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揭祕三十位跟隨中央紅軍長征的女紅軍們(一)

1、王泉媛

王泉媛(1913-2009),原姓歐陽,江西省吉安縣敖城鄉滬富村人,16歲被送給茶園村一王姓家,改姓王。1930年春參加革命,4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任指陽區少共區委婦女部長。1932年至1933年2、3月間,任少共吉安縣委婦女部長;同年10月,調任湘贛省委婦女部幹事。

1934年1至6月,入中共中央共產主義大學學習,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7至9月,任少共中央青婦幹事、中央婦女部委員;10月在中央衛生部婦女工作團工作,隨紅軍長征。1935年與王首道結婚,後被編入紅四方面軍。1935年6月後,隨紅四方面軍轉戰川西,任中共川西省委婦女部長。1936年8月,調任西路軍總指揮部婦女抗日先鋒團團長。1937年4月被俘,身陷囹圄。1939年3月逃脫,逃到蘭州八路軍辦事處,請求歸隊未果,流亡在甘肅、四川、雲南、貴州等地。1942年4月,回到老家敖城。在孃家以開飯店為生,並暗中尋訪中共地下組織,未能如願。

揭秘三十位跟隨中央紅軍長征的女紅軍們(一)

1948年8月,與泰和縣早禾市劉瓦村劉高華結婚。1949年秋,泰和解放,她先後在津洞鄉、禾市區工作。1951年,因丈夫被誣告入獄受株連,1962年平反後,擔任大隊婦女主任,生產隊長,後調公社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受"四人幫"迫害。1981年,她應全國婦聯邀請,參加第五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曾任省政協四屆委員,泰和縣第四、五、六屆政協委員。

1989年,王泉媛被國家確認應享受老紅軍戰士待遇時,已76歲高齡。2009年4月5日,這位老紅軍女戰士在江西省泰和縣人民醫院逝世,享年96歲。

2、鄧六金

鄧六金(1911——2003),1911年9月出生,福建省上杭縣舊縣鄉新坊村人。1929年加入少年先鋒隊,參加本地農民運動。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被組織派到瑞金中共中央黨校學習,同年9月隨中央主力紅軍參加長征。1936年1月到延安後,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婦女部部長,1937年5月任中共中央婦女部巡視員。

揭秘三十位跟隨中央紅軍長征的女紅軍們(一)

抗日戰爭時期,先後在皖南、皖中、蘇北、山東等地工作,擔任過東南局婦女部巡視員。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共中央東南局婦女部幹事。1948年4月負責籌辦保育院。這個保育院收養和照顧了100多名革命戰友和革命烈士的後代。1949年,保育院又遷至上海,更名為中共中央華東局機關保育院。鄧六金歷任華東局機關保育院協理員、副院長、院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3年2月起,先後擔任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人事處副處長,中央人民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人事處副處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駐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監察組副組長,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顧問等職務。2003年7月1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3、鄧穎超

鄧穎超(1904年2月4日-1992年7月11日),曾用名鄧玉愛、鄧文淑,河南省光山縣人,出生於廣西南寧;1919年爆發五四運動,時年15歲的鄧穎超積極發動同學參加到這場愛國運動中。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次年3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並出任中共天津地委婦女部長。1925年,鄧穎超來到廣州後,出任中共廣東區委委員兼婦女部部長。

大革命失敗後,鄧穎超不輾轉尋找當時在上海的周恩來。來到上海後,鄧穎超先後擔任中共中央婦委書記、中共中央直屬支部書記等職;和周恩來一起在上海工作。1928年,她還出席了在莫斯科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1932年鄧穎超半年後來到瑞金,歷任中共中央局秘書長、中共中央政治局秘書、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中央機關總支書記等職。1934年,她帶病隨部隊參加長征。

揭秘三十位跟隨中央紅軍長征的女紅軍們(一)

在到達陝北後,鄧穎超又先後出任中央機要科科長、中央白區工作部秘書、中華蘇維埃政府西北辦事處內政司法部秘書等職。抗日戰爭爆發後,鄧穎超跟隨周恩來在武漢、重慶等地從事統戰工作,並先後出任中共中央長江局婦委委員、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員、婦委書記等職。抗戰勝利後,鄧穎超作為中共唯一的女代表,出席了在重慶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1946年,她當選為國際民主婦聯理事。1947年3月起,她歷任中共中央後方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婦委代理書記等職。1949年6月,入選全國政協籌備委員會委員,成為《共同綱領》起草小組的成員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鄧穎超先後當選為全國婦聯第一至三屆副主席,第四屆名譽主席;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等職。1992年7月11日,在北京病逝。

4、危秀英

危秀英(1910-2005),江西瑞金縣葉坪鄉烏泥塘鄉人。1930年10月參加革命工作。同月至1933年3月任江西省興國縣蘇維埃代表、縣蘇維埃政府常委、縣婦女委員會主任。1932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3月至1934年9月任中共江西省委婦女部幹事。1934年10月參加紅軍長征,任中國工農紅軍紅一方面軍幹部連政治戰士。到陝北以後,1935年11月至1937年11月任中共陝北省委婦女部部長、陝甘寧邊區婦女幹事。

揭秘三十位跟隨中央紅軍長征的女紅軍們(一)

1937年12月至1938年4月任中共江西吉安中心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中共贛粵邊特委委員。1938年8月任中共贛南特別委員會常委兼婦女部部長。1945年出席中共七大。6月至10月參加八路軍第三五九旅第二隊南下工作團,後到東北工作。1945年10月至1947年12月任中共吉林省敦化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敦化縣八路軍保安司令部獨立營指導員。1946年11月至1947年12月任中共吉南地委委員、組織部副部長。1948年2月至1949年3月任中共吉林省委委員、婦女工作委員會書記。

建國後,歷任中共江西省委婦委書記、省婦聯主任,全國婦聯農村工作部副部長,華南農墾總局副局長,廣東省農墾廳副廳長,全國婦聯第二、三屆執委。是中共七大代表、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代表。2005年8月在南昌去世,終年95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