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天津本地人怎么看待郭德纲?

岁月静好丶别来无恙


我就是天津人。

我觉得郭德纲不能简单用“天津人”来代表吧。他事业起步在北京,现在常驻北京,估计社保纳税也都在北京吧,所以和“天津人”关系不大。

我就简单的说说我个人对“郭德纲”的看法吧。(特此声明,纯属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其他天津人的看法)

郭德纲的成功,源于他个人的努力,相对体制内的某些所谓相声艺术家。郭德纲的基本功相对扎实,从作品和谈吐中也能看得出郭德纲的书还是读的不少的。学历不高,但是文化水平不低。本来学历和文化就是不能划等号的。

现在喜欢郭德纲的人有的是,讨厌郭德纲的人也有的是。我觉得他没大家说的那么好,什么拯救了濒临死亡的相声艺术啊,多高的艺术水平啊。我觉得郭德纲的成功很简单,他符合了市场规律。老百姓现在丰衣足食,有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恰好郭德纲又赶上了互联网的兴起,他的段子得以快速传播。为他在各地大规模的商演做了很好的铺垫。他夫人一手运作的德云社也符合现代企业的运作规律,不定期有新品推出,比如几个徒弟出走后,大力的推出了“岳云鹏”当岳云鹏势能减弱时,又推出了“郭麒麟”现在又在推“张云雷”,其实这些徒弟的推出就像华为、小米推手机一样,都是德云社的产品。所以德云社能挣到钱就是情理之中。至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捎带脚儿的事儿,要不为嘛老郭现在主持节目、拍电影啥的比说相声干的起劲儿的多呢?但是这也无可厚非。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生活中谁不是每天为了挣钱在卖命,咱也没必要按照“圣人”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老郭。你把老郭捆柱子上说:从今起,你不许为了多挣钱,去主持节目、拍电影了。你就老老实实的给我在这说相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想他心不甘、情不愿的也肯定干不好。

郭德纲也没很多人说的那么差,首先存在即是合理,他一张商演的票卖3000也好,卖5000也罢,有人愿意买就没毛病。他也没拿着刀逼着谁买不是。再说了您不买票,您不想花钱,网上免费的郭德纲相声不也有的是吗?也没看老郭告谁侵权,你不花钱我就不让你听。至于说他的相声说得好不好,这个就更没法说了。这就跟说一个姑娘漂不漂亮一个道理,您就觉得卡戴珊那大腚性感,您就喜欢着。我就喜欢那瘦的跟火柴棍儿似的,只要我媳妇儿不拧我,别人也没权利管我吧?我就喜欢吃冰棍儿蘸虾酱就着蒜,谁也不能说我有什么毛病,个人口味不同。只要郭德纲的相声不宣传违法乱纪的东西,您啊爱听就听两段儿,不爱听就不听,爱的没法儿了,您就花几千买商演票听去,谁也犯不着跟谁过不去。我还腻味鹿晗、吴亦凡了,我说了吗?他们娘娘们们的,狗里狗气的,是他们权利,他们出电影我不看,电视有他们我换台,不就完了嘛,咱啊别较劲。但是从郭德纲的相声本身来说,确实存在,几个老梗天天倒着用的问题。其实这也好理解,刚开始听郭德纲的相声,总觉得新包袱不断,能把人听的笑得前仰后合的,那是他之前十几二十年的积累,说完了新的创作不出来,就只能把老的倒腾着用。这个也是相声这门艺术本身的短板,相声之前是“撂地艺术”,今天我跟这说这几个包袱,也就几十个人听,明天我还在这说这套活儿,观众又换了波儿人,这包袱他们没听过,这就是新包袱。等多晚儿这片的观众全听过了,我就换个地方接着说,也许这样几年就过去了,这就有了足够多的时间去创作。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郭德纲今天在台上说了个段子,当天晚上网上就有了,几百万的点击量,那就证明几百万人都听过了,再听这包袱就响不了了。后面老郭自己又忙着各种主持,表演,也没那么多时间安心创作。估计后面也没有过硬的创作团队。所以这也是制约相声发展的问题之一。其实别的喜剧形式也是一样的。比如开心麻花的东西,为嘛现场不许录音录像,就是怕被传到网上,到现场再看就达不到效果了。只有现场演够了,才会把这个故事经过再加工搬上电影屏幕。

也别总拿郭德纲和侯宝林大师,马三立大师。刘宝瑞大师。比较,一个人有一个人存在的时代背景,那几位大师的成功和时代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我还经常听马三立的录音,听的时候我就觉得,马三立的相声如果放到今天,也未必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他的相声必须放在特定的时代,抛开包袱的实效性不谈,我觉得马三立有很多小单口,十几分钟的铺垫最后才甩出一个包袱,放到现在肯定产生不了当年的轰动效应,我们小时候看电视,电视频道一共就8个钮,其实能收的就五六个台,换台你还站起来走过去,而且电视节目的质量普遍偏低,所以电视里好容易播个相声,可不就得瞪俩大眼珠子盯着看。现在人们看电视家里五六十个频道,拿着遥控器,平均七秒一换台。就更不用说现在各个视频、音频平台的资源那都是数以万亿都不止,你标题吸引不了人,人家连点都不会点,点开了,几十秒吸引不住人,立马就关了。这点儿咱头条里的各位创作者们应该深有体会吧。现在十几分钟的视频,有几个人能坚持看完的。所以在这样的信息洪流里,郭德纲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我觉得已经不容易了。

其实咱们每个人在别人眼里,不都是有好有坏吗?这孩子长得跟苤茢似的当妈的也觉得孩子长得像朵花儿,外人就举得他长得像车祸现场似的。所以“平常心”最重要,荣枯事过都成梦,忧喜心忘便是禅。用句天津话说,乐呵乐呵得了。


卫嘴子一尘1q84


评论郭德纲应该从几个方面客观分析:

1、作品,众所周知郭德纲的作品可圈可点,更加的为相声第三春起到了承前继后的作用,无论是新作品老段子都能演绎的淋漓尽致,更加让大众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说学逗唱。有人说他的相声低俗庸俗媚俗,从相声祖师爷开始,相声就不是女人听的,看到女人过来,说相声的会马上停止,这就是德了。

2、人品,人品这个东西不好界定,当你的玩意比不过别人的时候,你大可用人品来抨击他百试百灵,这句话禁不起细琢磨,因为细琢磨就会发现这样的事几乎身边都发生过。从姓杨的告郭德纲,到候家事物,再到各种退社,明眼人几乎都可以看出端倪,所以网络上基本一边倒的支持郭德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加入郭德纲是无情无义之徒,那于谦有必要和他合作吗?于谦不缺钱,他喜欢交朋友,讲义气。从朋友圈就可以看出老郭的人品了。

3、经历,老郭的经历复杂,吃的苦很多人看不到,不过现在都知道了。不再重复。

个人观点:唱高调我不会,我只能说没有郭德纲于谦的相声,我都基本忘了还有相声这个行业,现在吃这碗饭的都应该感谢郭德纲于谦。

最后我作为一名天津人,我对相声的要求高,苗的相声我听过,第一次很好笑,第二次还可以,第三次没意思了,永远一个套路。老郭的相声很多我认为都可以背下来了,但是每次听都有不一样的地方,这叫本事,这才是玩意。


旁观者看的最清楚


郭德纲曾点评家乡天津:海河水出高人,但不养能人。


天津对传统相声的保护


海河就是贯穿天津市区的一条河,郭德纲接受采访时说:天津对相声起到了保护作用,在别的城市,传统艺术不会有这么原汁原味的体现。不过有一个弊病,就是它很难再往前发展。由于这个城市的特殊性,导致我们家乡从艺人员的心态有变化。


以上是郭德纲经过采访时所说,出走北京是想寻求更大的舞台,但也有其他的原因。


天津演员根基深厚,刚出道的郭德峰无法撼动

郭德纲亲口说过很多次,天津是“相声窝子”,天津观众对于相声十分挑剔,天津人听相声80%都认马氏相声(马三立、马志明),而郭德纲当年初出茅庐,自然在天津不容易站稳脚跟。


与恩师同行的决裂

(据说)因为财务问题与被恩师杨志刚扫地出门,与同行关系也形同水火、对簿公堂,遭到了孤立与围攻,不得已出走天津。

好在凭着一股子拼劲在北京闯出一番天地,他也在积极弘扬着传统相声文化,主导者相声的复兴,借用网友一句打油诗:

只身一人闯京城,

本想做狗却成龙,

师徒对骂代代传,

干点正事行不行?


椰子侃球


我是老田,我来答。实话实说,其实天津人不怎么待见郭德纲,原因有二,第一忘本不尊师,第二相声不干净。

想必坐天津出租车的外地人想必深有体会, 天津每个出租司机都像说相声的,每句话里都有可能抖包袱,对讲机里捧哏斗哏相映成趣。


某天,赶车,打到一个天津老司机的车,老司机正听津派相声。提及郭德纲,老司机撇撇嘴,不屑一顾。

你问为啥?据说这司机的老爷子就是当年天津说相声的,相声界那点儿事儿,门儿清。


要说,天津相声界水挺深,牛人也多,郭德纲也算有才,只是这人寡情。比如说杨志刚是他恩师。如果没有杨志刚,也就没有今天的郭德纲。杨志刚为人憨厚,所有绝学和看门本领全教了郭徳纲。可是郭徳纲呢,偏偏不认这个师父。不认也就罢了,还偏偏说东道西,让杨师父心情很是郁闷。

也有人说郭德纲后来是被杨志刚逐出师门的。为啥?据说因为财务问题。清官难断家务事,谁又能说得清呢?


如是的例子出租老司机讲了很多。当然老司机没否定郭德纲有“才”,只是说这人少品失德,总体上说得还算中肯。


田金双


郭德纲的相声总体来说是比较专业的,他把相声生活化了,就是说相声像聊天,聊天聊天像说相声,包袱铺的也比较严密,总体结构比较严谨,所以大家听起来才会好笑,有回味,一段相声听好多遍还是不会厌烦,这就是相声的造诣,至少老郭也是达到这个境界了,有的人说郭德纲的相声靠荤段子,屎尿屁逗了观众,我承认,他的段子里有这些成分,不过,不是每个相声演员说这些就能把相声说好了的,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高超的技巧,即使说这些也不会说好的,毕竟,相声属于市井文化,来源于民众基层素材,不可能所有的活都是高大上的,这个要分层次看,那些脏活占的比例不是很多,只要大多数活是好的就可以了,这个不能求全责备,顺便说一句,我也是天津人,听相声几十年了,一个相声演员说上几段,我基本就能知道他的水平如何了,说老实话,天津的相声已经没落了,虽然说相声者众多,但是很难听到那种大师级别的相声段子了,这个和很多人只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不钻研业务有很大关系,也希望天津的演员们别在把自己的相声和哏都这个称号相提并论了,我觉得有点名不副实,还是多练练基本功吧,还有就是创作时不要闭门造车,还是多深入到基层生活里挖掘素材吧。那些老先生打下的江山要有人能够继承下来才是最好的,不要总打着是谁的徒弟,谁的干儿子旗号了,那样的话,自己活不好,照样没人买票,还把上一辈的名声也糟蹋了。


大葱嘚啵嘚


先表明我的立场,我是钢丝,我喜欢老郭的相声段子。但我不爱屋及乌,甚至整个德云社我觉得除了老郭头和老于头外,其他的真的很一般,就算现在红得不要不要的小岳岳,我也仍就这句话,他的东西远没有得到老郭的全部真传。甚至连孙胖子都比他有笑料。

我不是天津人,我没有到现场看过老郭表演,仅仅靠视频。包括相声,评书,以及主持的综艺节目。我可以这么说,除了花样男团里有点差劲(那也仅仅是因为体型问题),其他老郭出场的娱乐综艺节目都很好的hold住了全场。而且他的主持妙语连珠,冷幽默不断,不失风雅还带一些生活笑料,确实高明!

我们也知道,老郭在相声圈中的爱恨情仇,也许说是别人对他的爱恨情仇更准确。有人称赞他是目前集说学逗唱基本功最好的相声演员,有人说他背弃离道,有失大体。其实对于观众来说,我们的出发点很简单,对于相声,我们的理解就是带来快乐的效果。我们不用去研究相声辈分里的规则,也不用去分析相声行业里的忌讳。我们要的是效果!如果从这点来说,老郭的相声确实是目前为止,效果很好的组合。他总能把现代生活中的一些素材,改编成段子送到观众耳朵里,使得很平常的一件事,由他说出来就那么有笑点。而且他不像小岳岳靠表情耍贱取胜,纯靠语调,语速,抑扬顿挫,这是非常难得的!

当然,我虽然喜欢听老郭的相声,但这不代表我就不接纳其他优秀的组合或者作品。比如苗阜王声的作品,甚至新人董建春李玎的作品都有很多让我难忘的。但论起综合实力,我觉得老郭真的是君临天下。不说其对于当下娱乐圈的理解,参与,以及那份掌控力,就说他的学,已然超过当下的相声演员。他的音色,音阶,音准,还有对戏曲的研究,不得不说,我是佩服的!

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说,作为成年人我有自己的选择。我要的就是能给我快乐的,且能学到一些知识的。老郭,首当其冲!


老黄带你去旅游


郭德纲在这些年可以说非常红火,其表演的相声及其创立的德云社都深受人们的欢迎。成名后的郭德纲也是非常受众人的拥戴。



对于郭德纲,很多人还是持有不同的看法,多数人还是非常欣赏他的相声的。不过,有时他的言行表现也时常有人争议。

我们都知道,郭德纲出生于天津,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天津人。那么对于天津本地人是怎么看待郭德纲的呢?

天津本地人对郭德纲的看法还是得分情况的。

1.天津本地人多数还是非常欣赏郭德纲的

郭德纲作为天津人,这些年在相声领域取得的成就,大家都有目共睹,成名后的他,可谓深受人们的喜爱。郭德纲还为相声的繁荣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且不断在努力传承。



作为天津本地人,自己家乡出了如此名人,自然是感到骄傲的,为他的成功感到自豪,也算是为家乡争光。作为如此正能量人士,自然也非常受家乡本地人拥戴。或许,很多天津本地人也常听老郭的相声呢。

2.或许有部分人也并不觉得稀奇

毕竟,相声在天津这座城市自古以来就非常出名,说相声的人也大有人在,甚至很多普通民众说起相声来都非常溜,这与它的传统艺术息息相关。



而且,天津的相声名人确实太多了,中国老一代说相声的艺术家,很多都是天津发家的,比如著名相声演员侯宝林、常宝堃、马三立、马志明等等,都是发家于天津。那么对于后起之秀郭德纲的成名就没有太大的稀奇,变得很普遍了。



不过,对于郭德纲的成名,在这些年能够如此受大众拥戴,且也热爱公益事业。作为天津本地人,对家乡出去的名人,多数还是表示支持、欣赏他的。

喜欢的朋友记得点个赞哦,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转发,点击关注,更多资讯第一时间与您共享!


娱乐小练儿


我是天津人,最恨那种气人有笑人无的人。郭德纲嘛也不是的时候谁拿他当回事儿啊?成名就个个往人家身上贴,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啊?那些骂郭德纲的相声界的所谓艺术家和老艺人,你看看一个个的像个人吗?自己技不如人还玩命的扒人,想一想自己不亏心吗?刘文步,骂老郭最狠,你看看这个老流氓都干了些什么?大家自己网上查查看,我都懒的说他!!好些说相声的,一辈子就会那么几段,到哪都说那么点儿玩意儿,你看老郭,新段子频出,传统的段子信手拈来,你不得不配服!!人无完人,老郭并不完美,他不是圣人,只不过就是个说相声的,但他带给我们的欢乐还不足够填补他的不完美吗?那些骂郭德纲的,倒郭德纲的,你们有本事也弄个某某社,某某团的,风头盖过郭德纲去,那才是你们真有能耐,否则的话就闭嘴,哪凉快哪呆着去!!


流沙68085696


天津本地人是怎样看待郭德纲的呢?这个问题因为我不是天津人,我去问了几个在上学的朋友,又加了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还有一些老一辈的爷爷们,融合组成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郭德纲现在被称为传统相声的名片可以说丝毫不过,但是在天津固有传承的相声圈子中,郭德纲只被看做是一般的‘角’天津人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也体现在现代的相声圈子中。

但是天津人对郭德纲普遍还是非常骄傲的,郭德纲的段子除了搞笑之外,对他的过去在天津的生活以及天津各个阶层生态的描述是非常多的,这使得天津人在听到郭德纲的相声之后会产生一种归属感,所以郭德纲的风评并不差。

对于郭德纲的粉丝来说,郭德纲就代表相声,而这些粉丝和天津的相声爱好者聊天时对于郭德纲的过分抬爱,就会带来反感。

天津是曲艺窝子,和其他城市不同,相声是这座城市的一部分,甚至天津有自己专门的相声广播,著名的92.1m就伴随着天津的各个年龄段的相声爱好者们度过了一段又一段轻松时光,博采众家,所以天津人对于郭德纲的看法也就是如此云云了。

我们要意思到同行的竞争,和人的劣根性,过去的相声名家,我们也是在他们离开之后才尊称一句艺术家,包括现在的相声从业者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谁愿意称呼同行为艺术家呢,所以郭德纲影响力再大,在天津的相声圈子里也就仅仅是个‘说相声的’。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谁也代表不了天津人,每个人对郭德纲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有机会能进入天津的小剧场,茶馆听听别的相声,融入天津这种城市,或许对于天津人的心态会有更佳的一个定论。


潘那白


天津对郭德钢怎样不知道,但我敢肯定郭德钢是全中国最出名的天津人,也是全中国最受欢迎的天津人。

老郭有他的不足和局限,他只是一个传统曲艺的传承人,而非再造盛世的伟人。若把老郭和那些名家大家比,他只能称得上优秀二字罢了。只不过,在这个屁大点能耐都被经纪人拿来疯狂炒作赚钱的时代,但凡能逆势而为,踏踏实实积淀工作的,都能成功。老郭如此巨大的成功,正是得益于此,所谓同行的衬托,并非只是调侃。顺带提一句,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笑点也在提高,而老郭只是用老祖宗百年前的手段就就能逗笑千万观众,除了老郭的能耐外,老祖宗的智慧更值得我们后辈顶礼膜拜、努力继承!

希望大家最好别拿郭德纲和侯宝林、马三立等大师们比,风格不同,年代不同。非比不可,不客气讲,大师们也有欠缺的地方。

时逝造英雄,郭德纲的成功离不开团队,身为天津人,我想应该是天津的骄傲吧,他在时尚芭莎之夜一口气捐了四个救护车车队,够霸气,出名不忘回馈社会,给他点赞。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就郭德纲的影响力来说,可以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广播、电视、网络、剧场等等,受众之广无人可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