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孩子老师老在群里面发孩子成绩,家长们还殷勤的回复收到,谢谢老师,这是为什么呢?

书蛙学习空间


心中有这种疑问的,一般都是孩子成绩羞于见人的。首先申明,我家孩子高中,也是学渣级别的,我理解你的心情。我家孩子的老师,也在群里公开发成绩。


作为家长,不要寄希望于别人照顾我脆弱的心灵。

别人的做法,无论对与不对,都不是我们需要去讨论的。这些不在我们的可控范围内。孩子考试成绩差了,不应该寄希望于老师来照顾我们脆弱的心灵。因为,社会远远比公开我们羞于见人的成绩残酷多了。没人会在乎你小小的自尊。


孩子考得不好,无论老师发不发成绩,事实都在那里。我们作为家长,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成绩。是孩子不会还是不听?家长要多督促孩子认真点,手机没收,电视少看,孩子早点睡觉,错题本整理起来?还是找老师给孩子补补课?


其他家长的反应也不在可控范围内。

至于其他家长怎么做,也不在我们的可控范围内,不是吗?人家又没有影响我们,更没有损害我们的权利。人家孩子考得好,高兴!换了我孩子考了第一,我也会谢谢老师啊!大家互相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下,就能理解别人的心情了。当然,人家顾着自己高兴,确实没有顾及我们低落的心情。


我是绿衣黄裳99,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也祝你孩子学习进步!


绿衣黄裳99


老师经常把学生成绩发到群里,还做好排名,女儿每次考试都是倒数几名,我每次都回复“谢谢老师”

女儿小学一年级,总是把加减法弄混,尤其是连加连减,出错率太高了,每次考试成绩都不好,经常被老师留下来找我单独谈话。现在都说小学不让排名,但是孩子老师还是习惯把学习名次和成绩发到群里,家长私下也交流过,谁不想知道孩子的成绩啊?与其掩耳盗铃不如实在一点,我们几个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长,尤其每次都在群里发个“谢谢老师”,因为老师都没放弃咱这些差生孩子,还跟家长一起想办法,家长还觉得丢人?孩子一样听课,老师又没区别对待,可能孩子还是理解能力差点,有啥丢人的,何况又没差太多。

很多家长不满老师发布成绩,甚至觉得家长回复“谢谢老师”就肉麻,其实是考虑自己比考虑孩子更多一些了。

1.家长怕自己丢人,应该更关注的是孩子

很多家长怕老师公布成绩,其实是怕自己丢人,觉得自己脸上无光,好像自己的脑袋不灵光遗传给了孩子。其实这些都多虑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比较,有比较就有高低,高了固然好,但是低的也不一定啥都不行,这只是证明在某些方面,某些时期内,某个特定领域的情况,是家长看的太重了。

家长应该更关注孩子,是不是上课不听讲了?是不是自己平时在家里太放纵孩子玩耍了?是不是父母没有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了?每次考试也是一次改正的机会,也是下一次提升的起点。

2.回复老师是配合老师工作,让老师的工作被尊重

我曾经在企业里做培训,内训,每次培训最怕的事就是没有互动,我在上面讲了一顿,下面一点反应都没有,哪怕是跟我交流个眼神,或者点个头我都算是反馈。没有反馈你就不知道自己想的到底怎么样,不知道他们到底是重视不重视,让接下来的工作很难做。

老师的工作也一样,需要反馈,没有反馈,老师就会觉得缺乏尊重和重视。回复是一种礼貌,也是为了让老师更好的开展接下来的工作。

至于回复“谢谢老师”之类的,有的当然是为了讨好老师,还有的是真心感谢,还有的是礼貌用语,不管怎样都是一种反馈和尊重。

把孩子送进学校,对孩子成绩无所谓的家长迄今为止我没见过。怕自己丢人甚过关心孩子的我见过很多,我们让孩子学习是为了他自己,不是为了我们的面子而学。


家庭教育婆媳课


老师经常在微信群发成绩,成绩比较后进的家长,肯定是面子上会有点挂不住,且容易给孩子完成二次伤害。但是一个一个的私发学生的成绩确实又比较花时间,建议老师可以把后十名的学生成绩私发给家长。

我以前在教书的时候,前面成绩比较好的分数,会在课堂上当堂宣布;而后面10位同学比较差成绩的同学,我基本上是只念名字叫他来拿试卷,但是不宣布成绩。

这样做的原因,一方面是可以激励成绩好的同学,下次继续考出好成绩;另一方面是让后进生能够维持自己的尊严,不被同学嘲笑。

有些孩子他不是学习不努力,他只是天赋不在于学习这一方面,所以不管怎么辅导,他的成绩都很难提升。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尽量的维护他的自尊心,不让他被同学笑话。等到他长大的时候,他能够学到一门自己的技术,自信乐观的面对生活,也同样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第一批学生中就有一个女孩子,她的学习成绩是真的让人很着急,尽管老师和家长全身心的辅导她,可她的成绩还是一直在倒数徘徊。

还好家长开明,对于学习这件事情要求也没有过于强求。现在女孩开始工作,在一家4s店做销售,工作积极认真,对父母也很孝顺。几次回老家,这个学生还邀请我一起出来吃饭,并向我打听如何进一步提高学历。

我真为这个女孩开心,也为当初自己尽力维护她的隐私和尊严的做法感到庆幸。





放飞的香片


嗯,先说说把孩子考试分数发到群里的做法。我个人觉得这个做法没任何问题,我记得上小学时,每次测试后的发卷,老师在讲台上是逐个同学点评的。每念到一个同学的名字,会大声报出分数,并指出主要错题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们这些孩子在座位上紧张的要死,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反而还要感谢老师当时地严格要求。就是,可能那些知识点,老师在平时课堂上讲100次,不如这一次报分数让你记得牢固。

那时候一般会在期中和期末考试后开家长会。全班家长做在教室里,老师会表扬好的,也会批评表现差的同学,受到批评的家长自然会心里憋气,回家拿小孩出气,可是在学校,对老师依然恭敬有加。为什么?那时候家长的教育理念普遍质朴和实际,他知道老师是对自家孩子好,他知道让自己没面子的不是老师,而的的确确是自己的孩子有错在先。

再说回到把分数发到微信群,相信持强烈反对意见的,基本是那些成绩很差的孩子家长。他们会说,这种做法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可是我们谁都知道,手机都在大人手上,班级群的信息基本上也是家长才能看到,恐怕是大人自己觉得没面子,又不好意思说,只好拿孩子的自尊心说事儿了。这些家长就像是鸵鸟一样,把头插在沙子里,眼不见,耳不闻,让世界还他一片清净才好。可是,我们都知道掩耳盗铃的故事,自己装听不见,看不见,可现实情况不会因此而得到改善。做家长的,切记讳疾忌医。


胖李爱读书


我是小雨,我来回答。

平时我们经常见到这种情况,无论老师在群里发任何消息,总是有很多家长第一时间回复:收到!但其实有些家长根本就没有点开其中的内容,只是象征性的回复;有的家长则无情+1,跟着上面的聊天内容复制。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很容易分析,家长出于以下需要,总是无条件地在群里充当老师忠实的“托儿”。

01

习惯成自然,老油条般的条件反射

家长们也不容易,为了孩子的成长,早已加入了无数个群组。在处理这些群消息的时候,不少家长已经从中锻炼出了条件反射般的反映,当有通知发布的时候,下一秒就能及时的回复“收到”。

处理群消息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回复收到也已经习惯成自然,家长们对于老师发送的成绩表,其实关注点不在成绩的上面,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点开,回复“收到”、“谢谢”也只是出于一时手快。

02

敢于面对自家孩子的成绩,心胸坦荡

老师在群里发孩子的成绩,也不是一件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家长对于孩子的成绩,心里应该是有数的,大多数家长并不会可以回避这个话题。只有敢于正视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也正是因为这样,家长要了解孩子最近的情况,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辅导,孩子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如果自家孩子名列前茅,那家长看到后肯定可以分享教育经验;如果自家孩子排名靠后,对应家长也可以寻找对策,向优秀孩子的家长请教。

发成绩的目的,是在于解决问题,而非呈现问题。在孩子中恶意地分出个高下,没有什么意义,这么简单的道理老师当然懂。所以老师发布这个成绩单,自然有他的缘由,家长要相信老师的专业性,大可不必质疑。

03

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无所谓献殷勤

“收到”、“谢谢”也可以是发自内心的。老师发布通知不容易,看似只有几个数据的通知背后,其实是老师付出的汗水。所以家长回复“谢谢老师”当然是再正常不过的,就算老师发布的是其他的内容,当然也还要对老师进行感谢。

04

保持与老师的互动,配合老师的工作

互动和反馈,是工作进步,改善关系最好的诀窍,这个同样适用于老师和家长。家长通过回复老师的消息,保持与老师的互动,换言之就是对老师工作的大力配合,这当然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通过这些互动中,可以增进老师和家长的关系。也许今后,老师为了感谢你的配合,会更乐意关注你家的孩子,付出更多的心血,以好的成绩来回馈你的支持。像这种良性的互动,是普遍在老师与家长直接存在的。

05

做人的基本礼仪

收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得到别人的关系也要说谢谢,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礼仪。老师为了孩子,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说一声谢谢老师不过分。一是体现了做人要有最基本的礼貌;二是表达你对老师这个职业的尊重。

总结:

家长保持这样的互动,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双赢的。首先,这些互动是一种言语上的支持。当得到这些积极的反馈时,老师会增加信心,提高工作的热情,改善工作方法,孩子们就会从中受益。



既然扮演者家长的角色,那就要尽到家长的义务,从回复群消息的细节,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程度。所以,不要把回复老师信息曲解成其他意思,尽力配合老师工作才是家长需要做的。如果老师辛勤付出还要遭受非议,那多么不公平。

我是小雨:教育领域创作者,我有独到的观点,期待你的关注。

鱼井


今日遮羞不知耻,他日必被众人弃。

很多人一说成绩就和应试教育联系来在一起。

简直谬论至极。

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存在就会产生对比,就会有高低之分。

成绩只不过是反映学生学习程度的一种方式,不公布成绩差距就不存在了?正视成绩,正视差距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说公布成绩是应试教育的弊端。

那么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行业都存在成绩对比。

汽车有碰撞测试,要打分。

汽车销量有排名。

学校有排名。

315质量报告有排名。

手机销量也有排名。

国家GDP有排名。

做产品要比价格,比质量,比款式。

找工作要比环境,比工资,比福利,比业绩。

找对象要比长相,比身高,比家产。

等等等等……

你在生活中根本找不到不需要成绩排名对比的地方。

难道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应试?

这样说其实也没错,整个人生就是一场考试,各行各业努力工作,辛苦研发,何尝不是同样的考试。

上街买个菜都要挑肥拣瘦,货比三家。

到了你家孩子就不能公布成绩公布排名了?

没有对比你的生活两寸步难行。

现在帮着孩子遮羞,糊弄自己的面子,将来一定会受到生活的惩罚。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现实社会是残酷的,到了社会上没人会惯着你,一切伪装都要被拔得一干二净,一切看成绩,一切靠能力。那个时候谁帮你遮羞?落后而不知耻,无知而且无羞的孩子一定会被踩在最底层。


瓜皮不香


孩子老师老在群里面发孩子成绩,家长们还殷勤的回复收到,谢谢老师,这是为什么呢?

01

孩子老师老在群里面发孩子成绩,这是老师工作负责任的态度。老师有责任、有权利向家长告知孩子的成绩,以便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配合老师教育孩子。

只不过我认为老师在班级群里把那些好成绩公开发布,以起到表扬激励的作用。那些差成绩应该私发给家长。差成绩公开亮相是不妥的。因为有的孩子的成绩差,并非不好好学习,态度不端正。而是由于智力或者基础很差等原因导致的。

02

至于家长“殷勤”回复“收到”、“谢谢老师”,我想这一方面是家长对老师的尊重和感谢,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礼貌。并非家长大献殷勤,拍老师的马屁。


三尺讲台一路行吟


当然要谢谢老师,因为老师在班级群里发孩子成绩是冒着被处分的风险,如此还不说声谢谢,家长也忒不厚道了。

先说说在班级群内发布学生成绩这事:

早在2017年12月份,教育部就正式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该规定明确指出,“考试成绩不进行公开排名,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目前教育部门更提倡考试成绩按等级制的做法,只不过家长们众口难调,教师公不与不公布都让教师作难,所以,这位老师敢在群内公布孩子成绩,还真是让人佩服。

当然,家长回复“收到,谢谢老师”,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讨好老师。

就像我儿子所在的班级群,老师发布的一条通知,立马跟上一堆马屁精,类似“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太感谢了,谢谢老师”的回复很快就把通知给顶没了,甚至还有些家长先回复后看通知,你说他们不是怕马屁是什么,家长们恐落人之后。


这次老师公布成绩,愿意的当然要表态“谢谢老师”,虽然有些家长心里不满意,但该表态的还是要表态,要为孩子在老师面前留下好印象,至于后期要不要举报则是两码事,起码步入社会上的成年人都会如此。

总之,家长如此也是没办法,毕竟社会风气如此,莫要少见多怪。


迷途远望


又是发成绩的问题,而且这次题主还把家长的回复“绑架”进来,而问题的描述则是再把“不争气的孩子”也拽进来……

老师发成绩是负责任的态度

我认为老师应该发成绩,别管什么违规与否、侵犯隐私之类的,

作为家长,我有权利知道孩子的成绩!

我有权利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

而且我甚至认为我也有权利知道孩子在班级、学校乃至区、市里的排名情况!

别说你不想知道,等到报考学校的时候,你比说都想知道!

不想知道的原因不过就是要么怕孩子丢人,要么怕自己丢人!

但归根结底还是怕自己丢人而已!

孩子的表现、成绩情况在班里、学校里肯定不什么“秘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表现情况?

所以那些“掩耳盗铃”的家长,不过就是感觉到老师把自己孩子的不足发到群里之后自己觉得丢人罢了!

我就奇怪了,宁愿一直丢人下去,也不愿意去帮助孩子改进,反而抱怨老师“揭短”,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家长“殷勤”回复“收到”、“谢谢老师”

家长的“收到”、“谢谢老师”被题主冠以“殷勤”的标签,我认为是题主心态的问题——在他看来,那些成绩好的孩子们的家长肯定是各个欢喜不已,甚至还会对老师拍个马屁说什么感谢老师等等之类的话,几遍群里没说,但是题主也会认为这些家长“想说”。否则怎么可能从“收到”两个字里看到这么丰富的表情?


我个人不太赞同老师发消息之后家长后面各种回复,除非真的有事儿或者要求回复,否则完全没有必要老师发个什么大家就赶紧去响应。

老师发这些东西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看大家是怎么“回应”的,而是提醒家长们孩子在日常学习、作业以及考试等学习生活问题中存在的问题,有责改之,无则加勉。发出来既是提醒那些已经问题的孩子父母们注意下,更是提醒那些还没出问题的孩子父母们留意、嘱咐一下自己的孩子。

既然科技给了我们这些便利的条件,为什么我们不能够用起来呢?

但是我认为我们每个做家长的也应该注意自己的回复是否能够给他人造成不便,“收到”、“谢谢老师”这种机械回复除非有要求,否则完全没有必要。

我孩子班级的群里,这几年大家已经形成了默契,日常没有特殊情况,只有老师发消息,而任何家长都不会去回复什么。我觉得这就挺好的,需要聊天的话,大家可以再组建另外一个“家长群”,而那些不愿意看的直接屏蔽即可。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家长们回复收到、谢谢老师,是这波家长有礼貌,懂得感恩老师。家长们知道老师把孩子成绩发出来是对孩子的负责,也是对家长的负责。让家长知道孩子这段时间的学习状况,在班上学校的档次,免得大家都云里雾里的自欺欺人的沾沾自喜。及时通知家长孩子的学习状况,让家长能有的放矢,帮助孩子提升不怎么好的功课,以求孩子能通过高一阶段的学校选拔。

题主认为老师把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成绩发出来对这波学生不好。不管题主是真的从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出发,还是从那些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家长心理出发,我都想告诉你自欺欺人不可取。中考要分的,高考也要分的,哪怕日后找工作笔试面试都要分的,都讲名次的。你想孩子一辈子都活在云里雾里吗?真想这么活下去前提也是你有这资本创造啊!

题主实在觉得心理承受不了就私下和老师说,以后发成绩就别带你们家孩子。别做老鼠屎搅得别的家长了解不了孩子真实状况。每个人都有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不是,您觉得怎么舒坦就怎么来,相信老师也不会强制要求您了解孩子成绩的。只您别打扰到别人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