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在國內的大學當中,兩院院士數量最多的高校有哪些?

旺旺12608


※高校專業那些事※為您分析、分享、解惑

中國高等院校中最厲害的大學是誰?毫無疑問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那除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外,那些大學最厲害?肯定是華東五校?為何我,難道就我說清華大學厲害,清華大學就厲害了?清華大學憑什麼厲害。

咱就借用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教授的一句話:“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什麼是大師?

什麼是大師?大師可不是那些神神道道的人,而是博學多才,擁有淵博的知識,有奠基性、原創性、開拓性、前沿性,創新性的重大的學術成就。

那什麼人有這些水平呢?目前在最夠資格只有兩院院士,然後才是長江學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傑青教授等。其他人估計都不算大師了。

那問題來了?那些大學的兩院院士最多?毫無疑問,院士最多的單位。那科研能力絕對強,要知道院士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一個大團隊,一個院士不是代表一個人,而是一個科研群體,一般擁有一個院士,每年就能拉來千萬上億的項目,培養幾十個博士,幾百個碩士。

因為院士是最頂級的人才,因此對院士的爭奪那是出於白熱化。很多院校為挖到一個院士,必須校長出馬,多次三顧茅廬才能誠心打動一個院士,因為院士一般不缺錢,不缺地位,也不缺發展,所以想忽悠一個院士跳槽是相當的難。所以很多高校的院士數量也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不收都是兼職的,也寫成全職的,據說有一個院士,兼職了近百家大學。。

那到底院士人數多少呢?咱就來看看國內頂級的幾個高校,

向來看最厲害的大學: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官方公開數據,工程院院士39人,中科院院士51人。不過清華大學比較聰明的是,沒說全職還是兼職

我一個個的把清華大學的遠名單扒拉出來: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雖然我水平不高,我一眼就看出很多不是全職,比如中科院院士,楊衛曾經是浙大校長,現在是國家自科學基金主任,肯定不是全職,趙玉芬是廈門大學院士,

工程院裡面張堯學早走了當了中南大學校長,賙濟那理科清華大學幾十年了。

總之水分比較大。

北京大學院士

清華大學的死對頭是誰?北京大學,既然清華大學的院士高達90人,那北京大學肯定不敢落後,直接寫了98個。

大致瞄一眼,李正道肯定不是全職吧,田剛這個大噴子一年在北大幾天?包為民是西電的。王恩哥都去中科院當副院長了,徐至展是上光所

可見水分也是相當的大


作為國內兩所頂級高校,在院士人數上都給你躲貓貓,真是令人汗顏。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院士

中科大作為國內理學老大,目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55人。不過名單翻開一看,水分比清華北大都大


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28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不得不說南京大學的名字可信度很過,我點了幾個名字,都是全職的。

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也比較聰明自己一個數,來個雙聘,真真假假分不清了。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2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2名(包括1名兩院院士)。都是真真假假。哎。

來個總表吧

表中數據都是真真假假,各個都是藏著掖著,都玩躲貓貓,中國的名牌大學就這樣搞學術麼?基本上可以看得出來清華大學最多,其他華東五校緊隨其後,反正書記沒一個真的,就南京大學比較真實。


培養院士校友排行榜

對於各校全職院士實在是個謎,但是對於本科畢業培養的院士,這個可是千真萬確,無法作假,咱們來看一下,竟然是浙江大學最多,吉林大學表現突出

如果算上研究生校友的話,名單就是另一個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奪得第一,華東五校緊隨其後,哈工大吉林大學表現搶眼。


結論:院士作為高端人才,是每個大學的必爭對象,一方面要努力讓自己學校的教授評上院士,另一方面努力去別的高校挖牆腳。為了比拼師資,各個高校在院士人數上可謂費盡心機,故意混淆全職兼職。兼職全職混著寫,讓你搞不清楚,中國的高校,能不能嚴謹一點啊。


老鐵們,看到這裡,點個關注,點個讚唄



高校專業那些事


正本清源,

一個多世紀以來,培養中國科學院院士最多的高校依次為:

(1)   北京大學(149位,含北醫)

(2)   南京大學(137位)

(3)   清華大學(134位,含協和)

(4)   復旦大學(59位,含上醫)

(5)   浙江大學(53位,含杭大、浙農、浙醫)

(6)  南開大學(49位)

(7)   中國科技大學(39位,含合肥菸草學院)

(8)   上海交通大學(29位,含上海農學院、二醫大)

(9)  武漢大學(24位,含武漢測繪學院等多所大學)

(10)   同濟大學(16位)

中山大學 (11位,含中山醫科大學)。

—————————————————————

南開大學共培養、畢業兩院院士,排全國第6位。他們是: 江澤涵,殷宏章,吳大猷, 陳省身,申泮文,劉東生,何炳林,賈福海,池際尚,汪家鼎,陳夢熊,沈善炯,張滂,顧知微,馬杏垣,陳茹玉,鈕經義,廖山濤,戴傳曾,王希季,穆恩之,楊起,李蔭遠,郝詒純,王仁,餘國琮,王補宣,黃昆,塗光熾,肖健,黃宏嘉,徐敘瑢,鄒承魯,鄧稼先,朱光亞,劉新垣,母國光,姚守拙,宋玉泉,顏德嶽,王佔國,宋禮成,常文瑞,張玉奎,程津培,龍以明,張偉平、張全興、方國洪、陳軍。


華夏12345678


兩院院士指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

在我國的高校中,院士作為最高科研水平的代表人物,大多集中在名牌院校。而一個高校的院士數量,也從一方面反映出了整個高校的科研水平,因此很多高校為了自身發展,往往會花盡心思聘請各個領域的院士。導致,很多高校不只有全職院士,還有雙聘院士。雙聘院士屬於兼職,因此並不計算在本次統計之內。

那麼兩院院士數量最多的高校有哪些呢?

這其實就涉及到了兩個問題:

①各大高校在職院士數量;

②各大高校培養出來的院士數量;

我們從其官網上列出的師資隊伍和傑出校友一欄中,提取了相關數據,整理如下:

① 高校全職院士數量排行榜:



從以上統計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全國在職的院士主要集中在了中國科學院大學(308)、清華大學(74)、北京大學(54)、復旦大學(30)、南京大學(29)、上海交通大學(27)、浙江大學(26)等全國名牌大學。其中尤以中國科學院大學最為突出,因為這所高校是國務院批辦的新中國第一所研究生院,以培養研究生為主,從2014年才開始招收本科生。所以,院士數量奇多,是非常正常的事兒。

② 高校培養的院士數量排行榜:



高校培養的院士數量,一方面跟接收的生源有關係,另一方面跟學校的教育質量也息息相關。因此,從一所大學培養出的院士數量,也能看出這所大學的教育水平和綜合素質。在以上統計圖中,我們發現,培養院士數量最多的幾位,均系我國名牌大學,這一點與統計圖1的結果非常相似。

衡量院校科研水平的其它因素

雖然院士的數量,對於一所大學來說非常重要,但是衡量的因素是多元的。一所大學的教授、長江學者、優秀青年、國家傑出青年、千人計劃等人數同樣是一所大學教育科研水平的重要參考因素。



此外,該有學校的硬件設備、實驗室、圖書館藏書數量和質量等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標。


思敏原著英語教研室


院士是一種至高榮譽,是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被授予院士的人都是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的傑出人才。

在我國,院士通常是指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院士一般是每兩年進行一次,每次增選總名額不超過60名,而且年滿80週歲的院士會被授予資深院士稱號。

兩院院士最多的大學應該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兩院院士共316名,不過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大多分散在各個研究所中 。除國科大外,院士最多的高校是北京大學,有兩院院士98名,其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79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9名。

擁有全職院士人數最多大學應該是的是清華大學,共有74人,包括31位資深院士和43位非資深院士。緊隨其後的是北京大學,院士總人數為54人,其中資深院士23位,非資深院士31位。下面我們看看其他院校在職院士人數:



排在第三的的是復旦大學,全職院士30人,非資深院士18人。南京大學大學,全職院士29人人,非資深院士12人。上海交大,全職院士27人,非資深院士13人。浙江大學全職院士26人,非資深院士17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全職院士20人,非資深院士20人。排在前十的還有哈工大,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這些院校都是我國985、211、雙一流大學,不僅在國內,甚至在國外,都享有很大的聲譽。

院校院士不僅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傑出人才。1952年以來,北京大學培養造就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校友人數高達170人,清華大學155人。北大、清華是中國自然科學領域人才培養質量最高、畢業生質量最高、中國兩院院士人數最多的世界一流大學、中國最頂尖大學,堪稱“中國科學家搖籃”。


靜靜助學


院士為國家設立的科學技術和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有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之分。年滿80週歲的院士授予資深院士稱號。由此可見,如果一個大學擁有院士越多,說明這個大學的師資力量越強,這也是衡量一個大學實力的重要指標。

一、兩院院士最多的高校非清華、北大莫屬。從表中可以看出,院士數量的多少基本跟大學排名相稱,清華大學擁有全職院士達74人,其中80歲以下的43人,是全國大學全職院士最多的大學。而北京大學緊隨其後,全職院士54人,80歲以下的院士31人。之後依次是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和上海交大、浙江大學。值得注意的是,80歲以下的非資深院士數,中國科技大學比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大和南京大學多。這說明南京大學的院士年紀偏大,也跟南京大學曾經是排全國第三的身份是相稱的,現在非資深院士數只有12人,說明南京大學下滑比較嚴重。

二、從大學培養出來的院士來看,依然是清華、北大獨領風騷。一個大學培養出來的院士越多,說明這所大學的培養質量越高,清華、北大是中國最頂尖的大學,其培養的院士人數為170和155人。隨後的依然是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哈工大和上海交大。看來華東五校真不是吹的,無論大學在職院士數,還是培養的院士人數,都緊隨清華、北大。仔細查看各大學培養院士的數,我們驚奇地發現中國地質大學竟然培養了32個院士,超過了眾多985大學,排在第13位。北京科技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培養的院士數也超過不少985大學,這也可能與行業背景有關吧。

三、不得不提的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這所學校是原來中科院的研究生院改組成立的,在201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中國科學院大學的院士總數達到了235名,應該說這才是全國最多院士的大學。但由於以前這所大學只招收研究生,而招收本科生人數比較少,真正參與培養本科生的院士人數不會很多,所以我們沒有把列入排名。

四、院士籍貫引人關注。雖說北京的大學培養了最多的院士,也擁有最多的院士,但我們發現,院士籍貫還是以江蘇、浙江、廣東、福建、湖南數量最多。特別是江蘇、浙江兩省,院士人數較其他省遙遙領先,這與這兩地經濟發展好,教育發達密不可分。江蘇、浙江為全國各大學輸送了最多的院士生源,是中國教育最發達的地區。

院士是我國科學技術和工程科學技術方面最寶貴的人才,向這些培養大量院士的大學致敬,也向這些給大學輸送優秀生源的省份的中小學教師致敬。

對於院士,你們覺得哪些大學培養的院士最多、貢獻最大?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菜鳥來談談吧,歡迎大家關注菜鳥!


兩院院士的數量越來越成為一所高校實力的象徵,擁有的兩院院士越多,也就說明這所高校的頂尖人才短板基本上已經不存在了。院士的數量越來越成為衡量一所大學綜合實力的重要標準。那菜鳥下面就談談國內的大學中,到底那些大學的院士數量最多。

一、我國大學院士數量最多的幾所高校


這是菜鳥整理的一個院士數量的表格。可能這個數據有點老舊,但是也不難從中看出一些問題。那就是頂級的985高校的院士最多,而且基本上都是理工類的高校,還有專業性比較強的一些高校。因為高校的性質不同,所以擁有的院士數量也是不一樣。最為頂尖的大學成為院士的聚集地。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成為擁有兩院院士最多的高校。

二、培養院士最多的高校名單

從這個表格中也可以看到,自從恢復高校制度以來,我國大學培養的兩院院士數量。其中,培養兩院院士最多的高校就是中國科學院大學,這所高校確實是名副其實的院士集中地,培養的院士非常多。實力那就不用說了,絕對很強。而且培養的院士數量是清北的總合都不止。那也從側面看出來,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實力也是極為強勁的,可謂人才濟濟。

三、院士校友的數量一覽

這次的數據整理中,菜鳥沒有整理中國科學院大學,這種厲害的高校,或者是研究機構,菜鳥覺得就沒有必要算進去了,因為這所高校的院士校友太多了,所以菜鳥就不整理這所高校的信息了。大家也都知道如果真算院士的數量,可能沒有幾所高校的院士有中國科學院大學的院士數量多了。再者,菜鳥覺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院士數量也不在少數,這所高校很低調務實,所以菜鳥還是提一句。僅供參考!


菜鳥大師兄


中科院自己評自己的院士,當然不在話下,沒什麼值得炫耀的,建議低調一點;地質大學之類的院士多,是圈子使然,也沒啥好炫耀的,建議同樣低調一點。至於地域院士多,就更不用炫耀了,這種東西說出去也不是什麼好事,建議一定要低調一點。

有些領域,你說它對國家的貢獻吧,可能不是混吃等死,也差不多無所作為,但院士一個接一個,好像這個領域都是精英,各個都是學富五車,力搏雲天。其實呢,不過是有個評價圈子在起作用,用屁股投票罷了。這不是在質疑中國院士之類頭銜的含金量,但如果僅僅依靠院士多少評價機構院校的實力,的確會讓人無法認可。當年的屠呦呦,袁隆平,還有清華的美女教師,不都是院士,或被評資格不足,但當年和他們一起評選的人中,真的都比他們水平高,貢獻大?鬼才相信。

其實現在院士制度最大的改革方向是取消終身制。今年你評上,兩年一次重新洗牌,不夠資格的直接取消待遇,在各領域方面發揮社會第三方,量化評估等削弱圈子文化的措施要加快上馬,領域額度每兩年根據發展重新分配,比如現在的電子信息領域,人工智能領域,安全領域,航空領域,超算領域都應該在總量不變情況下從其他傳統領域重新配置院士名額,推動前沿科技加快發現速度,加快人才培養。

近一段時間,不少老院士相繼去世,十分令人痛惜。加快新興力量、新興領域科技精英培養和實際鼓勵刻不容緩。


Wdx2019


大學實力其實光看兩院院士排名也不完全準確。我覺得應該從幾個方面來看,第一個是全職院士數量,第二個是教授數量,第三一個是生源質量,而其中後面兩個才是決定一個高校實力的最重要的原因。

首先我們來看看真實院士數量排名

就國內高校專職院士排名數量來看的話,注意一定要是專職院士,也就是說全職在學校教學的,這一點非常重要,否則院士再多,但是人家因為年齡、所謂雙聘院士以及工作安排等等不在學校授課有什麼意義,尤其是在中國教育界雙聘院士這種現象的存在,簡直就是教育屆的恥辱。從榜單上看,清華大學以以74位全職院士高居榜首,而北京大學以54名全職教授僅次於清華屈居第二位。

但是很多同學可能要說了,論院士數量誰能跟中科院比?而有一所大學就容易被忽略,也是很多同學經常提起的,這所大學就是中國科學院大學,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國科大,這所學校是原來中科院的研究生院改組成立的,在201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跟中科大一樣歸屬中科院直屬,是中科院的同門弟弟,但教學資源比哥哥中科大還要強。

雖然說中國科學院大學的院士總數來到了235名,但是,注意但是,真正授課的全職院士只有40人,所以在這份榜單中,中國科學院大學可以取代復旦大學排名第三位,那麼這個排名就成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排名前三甲,復旦、南大、上海交大、浙大、中科大、哈工大、武大、華科、北航、西安交大等名校緊隨其後。

當然這個榜單沒有考慮外籍院士,以及一些不是院士但是在學校全職授課的比如清華大學交叉信息學院院長、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教授這樣世界級的科學家還沒有包括進去,雖然沒有統計,但是要感謝這些歸國的學術界大師為我國教育事業作出的貢獻。

為什麼說院士數量不能成為評價大學實力的絕對指標

這裡主要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是大學的院士數量畢竟有限,一屆學生有上千人數,不可能都讓院士帶吧;

第二個是評上院士的少說也都是接近60歲的高齡了,帶課精力畢竟還是有限;

第三是我國第一批院士很多也都是我們國家本土培養的大師,當然這並不能就說他們不偉大,他們依然是學術界德高望重的大師,而且他們為中國的教育、科學事業奉獻了終生,可謂是嘔心瀝血,但跟現在很多中青一代的年輕教授、學者比起來,這些老院士的求學、科研經歷因為歷史的一些原因確實要相對窄一些,而新生代的中青年教師有機會接觸到的面、以及接觸到國際先進的科研成果等機會更多一些,時代終究是在進步的。

優秀的傑出青年教師儲備、以及優秀的生源才是保證學校實力的最好的保證

決定一所大學實力,除了院士,其實更重要的還是中青年教師、以及優秀的生源。

中青年教師是學生授課一線的生力軍,而且大多數本科生都是由這些年輕的老師來帶的,而且中青年教師將佔到教師群體中很大的比例,本科生教育的質量直接影響了名校的教學質量。優秀的青年教師意味著更好的教學質量,而且一些優秀的青年教師因為自己的一些優秀的求學經歷、科研經歷將對學生產生最直接的影響。

當然最根本的,對於一所學校還是生源質量,終究教學教學,最終還是落到“學”身上,學生成功了,那麼老師就成功了,學校就成功了,否則學校再好,教授再多,院士名氣再大有什麼意義,長此以往還是要衰落。這就是為什麼清華北大這些頂級名校能夠長期保持著競爭力的根本原因,哪怕是世界級名校強如斯坦福、哈佛、麻省理工、加州理工等,也非常重視學生的質量。

我國教育任重而道遠,還需砥礪前行

教育界一直說清華北大是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碩士、三流的博士。

這其實也是中國教育的最大的悲哀,清華北大自然有優秀的本科生資源,但是到了碩士、博士的時候,因為優秀的本科生基本都會保送至美國、英國、香港、日本等等國家的名校當中,能夠留在國內的就比較少了,所以清北里面有很多研究生都是來自下面的一些高校,從這個意義上講階段性的學生質量下降。

不是說清北的學生就一定強一些,也不是說下面學校的學生就差,其他高校的學生也很強,畢竟能考到清北,甚至還要和很多清北的學生直接競爭,能考進去自然實力很強,何況因為我國高考是各省、區、市等單獨招生,那麼在湖北、江蘇這些教育強省,河南、山東這些教育大省的生源就比較吃虧,也許成績更好只能上更差一點的學校。但是從整體意義上講,清北的研究生相對於本科生的質量確實有下降之嫌。

我國內陸大學辦學要多學港大、港科大,港科大百年名校自然不用多說,但是港科大短短二十年不到的時間就成了世界名校,就是因為專注教學、專注科研。

在美國、英國這樣的教育發達的國家,哪怕是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牛津、劍橋等等這樣的世界級名校,頂級名教授都是要給本科生授課的,但是在我國,好像大部分的學校,優秀的教授都更願意帶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

我國教育資源相對匱乏,比起發達國家更是差距甚大,國家教育水平發展到這個級別不容易,而且這幾年來中國的教育水平逐漸在國際上聲望越來越高,而且以中國科學院大學、南方科技大學、西湖大學等等一大批走在改革前沿的大學,我們也許會走一些彎路,但是我們會逐漸走向中心舞臺。


EmacserVimer


在目前科研領域中,院士應該是最高的頭銜,也是國內對於科研人員自身的實力與貢獻,給出的官方認定,如果能成為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必定會帶來很多的榮譽、資源等。而且院士自身所具備的學術能力與素養,也是眾多高校、科研機構所追求的。

對於國內任何一所高校來講,無論是培養的院士數量,還是擁有多少院士教授,都屬於學校實力與名氣的象徵。於是很多高校都在花重金、提出非常好的條件,來吸引更多的院士加入到自身的教師隊伍中,同時他們也為能培養出院士校友而倍感自豪。

我們主要從兩方面來了解國內高校圈內,各大高校所具備的院士數量。

高校培養出校友數量方面

全國重點大學擁有院士教師的統計情況

從以上的統計結果來看,院士的數量與學校的實力有很大關係,畢竟水平高的學校科研實力、生源質量等方面的吸引力更大也具有更優厚的科研經費、更齊備的科研設備等,可以說院士選擇這樣的高校做教師,也能利用高校的教育資源、科研資源,為學生的學業做貢獻,為自身的再次提升奠定基礎。


東愛雨小公


看到這個問題,估計很多人就會不加思索的說到,清華,北大肯定是院士最多的,其實這個常規的答案是錯誤的,清華北大的院士肯定是在一流大學中超前的,但絕不是高校裡面最多的,有一所大學,擁有兩院院士的專職數量,跟清華,北大的院士總和差不多,這所學校就是中國科學院大學

一、目前中國的兩院院士有多少,院士是國家的寶貴財富

從1949年以來,中國每兩年選拔一次院士,分別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截止目前,70年過去了,中國一共有產生1200名兩院士,平均每年產生17個人左右,相比較中國巨大的人口基數,可以看出成為一個院士,是有多難,院士是非常稀缺的,能成為院士,必定在其專業領域,做出頂級成就,甚至領先世界,所以院士是國家寶貴的財富,核心的人才資源

二、一所大學擁有專職院士的數量,決定著大學的綜合實力和科研水平

中國目前有3000所高校,而兩院院士只有1200人,平均一個高校,有三分之一的院士,事實上,除了一流大學,985大學,211大學有專職院士外,一般的普通大學,二本大學很有專職院士,頂多是兼職,也就是掛個名,增加下學校的名氣,二,三本和高職的院校一般都不會有院士去的,不是經費和科研的問題,主要是一流大學,好大學搶的太兇了,三流大學根本輪不上

三、擁有院士最多的院校琅琊榜

因此看那些院校的院士多,首先就看這個學校是不是一流大學,只有一流大學,才會有比較多的專職院士,985大學一般超過10個專職院士就跟了不起,211大學有兩個專職院士,就很厲害了,一般的普通一本大學,頂多一個專職院士,掛名的兼職院士不算

目前中國最好的兩所大學,清華大學有科學院院士51人,工程院院士39人,共計90人

北京大學:有中國科學院院士76人,工程院院士19人,共計95人

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院士2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3人,共計46人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院士21人,工程院院士24人,共計45人

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院士29人,工程院院士3人,共計32人

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院士21人,工程院院士5人,共計26人

這是中國擁有院士數量比較多的幾所頂尖一流大學,其他985大學專職院士也是非常少的,一般也就10人以下



出乎人意料的是,擁有院士最多的不是清華,北大,而是中國科學院大學,擁有數量名列榜首,碾壓清北

中國科學院大學:擁有兩院院士共計240人,雄霸中國所有高校之首,中國科學院大學是國內一流的研究型大學,主要招收研究生,博士生,學校本科生一共才1500人,專任老師有3000多人,學校實行的是小班教學,科研實力水平一流,自己培養的學生成為院士的都有100多人,可以說是院士的搖籃,比清華,北大厲害

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