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解放軍中將專著覆盤金門戰役:當年要多少兵力才能拿下金門?

以前人們只知道解放軍在金門打了個敗仗,但具體情況不瞭解、失敗原因不清楚、很多細節不知道。當這場戰役過去一個甲子之時,一本由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王洪光中將撰寫,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絕戰,追思金門戰役》,一推出就備受好評,被鳳凰傳媒評為2011年度“十大好書”。南京軍區司令部高級編審王建豐大校做客鳳凰書城,為讀者揭秘金門戰役鮮為人知的細節,並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

記者:聽說金門戰役是粟裕和葉飛的部隊打的,金門戰役這麼重要,他們好像沒有親自指揮,這是為什麼?

王建豐:當時粟裕在上海,葉飛在廈門,確實沒有親臨前線直接指揮。實事求是地說,我軍如果順利打下金門,這場戰役在解放軍戰史上不會具有現在的地位。我軍歷史上勝仗很多,敗仗很少,所以敗仗就顯得特別扎眼。粟裕與葉飛沒有親自指揮金門戰役原因比較複雜。一方面,當時解放戰爭已經接近尾聲,我軍的工作重心很大程度上已經從進攻作戰轉移到城市接管。為此,一些重要的大城市需要具有相當地位和威望的領導人坐鎮,以穩定人心,維持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所以,上海戰役後,粟裕留在了上海;廈門解放後,葉飛留在了廈門。

另外,全軍上下都認為金門戰役是最後一仗,而且會很容易就拿下。整個部隊十分輕敵,這也是導致我軍在金門戰役中嚴重失利最重要的原因。

解放軍中將專著覆盤金門戰役:當年要多少兵力才能拿下金門?

被俘的部分中共官兵

記者:金門戰役爆發的時候,蔣介石在哪裡?他得知自己的部隊守住金門的消息後有什麼反應?

王建豐:蔣介石在臺灣,具體來說是在臺北。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他是1949年10月14日,也就是金門戰役10天前從浙江定海乘飛機到臺灣的。

蔣介石其實對守住金門並沒有什麼信心。守上海,他派的人是湯恩伯,守廈門,他又用湯恩伯。結果呢?都沒守住,湯恩伯都跑了。現在守金門,他還用湯恩伯。為什麼?不是湯恩伯能打,而是湯恩伯忠心。因為他做了一件事很讓蔣介石放心:湯恩伯守上海時,他的恩師陳儀勸他向我軍投誠,結果他把陳儀給出賣了,導致陳儀被槍斃,用恩師的鮮血換取了蔣介石的信任。

國民黨軍守住了金門,這個消息傳到蔣介石那裡的時候,據說他非常激動,激動地哭著說:“臺灣安全了,中華民國安全了。”

解放軍中將專著覆盤金門戰役:當年要多少兵力才能拿下金門?

金門戰役後蔣介石抵金門檢閱古寧頭參戰官兵

記者:金門戰役過去60多年了,現在島上還能看到當年的戰場遺蹟嗎?

王建豐:能啊,最有名的是“古寧頭大戰紀念館”。國民黨軍好不容易打了個勝仗,所以拼命吹噓,戰後專門修建了一個紀念館。大家也許會問,為什麼不叫“金門戰役紀念館”。金門戰役發生的地方主要在大金門島的西半部,其中最激烈的戰鬥又發生在西半島的西北端一個叫“古寧頭村”的地方,所以臺灣方面就以此命名。

解放軍中將專著覆盤金門戰役:當年要多少兵力才能拿下金門?

金門戰役後國民黨軍在海灘清理戰場

除此,金門還有不少戰地遺蹟。比如古寧頭海灘的斷崖,這是我軍當年搶灘登陸的地方;又如當年湯恩伯的指揮所“水頭”;再如我軍設在古寧頭的“北山指揮所”,這裡還保留著當年的房子,牆體已經殘缺不全,上面到處是彈孔。

記者:《絕戰》這本書看點在哪裡?如果重新演繹這場戰役,我軍需要多少兵團才能打贏?

王建豐:這本書內容上體現了“全”“深”“新”三大特點,而且作者在史料蒐集上也下足了功夫。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運用了先進的計算機仿真實驗。不少對金門戰役感興趣的朋友,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如果當時第一梯隊船隻,能夠順利返回接運第二梯隊6個團,甚至把全部預備隊再運上島,島上就共有8個步兵團,這仗能不能打贏?歷史不能假設,但科學的方法能夠比較準確地反映沒有發生的事情,這就是現代軍事學上常用的計算機仿真作戰實驗。

作者曾經擔任裝甲兵工程學院院長,他和該院裝備仿真實驗室合作,用數字仿真手段置換當年條件,模擬金門戰場進行了“覆盤”,

得出的結論是:當年要拿下金門,登島6個團也不行,8個團還不行,至少需要11個團才行。

(本文摘自《揚子晚報》,作者:蔡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