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我不是药神》里的中老年人,其实就是身边的你我他

最近一部电影《我不是药神》爆红,关于它的赞美和讨论已经铺天盖地。

《我不是药神》里的中老年人,其实就是身边的你我他

也许因为这个题材真的太现实,和每个人都太相关:医者虽有父母心,可“救死扶伤”的医疗行业本质上是一个生意场。

在这个“生意场”里,又能怎么办呢?

实际上,《我不是药神》源自现实中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中国版“药神”陆勇。

《我不是药神》里的中老年人,其实就是身边的你我他

▲陆 勇 (图源:网络)

陆勇自己本身就是一名慢性白血病患者,虽然他本身经济条件不错,但是依然很难扛住巨额的医药费用。

因为治疗白血病的药一盒在国内的售价大概要2万多,一年的治疗费用超过50万,而几乎同样疗效的仿制药在印度药店中却只卖2000,印度山寨药甚至更低。

因为不合法,这些药根本无法在正常渠道购买,只能通过各种中介去买,陆勇后来就做了这样的中介,最终因“销售假药罪”而被捕。

最终一封由超过千人签字的联名信救了陆勇, 他重获了自由。

但是大多数的老百姓还是很困惑,同样的商品,为什么价格会相差几十倍;明明有治疗方法可以治疗的病,就因为没钱,难道就只能等死吗?

影片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我吃了三年的药,吃掉了房子,吃垮了家人。”就是很多得重病后的老百姓的真实写照。

《我不是药神》里的中老年人,其实就是身边的你我他

得了重病,面对天价药,吃还是不吃?

选择吃,普通家庭无法承受,不吃,生命得不到延续。

很多收入不高的老百姓都有这样的深刻感受:

看病难,治病贵!

有人得了重病和慢性病,甚至会刻意选择不进医院,因为进了医院就要背一身债务,搞到“家破人亡”。

如果不进医院,最多是“人亡家不破”。

有网络流传一首现代诗:

《我不愿家破人亡》

人都会生病,都会死去......

我唯一的遗愿是:

在我病危,

而昏迷不醒或因不可救药时

孩子,请让我慢慢地,静静的死去

而是你们的收入微薄

负担不起那昂贵的医药费

因为,我死就死了,

而你们还得活着

唯有这样

才能保住

人亡而家不破!!!

《我不是药神》里的中老年人,其实就是身边的你我他

保命,还是保家?

有钱,既能保命,也能保家!

没钱,保不了命,也保不了家!

对一般收入家庭来说,如果只能选择一样,那究竟该“保命”还是“保家”?

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之前在《小白理财课》上,我就跟大家说过一个数据。

在2016年,中国“因病返贫”的家庭有700多万户,“因病返贫”的总人数高达3000万~4000万人。

《我不是药神》里的中老年人,其实就是身边的你我他

其实,想要突破这种困境,也不是没有办法!

今天堂堂在这跟大家分享几个办法:

❖ 长期来看❖

❶一定要用好社保,拿到社保卡之后,务必在半年内,持有本人社会保障卡、身份证明原件到对应银行营业网点激活医保功能。

❷能力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购买商业保险做补充。如果此刻的你,钱不多,先买个最基础的“意外险”,有余力的情况下,再配一份“医疗险”。

有可能的话,把重疾险也一起买了。

商业保险覆盖的范围比社保更加广泛,报销的额度也高,有些医疗险甚至可以达到100%报销,对于社保目录外的一些进口药、自费药也会报销。

❸珍惜自己的身体,该早睡早睡,该锻炼锻炼。

❖ 如果不幸已经得病,还没买保险❖

❶病情紧急,没钱怎么办?在量力而行的情况下,做各种不动产抵押。国有土地使用证质押、承包权、房产证等等。

❷若亲人得病,需要长期服用某一种药品的话,可以先查国家药监局的批文,再做价格比较。

❸千万不要为了治病,去借高利贷。因为最后很可能会家破人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