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海湾战争中T72的军事战绩那么惨?

皮间乐


我是兵说,我来回答。

海湾战争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坦克大战。这场坦克大战持续了100个小时,规模已经接近或超过二战西欧战场的战役,主角是美M1A1主战坦克和伊拉克T-72主战坦克,结果是T-72大败。

美军M1A1主战坦克

伊拉克陆军的T-72坦克

美军M1A1坦克炮口径105mm,T-72则配备了125mm滑膛炮。美军立即给M1A1的换上了120毫米坦克炮,这使得M1A1可在2000~3600米范围内首发命中目标,加上沿用M1的稳相火控,M1A1 坦克反应时间为6.2秒,M1A1在高速运动时仍能对3000米距离内目标进行精准射击。反观T-72,火控技术慢了一代,T-72的火控计算机对于移动目标缺乏弹道解算能力,只能进行慢速射击。

M1A1的观瞄装置不用人工瞄准,无论何种气象条件,有效观察距离都可在1000米以上,最大夜视距离为2000米。T-72则是人工瞄准,需要多次测距和跟踪,这就大大增大了反应时间。加上T-72用的是主动红外夜视仪,和美军打根本就不敢开,因为只要红外射线一发出,在M1A1的热成像仪里,就如同黑夜里的篝火!这就是解释了为什么在与T-72的交战中,M1A1总能使坦克炮准确命中目视无法发现的T-72坦克,哪怕T-72在反斜面的掩体中,也依旧被摧毁。

当然,还有弹种的原因,T-72只装了钢芯弹,而M1A1用的是贫铀弹,两者传深差了一倍。

因此,“东相73之战”才会上演一场八里桥式的屠杀,美军以一名士兵的代价,靠着一辆一辆生吃的野蛮战法,击毁近1000辆伊拉克T-72与BMP-2,开创了装甲战役最大悬殊比。

M1A1不光是攻击力强,防御力更强。将1223辆参战的M1A1(总共有1848辆M1A1参与了这场战争)装上了贫铀装甲,防护能力较原先的复合装甲增加一倍以上。

两者的装填方式也不同。M1A1采用手动装填,T-72采用自动装填。M1A1之所以采用手动装填是专门做过调查的结论,他们认为,一个壮小伙子有力的胳膊远比自动装弹机可靠得多,况且,乘员多1个人,在战场上也还多一份力量。美军坦克遭遇T-72后,开炮速度达到了3发/10秒!


兵说


众所周知,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的T72坦克可谓是当时数一数好的先进战车了,他甚至装备了苏联坦克都未大规模列装的红瓦系统,在当时的各国主战坦克中伊拉克的T72也是数一数二的了,这也是伊拉克自称世界第四强国的根本理由,光从装甲兵这方面来看,他甚至超过了比他强大百倍的我国军队,毕竟伊拉克是当时苏联军火倾销的重点对象,苏联对伊拉克的重视度也远超对于其他国家,甚至装备比苏联的许多加盟国都要好上无数倍,

不过在海湾战争中还是被美军为主导的北约军队虐杀了,T72本应该在战场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完全没有正常发挥出来,只是被比他先进一点点的美国M1主战坦克虐杀了,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是伊拉克的坦克兵不会使用T72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只是因为伊拉克军队缺少这个!

伊拉克军队缺少的并不是训练,而是成体系的作战方式,也就是说伊拉克人在战场上被虐杀的根本原因是他的军队并没有形成有效的体系,坦克兵部队和一线的野战防空部队以及那些本该用于掩护他们的空军战斗机没有联系好,经常出现只有坦克兵在战场上,配套的部队都不在,这样只能被北约优势的空中力量一顿虐杀,陆地主战平台的先进性能基本没有发挥出来,也就是这一战打醒了我国,让我国开始对空军部队投入一定的关心。


思远防务


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击毁了大量伊军坦克,包括为数不少的T-72,但是说上千辆就注水了,因为伊军总共才900多辆T-72。尽管T-72的穿甲弹不如美军,但也不是银样蜡枪头。即便是125毫米的榴弹命中坦克的话,哪个坦克也受不了。所以,美军在交战中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也就是用固定翼战机(如F-16、A-10)、武装直升机(AH-64、AH-1)以及车载陶式反坦克导弹去攻击伊军坦克装甲车辆,M1A1、M1A1HA坦克则是利用远战和夜视优势打击伊军坦克装甲车辆,同时美军还有M60系列以及盟友的坦克,再加上伊军在撤退时自己毁坏了很多坦克(首当其冲是破坏T-72),所以在大规模反坦克作战中,M1A1坦克到底击毁多少伊军T-72坦克很难说,应该是远小于美军说的数字。

T-72坦克是在被命中容易殉爆,这在当时被美军狠劲嘲笑。但是后来美军的M1A2、德国的豹2等坦克面对攻击也发生殉爆,可见尾舱设计也不是多么了不起。

总而言之,T-72在海湾战争中表现不佳,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这个锅不能单由T-72技术性能不好来背。如果T-72很垃圾,俄军也不会到现在还装备。(S)


联合防务


关键就在于美军的M1A1上安装的贫铀装甲,M1A1上装有车载热成像仪(在低能见度下作用距离为2000米)而这个T72是没有的(伊拉克的t72和m1有一代半的代差)。海湾战争基本空军出力大,地面部队就负责推进。海湾战争美国用了贫铀弹,后患很多,美国人自己也中招了,很多人得了莫名其妙的病,最后全赖给萨达姆了。



苏联自己正儿八经的T72也许可以和M1打一个回合,而且只是M1,到M1A1HA更没得打了。(防护火力可能和M1差不多,但机动性和信息能力差太多)苏联为了数量,对T-72砍的太狠了,不过毕竟125口径,技术不够就用火力和装药来凑。



不过有时候其实也不必过多强调猴版,当时华约国家装备的都是这个,伊拉克装备的多是波兰和斯洛伐克生产的。猴版确实存在,但只是少一些特殊装备,并不是整体品质下降。而且波兰、斯洛伐克产品比苏联产品质量更好。东欧产的工艺水平应该比苏联高才对。



所以现代战争弱国坦克集群打强国本来就是送死,坦克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少,欧美的四代坦克根本就停了。制空权都没了,怎么打?但是也有战术术养的问题,比如:比如骑兵2团跟塔瓦卡尔纳师正面接触的时候,双方都是突然遭遇,谈不上态势有利还是不利,然而仍是一边倒的结果。你这是能怪制空权吗?(阿拉伯那帮人能用好坦克吗?几次中东战争和两伊战争表现那么面)



核心问题是人的素质,同样的装备,全套给其他军队 一样无法发挥出美军的战斗力,人的作用始终是决定战斗结果的关键。


李三万的三万里


实际t72本身没有那么不堪,一款武器装备的战斗效能,不仅取决于装备自身的性能,更取决于人员的素质。海湾战争当中,伊拉克军队的训练水平可实在是不敢恭维,有许多车组在车辆并没怎么损坏的情况下抛弃了战车,火控系统不会用,只能在目视距离进行瞄准射击。这种训练水平就算是给了t80都是被吊打的份。

再看看装备本身吧,t72作为一款适用于苏军在欧洲进行大纵深高速空地一体化突击的廉价产物,专门用来对付M60和豹1系列的二代坦克,和自家的t64,t80一比,简直就是消耗品。秉承着一群小混混乱拳打死老师傅的理念。而在伊拉克,这个“小混混”却被委以重任,t72在面对当时美国的M1A1HA,英国挑战者1等“新大哥”时却没有招架之力了,而且出口至伊拉克的t72有许多地方被阉割过,甚至有的没有自动装弹机。用的钢芯穿甲弹,没有夜战能力。这样被打的很惨也就不难怪了。早在海湾战争九年之前,西方的L7就有能力打穿t72了,为此苏军还在后续型号做了改进。但是伊拉克的并没有改进。后果便可想而知了。

而且,脱离体系谈单一装备也是不合理的。在海湾战争中,伊军丢了制空权,战场单向对联军透明。伊军接大多数装甲损失,是由于空袭导致,而不是在正面的坦克战当中。所以t72的战绩不佳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浩汉防务论坛


对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苏联所研发的主战坦克T72,在性能和整体作战表现上都相当出色,不仅在国内大量制造生产用于军队实战,也出口给了许多国家使用,在当时一共生产了近两万辆。但是就是这款实力强大广受好评的大型陆战武器,却在后来海湾战争中的伊拉克坦克部队的指挥作战下战绩惨烈,其中存在着几大原因。

首先是和当时西方先进的第三代主战坦克M1A1在技术上的差距。在基础的观瞄设备上,T72坦克用的是主动红外探照灯,而M1A1已经用上了当时最新的热成像系统。在西方坦克所装备的这个观瞄系统面前,T72简直是时刻暴露在敌军面前,而自己无法观察到对方的位置,只能静静等待着被攻打。

接着是在炮弹的打击威力上,当时伊拉克军队给T72所装备的穿甲弹在穿透力和致命程度上完全不能和M1A1相比,所使用的125炮弹是苏军早已淘汰的一批弹种。如果只是用来应付老式的坦克还绰绰有余,但在敌军的M1A1面前却丝毫不起作用。

在第一次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坦克部队所投入使用的T72仅仅只有五百辆左右的数量,其他一部分都是T54和T55以及中国的69式等坦克作主力。但在战后,西方却把这些坦克都归为T72,就是为了能够打击当时苏联的这款极具竞争力的出口产品在国际上的贸易,让想与苏联进行交易的国家误以为它的战斗能力有限而放弃进口的想法。

虽然T72本身作为最早的一款三代坦克,在海湾战争中并不算先进且不具备太大的优势,但战败的更大部分原因还是在于伊拉克部队当时的指挥和部署。而西方却把这种较为复杂的战略性问题直接归咎到坦克本身的技术性能上,所以也就被大众认为是技术原因导致T72的战绩惨烈。


军事观察员东旭


首先要分清说的是第一次海湾战争还是第二次美军入侵伊拉克,

如果是第一次海湾战争的话多国部队基本上都是以对伊拉克军队的空袭为主,而且伊拉克军队知道打不过美国人,美军开始攻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大规模撤退,整个过程伊拉克军队基本上都是处于不能还手挨打的状态,不管坦克多厉害遇到空军也只有给屠杀的份。

第二次美军入侵伊拉克的时候美军是派遣了大量地面部队面对面的进攻伊拉克军队,伊拉克军队基本上也是不战而逃的状态,进行抵抗的部队基本上都是遭遇了毁灭性打击。在这个过程中有部分伊军的T72对抗了美军的M1A1或者其他装甲车辆,基本上可以说是完败了。这个问题基本上可以基于这点来回答;

这坦克的名字叫T72看名字就知道是70年代的产物,伊拉克买了这批坦克后不久两伊战争就开始了,国际社会就开始对伊拉克一直进行制裁,伊拉克没办法继续进口新的坦克和保养,伊拉克的工业很落后,基本上没有自给自足的能力,之后的保养工作基本上估计也是处于拆一辆修一辆的水平。到了第二次海湾战争的时候这批坦克都已经快30年了,加上年久失修缺乏保养能发动的起来已经是谢天谢地的事情了你还指望他们能对抗强大的美军?打不过是天经地义的事,打得过那才是怪事。

伊拉克一直都不是什么强大的国家,他所谓强大的军事力量也都是靠钱买来的,本身的技术和工业能力根本不可能能维持这样的军力,这样的国家只要被国际社会封锁起来军队很快就会失去战斗力。

至于T72本身是一种当时非常优秀的坦克,T72大规模服役的时候美军自己还在用多烂的坦克,美德的坦克其实质量一直都不怎么样,只不过苏联垮台以后T系列的坦克就几乎没了任何发展,整整原地踏步了三十多年,欧美整体拿一款已经四十多岁的老坦克说事本来就是出于宣传需要罢了。


Master7908


换上更先进的坦克,一样白扯。牵引军事变革的永远是军事技术,而不是军事理论,当颠覆战场的军事技术出现,一边倒的情况,会不断上演。

T72败给谁了?这是重要问题。不是败给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坦克,是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干掉了几千辆。阿帕奇的设计,源自美军对苏联庞大装甲部队实施非对称作战,没想到苏联解体,没有派上用场。反而海湾战争,萨达姆庞大的陆军装甲部队成了阿帕奇的首次作战对象,这一战,彻底颠覆了大陆军思想,坦克与坦克大规模对射的YY。

当然,阿帕奇有如此表现,与多国部队拥有绝对压倒性的制空权息息相关。但武装直升机成为反坦克绝对主力,没有人有异议,但奇怪的是,海湾战争刚结束那几年,美军好像对阿帕奇的功劳一笔带过,并没有乘势大力发展武直,这就和美军的一个特质有关:军种藩篱。经费都给了你,哥咋混啊。虽然是这样,但美国武装直升机的建设,也在走上坡路,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树梢杀手。美军就是这样,不管怎么争、怎么哭穷、怎么打架,战斗力建设虽有反复,但都在朝前走。没办法,忧患意识,就像F-22,苏联解体了,歼20之前多年内没对手了,但我还得发展五代机、六代机,一刻也不能停下......

觉得还不错,加个关注啊亲。


种花家的军事兔


首先,T72和当时的西方第三代坦克包括挑战者,M1A1存在着技术差距,这个主要是在坦克观瞄设备上,尤其是夜视设备上,当时T72还是用主动红外探照灯,而西方坦克已经使用热成像系统,在热成像系统上,T72的红外探照灯就像在漆黑的夜里点燃了篝火,会把自己照的清清楚楚,而自己看不见别人。这一点是最大的差距。这个是苏联当时的技术水平决定的,夜视技术到现在俄国的技术水平还是很差,当时的就算是苏军的坦克也还是用主动红外夜视系统。

同时伊拉克使用的穿甲弹的穿甲威力不足,伊拉克使用的125炮弹是属于苏联淘汰的弹种,对付老式的M60,酋长还是威力足够的,但是对付挑战者和M1A1这种新式坦克就显得威力不足了。

对于第一次海湾战争的坦克,其实T72伊拉克只有500辆左右,伊拉克坦克部队的主力是T54和T55以及中国的69式,而西方在战后的各种总结中把伊拉克坦克统一说成是T72,就是要打击苏联的坦克出口,T72是当时苏联出口坦克的王牌产品。

本身T72就是最早的第三代坦克,到了第一次海湾战争时,它的技术水平已经有一些落后了,加上战役指挥上的问题,伊拉克军队一败涂地,而西方喜欢用唯武器论来解释战争胜败的原因,把战争这种十分复杂的社会行为简化成技术问题。


红色手电筒


海湾战争其实跟清朝人打英国一样,武器差是次要的,关键是将领不懂得使用。伊拉克在使用装甲部队还停留在二战时的指挥水准上面。伊拉克在使用装甲部队的时候竟然没有做掩护就全部暴露在美军的航空部队之下。

航空部队本身就是装甲部队的天敌!装甲兵克步兵,航空兵克装甲兵。这跟装备了什么坦克并无关系。伊拉克军队没有任何防空能力,这本就是不对称战争,放任多国部队的航空兵碾压自己的装甲部队。这种情况下,美军自己的m1a2坦克也架不住战机的轰炸。

相比之下,我们来看看同样装备苏式武器的南斯拉夫军队就不一样了。北约攻打南联盟的时候,轰炸时间五十几天,投弹七千多吨,可是真正被打掉的装甲兵器只有区区十八件。因为南联盟用兵谨慎,每辆坦克旁边都有放置伪装物。比如,用火堆烤铁桶伪装坦克的发动机,迷惑美军的红外攻击导弹。

所以,不中用这口锅t72坦克不背,太沉了,伊拉克太饭桶,背不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