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營口鮁魚圈:國家級開發區匯聚“國家物流樞紐”力量


營口鮁魚圈:國家級開發區匯聚“國家物流樞紐”力量


遼港商道消息,12月12日至13日,東北亞(營口)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合作交流會在營口市鮁魚圈區舉行,來自國內外的物流界大咖以“合作共贏共同推進國家物流樞紐體系建設”為主題,圍繞國家物流樞紐建設運營等開展專題研討,將助力培育壯大樞紐經濟,帶動區域城市共同發展。

得樞紐者得天下。交流會之所以選址營口鮁魚圈,源於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日前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作的通知》,營口作為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順利躋身2019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之中,成為東北唯一一個入選名單的國家物流樞紐。而營口國家物流樞紐核心區均位於鮁魚圈區,按功能分為海鐵聯運區和綜合物流服務區,分別位於營口港鮁魚圈港區及港口物貿園區,總佔地面積3.13平方公里。


記者注意到,這次國家物流樞紐之爭,很多大城市卻未能入選。其實,這與國家物流樞紐的定位有關。國家物流樞紐是集中實現貨物集散、存儲、分撥、轉運等多種功能的物流設施群和物流活動組織中心,是輻射區域更廣、集聚效應更強、服務功能更優、運行效率更高的綜合性物流樞紐。

“樞紐”不僅是地圖上、百科中最直觀的表達,更寫在國家的戰略規劃裡。國家物流樞紐要求所在城市在商貿物流體系中居於核心位置。營口作為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發展樞紐經濟的核心在於營口港。據營口港相關負責人介紹,營口港既在“帶”上又在“路”上,處於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憑藉交通物流優勢,向東可連接日、韓;向北輻射整個東北腹地,依託“營滿歐”專列直通俄羅斯、蒙古以及歐洲腹地;向西已與盤錦、錦州等簽訂協議,形成協同發展之勢;向南通過遼魯入海大通道直連山東半島,並依託與連雲港的對口合作關係,借力長江經濟帶謀發展。如今,營口港已同50多個國家和地區140多個港口建立了航運業務關係,經濟能量輻射空間不斷擴大。

營口鮁魚圈位於國家物流樞紐的核心區,亦有它的“先天優勢”。鮁魚圈因港而建、依港而興,對外開放的基因早已經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和全過程。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1984年,經國務院批准,營口市設立鮁魚圈區;1992年,國務院批准設立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東北第二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35年的發展進程中,鮁魚圈堅持做強產業、創新發展,以建設“四個中心”為重點,全力打造東北亞國際物流貿易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東北休閒旅遊中心和先進製造業中心,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正在形成。

營口鮁魚圈:國家級開發區匯聚“國家物流樞紐”力量


之所以在評選中脫穎而出,還得益於營口港構築的一條“新通道”。北糧南運除了走鐵路、公路還有什麼方法?作為營口樞紐的運營主體遼寧沈哈紅運物流有限公司開闢了一條更高效節約的新通道。據沈哈紅運副總經理丁洪江介紹:“先用鐵路將糧食運到營口的鮁魚圈港,之後轉海運,到達沿海或是長江沿岸的各港口,之後再通過鐵路或公路轉運至最終的目的地。北貨南運物流成本比全程公路或鐵路運輸降低約50%。”下一步,作為營口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運營主體中的骨幹企業,沈哈紅運將進一步構建以營口港為核心支點的“軸輻式”多式聯運大通道,加速孕育樞紐經濟新增長點;作為營口樞紐的投資主體牽頭單位,營口港將統籌樞紐項目建設。目前,已確定包括13個具體項目和2個整體功能區提質升級工程,總投資36.8億元,已完成投資24.4億元。

與樞紐地位凸顯、樞紐經濟繁興同步的,是城市能級的提升。據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介紹:“建設國家物流樞紐,就意味著這個樞紐進入到了國家骨幹物流網絡體系中,自然可贏得更多產業佈局的機會,可以說,誰先構建了樞紐,誰就贏得了產業佈局和發展的先機。”通過建設國家物流樞紐不僅發展了物流產業,同時為製造業和商貿業轉型升級創造條件,也將為傳統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的提升帶來機會。

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營口鮁魚圈將借力國家物流樞紐,發力樞紐經濟,“領奏”東北亞“開放交響”。(王藝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