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檢查出可疑的幾毫米甲狀腺結節怎麼辦?觀察還是手術

大家好,病友們都叫我東姐!

最近在頭條上私信給我的親很多,可是由於東姐的時間關係不能每個都及時回覆,還請親們諒解。

下面兩張圖是和兩個病友的微信聊天截圖,一個是剛發現結節的,一個是孩子發現結節的。能感到他們的壓力很大,他們共同的特點是都對醫生的診治有懷疑。東姐是過來人,能理解發現病情伊始時的各種牴觸抗拒心情。但是悲傷過、懷疑過、苦惱過後,還是應該一切遵醫囑。

檢查出可疑的幾毫米甲狀腺結節怎麼辦?觀察還是手術

檢查出可疑的幾毫米甲狀腺結節怎麼辦?觀察還是手術

第一張圖片的結節很小,應該比綠豆還小,該病友的醫生讓其觀察半年,但他心裡沒底,想穿刺又怕是惡性還不想切,真是矛盾的不要不要的。

東姐摘錄一段2015 美國甲狀腺協會(ATA)指南內容來解決疑惑:如果細胞學檢查結果確定為惡性,推薦進行手術。如果是復發和死亡風險較低,即未發生局部侵襲或遠處轉移,沒有體外侵犯或高侵襲病理亞型,由於此類疾病的發展是一個較為惰性的過程,延期外科治療並不會影響治療效果。

積極監測的優點包括降低手術花費,減少手術相關併發症的發生和死亡,也無需進行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

為什麼摘這段呢?不是說上面病友的結節可能是惡性,而是說監測本身的好處。也就是說,由於過度治療反而會影響健康。

當然也有反對積極監測的研究者認為:甲狀腺乳頭狀癌會出現區域淋巴結轉移及遠處轉移,且沒有明確的標準來界定「低危」和「高危」,推遲手術干預可能會導致後續手術範圍增加以及碘治療,加重患者負擔。

所以,中國的相關指南就折中一些:患者心理壓力不大、能積極配合的可以積極監測,如果患者改變意願要求手術應考慮手術

檢查出可疑的幾毫米甲狀腺結節怎麼辦?觀察還是手術

而第二個圖片的微信好友是個孩子的媽媽,孩子有結節,醫生看過彩超後說應該手術,這位媽媽覺得醫生是為了讓其手術而誇大病情。當醫生說手術半切,又覺得醫生不負責任。可能因為擔心孩子,這位媽媽覺得醫生說的話都是可疑的。其實,關於甲狀腺癌全切還是半切,因為沒有確定說法到底應該如何,醫學指南上也都是建議!

國內外各種指南基本上一致的是:當 直徑≤1cm且不伴甲狀腺外侵犯和淋巴結轉移陰性時,考慮進行腺葉切除。此外,對於體積較小,單個病灶,侷限在甲狀腺腺體內,既往無頭頸部放療史和家族性甲狀腺癌病史,也無臨床可疑淋巴結轉移的患者,考慮腺葉切除即可。

甲狀腺全切除和腺葉切除孰優孰劣?

這是醫學界爭論的問題,也是病友術前苦惱的問題。根據美國指南,甲狀腺癌直徑超過4cm或伴有腫瘤外侵、區域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時應進行甲狀腺全切術。對於直徑1~4cm而沒有其它的患者,兩種術式均可。腺葉切除可能適用於低風險乳頭狀和濾泡狀患者,如果後續要進行放射性碘治療或增加隨訪,則推薦進行全切術。

東姐的經驗,我國南北醫院的治療方案也會有差異,那你怎麼選呢?這裡沒有絕對的對錯。但有一條很重要,就是不管你怎麼選,對主治醫生的信任非常重要,這會影響到你術後的治療效果。切記切記!

點開下面標題閱讀東姐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