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如何不吃藥也能好好睡?避免3種不良習慣,6個原則終結睡眠困擾

想好好睡個覺,怎麼那麼難?目前我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超過3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而且還在持續增加中!也就是說我國10個人當中就有3個人受到失眠困擾,那麼睡不著該怎麼辦?許多人的第一個念頭是吃顆安眠藥就好,就這樣很容易變成了安眠藥越吃越多,有的人甚至一天要吃7-8粒才能有效果,一發不可收拾。


如何不吃藥也能好好睡?避免3種不良習慣,6個原則終結睡眠困擾

不把睡眠當問題就不會有失眠
那麼失眠是個問題嗎?可能真的未必。
其實說到失眠的源頭,可能是遠古時代就存在的防衛機制,當人類感到被威脅、不安全時,身體便可能啟動這個保護機制,抑制睡眠調節系統,以提高警惕性、避開危險,現代人在壓力下短暫失眠,顯示這個機制並未消失。然而,有些人遇到壓力時輾轉難眠,有些人卻彷彿無視依然倒頭大睡,這說明睡眠跟個人有一定的關係,也說明失眠本身其實不是問題,甚至在危險環境中的生存優勢。
多數人認為好的睡眠就該一覺到天亮,但美國有專家研究各國古代文獻發現,以前的人通常會在半夜醒來1、2個小時,前後各睡4個小時,而半夜醒來的這段時間其實是人最放鬆、最自在的時候,因此專家認為,一整晚連續睡8小時,可能是現代社會才開始流行的習慣。
那麼究竟睡多久才夠?每個人都不同,如果為了害怕失眠而焦慮,那麼光是這種焦慮就讓人難以入睡了,所以有人稱:不把睡眠當作一個問題,自然也就沒有一個東西叫失眠。因此,失眠到現代成了一種集體焦慮,甚至如同流行病,大多是因為錯誤的認知合併不良的習慣,加上老是把安眠藥當成特效藥,導致原本只是短暫睡不好,卻演變成慢性失眠,一步步導致身心健康受損。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做到不吃藥也能睡個好覺嗎?


如何不吃藥也能好好睡?避免3種不良習慣,6個原則終結睡眠困擾

因此,處理失眠的第一步,是要先搞清楚可能影響睡眠品質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專家稱,來醫院就診的所謂的失眠患者,純粹只有失眠而沒有其他狀況的人僅有5%,其餘則合併了各種身心問題:約有3-4成的人有抑鬱症、焦慮症或其他精神疾病,2成的人是內外科身體病痛所致,而15-20%的失眠則是因藥物濫用或酒癮引發,而這些其他問題引起的睡眠問題,都需要解決根源才能有效果。


如何不吃藥也能好好睡?避免3種不良習慣,6個原則終結睡眠困擾


睡不好?有3種不良習慣
那麼人到底為什麼睡不好?影響睡眠品質的不良習慣可概分為3種類型:
1、睡眠需求不足
說簡單點就是太清閒,沒睡意,這一類通常發生在退休的老年人或待業在家的人,因為不需要工作、體力消耗不多,在家看電視看著就睡著了,或沒事就去躺一下,反倒是晚上身體根本不困,那麼自然是難以入眠。
建議白天規律運動,可增加睡眠需求;其次,午睡不超過30分鐘,也儘量不要閉目養神;晚上睡覺前8個小時保持清醒。例如習慣11點上床睡覺的人,就要避免下午3點後午睡。
2、作息不規律,睡眠不穩定
睡眠的時間不規律,人體的節律週期就會混亂,例如倒班工作、經常跨時區工作而有時差的人,或是學生在寒暑假晚睡晚起,等到開學時必須早點睡就會睡不著。有研究稱,只要連續2天晚起2小時,生物鐘就會往後延31.6分鐘。

建議作息儘量規律,假日裡如果要補眠也要控制在1小時左右,否則生物鐘就會往後延。


如何不吃藥也能好好睡?避免3種不良習慣,6個原則終結睡眠困擾

3、精神和身體處於亢奮狀態,想睡但睡不著
有些習慣會讓人睡前過度亢奮而影響睡眠,例如上班族工作時間長、壓力大,到了睡前腦袋還無法停歇,或是睡前劇烈運動、喝咖啡,或是追劇看電影,隨著劇中情緒起伏,都會刺激身心,不易入睡。

建議尋找日常生活中影響睡眠的原因,逐漸改變,睡前不要劇烈運動,也不要看過於刺激的影視作品;如果睡覺時間到了、且有睡意再躺上床,不要提前躺,如果20分鐘沒睡著,就起身做一些放鬆活動,例如腹式呼吸,或乾脆到其他房間閱讀一些較沉悶的書籍,等到有睡意之後再回臥室睡覺。


6原則終結睡眠困擾
心態上,不要把失眠當成嚴重的事,不為睡不著而焦慮。
營造通風舒適的睡眠環境,拉上窗簾,使室內暗一些,可以減少光線刺激,睡得更安穩。
將時鐘和手機從臥室移開,頻頻計算已經躺了多久還醒著,或只剩多久可以睡,或持續接收來自各方的信息,那壓力會加重失眠的痛苦。另外,也提醒大家應尊重別人的睡眠,避免在晚上11點之後發訊息打擾他人。


如何不吃藥也能好好睡?避免3種不良習慣,6個原則終結睡眠困擾

避免睡前激烈運動、規劃第二天的行程或費神的工作,以免增加精神的亢奮程度,使入睡更困難。規律的運動在睡覺前2小時做完。

睡前避免咖啡、酒精或抽菸。因為咖啡因和尼古丁都會刺激腦神經。
睡覺前別吃大餐,半夜醒來最好也別吃東西,有些人在睡前吃些小甜點會有助睡眠,但是太甜或熱量太高的食物會妨礙入睡。可以考慮睡前喝一小杯牛奶,有助眠的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