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一些教师辛辛苦苦写的论文,在杂志上发表,不但没有稿酬反而要支付费用。对此你怎么看?

饮食男女任我行


取消职称伤了谁

职称惹人怨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得!

职称消耗了多少青春,毁灭了多少人性!现实中有多少教师为职称而不择手段、弄虚作假!

取消职称会伤害谁?

最受伤害的当属全国所有教育教学报纸、期刊、杂志单位以及从业人员,肯定是断崖式!这一行的生存法则是依赖职称,参评职称必须要有各种层级论文发表数量,除非教师们不参评,否则就得挖苦心思去写文章投送各类各种杂志社,有些正规杂志社,不需投稿第一作者花钱买登文版面,如质高被录用还依法支付一定稿费,非正规杂志社,对所有投稿者敞开收纳,只要付了版面费都给刊登!正规的杂志社都要严把文质关,签约诚信著作条权,违反知识产权作者要追究法律责任并终身禁投,而非正规所投文稿来者不拒,这就为职称而职称服务的腐败,毫无价值,取消了职称,或职称高低与工资收入无直接关系,那,这些杂志就在市场消失,从业人员下岗。

其次是所有依靠职称产业链而获名取利的各级各类教育专家们和教科研机构。除了杂志社靠职称谋利,还有全国丶省、市、区县、乡镇教科研机构和大学教育专家们也靠职称取名利。教科研机构会设置评职称论文评比、课题报评、优质课评比、案例评比、教案评比等等竞赛而设奖,并邀请大学教授、博导等专家来评审委会,依据参赛人数而尽可能的让参赛教师获得不同奖项!可怜教师们,一边尽心尽力上好常态课,另一边投入大量人力丶物力、财力去为职称去积累各种荣誉和评职称相关条件,一旦评上了高级,就进入佛性待退教师序列!取消了职称,那这类人和机构就落寞了!

再者就是各级各类教育局教研员,各级各类教学高级、特级名优教师们也受伤害,尤其是高评委们!取消了职称,意味着他们没有了权限,也没有了谋名取利的路径!

取称只能作为个人荣誉勋章而异,并非职称高者,师德就高,教学技能就精湛!教育教学的核芯,在于实践操作技能高低,与论文多少、课题多大、公开课多好丶教案、案例等等无显著联系,更不能做出享受工资标准的唯一依据!


shoy瀚


这叫没有办法的办法。生活在时下社会的人为了个人的命运和前途,拼能力、拼业绩、同时还要拼经济。

作为教师,光会教书还不行,没有论文的发表,职称评定,职务进升和经济收入都会受到影响。

无奈之下,老师们利用工作之余,查资料,选课题。辛辛苦苦撰写论文,还得个人寻找文章的发表途径。现在的杂志出版社,特别是专业领域的杂志出版单位,由于订数较少,效益不高,大部分单位也是残淡经营。无奈之下,向投稿之人收取出版费用,于是就有了题主所问问题的产生。

这种现象的产生,见多不怪。市场经济,谁不现实?

学术造假,急功近利。浮燥心态,很难根治。只好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2019/08/18)


吉祥如意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时下,许多教师写的论文,在杂志上发表,让教师想不通的是不但没有稿费,反而要支付费用。现在是知识付费时代,为什么有很多杂志要收取发表费用呢?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在这七八年时间里,我总共发表各类教育文章论文五万多字,对于部分杂志发表收取费用的情况,十分明确,而且收取的费用越来越高。但也有许许多多的杂志还是有稿酬的,只是部分老师不知道而已。今天,我就来说说关于杂志收取费用这件事。

一、纸质论文类杂志遭遇发展瓶颈,不得不收取费用:

现代是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过去的全靠纸质阅读时代转变为电子互联网阅读时代。这种阅读介质的改变,给部分纸质杂志带来巨大的冲击,尤其是论文类杂志。杂志的生存发展要靠读者的订阅,我们可以想象的到,十年前还有许多老师订阅论文类杂志阅读,现在有几个老师自愿订阅杂志来阅读?显然纸质杂志面临新的发展瓶颈,有许多杂志社没有办法只好关门,但是还有一部分杂志是有市场的,就是有教师发表论文,就必然存活,那就是要收取一定的费用才能给杂志社带来“面包”。所以这些杂志的出发点就是完全不靠读者订阅,只靠发表者的费用就可以生活。

二、发表论文的功利性增强,商家以此赚钱:

基层大多数老师发表论文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要么评职称,要么评骨干优秀者占很大比例。尤其是过去一段时间里,评职称唯论文至上,这就让论文类杂志高兴坏了,就是发表的教师出多少钱,都会发表的,因为论文就把教师死死的挡在那里。再者商家利用教师的这一心态满足了教师的某种目的,教师也愿意出这个钱,这是双方共赢的事情。我曾经看到过一家杂志社两年前刚刚开始,发表一篇论文收费500,占用一个版面,相对来说,价格便宜,后来由于发表的老师增多,他们就不断的涨价,变为700一个版面,到今年已经变成了1000元一个版面,不断的涨价。还有许多“老牌”杂志收费更加疯狂。

三、发表论文的人数过多,杂志社不怕没有市场:

基层的许多教师要评职称,骨干、优秀都规定要有论文,这是基础。而且有许多教师是这样的想法,发表论文比其他条件要容易满足的多,论文只要交钱就OK了,但是其他方面呢,一节公开课有多少老师竞争,教学成绩的提高需要付出多少的血汗还不一定取得。所以,大多数老师就选择了发表论文,交点钱没有关系,但自己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杂志社也瞄准了教师们的这种心态,需要发表的人数非常多,就是把价格抬的再高,老师也要发表的。

这就是为什么论文发表要收取版面费的原因,这样的局面导致许多不好的事发生,比如收费论文大都没有多少价值,还会造成论文学术不端现象发生,只要交费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让许多老师没有这方面的论文水平,可以用钱代写代发,这点非常不好。

给稿酬的杂志有,只是老师没有发现:

并非所有的杂志发表文章都需要收取费用,其实有很多很多的杂志不但不收取费用,而且还会给一些稿费的。这类刊物大多是国家级核心刊物、比较著名的杂志、部分省级核心期刊,非论文杂志大都有稿酬。我每年发表一些教育案例、教育心得体会,教学专业论文,也都是有适当稿酬的,虽然不多,但不至于收取费用。另外一点,这样有稿酬的杂志对论文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也不受版面的限制,一两万字都可以发表,只重视质量,一般老师不容易写出这样的论文。

收费杂志鱼龙混杂,愿老师提高警惕:

收取版面费的杂志鱼龙混杂,老师们一定不要轻易上当受骗。杂志也是有级别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等等,部分论文对网络也是有要求的,比较常用的有知网、维普、万方等要求,有些杂志对论文三网全收录,有些杂志只有一两个网络收录,还有些杂志网络没有收录。另外许多地方对职称评定方面的论文有明确的限定,大多是不能发表在增刊、副刊、专刊、论文集等杂志上,但许多老师知道就上当了,发表在不该发表的杂志上,无法使用。还有一点,正规的期刊目录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查询里面是能查到的,如果查询没有名称,就是不正规的期刊。

结束语:

教师们要明白为什么很多杂志要收取版面费,最大的原因是杂志社要发展,没有读者群体支撑,就靠作者养活。其他关于瞄准了教师需要论文的紧迫性,老师大量发表论文的功利性,以此商家赚钱不少。劝告基层老师不要盲目掏钱发表论文,一定是先把高质量的论文写出来。然后找正规的期刊发表才是王道。


我是教育博览,您有任何意见建议,请分享出来。欢迎点赞、转发、评论,能给个关注更好啦,期待您的认可。


教育博览


题主所说现象我不太理解。

我今年在家乡的《普宁教育》杂志上发表了二幅书法作品,次月杂志报社就寄来了稿费和纪念品。

今年8月,我又应邀为家乡学校创作了《xx小学校歌》,不久,学校寄来了纪念品和我所创作校歌的影照,给了我莫大的鼓舞。




黄爷30


一,市场决定。现在很多专业性很强的杂志发行量很小,杂志不收版面费就办不下去。当然收费也要有一个限度,收太高了没人掏钱等于不收。

二,国际和国家顶尖杂志由于影响力发行量较大,所以一般都不收版面费,但对论文质量要求很高,一般的论文根本上不去。

三,也确实有一些野鸡杂志专门发那些粗制滥造的论文,就是为了赚钱。也正好有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却又想投机专营,不那么甘心也愿意出钱买版面发论文给自己镀金,以谋取某种利益的人。双方一拍即合。


马耀华3


自从有了职称,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都习惯了这种待遇。这种情况至今还盛行并且不但不违法还似乎合情合理,具体说法是,你若发表论文需要为它代售杂志或报纸,你卖不了它可以低价回收。这样你需要补个差价,再减去应给你的稿费,就是你为发表论文应该倒帖的钱。当然,你如果不愿自己动手写也是可以的,只不过是费用更高。如果想出书则更直接:买书号;自己先付出版费;自己包销。这算是间接回答吧。


职尚136


这些老师花钱发表论文,是出于无奈啊。

以本地评定高级教师为例,在一系列条件里有一条:必须有三篇论文发表或在市级获一等奖,发表的论文和杂志还必须在知网上能查到,然后把三篇论文送到市里相关部门审核,审核通过了,才有资格参评高级教师。其他如评选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名教师、特级教师等,也要发表论文。



现在的专业杂志,大多是经营类的,许多都是卖版面,收费发表论文。不收费的很少,给稿费的更少。老师们为了评职称、评骨干教师,往往花钱发表论文。

如果老师写论文是为了总结自己的经验,为了提高自己,不是很功利地评选什么,完全没必要花钱发表论文。



我刚开始写论文投稿,往往是石沉大海。偶尔有回邮件的,也是说给版面费可以发表,对此我一概不理,因为我不是急需发表论文评选什么。我那时候写论文就是闲着没事,投稿玩儿,不发表拉倒。抱着这样的心态,一写就是好几年,投稿二十多篇,0⃣发表。慢慢的,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论文里理论欠缺。于是读了几年书,半懂不懂地看书,写了几本读书笔记。后来再写论文,再投稿。直到有一天,收到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的电话,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并收到了第一笔稿费。

好在省里已经下文件,老师评职称等淡化论文,可以用教学总结代替论文。这样,老师就不必花钱发表论文了,可以一心一意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教坛吴语


教师发表论文需要支付费用,这是种怪象,确实令人匪夷所思。按理说教师的教学论文大多出自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总结,实用性强,杂志择优刊登是双惠的事,实则成了刊物赚钱的一种手段,令人震惊。

自己好多年前就开始写文投稿,有那么几次荣幸被刊登,收到一两次稿费,近几年却石沉大海,要么来信说要有版面费,要么退稿,就是核心杂志上我们看到的也是经常看到的那些所谓的名人和名校,权当是宣传罢了。

真正看到教学一线教师的论文也凤毛麟角,真不知是怎么了?


书香芳草地


各取所需。

很多单位提高级职称,除了实际工作能力和一定的技术水平有要求外,还要有论文。有的还要求在有关核心期刊有论文发表。

有要求就有服务者,於是一些野鸡刊物应运而生。

用户可以东拼西揍,东抄西抄,胡说八道,牛头不对马嘴,编造论文。还有专门抢手帮写所谓论文。

這些野鸡刊物不管论文质量和來沅,明码标价给钱就登。

还有的业务部门和单位,靠开会收会务费。凡参加者写一篇稿子,就发给优秀论文一等奨,特等奨,

编成论文集或会刊。供需要提职者使用。

高级职称名额是有限的,职称不同,在工资待迂上,住房等级上,医疗待迂上都有差别,一垂定音后终生不变。不少人削尖脑袋往里鑽。於是便出现拉关系,走后门,送礼品,找人情。丑态百出,五花八门。其结果,乱象重生,出现了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

当然有的单位,认真严格些,這些乱象稍好一点。

不公平不合理造成了一些人际关系紧张,有的人忿忿不平。影响了工作积极性,挫伤了一些该提未提的业务人员工作热情。尤其是退休后,退休金䓁待迂差别太大。

我们希望今后提职称要制定更合理的规定,更严格的审查制度。

政府在对待同䓁学历,同等经历,同等工作能力,同等工作业绩的人,各种待遇要尽力减少差别。尤其是退休后待迂的差别要減少,以缓解人际关系的紧张。

希望以后职称评定工作方面做得好一些。


云宵仙翁


应该说,我国的杂志也有一个产业利益链年。杂志社为节省人员,将广告和文章采编交给外面的营销代理公司,代理公司为了赚钱,铺天盖地的打电话,但这个行业太多人了,所以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一般来说,对文章收费的杂志不会是核心杂志。而为何有那么多人要投稿给杂志,并且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还要交钱给杂志呢?

我个人觉得有几个方面:

一、制度要求

很多人要评审职称都需要提交论文,实属被逼无奈。而评职称对杂志要求不高,所以就有了小杂志的生存空间,但凡这些杂志没人订,都是为了发表论文的。

我也经常接到一些骚扰电话,销售员第一句就说,你要评职称吗?我这边有几本杂志可以帮你发表。

由此,刊号变成了杂志的生存空间。他们不需要宣传,自然有人养。杂志质量毫无疑问,肯定不会好。

二、学术自信需要突出国内刊物的权威性

目前很多大学要求老师有科研任务,这些大学的要求是大学老师要求发表sci期刊。sci是国外期刊,那么多人去国外期刊发表论文。国外期刊成为国内老师的美好向往。

于是,很多大学招聘国外留学生回国任教,不需要教学经验,要的是发国外期刊的能力,这些留学生一篇sci就可以当个教授,国内大学的老师辛辛苦苦一辈子,可能还没有机会评上教授。

这些科研文献等于是把研究成果拱手交给了外国杂志。

于是,国内的老师也只能投给国内的期刊了。为何我们国内的期刊没人看?我们国内教师的论文还要交费登期刊?

这很大一部分是学术不自信造成的。应该淘汰不好的期刊。

三、科研经费不能用于杂志发表

现在很多科研经费是允许发表论文的费用可以在课题里报销的,所以看上去大学老师的论文发表后还要交费给杂志,但很大一部分是用了科研经费。

这需要堵住源头,科研经费是研究的,如果靠买来的成果,怎么会有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劣币驱逐良币,只有正风肃纪,我国的学术才会进步。

要不然,国内最近的学术造假事件让我们看到,国外的期刊也不可以相信。

我们需要的是真学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