕包住拉出。


  2. 施行者先吹兩口氣,清理病人口腔鼻的異物,對患者口中吹兩口氣目的是擴張已經萎縮的肺,以利於氣體交換。

  3. 取患者仰臥位,頭後仰,頸部用枕頭或衣服墊起。口蓋兩層紗布,施救者用一手抬起下頜,另一手拇、食指捏緊病人鼻翼,以防吹進的氣體從鼻孔漏出。

  4. 病人口張開,施行者吸一口氣後,張大嘴將患者的口全包住。

  5. 接著捏住鼻子,快而深地向病人口內吹氣,並觀察病人胸廓有無上臺下陷活動,一次吹完氣候,立即移離病人的口,捏緊鼻翼的手同時鬆開,慢慢胎頭再吸一口新鮮空氣,準備再次吹氣。
  6. 每次吹氣大約1200毫升,過大容易造成胃擴張。如果無法衡量時,施救者不要吸入過多的氣體。

  7. 施救者每分鐘16~20次。如果是單個施救者施救時,沒按壓胸部15次後,吹氣兩口;如果是兩個施救者。沒按壓5次後,吹氣1口;有脈搏無呼吸者,每5秒鐘吹一口氣(12~16次每分鐘)

  8. 如果患者的呼吸、心搏已經恢復即可停止急救了。

病人恢復自主呼吸後,有可能再度發生昏迷、停止呼吸,搶救人員應該留在現場,嚴密觀察。協助幫助病人等待急救人員的到來搶救。

心梗的發生,第一時間就是分秒必爭搶救,才能降低死亡率。學會一些現場的急救方法,能夠幫助應急時擺脫死神的危險。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



黎醫生


急性心肌梗死造成悲劇的例子多不勝舉,在很多自媒體的文章中,心肌梗死都是一個久熱不衰的話題。關於急性心肌梗死後的科普也各種各樣相關的說法也不盡相同,所以很多人就有疑問,發生心肌梗死以後,我們的家人需要做什麼,才能保證患者能夠最大限度的獲救降低死亡呢?咱們今天就一起來探討一下。

一、第一時間撥打120

急性心肌梗死以後任何所謂的偏方秘訣都不可能挽救心肌梗死,只有第一時間撥打120,到醫院進行溶栓或者急診手術治療,才有可能力挽狂瀾,挽救心肌梗死於一線。所以心肌梗死以後我們第一時間要做的就是撥打120。


二、不要繼續活動

急性心肌梗死以後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自己要不要地儘快趕到醫院,但往往在趕到醫院這樣的過程當中,發生悲劇以後我們無法進行及時的施救,所以如果120能夠在在很短的時間內趕到的話,我的建議是不要繼續活動,等待醫務人員到達現場進行救治。

三、保持安全體位

急性心肌梗死以後不要活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保持一個安全的體位,我經常告訴我的患者,如果心肌梗死以後最好保持平臥或者倚靠位,不要站立或者坐著,因為心梗後一旦出現惡性心律失常,患者可能隨時暈倒,而站立或者不安全體位時很容易導致二次傷害。


四、不要亂用藥物

很多人會問要不要含硝酸甘油,要不要含舒效救心丸?我的原則是在沒有搞清楚是什麼疾病之前,不要亂用藥物,畢竟我們不是醫務人員,而且如果真的是心肌梗死,那麼我們無論用哪一種藥物,都不可能緩解症狀,只有溶栓和急診手術能夠改變和改善疾病狀態。

五、聽從醫生安排

即便是到達醫院以後,也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安排,第一時間作出決定。無論醫生建議你溶栓還是急診手術,配合治療是最好的處理方法。


六、學會心肺復甦

心肌梗死以後我們能做的除了以上這些以外,在醫務人員沒有到達現場之前能夠學會判斷,意識障礙能夠學會心肺復甦,掌握心肺復甦技巧,可以大大增加患者的相關風險增加救治成功率。

看懂了嗎?急性心肌梗死我們能做的其實很少把自己安全的交給醫生,聽從醫生的安排進行,儘快的開通血管治療,挽救瀕死的心肌才能讓我們最大限度的減少死亡,減少併發症!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您。


心健康


心肌梗死是我們臨床上的急危重症,起病急驟,病情進展迅速,處理不及時可導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乃至心源性休克、猝死等嚴重後果發生。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注意早期識別、及時治療,以改善預後,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


心肌梗死起病急驟,常常是在家中等醫院外發生,家屬是早期發現的主要人群,但對於家屬而言,由於絕大部分家屬並非專業的救護人員,同時也缺乏救護設備,如何早期識別是家屬面臨的主要問題。

建議大家應瞭解心肌梗死相關知識,特別是對於家中存在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礎疾病的病人,在暴飲暴食、情緒激動、用力大便、大量吸菸、過度飲酒、突然受涼等誘因下,突發心前區持續性壓榨性疼痛,伴出大汗、瀕死感、胸悶、氣緊、肩背部放射痛等,應高度警惕心肌梗死可能。


對於家屬而言,由於缺乏專業急救知識,大家能做到最簡單且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在急救人員到達前,大家可將患者取平臥位休息,避免盲目使用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如果病人已經發生心臟驟停,大家應儘可能開始心肺復甦。

‏‌‎‌‬‪‮‭⁠‌‪‬‌‮‫‌‌‭‌‫‭‬本文由全科掃地僧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不足之處,敬請指正,文章僅供參考,不作為醫療建議。

全科掃地僧


其實作為家屬,當遇到家人生病,尤其是心梗這種危重病的時候,難免會慌張、擔心、不知所措,甚至犯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